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教案.docx
《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教案.docx(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3.3 物质的量浓度教案一、教学目的(一)学问与技能目的1、理解“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理解化学中引入“物质的量浓度”的意义。2、初步驾驭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转移洗涤定容摇匀装瓶贴标签3、知道确保溶液浓度准确的两个根本原则。(1)尽可能将溶质全部转移到容量瓶中;(2)确保向容量瓶中加水时不超过瓶颈上的刻度线。(二)过程与方法目的1、通过完成配制任务(0.1LNaCl溶液,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4mol)并思索其成分的表示方法,使学生渐渐建立起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通过反思试验过程深化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的理解。(三)情感、看法与价值观目的通过探究溶液的配置
2、方法,激发学生学习爱好,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从而主动地、主动地学习。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1、物质的量浓度的含义;2、正确配制肯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难点: 1、如何由配制溶液的过程形成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2、如何通过反思试验过程对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大小的影响,形成正确的配制的步骤,深化对概念的相识。 三、教学过程老师活动学生活动新课引入 通过初中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溶液有浓、稀之分,并且也知道了如何配制肯定质量分数的溶液。那么请同学们思索一下如何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100g?老师讲解 其中m(H2O)=90 g我们不是用托盘天平去称量,而是用量筒去量取,这说明取用肯定量液体
3、一般不称质量而是量体积;而且化学反响中,反响物与生成物的物质的量的关系比质量关系简洁,因此知道肯定体积溶液中溶质的物质的量对于消费和生活很重要。活动探究 P24现欲配制0.1LNaCl溶液,其中溶质的物质的量为0.04mol。请你用试验室中的固体NaCl试剂,完成配制任务。请学生提出初步想法,例如:1、你如何获得0.04mol的氯化钠固体?2、如何保证溶液的体积恰好为100mL?评价方案的优劣,并对该方案提出改良意见方案不行行,方案本身是可行,用烧杯配制放置时重心较稳,但用烧杯误差较大(烧杯本身“肚子”比拟大),合适于粗略配制。能不能将此仪器改成类似于量筒(即“颈项”比拟细)的仪器呢?探讨沟通
4、,评价新方案的优劣若用类似于量筒(即“颈项”比拟细)的仪器,当然准确度较高,误差较小,但放置时又重心不稳(此仪器“颈项”较细,所需的长度较长)。综合两种方案的优缺点,引出容量瓶两种方案可以说是各有千秋,但又各自存在自己的缺点,我们何不取这两种方案的优点于一身,重新创建出一种新的仪器-肚子大、颈项细,这种仪器就是传闻中的容量瓶。指导阅读 P24方法导引探讨沟通 找出容量瓶的三要素;容量瓶的常用规格;容量瓶与量筒在构造上的差异;容量瓶运用时的留意事项;容量瓶为什么设计成细颈、梨形,能不能用类似于量筒或烧杯的仪器代替。师生共同设计配制过程板书 一、溶液配制的步骤:(1)计算: m(NaCl)=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高一化学 必修 第一章 三节 物质 浓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