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年级上册音乐教案1.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单元 好玩的声音世界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学目的:能找寻并仿照生活中的声音。学唱歌曲大雨和小雨。教学过程:导入:今日是我们的第一节音乐课,大家细致听一听,外面是不是还在下雨?(是),同学们早上家长送你们来的时候,那时候是下的大雨还是小雨啊?(大雨)。下大雨的时候是什么样的声音啊?(哗哗哗哗)下小雨的时候呢?(学生用很小的声音哗哗哗哗),雨是一种自然现象。有大雨也有小雨。同学们视察的很细致,那么今日咱们就来学习一首歌曲,歌曲的名字叫大雨和小雨。(二)学唱大雨和小雨1由教师范唱或听录音。2跟着教师学唱大雨和小雨。3探讨大雨和小雨的声音有什么特点?4学习四二拍子的指挥,驾驭四二拍子
2、的重拍在第一拍。(三)听听我创建的声音1我们刚刚听到的声音都是生活中的声音。我们能不能创建一些声音呢?按教材提示创建出声音。2能不能自己创建一些与教材中不同的声音呢?3用几种声音连在一起表现肯定的内容。教学评价:能主动参与声音的探究,听辨出两种以上的声音。会唱大雨和小雨。学生能创建两种以上不同的声音。第二课时布谷教学目的: 1学唱歌曲布谷,理解四分休止符、二分音符,牢记第一段歌词。2利用生动好玩的故事情境法学习学问,并参与表演加强记忆。3通过表演,培育学生酷爱春天,酷爱生活,酷爱小燕子、布谷鸟的情感。同时,让学生知道生活是有大自然的万物生灵才显得更美。教学要点:用柔软的声音演唱布谷,能编创动作
3、表现歌曲。教具:琴、歌片、彩笔、动物头饰。教法:听唱、故事、创编、表演、活动尝试。教学过程:师生问好。一、新学期教化与学生沟通,鼓励学生酷爱音乐。二、表演小燕子提示:歌曲中唱出了哪些内容?你想和小燕子说什么?你想和它交挚友吗?那你该怎么做呢? 1听歌曲小燕子,并为其自由创编舞蹈。也可以和同桌合作,还可以自由选舞伴来完成。2随琴声自由表演。三、表演布谷1师边讲故事边在在黑板上进展绘画。将学生带进春天,带进大自然,带进炽热的生活。2.站学生来仿照“布谷鸟”的叫声或者动作。而且边做边随教师记忆歌词,体会歌词。3.师范唱歌曲。让学生默声表演。看谁能把教师的歌表现的最好。4.听琴,体会歌曲中的四分休止和
4、二分音长,跟着音乐来拍手拍腿,感受歌曲的节拍,可以随琴自由演唱。5.请大家互相合作,探讨一下歌曲中唱出了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6.听唱学习歌曲。留意旋律的确实起伏,边学习边让学生分小组拉起手。听第一段歌曲向左方向走,听第二段歌曲向右方向走。第三段反之。让学生在充分感受中记住歌曲的旋律。7.唱会歌曲,牢记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并启发学生小鸟唱出的是第二段歌词,我们唱出是第三段歌词。8.动手操作,用彩笔标出休止符和长音的地方,看谁找的最精确。四、小结:这节课我们来到了春天,来到了田野,让我们这些得意的小鸟,把春天装扮得更美。把生活装扮得更美。五、板书设计:布 谷歌词意境彩图学生自己描绘的春天 第三课时
5、:声音的强弱一、教学内容: 声音的强弱 1.音乐活动:声音的强弱2.歌表演:小动物唱歌,并创编歌词进展表演。二、教学目的: 进一步理解,感受音乐的强弱,并能正确的进展运用到歌曲之中。通过歌表演活动,开展学生的创建实力和表演力。三教学打算: 钢琴、 多媒体投影仪 教学课件、小动物头饰、打击乐 四、教学过程: 1.学生伴着音乐火车开了开着小火车进教室,来到动物乐园。(幻灯片动物乐园)。2.师:动物乐园的小动物看到我们来了送给教师一样礼物,同学们闭上眼晴听听是什么?(教师拿出鼓和碰铃) 你们刚刚听到了什么? 生:鼓和碰铃。师:这两种声音有什么不同?哪种声音大一些?学生说出自己刚刚听到的感受。3.师:
6、小动物们不仅给教师送礼物,给你们也打算了礼物,快到自己的凳子底下找找吧。(凳子底下是教师打算好的各种打击乐) 快拿出来敲敲吧。(孩子们随意的敲)。教师想听听大一点的声音?教师想听听小一点的声音?(学生依据教师的引导敲击大小不同声音)。4.嬉戏:找小兔 动物园派小兔来款待我们,我们向小兔打个招呼吧。小兔这么友好我们和它做个嬉戏吧。嬉戏规则是这样的:一会我请一位同学上来蒙住他的眼晴,再请一位同学把我们的小兔藏好,藏好后我们请刚刚蒙住眼睛的同学睁开眼睛来找,其他同学用手中的打击乐提示他扶植他尽快找到小兔。假如他离藏的小兔越近我们就将手中的打击乐敲得声音大一些,假如他离藏的小兔越远我们就将手中的打击乐
7、敲得声音小一些,直到找到小兔为止。 通过嬉戏感受声音的大小。小结:刚刚我们说的声音大在音乐中把它称作强 用f来表示;声音小在音乐中把它称作弱 用p来表示。(出示幻灯片强和弱)5.分组合作(两人一组) 用不同的方式表示强和弱6.动物乐园的小动物真是好客,你们听他们唱着歌来欢送我们来了。(幻灯片放歌曲小动物唱歌的曲谱和音乐) 师:刚刚听到那些小动物又来了(小猫、小狗)它们两次的叫声有区分吗?(第一声强,第二声弱)7师生合作:教师唱很多小动物,你们唱小动物的叫声,留意第一声强,第二声弱。8.创编歌词。师:同学们动物乐园有很多小动物你喜爱谁就和它做挚友并且仿照它的叫声,一会我请同学带着你的伙伴上来表演
8、小动物唱歌。(教师拿出打算好的头饰,让孩子们去挑。9.师生共舞今日太兴奋了,让我们和小动物一起跳起来吧。一会我们唱到强的声音大家都向圈外叫,唱到弱的声音大家都向圈里叫。五、总结下课 今日我们感受到音乐中的强和弱,并且和这么多的小动物成为了好挚友,真快乐,如今太阳已落山了,让我们和小动物再见,坐着小火车回家吧。第四课时:大鼓和小鼓教学内容:大鼓和小鼓教学目的: 1、感受声音的强弱。 2、相识大鼓和小鼓,感受其音色,学会根本演奏方法,能主动参与各种音乐活动。 3、学会大鼓和小鼓,并能表现歌曲。 教学重点: 1、学会演唱歌曲大鼓和小鼓。 2、学会演奏大鼓和小鼓。 教学难点: 1、歌曲不同乐句的力度处
9、理。 2、器乐的演奏。 教学过程: 一、感受音的强弱: 1、(多媒体课件出示“森林之门”)导入: 师:(伴随着轻快、活泼的音乐)今日,我们来到森林进展探险,瞧!这有一座通往森林之门。它中间是大门,两边是小门。看哪个聪慧的小挚友,能用两种不同的声音,分别敲开这扇大门和小门。 2、教师启发,学生想象,用“强弱”两种不同的声音表现。 师:看见大门怎么敲?看见小门怎么敲? 3、师小结,引出“强、弱”。 师:这两种敲门声一样吗?有什么不同? 声音响、声音大在音乐中称为“强”,声音轻、声音小在音乐中称为“弱”。 4、绽开想象 师:生活中、森林中有很多的声音,哪些声音是强的?哪些声音是弱的? 5、画一画,声
10、音的强弱。 (1)学生绘画图形。 师:生活中有的声音强,有的声音弱,你能用图形来表示吗?(声音强,用大的图案来表示,声音弱,用小的图案来表示。) (2)(课件出示:、) 师:教师也画了三组,你们看都对吗?哪里有错?应当怎样? 三、歌曲教学: 1、导入: 师:刚刚小挚友答复得真棒。看!森林之门最终翻开了。瞧!动物们正在欢送我们的到来呢。(多媒体课件出示:有各种动物的森林图 ) 师:看!它们是怎样欢送我们的?(多媒体课件出示:小熊敲大鼓,小猴敲小鼓) 师:大鼓和小鼓的声音怎么样?有什么不同?(听一听“鼓声”) 2、学歌词和演奏大小鼓。 (1)师:它们不仅敲锣打鼓欢送我们,还唱着歌呢!我们听(播放歌
11、曲) (2)听后,师问:大鼓和小鼓在歌曲中,它们的声音是怎么样的?(课件出示咚咚、哒哒哒。)学生仿照。 (3)引出歌词,指导学生按节奏朗读歌词。 师:小挚友们,通过刚刚读儿歌,你们知道了大鼓和小鼓是怎样演奏的吗? 指出大鼓和小鼓的演奏方法不同,歌词中:“擂”和“敲”。 师:小挚友们,让我们一起来敲敲大鼓和小鼓。 课件出示演奏大鼓小鼓的图片,学生仿照,指名上台演奏。 师:大鼓的声音强,小鼓的声音弱,那我们也用相应的力度再来读一读这首儿歌。 (4)找寻音源,进展创编: 师:看看你的身边有什么物体可以仿照大鼓或小鼓的声音。 (如:让我们用自己的椅子来当作乐器,把大鼓和小鼓的节奏敲一敲。引导学生用椅子
12、拍出强弱不同的鼓声。又如:身体律动,咚跺脚,哒拍腿) 3、为歌曲伴奏: 播放歌曲,学生在鼓声处伴奏。 4、学唱歌曲: 师:你们也能像小熊、小猴那样,边敲鼓边演唱吗? (1)指导学生随琴跟唱。 (2)指导学生唱出歌曲的力度改变。 师问:这首歌哪一句要唱得强?哪一句要唱得弱? 用“咚”“哒”哼唱。 (3)指导学生唱出力点,声音有弹性,不能太连。 (4) 随伴奏轻声演唱。 (5) 参加大鼓和小鼓,或用身边的音源,创编节奏,为歌曲伴奏。 四、拓展: 1、 师:这首歌参加了大鼓小鼓的伴奏,你觉得怎么样?(引导学生说歌曲心情) 你平常还在什么场合或者什么音乐中听到过鼓的声音?(引导学生结合气氛和心情说)
13、2、小结:不知不觉,快要天黑了,森林里的小动物们要回家了。它们要跟小挚友们再见了。让我们在音乐中完毕今日的课。 课件:播放春节序曲片段,喜洋洋片段。 学生自创节奏来伴奏,随音乐边演奏边出教室。教学评价:1能相识一种以上的乐器并说出它的名称。2会敲击一种打击乐器。3会唱布娃娃弹琴和大鼓和小鼓中的一首。第五课时:青蛙音乐会青蛙音乐会教案设计教学目的:一、倾听青蛙音乐会,感受音乐所表达的生动显明的青蛙形象。二、情愿用肢体动作和演唱等形式来表现青蛙的模样。三、喜爱并乐意参与音乐会。教学重难点: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观赏音乐感受并表现音乐中的青蛙形象。教学用具:音乐、头饰、青蛙相关动画等教材分析:青蛙音乐
14、会是一首具好玩味性的通俗音乐作品。乐曲为3/4拍,蛙鸣声伴随着乐声响起,似乎夏季池塘边的青蛙在暮色中的合唱开场了。前面一段是抒情的慢板,似乎青蛙的美丽舞蹈伴着起伏的旋律;接着乐曲再现了一遍,蛙鸣声、流水声在乐声中渐弱,消逝在暮色中。教学过程:一、 唱歌的青蛙来了。1.引用动物说话伴奏音乐唱几遍,“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青蛙唱歌咕咕儿呱(拍手),咕咕儿呱(耸肩)咕儿呱咕儿呱咕咕儿呱”并出示唱歌的青蛙形象。2播放青蛙音乐会开头局部,跟音乐模拟青蛙唱歌。“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呱”学生依据音乐节奏、心情用嘴型有表情地演唱。二、 跳舞的青蛙来了。播放青蛙音乐会慢板的片段,教师戴上头饰用典型的三拍子舞
15、步跟着音乐邀请小挚友参与跳舞,没受邀请的小挚友在座位上跟着教师动身体。完毕后出示跳舞的青蛙形象。三、 演奏的青蛙来了。1可用你们的音乐书、笔、课桌等东西编创一些简洁的节奏模拟流水声、鸟叫声、鼓声等参加到音乐中来,看谁最厉害。2小组探讨创编。3合着音乐展示。出示演奏的青蛙。四、青蛙指挥家也来了,实行青蛙音乐会咯。1夏季暮色中的池塘里,来了一群会唱会跳会奏的青蛙们,看,他们多喧闹啊!(出示课件)2播放完好的青蛙音乐会,青蛙指挥家(教师扮演)领着这帮青蛙们开场一场别开生面的音乐会。3学生自由选角色,在音乐中跟着指挥表演了。演后选出最精彩的歌手,舞手,奏手,并赐予嘉奖。五、动物音乐会。音乐会吸引了各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一年级 上册 音乐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