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
《咨询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咨询心理学知识点总结.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询问心理学学问点总结1. 询问心理学诞生的学术背景有哪些?1882年高尔顿对个别差异的探讨和“自由联想方法的建立。1890年卡特尔发表心理测验及测量。1896年韦特默在宾夕法尼亚高校开办儿童行为矫正诊所。1904年比内西蒙编制智力测验。1907年大卫为防止学生的行为出现问题,进展行为指导。1908年帕森斯职业指导运动的兴起。2. 心理询问起源于1896年诞生的临床心理学。“心理询问是临床心理学早期的工作内容。3. 韦特默的主要奉献有:提出了“临床心理学的概念;在解决儿童行为问题方面,做了大量工作;1907年创办了专业刊物。4. 心理测验和个体差异的探讨,是临床心理学开展的主要根底和促进因素,也
2、是心理询问工作的重要手段。5. 1953年,美国心理学会询问心理学分会规定了正式的心理询问专家培育标准;次年,即1954年,由20余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询问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询问的专业杂志。1955年,美国心理学会开场正式颁发心理询问专家执照。6. APA询问心理学分会确定的询问心理学的奉献:通过关切人的动机,心情的调整,进而促进个体内在精神世界的开展。通过开展人们必要的实力, 动机, 扶植个人及环境协调。正确地利用个体差异, 充分考虑全部成员的开展,加深社会对心理询问的理解。1. 2001年8月,经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门批准,我们开场启动心理询问师的职业化工作。由国家公布心理询问师职
3、业标准试用版2. 标准中提出的心理询问师的定义:心理询问师是运用心理学以及相关学问,遵循心理学原那么,通过心理询问的技术及方法,扶植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专业人员。其中“扶植求助者解除心理问题的含义有二。一是,询问关系是“求和“帮的关系。二是,扶植求助者解决的问题只能是心理问题或由心理问题引发的行为问题。3. “广义的心理询问它涵盖了临床干预的各种方法或手段;包括“狭义的心理询问和“心理治疗。“狭义的心理询问主要指非标准化的临床干预措施,是各类非标准化干预手段或方法的统称。4. 心理询问的操作性定义有哪些?罗杰斯将心理询问说明为:通过个体持续的, 干脆的接触,向其供应心理扶植并力图促使其行为,
4、看法发生变更的过程。威尔森将心理询问说明为:A, B两个人在面对面的状况下,受过心理询问特地训练的A,向在心理适应方面出现问题并祈求解决问题的B供应救济的过程。陈仲庚认为,心理询问就是扶植人们探究和探讨问题,使他们能确定自己做些什么。心理询问应当明确的3个问题:待解决问题的性质;询问师的技术;所要到达的目标。本书建议的定义:心理询问就是心理询问师扶植求助者解决心理问题的过程。5. 心理治疗是心理询问师对求助者各类心理及行为问题进展矫治的过程。6. 心理询问及心理治疗的异同:一样:工作目的是一样的,都是为了消退求助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不同:1心理治疗在操作上是标准化, 标准化的;心理询问是不太标
5、准, 不太标准的。2心理治疗是“矫治,即用带有强制性的矫正和治疗方法进展调治;心理询问是“扶植解决,即在协商和扶植过程中解决问题。1. 询问师应有哪些思维方式及看法:?唯物主义的观点普遍联系的观点1心身一体。心理和生理相互作用,互为因果的关系。求助者常有心理问题躯体化的倾向;生理状况欠佳,体验为心理不适。2心理, 生理和社会因素交互作用。一因多果,一果多因,互为因果。3整体性观点。“牵一发而动全身;求助者的心理问题不是静止和孤立的;将各种询问方法整合起来运用。限制性观点1询问师的职责限制。询问师的职责受心理询问任务的限制,心理询问的任务只能解决心理问题本身,而不包括引发心理问题的具体事务,不介
6、入, 不扶植求助者解决任何生活中的具体问题。2时间上的限制。3询问关系的限制。4感情限制。5询问目标限制。1 心理询问目标只能锁定求助者的心理问题。2 在心理询问的各个阶段上以及最终完毕询问时,原委能将心理问题解决到什么程度,也是有限制的。历史, 逻辑, 现实相统一的开展观1在询问开场时,就应当集中考虑他的心理问题有无个人史缘由。2必需以开展的观点对待求助者,在求助者的演化中,善用开展的眼光对待他。中立性看法:是指保持客观中立的立场,并对求助者进展客观的分析。作用:1才能对求助者的状况进展客观的分析,对其问题有正确的了解。2有可能提出适宜的处理方法。3可以保证询问师不把个人心情带入询问之中。4
7、可以增加求助者对询问师的信任感,便于建立询问关系。 “理解一词的意义:说明个体产生某种反响符合逻辑的结果; “理解即不代表赞同,也不代表反对; “理解一词是中立看法最恰当的代表词。2. 心理询问师应有哪些心理素养?品德:做一个有利于社会和他人的人。自我平衡实力1询问师必需有实力将一天中由负面信息造成的不良心情解除,以保证第二天带着平衡的心态走进询问室。2在询问关系外解决自己的心理冲突和冲突,在询问过程中能保持相对心理平衡。3经常处于心理冲突状态而不能自我平衡的人,是不能胜任心理询问工作的。擅长容纳他人。只有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询问关系和平安, 自由的询问气氛;才能接纳各种求助者和求助者的各类问题
8、。有猛烈的责任心1必需对求助者负责。2不能夸张心理询问的作用。3自己实力有限,不能对求助者供应扶植时,应向求助者说明,并转诊。“自知之明。通常理解为“清楚自己的优点, 缺点,知道自己的实力限度;能对自我生存价值进展评价。1. 20世纪30年头,丁瓒先生作为中国第一位临床心理学家,进入北京协和医院从事心理学工作。1937年,丁瓒和丁祖萌一起,翻译出版弗狄布鲁克的青年期心理学一书。20世纪50年头中叶,丁瓒, 伍正谊, 李心天, 王景和, 钟友斌, 龚耀先, 许淑莲, 陈双双等人,曾用“综合快速疗法治疗神经症和心身疾病。六七十年头,心理学在中国无影无踪。1986年,北京市朝阳医院建立了改革开放我们
9、第一个心理询问中心。2. 开展到现在,心理询问具有的体征心理询问已经开场职业化。对心理询问的须要及询问力气存在差距。社会需求远远超过了学科自身的开展。3. 心理询问已经开场职业化的佐证有:社会化水平;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组织的建立和信息沟通;社会的认可;心理询问师国家职业标准已经出台。4. 将来我国心理询问工作可能具备的特点有:借鉴西方文化而产生的心理询问工作,将会越来越贴近中国社会现实和文化背景。社会需求的广泛性以及心理询问的普及化,其开展势头将会保持强劲。职业化的心理询问师,将不断以自身的完善化和高效率,来提高自身的价值,并且会及中国特色市场经济融为一体。中国的心理询问职业,将以独立的诊断
10、, 操作方式和根本理论概念及邻近学科慢慢区分开来,独立性将是将来开展的目标之一。对中国心理询问师职业化的社会舆论,其主流是确定的。心理询问师职业化将困难而有序的向前开展,关于心理询问师职业化是否会“乱,我们的答复是:乱,确定乱不了,最多是发生一些小麻烦。1. 阿帕波特是首先概括精神分析学说的五个观点的精神分析家。2. 精神分析引论包括过失心理学, 梦, 神经病通论,又称“性学三论。3. 精神分析有哪些观点?关于心理构造弗洛伊德认为,人类的心理分为潜意识, 前意识和意识三个层次。由于弗洛伊德特别强调深层的潜意识对人类心理的作用,所以,人们又把它的理论称作“深层心理学关于人格构造关于心理动力弗洛伊
11、德认为,本能有二,一是性本能,即力比多。二是养分本能,就是自我保存的本能。心理开展动力是性本能和养分本能的复合体。个体保存和种族持续两种本能同时促进心理开展。关于心理开展关于适应问题1两种根本的应对方式:1 变相宣泄;2 自我防卫。2弗洛伊德依据焦虑产生的根源不同分为:现实性焦虑, 神经症性焦虑, 道德性焦虑。3防卫机制可以使人们在不知不觉中,用确定的方式调整自我欲望及现实之间的冲突。它包括压抑, 投射, 置换, 反向, 合理化, 升华, 转移等。4. 关于钟友斌的“相识领悟疗法“相识领悟疗法,事实上是充分利用求助者的相识实力,引导求助者相识自己在个体心理发育某一阶段上所发生的某种停滞,并相识
12、到这类心理发育停滞造成的心理和行为特点,进而引导求助者相识这些滞留的心理和行为特点及现在年龄阶段是何等的不相容, 不合理,最终通过领悟自身心理及行为的不合理,到达自觉矫治的目标。它的理论基石是精神分析。5. 行为主义的探讨对象是行为。它的先驱是巴甫洛夫和桑代克,代表人物是华生。6. 华生建立了“刺激反响模式,即R=fS模式,认为不必考虑刺激及反响之间的过程。托尔曼提出了B=fS, P, H, T, A的公式,其中B为行为,S为环境刺激,P为生物内驱力,H为遗传,T为训练方式,A为年龄。还提出了“中介变量。7. 斯金纳提出了操作条件反射理论,还提出了R=fS.A公式,其中R为反响,S是刺激,A为
13、第三变量。1. 社会学习理论的班杜拉强调人及社会环境的相互作用,提出了“社会学习理论;“替代学习;“自行奖赏或批判;行为自控等概念。2. 替代学习:又叫视察学习,是人们通过视察他人的某些行为,就可到达学习的目的,不一定要亲身阅历。3. 沃皮的行为治疗定义:运用试验确立的行为学习原那么和方式,克制不良行为习惯的过程。4. 行为治疗的方法主要有哪些?主要步骤是什么?系统脱敏法, 仿照学习, 自我管理技术, 角色扮演, 自信念训练, 厌恶疗法, 强化法, 认知行为疗法。“靶行为的发生情景及功能分析。“靶行为量化及标定。矫正目标的制定。制定增加主动行为,削减消极行为的干预措施, 监测, 调整方案。完毕
14、以及复发的处理。5. 认知心理学认为心理学应当探讨信息加工过程。所谓认知就是指一个人对某一件事的相识和看法,包括对过去事务的评价,对当前事务的说明,以及对将来发生事务的预期。6. 认知活动的整个流程刺激物经感觉器官成为感觉材料。经过以往的阅历和人格构造的折射,赐予感觉材料具体意义。这个过程中,个人会对其有一个总体的相识,而这个相识评价, 说明和预期会进一步激活心情系统和运动系统,产生各种心情和行为动机。1. 人性:是人自身及其他动物相区分的质的规定性。2. 人性心理学认为,人性的三个根本属性是:被精神属性和社会属性制约的生物属性。表达为,人作为生物体及外界进展物质交换新陈代谢的过程。以生物属性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咨询 心理学 知识点 总结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