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南亚省优质课一等奖教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南亚教案教材分析:本教学内容是湘教版义务教化教科书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二章 理解地区第二节 南亚的开篇,学好南亚的位置和国家可以为以后学习南亚的地形、气候、宗教等内容奠定良好的根底。设计思想:新课程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理解学问产生和开展的过程”。因此本课通过创设情境、读图分析、小组合作探讨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发觉问题、思索问题和解决问题,到达开展实力,进步综合素养的目的。学情分析1.针对初中生好动、新奇、好表现,留意力易分散,学习热忱较高等特点,在教学中要留意引导学生尽量多动口、动手、动脑,多给学生表现他们才智的时机,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忱。 2初中的学生思维方式还处在从
2、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空间概念、读图实力相对薄弱。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地图、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感性相识,激发学生的爱好;并通过老师指导学生读图,析图等来培育学生的空间定位实力。教学目的学问及实力1 在地图上找出南亚的位置、范围、主要国家及其首都;读图说出南亚的地理位置特点。2 运用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描绘南亚地势变更及地形分布特点,说出地形及人类活动的关系。3 运用图表说出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的特点,以及热带季风气候对当地农业消费和生活的影响。4 运用资料描绘南亚佛教、印度教的分布及影响。5 运用地图说明南亚主要河流印度河、恒河的概况及河流对城市分布的影响。理解南亚人口的分布状况和经济开展特点
3、。过程及方法第一课时采纳自学和归纳辅导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育学生的自学实力、理解实力、归纳和应用实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发挥老师的指导地位,引导学生驾驭学习方法。第二课时采纳课堂训练法、学问设疑法,调动学生主动参及和稳固教学目的。情感、看法及价值观通过地理各要素之间互相依存、互相影响、互相制约的分析,使学生对对立统一的关系有一个初步的相识。通过学习印度的原子能、航天、计算机软件业等高科技在世界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激发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立志振兴祖国的远大志向。教学重难点及打破重点南亚的三大地形区及分布特点、南亚的宗教文化。难点南亚的气候特点、成因和气候对本地区农业消费的影响。教学打破
4、三大地形区和两大河流是本节的重点内容,通过先理解“南亚次大陆”的概念,再请学生从图210中找出三大地形区及其位置,再由此分析受地形影响的两大河流的发源地、流向、流经的国家和注入的海洋,让学生顺当地从死记硬背的泥潭中走出来。南亚的热带季风气候在世界上具有独特性,对其区域整体性的形成具有确定作用。授课过程中通过让学生分析安拉阿巴德的气温柔降水特征入手,分析南亚大局部地区的气候特征,从南亚的位置、地形分析气候特征的成因,进而分析地形和气候对农业的影响,对培育学生综合分析实力和思维实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教学打算老师打算1 对学生进展分组,布置查找有关南亚的资料。2 进展局部课件的制作。学生打算1 查阅南
5、亚有关资料。2 制作简洁课件。3 打算小故事。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流程设计老师指导学生活动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进展讲演:唐僧取经的故事。2利用课件,指导读图、填图。2读图、填图,驾驭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国家。3指导读图,提问:南亚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读图分析、探讨、答复。4指导读图,学习南亚地形。4读图,理解南亚主要地形区、河流及二者的关系。一、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国家老师活动学生活动1 播放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序幕局部。提问:看过这部电视剧吗?该剧反映了什么内容?1 观看、答复。讲演历史小故事:唐僧取经。2简要讲解:1300多年前,唐代高僧玄奘从长安(今西安)西行,不畏艰险,过流沙
6、,翻雪山、经西域往南,到达天竺国,就是如今的南亚地区。(板书:第二节 南亚)2.倾听、感受唐僧有志者、事竞成的大无畏、执著精神。3利用课件,指导读图:(板书:一、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国家)4提问:(1)南亚位于什么山脉及什么大洋之间?(2)东西面临的海疆?(3)北回来线穿过本区什么部位?南亚大局部地区的纬度位置如何?(4)南亚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指导订正。5设问:南亚的地理位置有何重要性?6出示南亚轮廓图,找学生填图(主要国家、面临海、海湾。)7说明“南亚次大陆”及“南亚”这两个名词含义的不同之处。3读图、填图。用红笔描出南亚及亚洲其他地区的界限;用蓝笔描出印度半岛的海岸线;再用红笔描出北回来线
7、。4读图答复:(1)喜马拉雅山脉和印度洋。(2)孟加拉湾和阿拉伯海。(3)北部地区,大局部在035N。(4)孟加拉国、印度、巴基斯坦、尼泊尔、锡金、不丹、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和克什米尔地区。上讲台指出。5探讨、答复:东接东南亚,西北部及西亚相邻,是印度洋东、西航运的必经之地。6稳固:填图练习(在填充图上填充相关学问)。7阅读:南亚“次大陆”的来历。二、地形和河流老师活动学生活动1 展示课件,指导读图。(板书:二、地形和河流)2提问:南亚有哪三大地形区?各有什么特征?(板书:1、三大地形区)3.提问:南亚有哪两大河流?(板书:2、两大河流)4指导订正。强调:这两条河流既在流经地区形成冲积平原,又成
8、为南亚主要的浇灌水源。5总结、板画:南亚地形主要分为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三局部。6提问:南亚的地形及河流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这充分表达了地理环境之间的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互相联络的辩证关系,也反映了地理环境及人类活动密不行分的关系。7.指导活动。1 视察,在图上找出南亚主要山脉、平原和高原,再用蓝笔描出主要河流。2答复(北部山地、中部平原、南部高原)。3答复(恒河、印度河)。4读图说出恒河、印度河的发源地,流经国家和注入的海洋。(恒河发源于西北喜马拉雅山区,流向东南,注入孟加拉湾,在入海口形成广袤的三角洲,有南亚“圣河”之称。印度河发源于我国西藏,向南流经巴基斯坦干旱地区,流入阿拉伯海。
9、)5视察,做填充练习(地形区名称、河流名称)。6探讨、答复:南亚的河流流向受地形、地势制约,由北部山地流入中部平原区。南亚的地形受河流影响,在中部塑造了广袤的冲积平原,成为主要农业区和人口密集区。7完成第42页活动题1、2、3、4。本课总结南亚位于亚欧大陆的南部,引人注目的喜马拉雅山脉和苏莱曼山把南亚及亚洲其他地区隔开,使南亚在地理上成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南亚相对于亚欧大陆其他地区来说,在自然地理、人文地理方面,呈现着独特的区域特征。南亚地形分为北、中、南三局部,河流流向受地形影响特殊明显。板书设计第二章 第二节 南亚一、 南亚的位置、范围和国家二、地形和河流1三大地形区(1)北部:喜马拉雅
10、山地(2)中部:恒河平原、印度河平原(3)南部:德干高原2 两大河流(1)恒河(2)印度河问题探究及拓展活动南亚是世界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分布地区,为什么世界古代文明最先在这个地区兴起?教学步骤(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流程设计老师指导学生活动1展示课件,引入新课。1视察、思索。2提问、引导。2分析南亚气候特征。3引导分析西南季风对南亚农业的影响。3探讨、分析。4指导自学。4自学南亚宗教及社会、人口及经济。一、 热带季风气候及农业1 展示课件:南亚所处的纬度位置.提问:南亚主要位于哪个温度带2 补充:南亚北面有高山屏障,阻挡北方冷气流入侵,故气温比同纬度地区偏高。3 展示课件,引导分析安拉阿巴德的
11、气候类型及特征。提问:(1)该城市一年中哪几月气温较高?为什么?(2)为什么78月气温不是最高?(3)该地哪几个月气温较低?为什么?(4)该地一年中降水主要集中在哪几个月?为什么?(5)小结:该地的气候特征?(6)该地的气候类型?4 展示课件,引导分析。提问:(1)南亚一月和七月降水有什么不同?为什么?(2)由此可以分析南亚降水在季节安排上有什么明显特点?(3)南亚雨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哪些地区?补充:乞拉朋齐。(4)南亚降水最少的地方在哪里?(5)一年中南亚的盛行风向随季节是怎样变更的?(6)总结:我们通过分析可以得知,西南季风对农业影响很大,因为西南季风来自热带海洋,带来丰沛降水,西南季风的进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 地理 年级 下册 南亚 省优 一等奖 教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