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概论教案.docx
《传播学概论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播学概论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程编号:课程名称:传播学概论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先修课程:无并修课程:无适用专业:总学时:30学时总学分:1.5运用教材:传播学教程 郭庆光 主编 中国人民高校出版社 1999年版;课程介绍:本课程向学生讲授传播学的学科体系,理解传播学自身的产生、开展及讨论现状,理解传播学讨论的主要代表人物及其学术观点。课程除了讲授有关传播的类型、传播载体、传播形式等根底概念和理论,将主要结合实例对传播的五个根本要素(传播者、传播内容、传播媒介、受众、传播效果)进展深化分析。课程还将介绍现代社会科学讨论方法在群众媒体讨论中的运用。教学任务: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使学生可以理解人类传播的开展历程以及推动传播历史
2、开展的动力;驾驭传播的微观过程以及传播要素对传播理论的重要影响;形成传播的系统观念,可以把详细的传播问题放到困难的传播环境中去理解。对传播学中重要的传播理论在理解的根底上可以用简约的形式表达。学会在学习的同时大胆质疑,不迷信既有的理论。充分结合我国的传播理论,最终到达用传播原理指导所学专业业务的程度。教学方法:采纳多媒体手段进展教学。因该课程的理论性较强和适用范围较广,因此在讲解并描述时应力争深化浅出,形象生动,针对学生的专业特点举例说明。学生以课堂听讲为主,辅之以讨论型的学习:即写一篇论文,3000字作用。通过讨论一个详细的传播理论对自己专业的指导作用,培育自己独立思索和实际解决问题的实力,
3、同时学会利用各种学习手段,包括图书、杂志、网络等丰富自己的资料,并通过同学互相沟通、讨论进步自己的传播实力。教学学时安排表章 次各 章 名 称总学时其 中课堂讲授课后理论一传播学的讨论对象及根本问题22二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及开展22三人类传播的符号及意义22四人类传播的过程及系统构造22五人内传播及人际传播222六群体传播及组织传播222七群众传播22八传播制度及媒介标准理论22九传播媒介的性质及作用22十群众传播的受众22十一传播效果讨论222十二群众传播的宏观社会效果22十三国际传播及全球传播22十四传播学讨论史和主要学派22十五传播学调查讨论方法222总 计30308注:由于课时有限,适
4、当支配课后理论,使理论及理论严密结合。目 录第一章 传播学的讨论对象及根本问题5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讨论对象6第二节 传播学的学科特点以及讨论内容6第三节 如何学好传播学6思索题及练习:6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及开展6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7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开展过程7第三节 信息社会及信息传播7思索题及练习:7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及意义8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8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沟通8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9思索题及练习:9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及系统构造9第一节 传播的根本过程9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构成10思索题及练习:10第五章 人内传播及人际传播10第
5、一节 人内传播10第二节 人际传播11思索题及练习:11第六章 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11第一节 群体传播12第二节 组织传播12思索题及练习:12第七章 群众传播12第一节 群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及社会功能13第二节 群众传播的产生和开展过程13第三节 群众传播的影响13思索题及练习:14第八章 传播制度及媒介标准14第一节 限制媒介的几种外部因素14第二节 关于传播制度的几种标准理论15思索题及练习:15第九章 传播媒介的性质和作用15第一节 作为工具和技术手段的传播媒介15第二节 传播者论作为社会组织的群众传媒16思索题及练习:16第十章 群众传播的受众17第一节 “群众”及群众社会理论17第
6、二节 几种主要的受众观17第三节 “运用及满意”一种受众行为理论17思索题及练习:17第十一章 传播效果讨论18第一节 传播效果讨论的领域及课题18第二节 传播效果讨论的历史及开展18第三节 传播效果的产生过程及制约因素18思索题及练习:19第十二章 群众传播的宏观效果19第一节 群众传播及环境认知“议程设置功能”理论19第二节 群众传播、社会心理及言论“缄默的螺旋”理论19第三节 群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培育”理论20第四节 群众传播及信息社会中的阶层分化“知沟”理论20思索题及练习:20第十三章 国际传播及全球传播20第一节 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21第二节 关于世界信息传播秩序的争辩21第
7、三节 国际传播及全球传播讨论的若干重要课题21思索题及练习:21第十四章 传播学讨论史和主要学派21第一节 传播学的起源、形成及开展22第二节 传播学的主要学派22思索题及练习:22第十五章 传播学调查讨论方法22第一节 传播学及调查讨论22第二节 抽样调查法23第三节 内容分析法23第四节 限制试验法23思索题及练习:23第一章 传播学的讨论对象及根本问题教学目的:对传播学的一些根本问题作简要地介绍,包括“传播”的定义及意义;传播学中“传播”的定义和特点;“信息”的意义以及信息论和系统论对传播学的影响;传播学兴起的时间和缘由;我国传播学讨论的历史和现状;传播学讨论的领域、主要内容以及好用价值
8、;如何学好传播学等使初次涉及传播学的学习者对这门学科有一些宏观的把握。教学重点:如何理解传播的概念,传播学讨论的对象。教学难点:用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学习传播学。第一节 从传播的定义看传播学的讨论对象一、如何把握传播的概念特殊强调传播的原始意义中的“交互、双向”的含义,以及传者和受者的同等地位。二、传播及信息特殊留意信息科学对传播学的奉献三、传播的定义和特点特殊留意传播的社会性、共享性以及系统性。第二节 传播学的学科特点以及讨论内容一、社会传播的系统性以及社会信息体统的特点特殊留意系统论对传播学的影响二、传播学讨论的领域和问题从传播的微观过程、类型以及宏观讨论把握。三、传播学的兴起以及在我国
9、的讨论状况第三节 如何学好传播学一、用马克思主义精神交往理论学习传播学二、努力涉猎传播学的边缘学科三、将传播理论及详细的传播理论相结合思索题及练习:1、如何理解信息的含义?2、什么是传播?它的根本特点是什么?3、如何理解社会传播的系统性?4、社会信息系统的特点是什么?5、试结合传播的特点,讨论精神消费和精神交往及物质消费和物质交往的辨证关系。第二章 人类传播的历史及开展教学目的:通过对人类传播历史的回忆,提醒人类传播开展的动力是人类对自己传播实力的不断打破以及新媒介不断产生的过程;同时呈现传播时代的开展已经将人类带入信息时代,探究信息时代中传播的重要意义和将来的走向。教学重点:人类传播的开展过
10、程。教学难点:信息社会及信息传播。第一节 从动物传播到人类传播一、动物社会的传播现象二、动物传播的局限性三、劳动创建了人类的语言四、人类语言的能动性和创建性特殊留意语言的产生对人类传播的影响第二节 人类传播的开展过程一、口语传播时代口语传播的意义和局限性。二、文字传播时代文字传播的意义和局限性三、印刷传播时代印刷术的意义四、电子传播时代电子革命和比特革命对电子传播的奉献以及电子媒介的意义五、网络传播时代网络的历史渊源以及在中国的开展;网络的“第四媒体”特征;网络的意义和缺陷。网络传播的特点:优势以及优势、人类如何应对。第三节 信息社会及信息传播一、信息社会的定义及特征二、媒介的进化及信息社会的
11、关系三、各国迎接信息社会的详细举措思索题及练习:1、人类语言区分于动物界信号系统的根本特征是什么?2、人类传播经验了哪些开展阶段?3、人类传播的第一套体外化符号系统使什么?其意义?4、列举人类传播史上的几件划时代意义的事务。5、简述信息社会的的特点。6、体外化信息系统经验了功能分化和多样化的过程,正在迎来一个重新统和的时代,如何理解这个观点?第三章 人类传播的符号及意义教学目的:人类传播的本质是信息的流淌,信息是人类传播活动的根本材料。而信息又是符号和意义的统一体,符号是信息的外在形式或物质载体,意义是信息的精神内容。考察符号及意义的性质和作用对把握人类信息行为的特性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章就是
12、从符号和意义的角度入手,对传播材料进展深化分析。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节 符号在人类传播中的作用一、符号的定义留意符号必需能携带信息或表述特定意义;人类特有的符号系统。二、符号的分类特殊留意象征符的特点以及它和语言的关系三、符号的根本功能特殊留意符号的思索功能以及它的运用价值第二节 人类传播中的意义沟通一、什么是意义留意意义的无形和抽象性和可符号表达的特点二、符号意义的分类意义障碍产生的缘由三、传播过程中的意义特殊留意传播情景中的意义四、符号和意义的关系理解意义不能脱离符号而存在,但符号意义之外还有意义。第三节 象征性社会互动一、人类的象征行为的定义及意义二、象征性社会互动及传播米德的象征性
13、互动理论、象征性社会互动的意义三、象征性文化及现代社会文化的符号性和象征性;从象征符号体系的不但更新把握现代社会的文化内涵;警觉象征符过滥、过频的改变对社会的影响。思索题及练习:1、象征符具有那些特征?2、非语言符号有哪些类型?3、符号的根本功能是什么?4、如何理解意义不能脱离符号存在,但符号之外还有意义。5、谈谈现代文化的象征性。第四章 人类传播的过程及系统构造教学目的: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具有明显的过程性和系统性。传播过程讨论留意从传播的根本要素入手从微观上对传播活动进展把握;传播系统讨论把传播看做一个由互相联络、互相作用的各个局部构成的有特定功能的整体,重视外在因素对传播的影响,从宏观上把
14、握传播活动。本章就是从这两个角度入手,力争用简约的形式呈现传播的一些根本原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节 传播的根本过程一、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留意及拉斯韦尔的五W区分,特殊留意反应的引入。二、几种主要的传播过程形式留意形式及理论的关系。结合详细的传播过程来讲解不同的传播过程形式。如在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后讲香农-韦尔形式、拉斯韦尔形式三、传播过程的特点第二节 社会传播的系统构成一、传播过程讨论及传播系统讨论二、系统形式下的社会传播构造(一)赖利夫妇的系统形式(传播类型讲完后)(二)马莱兹克的系统形式(群众传播的要素讲完后)三、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理论用唯物史观把握传播的总过程。思索题及练习:1、传播
15、过程有哪些根本要素?2、什么是形式,它及理论的关系?3、什么是传播过程的直线形式和循环形式?其区分是什么?4、简评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形式。5、用唯物史观看问题,应当如何把握社会传播的总过程?第五章 人内传播及人际传播教学目的:传播类型是讨论传播活动系统性的一个重要组成局部。不同的传播类型彼此独立有互相交织构成人类传播系统。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是其中的基石。本章从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功能入手,对传播类型的微观局部深化讨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节 人内传播一、人内传播的过程及构造理解人内传播的定义特点会用形式的手段再现传播的过程。二、作为能动的意识和思维活动的人内传播从生理学的角度驾驭人内
16、传播的环节要素以及及动物体内传播的本质区分。三、作为社会心理过程的人内传播从心理学角度把握人内传播的作用米德的“主我和客我”理论和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理解人内传播是否具有互动性。第二节 人际传播一、人际传播的动机留意库利的“镜中我”理论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特殊留意面对面人际传播的特点以及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三、人际传播及自我表达如何利用人际传播多媒体性加强传播效果。思索题及练习:1、什么是人内传播?它是否具有互动性,如何表达的?2、简述米德的“主我及客我”理论。3、简述布鲁默的“自我互动”理论。4、什么是人际传播?其特点如何,为什么说人际传播是真正意义上的多媒体传播?
17、5、简述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第六章 群体传播和组织传播教学目的:群体传播是在人内传播和人际传播的根底上形成的,而组织传播又是群体传播中一种特殊的类型,二者构成了传播类型中的中观构造。它们是人类社会性的表达,本章讲对二者的特点、机制和功能作系统地讨论,它们也是从传播过程讨论向传播系统讨论过渡的桥梁。教学重点:教学难点:第一节 群体传播一、群体的特征和社会功能二、群体传播及其内部机制留意说明群体标准的形成和传播作用;群体压力和趋同心理。三、集合行为的传播机制结合详细事例分析集合行为产生的三个条件的必要性和充分性。特殊留意其社会心理学的根据。第二节 组织传播一、组织和组织传播留意区分组织和群体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播学 概论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