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分章节梳理.docx
《中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分章节梳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分章节梳理.docx(3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学教化心理学学问点分章节梳理第一章第一节教化心理学的探讨对象及探讨内容一, 教化心理学概述广义的是指探讨教化实践中各种心理及行为规律的科学。包括学校教化心理学, 家庭和社会教化心理学。狭义的指学校教化心理学。即教化心理学是一门探讨学校情境中学及教的根本心理规律的科学。教化心理学是应专心理学的一种,是心理学及教化学的穿插学科。二, 教化心理学的探讨内容 (一)学习及教学的要素 1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影响学及教的过程。一是群体差异,包括年龄, 性别和社会文化差异等。二是个体差异,包括从前学问根底, 学习方式, 智力水平, 爱好和须要等差异。 2老师:老师是履行教化教学职责
2、的专业人员,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起着主导作用,是教化活动的执行者。3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是学及教的过程中有意传递的主要信息局部,一般表现为教学大纲, 教材和课程。教学大纲是课程方案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 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4教学媒体:教学媒体是教学内容的载体,是教学内容的表现形式,是师生之间传递信息的工具。日益成为教化心理学所关注的一项独特的课题。 5教学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社会环境两个方面,物质环境包括课堂自然条件, 教学设施以及空间布置等。社会环境包括课堂纪律, 课堂气氛, 师生关系, 同学关系, 校风以及社会文化背景等。(二)学习及教学的过程 1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
3、通过及老师, 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学问, 技能和看法的过程。学习过程是教化心理学探讨的核心内容。 2教学过程:老师设计教学情境,还要进展教学管理,调整教学的进程,以确保教学的有效性。 3评价反思过程: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料和评判, 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 反思。 学及教相互作用过程模式包括学生, 老师, 教学内容, 教学媒体, 教学环境五要素和学习过程,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过程这三种活动过程。在这一模式中,五种因素共同影响了三种过程,而且三种过程交织在一起,相互影响。主要表达为:(1)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以自身从前学问和学习开展水平为根底的,是
4、在教学过程的背景下进展的,学习的进展因教学的质量而变更。(2)教学过程要以学习过程为根底而进展,教学过程还要依据老师自身特点, 教学内容的难易以及教学媒体和环境状况而加以调整。(3)评价反思过程随学习过程和教学过程的进展而侧重于不同方面,反过来又促进学习和教学过程。第二节教化心理学的作用教化心理学对教化实践具有描述, 说明, 预料和限制的作用。 一, 扶植老师精确地了解问题 (一)扶植老师了解学生学习困难的缘由。通过教化心理学的学习。(二)教化心理学有助于老师对教化现象形成新的科学相识。二, 为实际教学供应科学的理论指导 (一)教化心理学为实际教学供应了一般性的原那么或技术。(二)教化心理学的
5、根本学问有助于使老师的工作符合自身的教学心理也更符合学习者的学习心理,有助于教学工作产生更为优化的效果。三, 扶植老师预料并干预学生 (一)利用教化心理学原理,老师不仅可以正确分析, 了解学生,而且可以预料学生将要发生的行为或开展的方向,并实行相应的干预或预防措施,到达预期的效果。 (二)学习教化心理学有助于老师在师生互动过程中传授学问, 培育实力, 开发智力, 培育创新意识和实力,从而更好地驾驭教一学过程,更好地训诲学生。 四, 扶植老师结合实际教学进展探讨 教化心理学不仅为实际教化活动供应一般性的理论指导,也为老师参及教学探讨供应了可参照的丰富的例证。第三节教化心理学探讨的根本方法心理学探
6、讨的根本任务是探究心理现象的事实, 本质, 机制和规律。具体来说包括描述和测量, 说明和说明, 预料和限制三个方面一。根本方法有如下几种: 一, 视察法 视察法也称自然视察法,它是在教化过程中干脆视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更。是最根本, 最普遍的方法。视察者应留意以下几点:(1)每次视察不太广泛。(2)所视察的行为须事先明确规定;(3)视察时应随时记录;(4)每次宜用较短的时间,对同一类行为,可做屡次重复视察,即采纳“时间取样。 二, 试验法 试验法是心理科学探讨中应用最广, 成就最大的一种方法,它是在有意限制某些因素的条件下,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现象的方法。试验法有试验室试验法
7、和自然试验法。教化心理试验的根本组织形式一般分为三种:(1)单组试验形式;(2)等组试验形式;(3)循环组试验形式。 三, 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切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凋查者自由表达其看法或意见的一种方法。问卷法系霍尔所创。采纳问卷法可作如下改良:(1)问卷试题不宜过多,可以适当加大,但必需紧紧围绕主题拟题;(2)问卷题目内容应生动好玩,使被试情愿答复,答复须简洁;(3)被试应依据自己的实际状况答复,尽量防止明白主试的意图;(4)一套问卷题。中间应参与确定量的测试被试答复是否真实的题目;(5)问卷材料的选择须严格和客观,应通过预料进展效度和信度的检验。 四, 个案探
8、讨法 个案探讨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收集的资料通常包括个人的背景资料, 生活史, 家庭关系, 生活环境, 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特征等。个案探讨的探讨对象可以是单个被试,也可以是由个人组成的团体(如家庭, 班级, 工厂等)。目前教化心理探讨中有时采纳临床法,也是以少数人或个别人为探讨对象,根本上也是一种个案探讨的方法。 五, 教化经验总结法 教化经验总结是指教化工作者对平常自己工作经验作出的总结。这在历史上是早就有的一种探讨方法。第四节教化心理学的开展概况一, 教化心理学在西方的开展 (一)初创时期(20世纪20年头以前) 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化心理学,这是
9、西方第一本以教化心理学命名的专著。19131914年,又开展成三大卷教化心理大纲。这一著作奠定了教化心理学开展的根底。西方教化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二)开展时期(20世纪20年头到50年头末) (三)成熟时期(20世纪60年头到70年头末) 比拟留意结合教化实际,留意为学校教化效劳。60年头初,由布鲁纳发起课程改革运动,人本主义思潮也掀起了一场教化改革运动。美国教化心理学比拟重视探讨教学中的社会心理因素,对计算机协助教学(CAI)的探讨也方兴未艾,对计算机协助教学的教学效果和条件做了大量的探讨。 (四)完善时期(20世纪80年头以后) 随着皮亚杰和维果斯基的理论被大量介绍到美国,加之
10、认知心理学探讨的深刻影响,教化心理探讨越来越留意为教学实践效劳,开展了很多有效教学模式。布鲁纳的成果表现在四个方面: 1主动性探讨2反思性探讨3合作性探讨4社会文化探讨。二, 教化心理学在中国的开展 (一)建国前我国教化心理学的开展 l908年,房宗岳翻译了日本学者小泉又一所著的教化好专心理学,这是近代在我国最早出版的教化心理学著作。l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化心理学教科书。建国前我国教化心理学特点:1某些学者结合我国的实际对学科心理尤其是汉语教学心理, 教化及心理测验进展了确定的科学探讨,取得了确定的成果。2探讨问题的方法和观点,大都仿照西方,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 (二)建国后我国教
11、化心理学的开展 建国后,我国教化心理学的开展走过了曲折的道路,大体经验了以下四个阶段:第一阶段(1949年l958年)学习改造阶段, 第二阶段(19591966年)初步开展阶段 , 第三阶段(1966l976年)跌入低谷阶段 , 第四阶段(1976年)走向旺盛阶段 第二章第一节中学生的心理开展概述一, 心理开展 (一)心理开展的含义:指个体从诞生, 成熟, 苍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更。 (二)学生心理的开展的根本特征:连续性及阶段性, 定向性及依次性, 不平衡性, 差异性。(三)个体心理开展的阶段划分 1划分依据:一段时期内所具有的共同的, 典型的心理特点和主导活动。
12、2个体心理开展阶段:个体的心理开展划分为8个阶段。即:乳儿期(01岁);婴儿期(13岁)相当于先学前期;幼儿期(36, 7岁)相当于学龄前期;童年期(6, 7岁11, 12岁)相当于学龄初期;少年期(11, 12岁14, 15岁)相当于学龄中期;青年期(14, 15岁25岁)相当于学龄晚期;成年期(2565岁);老年期(65岁以后)。 二, 青少年心理开展的阶段特征 (一)少年期 1定义:少年期是指11, 12岁到14, 15岁的阶段,是个体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的时期,大致相当于初中阶段。 2心理开展特点:少年期具有半成熟, 半无趣的特点。整个少年期充溢着独立性和依靠性, 自觉性和无趣性错综的
13、冲突。在这一时期,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 (二)青年初期 1定义:这是指14, 15岁至17, 18岁时期,相当于中学时期。考试大编辑整理2心理开展特点:这是个体在生理上, 心理上和社会性上向成人接近的时期。智力接近成熟, 抽象逻辑思维向“理论型转化,开场出现辩证思维,及人生观相联系的情感占主要地位,道德感, 理智感和美感有了深刻的开展,形成理智的自我意识,但志向及现实自我仍面临分裂危机。意志上有时也会出现及生活相脱节的幻想。 三, 中学生心理开展的教化含义 (一)学习打算 1定义:学习打算是指学生原有的学问水平或心理开展水平对新的学习的适应性,即学生在学习新学问时,那些促进或阻碍学习的个
14、人生理, 心理开展的水平和特点。 2两个维度:学习打算是一个动态的开展过程,包括纵向和横向两个维度。纵向的方面是指从诞生到成熟的各个年龄阶段的学习打算。横向的学习打算是指每个年龄阶段出现的各种内部因素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个动力构造。 3学习打算及学习的关系:学习打算不仅影响新学习的胜利,而且也影响学习的效率。同时,学习也会促进学生的心理开展,新的开展又为进一步的新学习做好打算。 (二)关键期 1定义:关键期是一个时期,在此期间,个体对某种刺激特殊敏感,过了这一时期,同样的刺激对之影响很小或没有影响。 2对教学的要求:抓住关键期的有利时机,刚好进展适当的教化,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已
15、有探讨提出,2岁是口头语言开展的关键期,4岁是形态知觉形成的关键期,45岁是学习书面语言的关键期。第二节中学生的认知开展及教化一, 认知开展的阶段理论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从逻辑学引进“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才智开展阶段的依据。从婴儿到青春期的认知开展分为感知运动, 前运算, 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四个阶段。 (一)感知运动阶段(02岁) 主要特征:感觉和动作的分化。 (二)前运算阶段(27岁) 主要特征: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全部的人都有一样的感受,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认知活动具有相对具体性,还不能进展抽象的运算思维;思维不具有可逆性等。(三)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标记是“守恒。所谓守恒
16、,是指儿童相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更,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具体而言:1认知构造中已经具有了抽象概念,思维可以逆转,能够进展逻辑推理。 2能通过表象进展逻辑思维和群集运算,但仍须要具体事物的支持。3自我中心的思维向去自我中心或客观性思维的方向开展。 (四)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 1命题之间关系 本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展的。他们不仅能考虑命题及经验之间的真实性关系,而且能看到命题及现实之间的关系,并能推论两个或多个命题之问的逻辑关系。 2假设一演绎推理 这一阶段的儿童能够运用假设一演绎推理的方式来解决问题。他们能在考察问题细微环节的根底上,假设这种或那种理论或说明是正确的,再从假设
17、中演绎出从逻辑上讲这样或那样的经验现象事实上应当或不应当出现,然后检验他的理论,看这些预见的现象是否的确出现。 3抽象逻辑思维:能理解符号的意义, 隐喻和直喻,能做确定的概括。 4可逆及补偿:不仅具备了逆向性的可逆思维,而且具备了补偿性的可逆思维。 5思维的敏捷性:不再刻板地遵守规那么,反而常常由于规那么及事实的不符而违反规那么。二, 中学生认知开展的特点 (一)中学生视察开展的特点 1视察事物的自觉性逐步增加。随自我限制实力的开展。 2视察事物的精确度不断提高。3视察事物的概括性明显开展。初中二年级是学生视察概括性开展的转折点。 4视察事物的方法不断完善。(二)中学生记忆开展的特点 青少年时
18、期的记忆力是人生中记忆力的“最正确时期,到达了记忆的“顶峰。具体地说,有如下特点: 1有意识记随目的性增加而快速开展。2意义识记实力不断提高。3抽象记忆有较快开展。(三)中学生思维开展的特点 中学生思维的主要形式是抽象逻辑思维,而抽象逻辑思维开展的突出特点是由“经验型上升为“理论型。初二是中学阶段思维开展的关键时期。 三, 认知开展及教学的关系 (一)认知开展制约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二)教学促进学生的认知开展 (三)关于最近开展区 1最近开展区定义:前苏联的维果斯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开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确定的已经完成的开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开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驾驭了某些
19、概念和规那么。二是即将到达的开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开展区。2最近开展区提出的意义:其意义在于教化者不应只看到儿童今日已到达的开展水平,还应当看到仍处于形成的状态,正在开展的过程。 3对教学的启发:维果斯基认为,教化不仅仅是改善已出现的构造,而应当指向“最近开展区。他强调教学不能只适应开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开展的后面,而应适应最近开展区,从而走在开展的前面,并最终跨越最近开展区而到达新的开展水平。依据维果斯基的认知观,在教学实践上已出现三项改革活动:交互式教学, 合作型教学和建立学习者班级社区。第三节中学生的人格的开展一, 人格的开展 (一)人格的定义:又称特性,是指确定个体的外
20、显行为和内隐行为并使其及他人的行为有稳定区分的综合心理特征。 (二)人格的开展阶段 弗洛伊德和埃里克森是人格开展理论的两位代表人物。埃里克森八阶段理论,其中前五个阶段属于儿童成长和承受教化的时期。 1根本的信任感对根本的不信任感(015岁) 2自主感对羞愧感及疑心(23岁) 3主动感对内疚感(45岁) 4勤奋感对自卑感(611岁) 5自我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 6亲密感对孤独感(成年早期) 7繁殖感对停滞感(成年中期) 8自我整合对无望感(成年晚期) (三)埃里克森的开展理论对教学的作用 埃里克森的开展理论指明白每个开展阶段的任务,并给出了解决危机, 完成任务的具体教化方法,有助于老师
21、理解不同开展阶段的儿童所面临的冲突类型,从而实行相应的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四)影响人格开展的社会因素 1家庭教养模式:鲍姆宁分成专制型, 放纵型和民主型三种教养模式。2学校教化3同辈群体 二, 自我意识的开展 (一)自我意识的含义 1自我意识的含义: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及四周事物的关系的意识。 2自我意识的成分 :一是自我相识,个体对自己的心理特点, 人格特征, 实力及自身社会价值的自我了解及自我评价。二是自我体验,个体对自己的情感体验。三是自我监控,属于对自己的意志限制。 (二)自我意识的开展 1生理自我 :是自我意识最原始的形态,生理自我在3岁左右根本成熟。 2社会自我:3岁以后,
22、自我意识的开展进入社会自我阶段,社会自我,自我评价的独立性, 原那么性, 批判性正在快速开展,对道德行为的推断实力,也渐渐到达了前所未有的水平,但评价不涉及个人内心世界和人格特征,自我的调整限制实力也较差。社会自我至少年期根本成熟。 3心理自我 :是在青春期开场开展和形成的。这时,青年开场形成自觉地依据确定的行动目标和社会准那么来评价自己的心理品质和实力。青春期是自我意识开展的第二个飞跃期。 (三)中学生自我意识开展的特点 1初中生自我意识开展的特点:(1)常常将很多心智用于内省;(2)自我意识高涨,使其人格出现了短暂的不平衡性。 2中学生自我意识开展的特点:(1)独立意向日趋猛烈;(2)在心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学 教育 心理学 知识点 章节 梳理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