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至初三数学全部知识点.docx
《初一至初三数学全部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一至初三数学全部知识点.docx(3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上第二章 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分数m/n(m,n都是整数,且n0)的形式。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在数轴上表示。无限不循环小数和开平方开不尽的数叫作无理数 ,比方,3.14932384626.而有理数恰恰与它相反,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其中包括整数和通常所说的分数,此分数亦可表示为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有理数分为正数、0、负数正数又分为正整数、正分数负数又分为负整数、负分数如3,-98.11,5.72727272,7/22都是有理数。全体有理数构成一个集合,即有理数集,用粗体字母Q表示,较现代的一些数学书则用空心字母Q表示。加法的交换律 a+b=b+a;加法
2、的结合律 a+(b+c)=(a+b)+c;存在数0,使 0+a=a+0=a;对随意有理数a,存在一个加法逆元,记作-a,使a+(-a)=(-a)+a=0;乘法的交换律 ab=ba;乘法的结合律 a(bc)=(ab)c;安排律 a(b+c)=ab+ac;存在乘法的单位元10,使得对随意有理数a,1a=a;对于不为0的有理数a,存在乘法逆元1/a,使a(1/a)=(1/a)a=1。0a0 文字说明:一个数乘0还等于0。0确实定值还是0. 第二章 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1.理数加减统一成加法的意义:对于加减混合运算中的减法,我们可以根据有理数减法法则将减法转化为加法,这样就可将混合运算统一为加法运算,统
3、一后的式子是几个正数或负数的和的形式,我们把这样的式子叫做代数和。2.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和步骤:(1)运用减法法则将有理数混合运算中的减法转化为加法。(2)运用加法法则,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简便运算。有理数范围内已有的确定值,相反数等概念,在实数范围内有同样的意义。一般状况下,有理数是这样分类的:整数、分数;正数、负数和零;负有理数,非负有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有理数可以用a/b的形式表达,其中a、b都是整数,且互质。我们日常常常运用有理数的。比方多少钱,多少斤等。 但凡不能用a/b形式表达的实数就是无理数,又叫无限不循环小数 第三章 用字母表示数代数式:由数和表示数的字母经有限
4、次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等代数运算所得的式子,或含有字母的数学表达式称为代数式。例如:ax2b,23等。全部初等代数总起来有十条规则。这是学习初等代数须要理解并驾驭的要点。 这十条规则是: 五条根本运算律: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安排律; 两条等式根本性质:等式两边同时加上一个数,等式不变;等式两边同时乘以一个非零的数,等式不变; 三条指数律: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指数的乘方等于底数不变指数想乘;积的乘方等于乘方的积。(1)代数式:代数式是由运算符号(加、减、乘、除、乘方、开方)把数或表示数的字母连结而成的式子单独的一个数或者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带有“()”
5、“=”“”等符号的不是代数式。(2)代数式的值;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计算后所得的结果p叫做代数式的值求代数式的值可以干脆代入、计算假如给出的代数式可以化简,要先化简再求值(3)代数式的分类把多项式中同类项合成一项,叫做合并同类项。假如两个单项式,它们所含的字母一样,并且各字母的指数也分别一样,那么就称这两个单项式为同类项。如2ab与3ab,m2n与nm2都是同类项。特殊地,全部的常数项也都是同类项。 把多项式中的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做同类项的合并(或合并同类项)。同类项的合并应遵照法则进展: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第四章 一元一次方程概述只含有一个未知
6、数,并且含有未知数的式子都是整式,未知数的次数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一元一次方程属于整式方程,即方程两边都是整式。一元指方程仅含有一个未知数,一次指未知数的次数为1,且未知数的系数不为0。我们将ax+b=0(其中x是未知数,a、b是已知数,并且a0)叫一元一次方程的标准形式。这里a是未知数的系数,b是常数,a的次数是1。 性质一.等式的性质一:等式两边加一个数或减一个数,等式两边相等。 二.等式的性质二:等式两边乘一个数或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式两边相等。三.等式的性质二:两边都可以有未知数。 一元一次方程的解1,当a0,b=0时,方程有唯一解,x=0;2,当a0,b0时,方程
7、有唯一解,x=-b/a。 一元一次方程与实际问题 一元一次方程牵涉到很多的实际问题,例如:工程问题、种植面积问题、竞赛比分问题、路程问题。第五章 走进图形世界有的面是平面、有的面是曲面。我们知道,面与面相交成线,在棱柱与棱锥中,面与面的交线叫做棱。(edge)其中,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棱柱的棱与棱的交点叫做棱柱的顶点(vertex)棱锥的各侧棱的公共点叫做棱锥的顶点。棱柱的侧棱长相等,棱柱的上下底面是一样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都是长方形。棱锥的侧面都是三角形图形都是由点(point)、线(line)、面(plane)构成。第六章 平面图形的相识(一)线段和直线的有关性质:两点之间的全部连
8、线中,线段最短。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线段的中点:线段的中点把线段分成两条长度相等的线段。角的平分线:角的平分线把角分成两个度数相等的角。线段长度的比拟:(1)度量法(先量出长度,再比拟长度大小)(2)重合法(两同条线段放在一条直线上,一个端点重合,视察另一端点位置。)角的比拟:(1)用量角器度量角。(2)重合法(把角的顶点和一条边分别重合,然后看另一边的位置,另一边在外面的角大)角的两种定义:1、角是由两条具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2、角也可以看成由一条射线围着它的端点旋转而形成的。角的有关性质:1、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2、对顶角相等。两直线平
9、行的有关学问:1、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2、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3、假如两条直线都与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平行。两直线垂直的有关学问:1、假如两条直线相交成直角,那么这两条直线相互垂直,两条直线的交点叫做垂足,其中一条直线叫做另一条直线的垂线。2、经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3、过直线外一点作这条直线的垂线,这一点到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垂线段。垂线段的长度,叫做点到直线的间隔 。4、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全部线段中,垂线段最短。七年级下册第七章 平面图形的相识(二)同位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二条直线的同侧,且在第
10、三条直线的同旁的二个角叫同位角。内错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二条直线的内侧,且在第三条直线的两旁的二个角叫内错角。同旁内角: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在两条直线的你侧,且在第三条直线的同旁的两个角叫同旁内角。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移由两个方面所确定:平移的方向与平移的间隔 某图形平移后所得的图形称为此图形的对应图形平移不变更图形的大小与形态图形经过平移后,连结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始终线上),并且相等三角形的定义:由3条不在同始终线上的线段,首尾依次相接组成的图形称为三角边:组成三角形的三条线段如右所示:线段AB、AC、BC就是三
11、角形的三条边顶点:三角形随意两边的交点如右所示:点A、B、C均为三角形的顶点通常状况下,我们用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加以一个“”来表示一个三角形,在表示三角形时,三个字母之间并无依次关系如上图中,此三角形可以表示为ABC,或ACB或BAC等等内角:三角形两边所夹的角,称为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例如ABC中,A,B,C都是三角形的内角边BC称为A所对的边,或顶点A所对的边,因此边BC也可以表示为a三角形的分类1)按角分2)按边分三角形随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高的定义:在三角形中,从一个顶点向它的对边所在的直线做垂线,顶点与垂足之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高注:1)三角形的高必为线段 2)三角形的高必过顶点垂直于
12、对边 3)三角形有三条高在三角形中,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的顶点与交点间的线段称为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注:1)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为线段,而一个角的角平分线为一条射线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必过顶点平分三角形的一内角在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与它对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线1)三角形的中线必为线段 2)三角形的中线必平分对边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n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三角形的外角:三角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所组成的角。多边形每一顶点处有两个外角,这两个角是对顶角,n边
13、形就有2n个外角。多边形的外角和:在每个顶点处取这个多边形的一个外角,它们的和叫做这个多边形的外角和。 注:多边形的外角和并不是全部外角的和。第八章 幂的运算amanamnamanamn(am)namn(ab)nanbn()nnan,特殊:()n()na01(a0)如:a3a2a5,a6a2a4,(a3)2a6,(3a3)327a9,(3)1,52,()2()2,(3.14)1,()01第九章 从面积到乘法公式完全平方公式:(ab)2=a22ab+b2平方差公式:(a+b)(a-b)=a2-b2因式分解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为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这种变形叫做把这个多项式因式分解,也叫作分解因式。
14、提公因式法各项都含有的公共的因式叫做这个多项式各项的公因式。假如一个多项式的各项有公因式,可以把这个公因式提出来,从而将多项式化成两个因式乘积的形式,这种分解因式的方法叫做提公因式法。详细方法:当各项系数都是整数时,公因式的系数应取各项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字母取各项的一样的字母,而且各字母的指数取次数最低的;取一样的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取最低的。假如多项式的第一项是负的,一般要提出“-”号,使括号内的第一项的系数成为正数。提出“-”号时,多项式的各项都要变号。口诀:找准公因式,一次要提净;全家都搬走,留1把家守;提负要变号,变形看奇偶。例如:-am+bm+cm=-m(a-b-c);a(x-y)+
15、b(y-x)=a(x-y)-b(x-y)=(x-y)(a-b)。留意:把2a2+1/2变成2(a2+1/4)不叫提公因式 公式法假如把乘法公式反过来,就可以把某些多项式分解因式,这种方法叫公式法。平方差公式:a2-b2=(a+b)(a-b);完全平方公式:a22abb2(ab)2;留意:能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分解因式的多项式必需是三项式,其中有两项能写成两个数(或式)的平方和的形式,另一项是这两个数(或式)的积的2倍。立方和公式:a3+b3=(a+b)(a2-ab+b2); 立方差公式:a3-b3=(a-b)(a2+ab+b2);完全立方公式:a33a2b3ab2b3=(ab)3公式:a3+b3+
16、c3-3abc=(a+b+c)(a2+b2+c2-ab-bc-ca)例如:a2 +4ab+4b2 =(a+2b)2。(3)分解因式技巧1.分解因式与整式乘法是互为逆变形。2.分解因式技巧驾驭:等式左边必需是多项式;分解因式的结果必需是以乘积的形式表示;每个因式必需是整式,且每个因式的次数都必需低于原来多项式的次数;分解因式必需分解到每个多项式因式都不能再分解为止。注:分解因式前先要找到公因式,在确定公因式前,应从系数和因式两个方面考虑。3.提公因式法根本步骤:(1)找出公因式;(2)提公因式并确定另一个因式:第一步找公因式可根据确定公因式的方法先确定系数在确定字母;第二步提公因式并确定另一个因
17、式,留意要确定另一个因式,可用原多项式除以公因式,所得的商即是提公因式后剩下的一个因式,也可用公因式分别除去原多项式的每一项,求的剩下的另一个因式; 提完公因式后,另一因式的项数与原多项式的项数一样。第十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把两个一次方程联立在一起,那么这两个方程就组成了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有几个方程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方程组。假如方程组中含有两个未知数,且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一次,那么这样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定义:一个含有两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都指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定义:两
18、个结合在一起的共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一次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两个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两个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一般解法,消元:将方程组中的未知数个数由多化少,逐一解决。消元的方法有两种:代入消元法 加减消元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有三种状况:1.有一组解2.有多数组解3.无解第十一章 图形的全等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对应角相等 边角边公理(SAS) 有两边和它们的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角边角公理( ASA)有两角和它们的夹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推论(AAS) 有两角和其中一角的对
19、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边边边公理(SSS) 有三边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斜边、直角边公理(HL) 有斜边和一条直角边对应相等的两个直角三角形全等 在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这个角的两边的间隔 相等 到一个角的两边的间隔 一样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角的平分线是到角的两边间隔 相等的全部点的集合 第十二章 数据在我们四周为了确定的目的而对考察对象进展全面调查,称为普查。其中所考察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population),而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称为个体(individual)。人们从总体中抽取局部个体进展调查,这种调查称为抽样调查(sampling investigation),其中从
20、总体中抽取一局部个体叫做总体的一个样本(sample),样本中所抽取的这一局部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第十三章 感受概率在确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确定它确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不行能事务。在确定条件下,有些事情我们事先能确定它确定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必定事务。在确定条件下,生活中也有很多事情我们事先无法确定它会不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是随机事务。随机事务发生的可能性有大有小,一个时间发生可能性大小的数值,称为这个事务的概率。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轴对称图形-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 1 什么叫轴对称:假如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后,可以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
21、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2 什么叫轴对称图形:假如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局部可以相互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3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分与联络:区分: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可以完全重合,而轴对称图形是指一个图形的两个局部沿某直线对折能完全重合。轴对称是反映两个图形的特殊位置、大小关系;轴对称图形是反映一个图形的特性。联络:两局部都完全重合,都有对称轴,都有对称点。假如把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看成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就是一个轴对称图形;假如把一个轴对称图形的两旁的局部看成两个图形,这两个局部图形就成轴对称。常见的轴对称图形有: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一 初三 数学 全部 知识点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