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1.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七年级语文试题一、学问积累与运用(第17题,共27分)1中华经典诗词是个广袤、深邃、绚丽多彩的世界。这里,有“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的 A (娴雅文雅 闲淡安静),有“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绚丽,若出其里”的恢弘壮阔。她如甘霖 B (滋润 滋长)着干枯的心田,如花朵点zhu( )了孤独的生活。走进这个世界,能to y( )我们高尚的情操,诗化我们多彩的生活。(1)给文中加点字注音(1分) 干枯( ) (2)依据文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点zhu( ) to y( )(3)从括号中选择恰当的词语分别填入A、B两处(2分) A: B: 2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的横线处,恰当的一项
2、是 ( )(2分)几十年来,霍金的身体禁锢在轮椅中, , , 。他以极度残疾之身,获得了极其辉煌的科学成就。发觉了一个又一个宇宙运行的重大奇异振动了整个理论物理学界 思维却遨游于广袤的太空A B C D 3.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2分)A. 阅读是相识世界、开展思维的重要途径。 B校门对面又开了一家卖饮料和汽水的小店。C是否保持为政清廉,是关系到党和政府能否获得广阔群众信任的大事。D通过几年的努力,他记录下来的文字,仅印刷出来的就大约有400页左右。4 仿照划线局部写句子,要求句式一样,语意连接(2分)美丽,只要微微一笑,胜利,只要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好运,只要远离懒散仿写:
3、 。5古诗文默写(10分)(1)海日生残夜, 。(王弯次北固山下)(2) ,浅草才能没马蹄。(白居易钱塘湖春行(3) ,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浣溪沙(4)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5)论语中阐述学习和思索的辩证关系,认为二者不行偏废的语句是: , (6) ,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7)美丽中国,美在万物和。马致远的“ ”描绘了一幅温馨安闲的回面。(8) ,志在千里, ,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6名著学问(3分) 1、伊索寓言是一部_。相传伊索是公元前6世纪_人,擅长讲_。现存的伊索寓言,是_、_时代传下来的故事,经后人汇合,统归在伊索名下。2、伊索寓言大局部是_,少局部以_
4、或_为主人公。动物寓言局部广泛采纳_手法,表现了动物各自的习性。二、口语交际与综合探究。(第810题,共7分)节省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随着生活程度的进步,中国人在餐桌上奢侈现象也是不容无视的。针对这种现象,初二一班开展了“小餐桌”折射大文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也来参与。8假设你是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为活动写一段开场白(3分)9本次活动引起了新闻媒体的关注,报社想要征集一条提倡“餐桌节省”的公益广告,请你写一条公益广告语(2分)10.请对下面三则材料进展分析,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你得出的结论(2分) (装 订 线 内 不 答 题) -装-订-线-材料一:一项数据显示,我国每年奢侈食
5、物总量折合粮食约为500亿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非常之一。即使按保守推算,每年倒掉的食物,也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粮食。材料二:“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俭以养德。”材料三:加拿大人一般依据食量和人数一道一道地点菜,假设不够再加;在美国,打包和个人财宝、品尝等没有关系,只要剩下食物,美国人就打包带走;爱尔兰人和挚友用餐时,必需把所点的食物酒水全部吃完喝完;德国餐桌奢侈要罚款。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124题,共36分)(一)阅读陈太丘与友期,答复1115小题(11分)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阋十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行得,以为顺
6、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耙,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日:“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注释】干:岸边。圮(p):倒塌。阅:经验。棹(zho):船桨,这里作动词用。柿fi:木
7、片。颠:颠倒、荒唐。河兵:治河的士兵。11、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说明错误的两项是A、沧州南一寺临河干(面对) B、二石兽并沉焉(合并)C、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行得(终归) D、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停顿)1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一样的两项是A、二石兽于水中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以为顺流下矣然得而腊之以为饵C、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D、如其言,果得之于数里外则移其民于河东13、对下列句子中的“之”所指代的意思,理解正确的一项是一讲学者设帐寺中,闻之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一老河兵闻之果得之于数里外A、和句一样,和句不同 B、和句一样,和句一样C、和句不同,和句一样 D、和句
8、一样,和句不同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15、为什么“学者”的结论是荒唐的,而“老河兵”的结论是正确的?请依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答复。(二)阅读文章,答复1619小题(10分)奇异的唾液 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大的唾液腺有三对: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唾液事实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设没
9、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唯恐也张不开。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光滑油”的作用。而这种“光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缘由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实力,可阻挡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美国科学家发觉,唾液中有一种特别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井可以止血。 近年来,医学家们发觉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生物化学专家探讨
10、发觉,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样蛋白质有极高的凝合力,可增加人体的防卫功能。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剧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自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逝。 古代中医说:“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常年。”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安康长寿。医学专家探讨发觉,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
11、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加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唾液的特别功能触发了化装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淀化装品”抗皱霜、洗面奶等。16唾液有哪些作用?(2分)17第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18第段“唾液事实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中,加点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19大自然中有很多奇异的现象,如痒痒树受到触摸时,树枝会摇摆;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等,你还知道哪些类似的奇异现象,请举出两例。(2分)(三)阅读文章,答复2024小题(15分)别把我当生疏人
12、“记住,路上,不要和生疏人说话!不要承受生疏人给你的一切食物和饮料!只要分开位子,回来时肯定要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去年夏天,我坐火车去新疆开会。三千多公里的路途,没有同伴。动身前,家人这样反复嘱咐我。刚走进包厢时,我心里很忐忑,不知道这一路上要面对些什么人。一个男人进来了,身后有个四五岁的小姑娘,也许是他女儿。随后,一个十岁左右的小男孩蹦蹦跶跶地过来了,她妈妈紧跟在后面。整体环境不错,我精神放松了很多。晚上10点多,我锁好门,把手提包压在枕头下面,躺下。不知不觉,已到深夜。在似睡非睡中,我听到了扭动门锁的声音,接着,“哗啦”一声,门被翻开了,我猛地打了个激灵,惊慌不已。一个黑乎乎的脑袋探了进
13、来,借着通道幽暗的灯光,我看到那是一个身材高大,样子凶悍的男人。此时,包厢里其别人还在熟睡,我吓得头皮发麻,浑身哆嗦。他打探一番后,挤进门来。我不知从哪里来了志气,大喝一声:“干什么的?”“我,我上车呀。”那个男人被我的喊声吓了一跳,接着他把行李拖了进来。原来真是上车的。虚惊一场!早晨醒来,我抓紧摸了摸枕头下面,包在。随意吃了早点,又躺下看书。中间出去过几次,回来后,我都把杯中剩下的水倒掉。在这样的环境里,留神无大碍。包厢里,两个孩子在嬉闹,大人们都很安静。我拿出零食吃的时候,挺想给那两个孩子,可担忧遭到回绝,又忍住了。我想,上车前,他们的父母肯定多数次告诫他们,不要承受生疏人的食物。“阿姨,
14、你怎么躺了半天也不下来玩儿?”小姑娘仰着脸,忽闪着大眼睛对我说。我笑了笑,赶快从上铺下来,和孩子们玩了起来。“阿姨,吃荔枝吧!”小姑娘用她胖嘟嘟的小手递给我一颗饱满的荔枝。我愣了一下,赶忙接过荔枝,轻轻地说了声谢谢,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孩子给每个人都发了一颗荔枝,包厢里的每个人都伸手接着,小姑娘笑了起来,眼睛像弯弯的月亮湖。那颗荔枝,我始终攥在手里,舍不得吃。小小的荔枝,犹如两个世界的缩影。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松软。孩子的心,像一把钥匙,开启了那把坚实的锁,紧闭的门彼此放开了。于是,我们的小包厢成了欢乐的大家庭。美食共享,特别香甜。我把最好
15、吃的都留给了小姑娘,还抱着她,给她讲故事,把她原来松散的头发编成美丽的小辫,给她拍了很多照片。孩子对我也越来越依恋,一会儿看不见我,就到处找。或许是她分开妈妈太久,我是个母亲,我身上有妈妈的味道。那天夜里,她是在我怀里睡着的。第三日早晨,快到终点站了,可我的心里却平添了一丝怅惘。车停了,人们如潮水般从车身里漫出。我抱着小姑娘,她爸爸帮我提着大行李箱。孩子紧紧搂着我的颈项,趴在我肩上。就要和他们分别了。我照旧紧紧抱着孩子,我们脸贴脸。她父亲将她抱走那一刻,她哭着大声喊“阿姨”!我心里好难过,背过身去。手机响了,收到挚友发来的短信:“出门在外肯定要留神,不要轻易和生疏人说话,不要承受生疏人给你的任
16、何食物和饮品!”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20请依据提示,将选文中表现“我”心情的词语填写在下面的空格上(2分)刚进包厢时,忐忑 深夜包厢门被翻开时,想给孩子零食时,快到终点站时,与小姑娘分手时, 。21.文中第自然段写“我”的手有些颤抖,还有些僵硬,缘由是什么?(2分)22第段划线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请结合语境,谈谈它的作用(3分)成人的世界如荔枝皮,粉饰,坚硬,粗糙;孩子的世界如荔枝瓤,莹白,晶透,松软。答:23. 请说说本文开头段和结尾段在内容和构造上的作用(4分)24.文中结尾处“我笑了笑,走进人海中,”发挥你的想象,生动描写此时“我”的心理活动(字数不少于60字)(4分)四、构思与表达(
17、50分)25.从下面两个文题中任选一题作文。文题一:那声音在我耳边回响文题二:密蜂传粉,是生命的传递;多米诺骨牌的倾倒,是力气的传递;互帮互助,是正能量的传递。在自然界和人类社会,时刻上演着传递的精彩。人类文明之花也在传递中生生不息。请以“传递”为话题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角度自选。要求:不少于600字; 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及校名;适当运用多种描写手法,表达真情实感。七年级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略 2.(1)h (2)缀 陶冶 (3)A :闲淡安静B :滋润3.B 4.A 5.示例:华蜜,只要快欢乐乐过好每一天。6.(1)江春入旧年(2)乱花渐欲迷人眼(3)无可奈何花落去 (4)禅房花木深(5
18、)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6)商女不知亡国恨(7)小桥流水人家 (8)老骥伏枥 烈士暮年7. 1、寓言故事集,埃塞俄比亚(黑人奴隶),动物故事,古希腊,古罗马。2、动物故事,受欺凌的下层平民,奴隶,拟人。8示例:同学们好!节省既是个人素养的表达,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今日我们开展小餐桌折射大文明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目的是通过本次活动,同学们可以相识到节约荣耀,奢侈可耻,可以自觉珍惜粮食。下面我宣布活动开场。(3分)9示例:节省我先行,餐桌显文明。或厉行节约,反对奢侈。(2分)10示例一:我们应当养成节省的好习惯,不奢侈粮食。示例二:中国奢侈现象严峻,节省已经刻不待时;节省是中华民族传
19、统美德;示例三:外国人很注意节省,他们的做法值得借鉴。(2分)11. 答案:1、BC2、AC3、C4、你们不懂得分析事物的特征,这不是木片,怎么会被暴涨的流水带走呢?既然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只知道其中的一个方面,而不知道另一方面的很多了,怎么可拘泥于一般事理主观推断呢?5、因为学者只是拘泥于一般的道理;而“老河兵”则依据石性、沙性和流水反激力等物理属性,以及三者之问的关系,作出正确的推断。(1)分开(2)通“否”(3)回头看12.(1)陈太丘不再等候他便分开了,陈太丘分开后挚友才到。(2)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先离去了。 13.D14.(1) 陈太丘 (元方的父亲) (2) 您(挚
20、友)15. 示例:一诺千金 一言九鼎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君子一言快马一鞭。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君子诚以为贵。一个人严守诺言,比保卫他的财产更重要。(法)莫里哀16. 答案示例:口腔“光滑油”(光滑口腔),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解毒作用,使人安康长寿(使人保持年轻)。(答出两点即可,2分)17. 答案示例:举例子(1分)。通过举生物化学家的探讨发觉的例子,突出了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的作用。(2分)。18.答案示例:不能(1分)。“之一”指其中的一种,说明唾液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并不是全部物质,假设去掉“之一”就成了全部
21、物质,与事实不符,“之一”表达了说明文语言的精确性,所以不能删去(2分)。19.答案示例:含羞草受到触摸就会闭合;猪囊草会捕获小昆虫;变色龙会依据环境的改变而变色等。(写出两点即可,2分)20.依次为惊慌、担忧、惆怅、难过(每个空0.5分共2分)21.“颤抖”是因为“我”承受孩子荔枝的激烈心情;“僵硬”是因为面对孩子的天真纯净,自己有惭愧之情。(2分。每点1分)22. 该句采纳比方的修辞手法,(1分)把成人的内心世界比作“荔枝皮”,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成人自我设防、互相间缺乏信任的特点(2分)。或把孩子的内心世界比作“荔枝瓤”,(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孩子纯净、率真的特点(2分)。或该句还用了比照的修辞手法,(1分)用孩子的真诚、单纯与成年人的缺乏信任、互相戒备进展比照,突出了孩子的天真得意。(2分)(答出其中一种修辞手法并说明其作用即可得3分)23. 内容上:开头段用家人的嘱咐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结尾段用挚友短信的内容与包厢里人们的友好相处形成剧烈比照,表现了“人与人之间应当彼此信任,真诚相待”的主旨,引人深思。(4分) 构造上:开头段引出了下文的故事。结尾段与开头段形成照应,使文章构造更严谨。(1分)24.心理活动的描写要忠实原文,符合文意;描写要生动细腻。(可酌情给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