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推断题和实验题精选拔高题带复习资料.docx
《中考化学推断题和实验题精选拔高题带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推断题和实验题精选拔高题带复习资料.docx(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1.某课外活动小组通过Intnet网上资料得知:废弃的定影液中含有确定量的AgNO3。他们从摄影店搜集到一些废弃的定影液,打算将其中的银以单质的形式全部回收。于是,他们进展了以下的试验活动: (1)【设计方案】参加比银活泼的金属单质 除去金属混合物中的杂质 (2)【小组讨论】 选择参加的金属 甲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参加过量的铜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铜; 乙同学认为:向定影液中参加过量的铁粉,则得到的金属混合物含有银和铁。你认为 同学的方案更合理,其缘由是 ,该方案的化学方程式为 。 除去银粉中混有的金属向金属混合物中参加的试剂是 ,化学方程式为 (3)【进展试验】过程如下: 废弃定影液
2、立金属混合物+溶液A 金属混合物 Ag+溶液B 请答复:操作a是 ,须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和 ;溶液B中溶质的化学式为 。 (4)【产品验证】请你设计一种简洁方法验证得到的银中是否还含有铁粉,方法是 。2甲同学在某食品包装袋内,发觉有一个装有白色颗粒状固体A的小纸袋,上面写着“生石灰枯燥剂,请勿食用”。甲同学顺手将小纸袋拿出来放在空气中,经过一段时间后,发觉纸袋内的白色颗粒粘在一起成为块状固体B。请你与甲同学一起对块状固体B进展探究。(1)猜测一:块状固体B中除氧化钙外还可能有: 、 。写出白色颗粒状固体A在空气中转化为块状固体B的化学反响方程式: ;(2)猜测二:块状固体B溶于水
3、可能有 现象(填“放热”或“吸热”)。请设计试验方案验证你的这一猜测(至少写出两种方案): ; ; 。(3)取适量块状固体B参加盛有确定量水的试管中,振荡、静置、过滤,得到少量白色固体C。就白色固体C的成分,甲同学与乙同学进展讨论,一起猜测。甲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氢氧化钙;乙同学认为,白色固体C可能是:碳酸钙;你认为,白色固体C还可能是: 。请设计试验证明你的猜测(填写下表):方 案现 象 和 结 论3小丽午餐时买了一份清炒菠菜和一份豆腐肉片汤,但同学告知她菠菜不能与豆腐同食。发觉问题菠菜为什么不能与豆腐同食查阅资料a制作豆腐须要参加石膏(主要成分:CaSO4);b菠菜中含有草酸、草酸
4、盐等成分;c、草酸钙是一种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醋酸的白色固体,是诱发人体结石的物质之一。提出猜测菠菜与豆腐同食可能会产生人体不能汲取的沉淀物。设计试验试验步骤试验现象试验结论将菠菜在少量开水中煮沸23min,取l2mL滤液于试管中,并滴加少量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有草酸钙生成在步骤的沉淀物中参加过量醋酸沉淀局部溶解,且产生气泡被溶解的沉淀确定不是发觉新问题被溶解的沉淀是什么产生的气体又是什么于是她又设计如下试验进一步探究:试验步骤试验现象试验结论将步骤产生的气体通入 中产生的气体是 ;步骤被溶解的沉淀是碳酸钙反思与应用(1)家庭中经常将菠菜放在开水中煮沸23min捞出后再烹饪,其目的是:(2)联想到
5、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请提出一个你想要探究的新问题:4坐落于扬州宝应的江苏宝胜集团是一家以消费电缆类产品为主的国家大型企业。在电缆消费过程中,不行避开地会产生确定量的含铜废料(如:零碎电缆)。某化学爱好小组的四位同学得知这一状况后,围绕“从含铜废料中回收铜”提出了各自的看法。甲同学依据已学学问,提出了一套回收方案:含铜废料黑色固体及残留物足量稀硫酸、加热蓝色溶液及不溶物过滤滤液加铁屑浅绿色溶液及红色沉淀物过滤红色粉末在空气中灼烧 乙同学在查阅资料后得知:在通入空气并加热的条件下,铜可与稀硫酸在溶液中发生反响(方程式为:2Cu + 2H2SO4 + O2 2CuSO4 + 2H2O),于是他提出了
6、另一套方案:含铜废料碎铜、碎电缆皮、其他杂质参加足量稀硫酸通入空气并加热蓝色溶液及不溶物过滤滤液加铁屑浅绿色溶液及红色沉淀物过滤红色粉末粉碎(1)甲方案的三个步骤中,与铜或铜的化合物有关的化学反响方程式分别是: ; ; 。(2)从环保角度对两套方案的不同局部进展比拟,你认为 (填“甲”或“乙”)的方案更合理。理是: 。(3)丙认为,无论是甲还是乙的方案,在“加铁屑”这一步时,应当参加略过量的铁屑。你认为丙这么说的道理是: 。丁又提出了疑问:“假如铁过量,剩余的铁会混在红色粉末中,该怎么处理呢?”。请提出你的想法: 。(4)最终,教师确定了同学们的主动思索,但同时指出:方案最终一步所得浅绿色滤液
7、结晶后,会得到一种俗称“绿矾”的工业产品,可增加经济效益。请写出访“绿矾”结晶的两种可能方法: 、 (“绿矾”溶解度随温度上升而增大)。假如干脆排放掉滤液,不仅造成了奢侈,还会 。(5)若上述方案所用的稀硫酸溶质质量分数为36.8%,问每10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能配制出这种稀硫酸 g,需水 mL(水的密度为1.0g/mL)。在试验室中稀释浓硫酸时,是如何操作的: 。(6)依据乙同学查出的方程式(2Cu + 2H2SO4 + O2 2CuSO4 + 2H2O)计算:假如1000mL98%的浓硫酸(密度为1.84g/mL)稀释后全部参与了反响(假设硫酸不和碎电缆皮、其他
8、杂质反响),所能处理的废料中含纯铜多少克?(请写出计算过程,结果准确到0.1g。)8(6分)某化学爱好小组的同学对食品保鲜袋进展了如下讨论。 【讨论课题】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 【查阅资料】碱石灰是由NaOH和CaO组成的吸湿剂;无水硫酸铜可作吸水剂,且吸水后由白色变为蓝色。 【提出猜测】保鲜袋可能由“碳、氢、氧”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组成。【试验设计】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试验装置,利用燃烧法测定保鲜袋的元素组成。【试验步骤】(1)按上图图示连接好仪器。(2)检查装置的气密性。(3)按图示装好药品和1.4g剪碎的保鲜袋样品,除D、E、F外将仪器按原图组装。(4)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后,将已称重的D
9、、E两枯燥管和未称重的F枯燥管接到C的尾端。(5)点燃C处的酒精灯,直至保鲜袋子碎片完全燃烧。(6)熄灭酒精灯并接着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7)分别对D、E进展第2次称重。【试验分析】(1)B处的浓硫酸的作用是 。F处枯燥管的作用是 。(2)在点燃酒精灯前,要向A中缓慢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3)熄灭酒精灯后接着向A中注水一段时间是为了 。【试验结论】第1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第2次对D、E称重质量分别为,则该食品保鲜袋的元素组成为 。9(7分)某试验小组将制作皮蛋的原料生石灰、纯碱和食盐放入水中,充分反响后过滤,得到澄清溶液。对该溶液的组成,甲、乙同学分别做出以下推想:甲同学推想:有食盐,
10、还有反响生成的氢氧化钠和碳酸钙。乙同学推想: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钠和氯化钠。(1)丙同学认为上述两位同学的推想都有缺乏,理由是 。(2)丙同学的推想是:该溶液中确定存在的溶质是_。为进一步确定该溶液全部可能的组成,还需设计试验并填写下表(可不填满,也可补充)。试验操作(填所加试剂的化学式)试验现象试验结论该溶液的组成该溶液该溶液10.(6分)某化学爱好小组的同学将一枚干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发觉装置中右侧导管中的液面上升,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提出问题导管中液体为何上升?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猜测与假设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Fe、Fe2O3、
11、FeCl3、C四种物质。猜测分析 影响右侧导管中的液面上升的物质是 。不行能含有氯化铁,理由是 。确定含有碳,理由是 。试验验证验证黑色固体中确定含有碳所选用的试剂是 。检验黑色固体中是否含有铁的试验方法是 。结论:铁钉在食盐水中比在纯水中生锈快。11(7分)试验室常用的枯燥剂“碱石灰”是CaO和NaOH固体的混合物。同学们为少量样品过滤加足量水使物质充分溶解滤渣B滤液C混合物A后续试验取样,滴加稀盐酸无色气体确认一瓶久置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展如下试验探究。样品 查阅资料:1Ca(OH)2、Na2CO3溶于水无明显的温度改变。2CaCl2+Na2CO3=2NaCl+CaCO3。3CaCl
12、2溶液呈中性。(1)滤渣B中确定含有_,产生该物质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写出一个即可)。(2)滤液C成分的探究。 【猜测】滤液C中的溶质可能为NaOH;Na2CO3;NaOH和Ca(OH)2;_。【设计方案并进展试验】甲、乙、丙同学分别设计如下方案并进展探究:甲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产生大量无色气体,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2CO3。乙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无色酚酞,液体变成红色,则滤液C中的溶质确定含有NaOH。丙同学:取滤液C少许放入试管中,滴加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向上层清液中滴加无色酚酞,无色酚酞变成红色,则滤液C中的溶质是NaO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考 化学 推断 实验 精选 拔高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