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案要点.docx





《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案要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工与电子技术教案要点.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教案课程名称:电工及电子技术 授课专业: 授课老师: 教务处制 课程名称电工及电子技术课程编号总学时96课程性质必修课程类型专业根底课课程定位 本课程是工科非电类专业及局部电类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根底课课程教学目的使学生驾驭必备的电工电子技术及技能,培育学生解决涉及电工电子技术实际问题的实力,为学习后续专业技能课程打下根底。课程教学重点电路根底理论,电路分析的根本方法;半导体器件性能和原理,常用模拟电路的原理和分析方法及应用;数字电路中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课程教学步骤设计教学内容重点、难点讲授学时直流电路及电路分析的根本方法重点:电路根本概念和分析方法;难点:电位的概念
2、,参考方向,等效电源原理10单相正弦沟通电路重点:正弦量的三要素,相量表示法,电路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难点:沟通电向量分析法8三相正弦沟通电路重点:三相沟通电在实际中的应用;难点:负载星形联接和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2电路根底局部实训12三相变压器重点:变压器工作原理;难点:变压器工作原理1沟通电动机和直流电动机重点:电动机工作原理;难点:电动机器工作原理1常用半导体器件重点:半导体根本学问、导电性和伏安特性曲线,三极管工作原理和特性,二极管和三极管根本应用电路分析方法;难点:三极管原理6放大电路及集成运算放大器重难点:放大电路的静态分析和动态分析;差分放大电路的动态分析,集成运放的图形符号
3、和输入方式、电路模型、志向特性。18模拟电子电路局部实训12组合逻辑电路重点:熟识根本逻辑关系及其表示, 加法器、编码器、译码器等应用;难点:逻辑电路分析及设计方法。6时序逻辑电路重难点:时序逻辑电路分析方法8数字量及模拟量的转换重难点:转换的原理及实现2数字电子电路局部实训8课程考核要求和考核方式本课程考核由三局部组成:理论考核占60%,试验考核占20%,平常考核占20%。考核得分=理论考核60% + 试验考核20% + 平常考核20%。 理论考核采纳纸质试题闭卷考核方式,考核时间120分钟,试卷总分为100分,客观题及主观题的分值比约1:1。 试验考核由试验出勤、试验操作和试验报告组成。某
4、个试验未出勤则不得分。在试验出勤的前提下,单个试验得分=试验操作得分50% + 试验报告得分50%。试验考核总得分等于全部单个试验得分的算术平均分。 平常考核由上课状况(包括上课出勤、上课答问、上课纪律)和习题作业组成。平常考核得分=上课状况得分70% + 习题作业得分30%。第 一章直流电路及电路分析的根本方法课时数10本章教学目的理解电路的概念,以及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电能、电功率等常用物理量的概念; 能对直流电路的常用物理量进展简洁的分析及计算;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法、戴维南定理等电路分析的方法对电路进展分析和计算。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电路中的根本概念和电路的分析方
5、法;难点:电位的概念,参考方向,等效电源原理教学方法(讲授、探讨、案例分析、试验等)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并描绘,留意通过形象的比方扶植学生理解电路中的概念,在电路分析方法的教学中,协助板书,边计算边讲解,并辅以大量的例题分析。在试验中设计电路以验证电路分析的方法,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动手实力。本章教学步骤设计讲解并描绘:电路的根本概念和分析方法例题分析:通过例题讲解和分析,加深学生对电路概念和分析方法的驾驭和理解。试验实训 本章教学内容一、专业课介绍介绍本课程的学习方法,课程内容和大致课时安排二、电路的根本概念1.介绍电路的根本概念和类型,电路元件模型介绍 常用志向元件及符号 集总参数模型2.电路的
6、根本物理量:电压、电流、功率的定义介绍词头代号因数词头代号因数中文英文中文英文兆()兆M106厘()厘c10-2千()千k103毫()毫m10-3百()百h102微()微10-6十()十10皮()皮p10-12 常用单位3.参考方向:定义和分析例题三、电路的根本定律1.欧姆定律1. 基尔霍夫定律 (a)电流定律 (b)电压定律四、电路的连接和工作状态 1.电源有载工作时的电流、电压和功率2.电源开路时的电流、电压和功率3.电源短路时的电流、电压和功率4.电阻串并联的等效变换(a) 电阻串联特点(b) 电阻并联特点(c) 混联举例五、电流源的等效变换1.两种电源模型2. 两种电源等效变换六、电路
7、分析根本方法1.支路电路法: 驾驭支路、回路、结点、网孔的概念并会在实际电路中分析 (a)定义:以支路电流为未知量列写电路方程的分析方法。 (b)分析方法:对节点数为 n,网孔为m,支路数为 b 的电路总共 有b 个未知支路电流数目,依据基尔霍夫定律列出:独立方程:n 1 个独立方程:m个,然后联立求解。2.结点电压法3.叠加定理 (a)定理内容在任何由线性元件、线性受控源和独立鼓励源组成的线性电路中,任一支路的响应(电压或电流)等于各个鼓励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所产生的响应的代数和。 (b)叠加定律的解题步骤 将电路的各支路的响应(电压或电流)可以看成是由各个鼓励源单独作用时,在该支路的响应叠
8、加。 在计算某一独立电源单独作用所产生的电压或电流时,应将电路中其它独立电压源用短路(0)代替,而其它独立电流源用开路(0)代替。电路中全部电阻都不予更动,受控源则保存在各分电路中。 叠加时应留意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求其代数和,参考方向一样时取“+”,反之取“”。4.二端网络及戴维南定理 (a)思路:在线性电路分析中,经常遇到只需探讨某一支路的状况。这时,可以将除我们需保存的支路外的其余局部的电路(通常为二端网络),等效变换为较简洁的含源支路 (实际电压源或实际电流源支路),可大大便利我们的分析和计算。N待求支路 R0 待求支路 R0待求支路 戴维南定理 诺顿定理 (b)戴维南定理内容任何线
9、性有源电阻性二端网络N,可以用电压为的志向电压源和阻值为R0的电阻串联的电路模型来替代。 其中,电压等于该网络N端口开路时的端电压;串联电阻R0等于该网络N中的全部独立电源置零时(独立电压源用短路(0)代替,而独立电流源用开路(0)代替),从端口看进去的等效电阻。本章学习参考资料1、电工及电子技术根底,毕淑娥编著,哈尔滨工业高校出版社2、电路理论根底,周长源编著,高等教化出版社3、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和互联网资源本章课外作业练习电工及电子技术根底,毕淑娥编著,一、二章课后题本章教学小结通过对电路根本概念的学习,驾驭电流、电压、电位、电动势、电能、电功率等常用物理量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学习和驾驭电路根
10、本内容分析方法,运用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和叠加法、戴维南定理等对电路进展分析和计算。第 二章单相正弦沟通电路课时数8本章教学目的 驾驭正弦沟通电路的根本物理量,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沟通特性,学习沟通量的向量分析法,并用以分析电路的特性,驾驭沟通电路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正弦量的三要素,相量表示法,电路元件电压电流的相量形式;难点:沟通电向量分析法教学方法(讲授、探讨、案例分析、试验等)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并描绘,留意对沟通电中概念和直流电中概念的比照,在向量分析法的教学中,留意分析和类比,并辅以大量的例题分析。在试验中设计电路以验证沟通电的特性,加强学生的理解和动手实
11、力。本章教学步骤设计讲解并描绘:单项沟通电的根本概念。分析:具体讲解向量的概念和及三角函数的映射关系,扶植学生理解。例题分析:通过例题讲解和分析,加深学生对向量分析法的驾驭和理解。试验实训 本章教学内容一、正弦沟通电1.正弦沟通电的概念 2.正弦量的三要素 (a)频率(b)幅值(c)初相位 3.正弦沟通电的向量表示法 (a)向量图(b)向量式 二、电器元件的沟通响应 1.电阻元件沟通特性 2.电容元件沟通特性 3.电感元件沟通特性 4.串联电路沟通特性 三、沟通电向量分析法 1.三种电路元件的电压电流相量表示2.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 3.复阻抗 4.阻抗串并联的计算 5.电路分析计算 四、沟
12、通电路的功率 1.沟通电中功率的根本概念 (a)有功功率(b)无功功率(c)视在功率(d)功率因数 2.功率因数的进步3.串联谐振及并联谐振 本章学习参考资料1、电工及电子技术根底,毕淑娥编著,哈尔滨工业高校出版社2、电路理论根底,周长源编著,高等教化出版社3、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和互联网资源本章课外作业练习 电工及电子技术根底,毕淑娥编著,三章课后题本章教学小结通过对沟通电概念的介绍,学生驾驭正弦沟通电路的根本物理量,并理解电阻、电感和电容的沟通特性,学习沟通量的向量分析法,并用以分析电路的特性,驾驭沟通电路功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第 三章三相正弦沟通电路课时数2本章教学目的1、熟识三相三线制的不
13、对称负载电路的分析方法;2、驾驭三相对称沟通电路的特点及计算方法、对称三相沟通功率的计算;以及三相四线制的不对称电路的分析和计算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三相沟通电在实际中的应用;难点:负载星形联接和角形联接的三相电路。教学方法(讲授、探讨、案例分析、试验等)讲授+探讨本章教学步骤设计 三相电源 0.5学时负载星形连接的三相电路 0.5学时负载三角形连接的三相电路0.5学时三相电路的功率0.5学时本章教学内容第一节 三相电源 对称三相电源三个大小相等、频率一样、相位互相相差120o的正弦沟通电压源称为对称三相电源。(1)对称三相电压源的瞬时值表达式为(2)对称三相电源的相量形式(3)对称三相电源
14、的波形图、相量图 (4)对称三相电源的特点 :(5)相序三相电源超前滞后的次序称为相序。假如A 相超前B相,B相超前C相,称为正序或依次,反之,称为负序或逆序。工程上通用的是正序。第二节 三相电源的连接 三相电源有星形和三角形两种连接方式,构成肯定的供电体系向负载供电。一、 星形联结 1形联接图2.三相电源的相电压及线电压之间存在以下关系:3.对称三相电源还存在以下关系: 结论: 1.三相电源星形联接时,线电压有效值为相电压的有效值的 倍,即 ;同时,在相位上线电压超前相应的相电压 ,如线电压 超前相电压 。 2. 对称三相电源联接成星形时,可以对外供应两组不同的对称电源。 二 . 三角形联结
15、 1.形联接图2.三相电源的相电压及线电压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在对称三相电源三角形联结时,必需留意正确联接每相电源的极性。 第三节 三相负载的连接 三相负载的连接方式也有星形和三角形两种。一、星形联结(Y联结) 1. 形联接图如右 2. 线电流及相电流的关系: 二、三角形联结(D联结) 1. 形联接图2. 线电流和相电流之间存在以下关系: 3.三个相电流为一组对称三相正弦量时有结论:1.联接时,若负载相电流对称,则线电流有效值为相电流有效值 的 倍;在相位上,线电流滞后相应的相电流30。2.若将三角形连接的三相负载看成一个广义节点,则存在 ,此结论及电流是否对称无关,可应用于全部三相三线制电路
16、。第四节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一、负载星形联结的对称三相电路对称三相负载联成星形时有以下特点: 中线可有可无 。无论电路中有无中线、中线阻抗为多大,N、N,两点均可用无阻抗导线相连接,每相负载干脆获得Y形联接对称三相电源的相电压。 独立性。对称三相负载各相电压、相电流只及本相的电源及阻抗有关,而及其它两相无关。 对称性。负载各线电流、相电流均对称。可以只求一相,其他两相由对称原则推出,不需再另行计算。 二、负载联结的对称三相电路 1.不计端线阻抗时 2.考虑端线阻抗时 第五节 不对称三相电路的分析1.不对称负载Y形联接无中线(三相三线制) 2.不对称负载Y形联接有中线(三相四线制) 3、不对称负
17、载联结的三相电路 1.不计端线阻抗时每相负载分别承受对称三相电源的线电压,只要分别计算三个单相电路即可求得各个相电流,再应用求得各个线电流。此 时,相电流、线电流均不再对称。 2.考虑端线阻抗时将形联接负载变换为Y形联接负载,就成为对称电路的计算。 三相电路的功率及其测量一、三相电路的功率 1.瞬时功率 三相电路中,三相负载的瞬时功率应是各相负载瞬时功率之和即 2.有功功率 三相负载汲取的有功功率等于各相负载汲取的有功功率之和,即3.无功功率 4.视在功率二、三相电路的功率测量 1.“三瓦计”法 2.“二瓦计”法本章学习参考资料1、邱关源电路北京:人民教化出版社19792、蔡元宇电路及磁路北京
18、:高等教化出版社19933、周长源电路理论根底北京:人民教化出版社19954、江泽佳电路原理北京:人民教化出版社1992本章课外作业练习P1114.1、4.2、4.5、4.8本章教学小结本章首先介绍三相电源,接着介绍三相电源及三相负载的几种连接方式,最终探讨对称三相电路及不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方法及三相功率的计算。本章侧重于概念及方法的驾驭。第 三章常用半导体器件课时数6本章教学目的1、理解半导体的分类及特点2、驾驭结的单向导电性3、驾驭二极管的伏安特性4、熟识其他特别二极管的符号及工作条件5、熟识三极管的构造6、驾驭三极管的符号及电流放大作用3、驾驭三极管三种工作状态的条件本章教学重点及难点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工 电子技术 教案 要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