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有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有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物理实验探究题有答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中考物理试验探究题【分类汇编】测量平均速度1、2021天桥区如下图,是试验小组同学们用斜面和滑块做“测量物体平均速度试验情形当滑块自顶端A动身开始计时,分别滑至B和斜面底端C时依次停顿计时,显示时间数字钟时间格式是“时:分:秒 1除了数字钟,试验中用到测量工具还有2滑块由A滑至C过程中平均速度是m/s3滑块在AB段平均速度vAB和在BC段平均速度vBC大小关系是声音产生和利用2、回忆声现象试验和探究过程,答复以下问题。1探究“音调上下试验中,如图甲所示,把格尺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用一样力拨动格尺,视察到试验现象是:既能听到格尺发出声音,又能看到 ;变更格尺伸出桌面长度,做几次试验,通过比
2、照,可以得出试验结论是 。 。2在视察“声传播须要介质试验中,如图乙所示,把一个电铃放入扣在抽气盘上玻璃钟罩内,通电以后可以听到电铃发出声音。用抽气机从钟罩内往外抽气过程中,现象是 ,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空气越淡薄,传播声音效果越差,在此根底上,运用科学推理方法可以得出试验结论是 。3在视察“会跳舞烛焰试验中,如图丙所示,翻开音响,播放乐曲,将一只点燃蜡烛放在音响前,会发觉烛焰在随着音乐“跳舞,且音量越大,烛焰跳得越欢。此现象说明 。 甲 乙 丙3、如图甲所示,用竖直悬挂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音叉时,将会看到小球,这个现象说明;如图乙所示,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一样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个现象叫做
3、“共振,说明声音可以在中传播,也能说明声音可以传递,假如将甲、乙试验装置搬上月球,那么试验甲能/不能胜利试验乙胜利,这是因为在这个试验中,小球起作用是晶体和非晶体熔化4、燥热夏季,家中蜡烛、柏油路上沥青会变软。而冰块熔化时,没有渐渐变软过程。由此推想,不同物质熔化时,温度变更规律可能不同,用如图甲所示试验装置探究烧杯内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变更规律烧杯内物质在一样时间内汲取热量一样1某时刻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此刻杯内物质温度是 。2依据试验数据描出加热过程中杯内物质温度随时间变更图象如图12丙,该物质熔点是 。3t2时刻,该物质处于 态选填“固、“液、“固、液混合4t2与t3相比,哪一时刻杯内物
4、体内能较大? ,理由是 。5、如图11所示,是某种固体物质加热时温度随时间变更图象,加热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进展,且每分钟供热不变,由图象分析,答复以下问题:这种物质是 体。这种物质在AB段是呈 态。BC 段表示这种物质 过程,熔点是 。CD段这个过程中 热量,温度 。DE段表示这种物质 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汲取热量,温度 。6、在“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变更规律试验中,芳芳将适量固体碎末装在试管中,所用试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将放入适量固体碎末试管放在盛有水烧杯中加热,其目是_。2试管在水中深度要适当。其“适当含义是_和_。3她依据试验数据绘制图像乙中所对应固体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理由是_。
5、4图像丙是她依据试验数据绘制另一种固体熔化图像,其熔点是_,熔化用了_min,处于固液共存是图中_段,在此过程中混合物要_选填“汲取或“放出热量,总体积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沸腾试验7、在做“视察水沸腾试验时1A组同学用是如图甲所示装置,他们测出水温将偏 选填“高或“低。2图乙是B组同学在试验某时刻温度计示数,此时水温度是 3B、C两组同学虽然选用试验装置一样,但将水加热到沸腾用时间不同,他们绘制温度随时间变更图像如图丙所示分析图像可知:水沸点是 ,当时大气压 选填“或“=l标准大气压;B、C组得到b、c两种不同图像缘由可能是水 不同8、2021丹东某小组在做“探究水沸腾试验时,试验装
6、置和试验数据如下图: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8999999991图中甲、乙、丙三名同学读温度计示数方法正确是_.2从试验数据可以看出,此时水沸点是_,水沸点低于100 ,可能缘由是水上方气压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个标准大气压.3水沸腾时有大量“白气冒出,“白气是水蒸气_填“汽化“液化或“升华形成.4试验搜集9组数据比搜集5组数据好处是_只填字母.B.取平均值,减小试验误差 5另一小组将水加热到沸腾时共用30 min,导致加热时间过长缘由是_写一个.9、在“探究水沸腾试验中,某试验小组视察到图1中图甲和图乙所示两种状况:1你认为图_填“甲或“乙是水沸腾时情景.2
7、试验过程中发觉,从开始给水加热到水开始沸腾时间过长,为了缩短加热时间,请你提出两条有效操作建议:_; _.3探究完毕后,四位同学分别绘制了水温度和时间关系曲线如图2,其中能正确反映“探究水沸腾试验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更关系是()平面镜成像原理10、在进展光学试验探究过程中:(1)小聪同学探究“光反射定律,试验过程如图(a)和(b)所示。摆放器材时,把一个平面镜放在程度桌面上,在平面镜上竖直_放一张白色纸板;比照分析图(a)和(b),可得出结论是_,(2)小明同学利用如图(c)所示试验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如何确定蜡烛A在玻璃板中所成像位置_,小明同学通过试验得到“像到平面镜间隔 和物体到平面
8、镜间隔 相等结论写出得到此结论试验操作思路。11、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试验中,小雨她们小组用蜡烛、玻璃板、刻度尺等器材进展试验,请答复以下问题:1试验中为什么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2试验中对蜡烛1和蜡烛2有什么要求?3试验前,小雨她们揣测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是虚像,你能帮她们检验这个揣测是否正确吗?(4)用刻度尺量出像和物体各自到玻璃板间隔 ,有什么关系?为了证明你结论正确性,你还应当怎样对试验进展改进?12、某小组同学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时,将点燃蜡烛A放在玻璃板一侧,看到玻璃板后有蜡烛A像如图甲.1此时用另一个完全一样蜡烛B在玻璃板后纸面上来回挪动,发觉无法让它与蜡烛A像完全重合,你分析出
9、现这种状况缘由可能是_.2解决上面问题后,蜡烛B与蜡烛A像可以完全重合,说明_.3图乙是他们经过三次试验后,在白纸上记录像与物对应点位置,他们利用和处理这张“白纸上信息得出了试验结论是:_;_.4他们发觉,旁边一组同学是将玻璃板和蜡烛放在方格纸上进展试验,你认为选择白纸和方格纸中哪一种更好?_13、如图是小霖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试验装置,A是点燃蜡烛,B是与A完全一样但未点燃蜡烛。第3题图1试验采纳透亮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楚,但却能在视察到A蜡烛像同时,也能视察到 ,奇妙地确定了像位置;2试验时应点燃A蜡烛目是为了 ,当挪动B蜡烛无法使其与A蜡烛像完全重合缘由是 ; ()试验中
10、,假设看到点燃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了两个像,其中间隔 视察者较远像较_(选填“亮或“暗)。14、如下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情景:直立透亮玻璃板下方放一把刻度尺,刻度尺与玻璃板垂直;两支一样蜡烛A、B直立于玻璃板两侧刻度尺上,以A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了便于视察,该试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展,采纳透亮玻璃板作为平面镜,是为了能在视察到A蜡烛像同时,也能视察到 并确定其位置 ;2选用两支等长蜡烛A、B,点燃蜡烛A,当心地挪动蜡烛B,直到与蜡烛A像完全重合为止,假如将点燃蜡烛远离玻璃板,那么像将 选填“靠近玻璃板“不变或“远离玻璃板 挪动。3移去后面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视察光屏上不能接收到
11、蜡烛烛焰像,那么说明平面镜所成像是 像(填“虚或“实)。凸透镜成像原理15、小芳同学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她首先按右图所示完成仪器装配,图中H点是2倍焦距处(1)经过调整,在光屏上得到了一个清楚像,但像位置偏高,为了使像能成在光屏中央,应把蜡烛向 (选填“上或“下)调;(2)调整好蜡烛高度后,她把蜡烛移到A点处,此时间屏上像很模糊,为了得到清楚像,应把光屏向 挪动(填“左或“右),这次成是_、 实像;(3)再把蜡烛移到B点处,无论怎样调整光屏,光屏上始终接收不到像,是因为此时成是正立、放大像,要想看到这个像,小芳应从凸透镜(选填“右或“左)侧透过凸透镜视察(4)当烛焰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成一
12、实像时,小明用不透亮纸拦住透镜上半部分,那么光屏上所 成像_(选填“完好或“不完好)(5)假如保持蜡烛和凸透镜位置不变,把光屏向右挪动一小段间隔 时,要想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淸晰像,应当在凸透镜和蜡烛之间放置适当_(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才能实_(选填“近视或“远视)眼就是利用这种透镜矫正16、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时,小明用9个红色发光二极管按“F字样镶嵌排列在白色方格板上替代蜡烛作为光源,又用同样白色方格板做成光屏,试验运用凸透镜焦距为10cm,试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试验时,首先调整光源、凸透镜和光屏高度,使它们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其目是_。2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小明将光源移至40c
13、m时,在光屏上出现倒立_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像;假如小明将光源移至8cm刻度时,他通过凸透镜看到光源_选填“倒立或“正立、放大虚像3将光源“F放在15cm处,其大小如图乙所示,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零刻度线上。假如用遮光罩将凸透镜上半部分罩住,那么光屏上所成像是 (4)同学们对小明运用试验装置进展如下评价,其中错误是 A与烛焰相比,试验运用光源不会晃动,光屏上所成像比较稳定 B光源镶嵌在白色方格板上,用同样白色方格板做光屏,便于比较像与物大小 C零刻度线刻在光具座标尺中央,可干脆测出物距和像距 D假设凸透镜焦距未知,那么利用此试验装置不能测量凸透镜焦距17、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试验中,光屏上得
14、到了一个清楚像光屏上像未给出,如图21甲所示:1光屏上所成像应是倒立、 放大/缩小实像。利用这一规律制成是 照相机/投影仪;保持透镜不动,只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光屏上会再次出现清楚 像,像特点是倒立、 放大/缩小实像。2试验过程中,蜡烛在燃烧中不断缩短,导致光屏上像向上挪动。为使像重新回到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 向上/向下挪动。3像重新回到了光屏中央后,假设将一眼镜片放在凸透镜前如图21乙所示,光屏上像变模糊了,只向右挪动光屏,像又清楚了,由此可断定该镜片是 透镜,该同志是 近视/远视。 测量质量和密度18、【1】小颖同学在长江边捡到了一块美丽雨花石,她测量雨花石密度试验操作是按以下步骤进展:
15、用已经调整平衡天平测量石块质量,测量时应将(选填“石块或“砝码)放在天平右盘内。假设加减砝码方式不能使天平平衡,那么应当调整 。 天平平衡后,盘内砝码状况及游码位置如图15甲所示,那么该石块质量为 g。然后用量筒和水测量石块体积,石块放入量筒前后,量筒内水面高度变更状况如图15乙所示,那么该石块密度为 g/cm3。本试验中系着石块线会使测量密度结果 真实值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小曦同学也想测这块雨花石密度,却不当心把量筒损坏了。身边刚好还有盛水烧杯,她们利用剩下器材和烧杯测出了石块密度,操作步骤如下,请完成其中空格。水密度为水将天平放在程度台上,游码放在标尺零刻度位置,调整天平平衡
16、,测出石块质量为m1;将烧杯中装入适量水,测出烧杯和水总质量为m;其中“适量含义是指 。用细线系住石块放入第二步骤烧杯水中 ,不接触容器底和壁,使天平再次平衡,此时测出质量是m;通过测量数据求出石块体积,依据密度公式求出了石块密度。【3】小涵看见了小曦操作过程,她提出可以不用小曦第步,在原来第步后增加一步:松开细线,让石块沉入烧杯底,调整天平再次平衡,测出此时质量是m4。依据小曦方案,石块密度计算式为= .19、某同学利用“替代法测量一粒花生米密度,试验过程如下图1在以下空格中填写适当内容选择一粒饱满花生米放入装有适量水透亮玻璃杯中,发觉花生米下沉至杯底,如图甲,此时花生米所受浮力_重力填“大
17、于、“等于或“小于往杯中渐渐加盐并搅拌,直至视察到花生米_,随即停顿加盐,如图乙取出花生米,用调好天平测杯子和盐水总质量,如图丙,天平读数为_g将玻璃杯中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丁,量筒中盐水体积为_mL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盐水密度,即为花生米密度2试验中假设加盐过量,可进展如下操作:_3试验中遗漏了重要一步,即 _20、小明利用两个一样圆筒形玻璃杯、天平无砝码、水、刻度尺、胶头滴管等器材测定食用油密度。1请将他试验步骤补充完好:将托盘天平放在程度台上,将游码移到标尺 端,调整天平两端平衡螺母,使天平平衡。将装有适量食用油和水玻璃杯分别放在天平左右盘中,用胶头滴管增、减杯中水多少,使天平 ; 取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物理 实验 探究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