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经典1.docx
《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经典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必修五知识点总结经典1.docx(1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必修五 学问点总结第一章:解三角形学问要点一、正弦定理和余弦定理1、正弦定理:在中,、分别为角、的对边,则有(为的外接圆的半径) 正弦定理的变形公式:,;,;2、余弦定理:在中,有,推论: ,推论: ,推论:3、三角形面积公式:二、解三角形处理三角形问题,必需结合三角形全等的断定定理理解斜三角形的四类根本可解型,特殊要多角度(几何作图,三角函数定义,正、余弦定理,勾股定理等角度)去理解“边边角”型问题可能有两解、一解、无解的三种状况,根据已知条件推断解的状况,并能正确求解1、三角形中的边角关系(1)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2)三角形中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随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3)三角
2、形中大边对大角,小边对小角;(4)正弦定理中,a=2RsinA, b=2RsinB, c=2RsinC,其中R是ABC外接圆半径.(5)在余弦定理中:2bccosA=.(6)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有:S=ah, S=absinC=bcsinA=acsinB , S=其中,h是BC边上高,P是半周长.2、利用正、余弦定理及三角形面积公式等解随意三角形(1)已知两角及一边,求其它边角,常选用正弦定理.(2)已知两边及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另一边的对角,常选用正弦定理.(3)已知三边,求三个角,常选用余弦定理. (4)已知两边和它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常选用余弦定理.(5)已知两边和其中一边的对角,
3、求第三边和其他两个角,常选用正弦定理.3、利用正、余弦定理推断三角形的形态常用方法是:化边为角;化角为边.4、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1)角的变换因为在ABC中,A+B+C=,所以sin(A+B)=sinC;cos(A+B)=cosC;tan(A+B)=tanC。;(2)三角形边、角关系定理及面积公式,正弦定理,余弦定理。r为三角形内切圆半径,p为周长之半三、解三角形的应用1.坡角和坡度:坡面与程度面的锐二面角叫做坡角,坡面的垂直高度和程度宽度的比叫做坡度,用表示,根据定义可知:坡度是坡角的正切,即.2.俯角和仰角:如图所示,在同一铅垂面内,在目的视线与程度线所成的夹角中,目的视线在程度视线的上方
4、时叫做仰角,目的视线在程度视线的下方时叫做俯角.3. 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的方向线的程度角,如B点的方位角为.注:仰角、俯角、方位角的区分是:三者的参照不同。仰角与俯角是相对于程度线而言的,而方位角是相对于正北方向而言的。4. 方向角:相对于某一正方向的程度角.5.视角:由物体两端射出的两条光线,在眼球内穿插而成的角叫做视角.第二章:数列学问要点一、数列的概念1、数列的概念:一般地,按肯定次序排列成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简记为数列,其中第一项也成为首项;是数列的第项,也叫做数列的通项.数列可看作是定义域为正整数集(或它的子集)的函数,
5、当自变量从小到大取值时,该函数对应的一列函数值就是这个数列.2、数列的分类:按数列中项的多数分为:(1) 有穷数列:数列中的项为有限个,即项数有限;(2) 无穷数列:数列中的项为无限个,即项数无限.3、通项公式:假如数列的第项与项数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成,那么这个式子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相应函数的解析式.4、数列的函数特征:一般地,一个数列,假如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前面的一项,即,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增数列;假如从第二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前面的一项,即,那么这个数列叫做递减数列;假如数列的各项都相等,那么这个数列叫做常数列.5、递推公式:某些数列相邻的两
6、项(或几项)有关系,这个关系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叫做递推公式二、等差数列1、等差数列的概念:假如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是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久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即(常数),这也是证明或推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差数列的根据.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则通项公式为:.3、等差中项:(1)若成等差数列,则叫做与的等差中项,且;(2)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成等差数列,即是与的等差中项,且;反之若数列满意,则数列是等差数列.4、等差数列的性质:(1)等差数列中,若则,若则;(2)若数列和均为等差数列,则数列也为等差数列;(3)等差数列的公差为
7、,则为递增数列,为递减数列,为常数列.5、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1)数列的前n项和=;(2)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3)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则前n项和6、等差数列前n和的性质:(1)等差数列中,连续m项的和仍组成等差数列,即,仍为等差数列(即成等差数列);(2)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当时,可看作关于n的二次函数,且不含常数项;(3)若等差数列共有2n+1(奇数)项,则若等差数列共有2n(偶数)项,则7、等差数列前n项和的最值问题: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公差为,则(1)(即首正递减)时,有最大值且的最大值为全部非负数项之和;(2)(即首负递增)时,有最小值且的最小值为全部非正数项之和.三、等
8、比数列1、等比数列的概念:假如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是同一个不为零的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表示().即,这也是证明或推断一个数列是否为等比数列的根据.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则通项公式为:.3、等比中项:(1)若成等比数列,则叫做与的等比中项,且;(2)若数列为等比数列,则成等比数列,即是与的等比中项,且;反之若数列满意,则数列是等比数列.4、等比数列的性质:(1)等比数列中,若则,若则;(2)若数列和均为等比数列,则数列也为等比数列;(3)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则为递增数列,为递减数列,为常
9、数列.5、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1)数列的前n项和=;(2)数列的通项与前n项和的关系:(3)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公比为,则由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可知,已知中随意三个,便可建立方程组求出另外两个.6、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性质:设等比数列中,首项为,公比为,则(1)连续m项的和仍组成等比数列,即,仍为等比数列(即成等差数列);(2)当时,设,则.四、递推数列求通项的方法总结1、递推数列的概念:一般地,把数列的若干连续项之间的关系叫做递推关系,把表达递推关系的式子叫做递推公式,而把由递推公式和初始条件给出的数列叫做递推数列.2、两个恒等式:对于随意的数列恒有:(1)(2)3、递推数列的类
10、型以及求通项方法总结:类型一(公式法):已知(即)求,用作差法:类型二(累加法):已知:数列的首项,且,求.给递推公式中的n依次取1,2,3,n-1,可得到下面n-1个式子:利用公式可得:类型三(累乘法):已知:数列的首项,且,求.给递推公式中的n一次取1,2,3,n-1,可得到下面n-1个式子:利用公式可得:类型四(构造法):形如、(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的等比数列后,再求。解法:把原递推公式转化为:,其中,再利用换元法转化为等比数列求解。解法:该类型较要困难一些。一般地,要先在原递推公式两边同除以,得:引入协助数列(其中),得:再应用的方法解决。类型五(倒数法):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中数学 必修 知识点 总结 经典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