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1.doc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课题:解决问题(1)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第周课型:新授课授课人:祁影影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师生互动一、情境导入1、出示复习题:根据测定,成人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而儿童体内的水分约占体重的,六年级学生小明的体重为35千克,他体内的水分有多少千克?2、让学生视察题目,看看题目中所给的三个条件是否都用得上,并说说为什么。3、选择解决问题所需的条件,确定出单位“1”,并引导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4、指名口头列式计算。二、目的展示1、使学生学会驾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答方法,能娴熟地列方程解答这类应用题。2、进一步培育学生自主
2、探究问题解决的实力和分析、推理和推断等思维实力,进步解容许用题的实力。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数除法应用题的特点及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三、自学探究1、教学例1的第一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多少千克?水分28千克水分占体重的体重 ?千克(1)读题、理解题意,并画出线段图来表示题意:(2)引导学生结合线段图理解题意,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式,并写出等量关系式。 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3)这道题与复习题相比有什么一样点和不同点?(一样点是它们的数量关系是一样的;不同点是已知条件和问题变了)(4)这道题什么是单位“1”?单位“1”是已知的还是未知的?怎样求?(引导
3、学生根据数量关系式,将未知的单位“1”设为,列方程来解决问题)(5)启发学生应用算术解来解容许用题。(根据数量关系式:小明的体重体内水分的重量,反过来,体内水分的重量小明的体重)2、解决第二个问题:小明的体重是爸爸的,爸爸的体重是多少千克?(1)启发学生找到分率句,确定单位“1”。(2)让学生选择一种自己宠爱的解法进展计算,独立解决第二个问题。(3)指名说说自己是怎样理解题意的,并与其他同学沟通自己的解题思路。(出示线段图)爸爸体重的35千克?千克爸爸: 小明: 爸爸的体重小明的体重 方程解:解:设爸爸的体重是千克。 算术解: 3575(千克) 35 35 75 答:爸爸的体重是75千克.3、
4、稳固练习:P38“做一做”(学生先独立审题完成,然后全班再一起分析题意、评讲)四、点拨释疑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应用题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我们知道了,假如分率句中的单位“1”是未知的话,可以用方程或除法进展解答。五、课后处理1、练习十第13题。(先分析数量关系式,然后确定单位“1”,最终再进展解答。第二题留意引导学生发觉250的鲜牛奶是多余条件)2、练习十第6题(引导学生先求出单位“1”爸爸妈妈两人的工资和15001000,再根据数量关系式进展计算)六、拓展进步1.妈妈今年40岁,妈妈的年龄是爸爸的年龄的,小君的年龄是妈妈年龄的,小君和爸爸今年各多少岁2.校园里有3
5、0棵松树和20棵槐树,共占校园内树木总数的,松树和槐树各占校园内树木总数的几分之几七、反思小结课题:解决问题(2)稍困难的分数除法应用题第周课型:新授课授课人:祁影影第二课时教学流程师生互动一、情境导入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重40千克,吃了,还剩多少千克?1、指定一学生口述题目的条件和问题,其他学生画出线段图。2、学生独立解答。3、集体订正。提问学生说一说两种方法解题的过程。4、小结: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是找准单位“1”,假如单位“1”的详细数量是已知的,要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就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干脆用乘法计算。二、目的展示1、通过教学, 使学生在理解分数除法意义及驾驭分数乘法应
6、用题解题思路的根底上,驾驭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稍困难分数除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比拟娴熟地解答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2、通过教学,培育并进步学生的分析、推断、探究实力及初步的逻辑思维实力。教学重点:弄清单位“1”的量,会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教学难点:分析题中的数量关系。三、自学探究1、教学补充例题:小红家买来一袋大米,吃了,还剩15千克。买来大米多少千克?(1)吃了是什么意思?应当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2)引导学生理解题意,画出线段图。吃了剩下15千克?千克“1”(3)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式:买来大米的重量吃了的重量=剩下的重量(4)指名列出方程。 解:设
7、买来大米X千克。 x152、教学例2(1)出示例题,理解题意。(2)比航模组多是什么意思?引导学生说出:是把航模组的人数看作单位“1”,美术组少的人数占航模组的(2)学生试画出线段图。(3)根据线段图,结合题中的分率句,列出数量关系式: 航模小组人数美术小组比航模小组多的人数美术小组人数(4)根据等量关系式解答问题。 解:设航模小组有人。 25 (1)252520 答:航模小组有20人.四、点拨释疑1、今日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它们有什么共同点?(今日我们学习的这两道应用题,题里的单位“1”都是未知的数量,都可以列方程来解,这样顺着题意列出方程思索起来比拟便利。)2、用方程解答稍困难的分数应
8、用题的关键是什么?(关键是找准单位“1”,再根据题意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五、课后处理练习十第4、12、14题。六、拓展进步1.一桶油,连桶共重86千克,用去的油以后,连桶共重18千克,原来桶中的油有多少千克2.一条路,已经修的比全长的少1.44千米,没修的占全长的,这条路全长多少千米七、反思小结3、课题:比和比的应用(1) 比的意义第周课型:新授课授课人:祁影影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师生互动一、情境导入1 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2 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二、目的展示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驾驭比的各局部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
9、,并会正确地求比值。2、引导学生加强学问之间的联络,使学生驾驭的学问系统化,进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实力。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三、自学探究1 教学比的意义。(1) 教学同类量的比。A、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当升空。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结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宽10,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 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B、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C、比拟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
10、方法,即“比”。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D、不管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2) 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A、“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路程时间速度,算式:4225290)B、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3) 归纳比的意义。A、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认为什么是比?(学生试说,教师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
11、做两个数的比。)B、练习:推断,下面数量间的关系是表示两个数的比吗? 甲数是9,乙数是7,甲数和乙数的比是9比7;乙数和甲数的比是7比9。 拖拉机45分耕了2公顷地,工作总量和工作时间的比是2比45。 足球竞赛,甲队和乙队的比分是3比2。2 教学比的写法、比的各局部名称。比的写法。15比10 记作1510 10比15 记作101542252比90记作42252: 90比的各局部名称。A、学生自学课本,小组讨论概括学问点。B、小组汇报并举例:“:”是比号,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例如:前项比号后项比值3 2=32= 3
12、教学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1)比与除法的关系A、视察上面的式子,比的前项相当于什么?(被除数),后项相当于什么?(除数)比值相当于什么?(商)。B、比的后项能不能是零?为什么?(比的后项不能是零。因为比的后项相当于除数,除数不能是0,所以比的后项也不能是0)C、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或整数表示。(2)比与分数的关系。A、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推知比与分数有什么关系?(引导学生答复: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比的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的值。)a) 两个数的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例如15:10,可写成,读作15比10。四、点拨释疑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
13、数值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五、课后处理1 完成课本“做一做”. 2.练习十一第1、2题。六、拓展进步1 课本练习十一的第3题。2 补充:求出比值。0.3750.875 0.75 2.63.9七、反思小结 (2)比的根本性质第周课型:新授课授课人:祁影影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师生互动一、情境导入1、什么叫做比?比的各局部名称是什么?2、比与除法和分数有什么关系?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62823、除法中的商不变规律是什么?举例:68(62)(82)12164、分数的根本性质是什么?举例: 二、目的展示1、 通过视察、类比,使学生理解和驾驭比的根本性
14、质,并会运用这特性质把比化成最简洁的整数比。2、 通过学习,培育学生视察、类比的实力,浸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培育学生思维的敏捷性。3、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与人合作的意识,并能与别人互相沟通思维的过程和结果。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根本性质,驾驭化简比的方法教学难点:化简比与求比值0的不同三、自学探究1、揣测比的性质:除法有“商不变性质”,分数也有“分数的根本性质”,根据比与除法和分数的关系,同学们猜测看看,比也有这样的一条性质吗?假如有,这条性质的内容是什么?(学生揣测,并互相补充,把这条性质说完好)2、验证揣测的性质能否成立:学生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68=(62)(82)=12166:8
15、=(62)(82)=12:166:8=(62)(82)=3:468=(62)(82)=33、 小组派代表说明验证过程,其他同学补充说明。4、 正式得出“比的根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样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根本性质。5、 教学例1(1) 出示例题:把下面各比化成最简洁的整数比1510 0.752(2) 引导学生审题,说说题目提出了几个要求(两个,一是化成整数比,二必需是最简的)(3) 指名学生说出自己化简的方法,全班评判。四、点拨释疑让学生说出今日我们学习了什么学问?比的根本性质可以应用在哪些方面?然后由教师小结.五、课后处理1、P46“做一做”2、练习十一第2题(
16、提示学生第二个长方形,长的那条为“长”,短的那条为“宽”)六、拓展进步两个盒子里装着质量一样的水果糖和奶糖,一个盒子里水果糖和奶糖的质量比是3:2,另一个盒子里水果糖和奶糖的质量比是1:5.若把两个盒子里的糖混合在一起,则水果糖和奶糖的质量比是多少七、反思小结 (3)比的应用第周课型:新授课授课人:祁影影第一课时教学流程师生互动一、情境导入1、我们在教学中学过平均分,平均分的结果有什么特点?(每份都相等)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安排的合理,往往须要把一个数量分成不等的几局部,即把一个数量根据确定的比来进展安排。这种方法通常叫按比例安排。、一瓶500的稀释液,其中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分别是100和400,
17、?(补充问题并解答)二、目的展示1、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进一步驾驭按比例安排应用题的构造特点和解题思路,能运用这个学问来解决一些日常工作、生活中的实际问题。2、 培育学生运用学问进展分析、推理等思维实力,以及探求解决问题途径的实力。3、浸透数学的对应思想及函数思想,培育学生细致审题、独立思索、自觉检验的好习惯,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教学重点:进一步驾驭按比例安排应用题的构造特点和解题思路。教学难点:正确分析解答比例安排应用题。三、自学探究1、教学例2。(1)出示例2:(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目中要安排什么?是按什么进展安排的?(安排500的稀释液;浓缩液和水的体积按1:4进展安排。)(
18、3)问:“浓缩液和水的体积1:4”,是什么意思?(就是说在500的稀释液,浓缩液占1份,水的体积占1份,一共是5份,浓缩液占稀释液的5分之4,水的体积占稀释液的5分之1。)(4)你能求出两种各多少吗?怎样求?(引导学生进展解题) 稀释液平均分成的份数:1+4=511+4 浓缩液的体积:500 =100()1+44 水的体积:500 =400()答:稀释液100,水400。(5)如何检验解答是否正确呢?(说明:检验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相加,看是不是等于稀释液的总体积;二是把求得的浓缩液和水的体积写成比的形式,看化简后是不是等于1:4(6)学生试做:练习:做一做第1题。(订正
19、时说说解题时先求什么?再求什么?)2、补充练习(1)出示:学校把栽280棵树的任务,根据六年级三个班的人数安排给各班。一班有47人,二班有45人,三班有48人。三个班各应栽树多少棵?(2)引导学生弄清题意后,问:题中要把280棵树根据什么进展安排?(着重使学生明确要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的比来安排,即按47:45:48来安排。)(3)根据一班、二班、三班的人数怎样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使学生明确:要先算三个班总共有多少人(即总份数),然后才能算出各班栽的棵数占总棵数的几分之几。)(4)怎样分别算出各班应种的棵数?引导学生解答: 三个班的总人数:47+45+48=140(人)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