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知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知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基础知识.docx(1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八年级历史及社会上册根底学问第一单元 多元开展的早期文明第一课 亚非大河文明1.四大文明古国概况文明古国发源地域出现年头统一时间共同点缘由古代埃及尼罗河流域约公元前3500年公元前3000年都产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受惠于大河母亲的培育,创建了绚丽的文明大河文明大江大河浇灌水源足够,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气候温柔,有利于农作物的培植和生长,相宜人类生存,可以满意人们生存的根本须要,可见早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依靠性较强。古巴比伦两河流域约公元前18世纪公元前18世纪古印度印度河流域和恒河流域约公元前2500年公元前3世纪古中国长江流域、黄河流域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70年2.四大文明古国的社
2、会阶级文明古国城市的出现王权神圣社会等级军队及刑罚古代埃及 法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威。王室、僧侣、贵族自由民和奴隶建有常备军古巴比伦公元前3500年,乌尔城汉谟拉比,自称“世界四方之王奴隶主、奴隶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公元前2500年,摩亨佐达罗城阿育王种姓制度古中国夏朝后期,二里头宫殿禹,划定九州,铸造九鼎商王、贵族平民和奴隶有强大的军队3.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成就文明区域文字建筑和工艺科学技术宗教古代埃及前3500年象形文字金字塔太阳历、分科治病阿蒙神古巴比伦西亚的苏美尔人创建楔形文字空中花园两河流域的人们编制了太阴历、创立星期制度古印度阿拉伯数字、通用计数法佛教古中国商朝时,甲骨文、青铜文化:
3、司母戊大方鼎西汉末年佛教从中亚传入4.汉谟拉比法典地位:迄今发觉最早的保存完好的成文法典本质性质:是一部代表奴隶办法志的法律;是维护奴隶主对奴隶和平民统治的工具。5.印度种姓制度地位等级等级名称代表的社会阶层组成该阶层的职责或义务统治阶级一婆罗门僧侣阶层驾驭宗教祭祀大权二刹帝利国王、武士和官吏驾驭行政大权被统治阶级三吠舍农夫、牧民、手工业者、商人等供给前两个阶层四首陀罗被折服者、贫困破产失去土地者没有任何权利6.文字产生的影响:促进了学问的记忆和传播;便利了人及人之间的沟通;标记着人类辞别野蛮,开始进入文明时代,为社会开展做出了宏大的奉献。7.列举四大文明古国中对如今还有干脆影响的成就1古埃及
4、的太阳历;2古印度人创建的阿拉伯数字3古印度人创建的通用计数法4古埃及的几何学、解剖学,计算等腰三角形,长方形等面积,推算圆周率为3.16;5古印度的佛教 6古代中国的文字8.古代印度的佛教1佛教产生的时间:前6世纪2佛教的创始人:乔达摩悉达多尊称:佛陀,佛,释迦牟尼3佛教教义:宣扬众生同等,反对婆罗门宣扬的种姓制度。认为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苦,“苦的根源是人的欲望,忍受听从,刻苦修行,才能摆脱“苦到达极乐世界。4传播:前3世纪,阿育王大力弘扬佛教,兴盛一时,向外传播。5北传经中亚到中国内地,再到朝鲜半岛和日本,北传佛教印度中亚东亚 南传到我国傣族地区以及斯里兰卡、缅甸和泰国,南传佛教印度东南亚
5、6宗教有正面作用,也有负面作用。宗教提倡的宽容、慈善、诚信、敬重生命等观念对于社会道德改善和进步,对于社会秩序的稳定具有重要作用。宗教的负面作用也是多方面的,比方过度的信仰可能导致宗教极端主义和邪教的产生,有害于社会等。7宗教对人类文明的开展有何作用宗教是一种文化现象,曾在人类历史的早期阶段起过重要作用。人类文明的开展是由古代文明开展而来的,要理解古代文明,理解宗教的状况是必不行少的。第二课 中华早期国家及社会变革 1.建立者周武王、时间公元前1046年、都城镐。分封制和宗法制的详细内容西周维护社会秩序、稳固统治的工具宗法制是分封制的根底3.礼乐制度周公制礼作乐标准贵族的身份1.百家争鸣1争辩
6、核心:如何治理国家2百家争鸣各流派及主见学派创始人及代表人物生活时代主要主见经典格言儒家孔子春秋晚期仁的学说、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己所不欲,勿施及人孟子战国时期仁政、民贵君轻富贵不能淫。道家老子春秋晚期无为,顺应自然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墨家墨子战国时期非攻、兼爱、尚贤视人之身,假设视己身法家韩非子战国时期法治、强化中央集权、改革兵家孙武春秋晚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孙膑战国时期事备而后动3百家争鸣的影响促进了思想文化的开展和社会进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开展的根底。2.孔子的主见:思想1政治主见:提出了“仁的学说。要求统治者关切和爱护百姓;要“克己
7、复礼,即加强个人修养,使自己的言行举止符合社会标准主见以“德教化人民,以“礼治理国家2教化思想:主见“有教无类,不管贫富贵贱,人人都有受教化的时机留意“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赐予不同的教化提倡“学思结合,擅长启发学生思索问题3.孔子的教化思想对当代教化还有可借鉴的意义吗?(1)重视道德教化,培育人的仁爱之心,对于社会稳定和开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有教无类的思想表达了教化同等精神(3)“因材施教的思想表达了素养教化要求,有利于开展学生的特性;(4)启发式教化可以激发学生的潜力以及学习的主动性、主动性。4.孔子在教化上的奉献:1孔子的教化理论:广开私学,培育了三千多弟子,比较著名的有72人
8、。2孔子的教化思想:重视道德教化;主见有教无类;留意因材施教;留意启发式教化5.现代社会的一些做法表达了诸子百家的哪些思想?1全民教化、素养教化、职业教化等表达了孔子的“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的教化思想2现代社会提倡“廉政、廉洁、自律表达了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道德准那么3建立和谐社会表达了老子要求人们顺应自然的思想和墨子的“兼爱思想4主见和平,反对斗争表达了墨子“非攻思想5团结友善表达了墨子“兼爱思想6依法治国 表达了韩非子“法治思想7以德治国表达了孔子“以德教化人民的思想8以人为本表达了孔子:要求统治者关切和爱护百姓的思想;孟子:要求统治者减轻对人民的剥削、轻徭薄赋以及“民贵“君轻的思想
9、;老子:反对统治者侵扰百姓的思想。6.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大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位,这说明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通过推举选出部落联盟领袖的方法叫禅让制。7.约公元前1600年前后,汤灭夏建立了商朝。商朝时盘庚迁都至殷并使统治稳定下来。商朝制造的司母戊鼎是世界上已发觉的最大青铜器。记熟书P11的司母戊鼎图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8.公元前1046年,周武王发兵灭亡了商朝建立了西周。9.西周实行分封制,春秋时期,分封制开始瓦解。战国时期,分封制渐渐被郡县制取代。10.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从公元前770年开始到公元前476年完毕。战
10、国时期从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11.春秋时期第一个称霸的诸侯是齐国的齐桓公,他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使国家日益强大。最终一个霸主是越王勾践。春秋五霸是指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12.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有齐、楚、秦、燕、赵、魏、韩,史称“战国七雄各主要诸侯国的位置北燕南楚、西秦东齐、上中下是赵魏韩。赵、魏、韩是由春秋时期的晋国分裂而来的。13.秦国成为战国七雄中实力最强的国家,主要缘由是实行商鞅变法,战国时,地处最西边的诸侯是秦国。14.我国最早的音乐教化制度形成于西周。最早出现铁农具的时期是春秋时期15.战国时,秦国李冰主持修建的都江堰是著名的水利工程,它使成
11、都平原变成“水汗从人,不知饥馑,有“天府之国美称。16.汉字的演化甲骨文、金文、小篆、隶书:汉字源于甲骨文,商周时期,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金文,又称钟鼎文。雕塑艺术在商朝和西周时期已开展到很高程度。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开始于商朝。17.商鞅变法的时间、内容和意义?时间:公元前356年,秦孝公利用商鞅,开始变法。内容:a废除井田制,成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b嘉奖军功;c嘉奖耕织;d建立县制。意义:商鞅变法是一场比较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秦国通过变法,成为战国中后期实力最强的国家。废除了旧制度,开展了封建经济。增加了国力,为后来秦灭六国,统一中国奠定了根底。第三课 西方古典文明1.城邦时代-公
12、元前8世纪开始,希腊进入城邦时代,以雅典和斯巴达为重要代表。经济特点政治特点差异缘由雅典以对外贸易和商业为主,工商业兴盛民主制度是由城邦所在地区的详细状况确定的,雅典面临爱琴海,海上交通便利,合适开展海上贸易;而斯巴达是内陆城邦,相对闭塞。斯巴达以农业为主军事专制2.古希腊城邦雅典的民主制:1极盛时期:公元前5世纪,伯利克里当政时期。2主要形式:最高权利机构,公民大会陶片放逐法,爱护民主制度;官员抽签产生。3评价:两面性,具有专制统治所没有的特点和优点,使公民主动地参政议政,但这种民主建立在奴隶制根底之上,占人口大多数的奴隶、妇女和外国人没有任何权利。 亚历山大帝国是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13、,亚历山大帝国在世界文化交融方面的奉献:亚历山大帝国虽然短暂,但它是希腊城邦制度的终结者,又是希腊文明的传播者,也是东西方文明交融的促进者。亚历山大帝国使得希腊文化传播到东方、东方文化浸透到西方,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融。3.罗马文明进程公元前8世纪中期,罗马城建立起来;公元前509年,罗马共和国建立;公元前3世纪早期,罗马政府意大利半岛;公元前2世纪,罗马获得地中海的霸权;公元前27年,屋大维独揽大权,建立罗马帝国;公元2世纪,罗马成为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帝国;公元3世纪,罗马帝国陷入危机;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成为东罗马帝国和西罗马帝国;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为日耳曼人所灭5.西方文化之
14、根-古希腊罗马文明哲学文学史学自然科学法学建筑希腊文化三大哲学家:柏拉图、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 文学:荷马史诗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创建螺旋提水器和浮力定律、杠杆定律雅典卫城 罗马文化公元前5世纪中叶,十二表法、罗马法凯旋门、古罗马竞技场、万神殿6.为什么说古希腊和古罗马文化是西方文化之根?1“哲学一词来自希腊语,古希腊是西方哲学的故土。2古希腊是欧洲戏剧的故土。3古希腊希罗多德被誉为西方“历史之父。4古罗马和古希腊的建筑风格和构造成为现代西方建筑的典范。5十二表法是罗马法和欧洲法学的渊源。罗马法成为近代西方各国法律体系的根底。6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创建的科学学问和科学思想成为近代科学的源头。第二单
15、元 相继兴衰的中古欧亚国家第一课 西欧封建国家及基督教文明1.封建庄园是欧洲封建社会农业消费的最根本的组织单位,是欧洲封建制度的经济根底。封建庄园制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的作用和影响3.城市的兴起及开展:1缘由:从11世纪起,经济渐渐复原,原有城市复苏,新兴城市不断涌现;很多城市通过赎买、起义等斗阵方式,最终赢得了自治权,同时城市居民也成为真正的自由人。2典型代表:巴黎和伦敦成为政治、经济、贸易中心;意大利的威尼斯和热那亚,对外贸易旺盛;佛罗伦萨那么以手工业享誉欧洲。3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快速开展的过程中,市民阶层形成了。富有商人和银行家开展成早期资产阶级,他们的出现,
16、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打算了条件。4.行会是城市中手工业者成立的一种新的社会组织,它爱护同行手工业者的利益不受外人的侵扰,行会的代表还可以通过选举进入市政会。5.国王及教会的关系:教会“君权神授维护国王地位的合法性;国王通过物质、军事力气维护教会的权威。两者互相利用,借助对方力气稳固自己的地位。6.什一税的作用:可以凭借经济实力,干预和限制各国的事务。7.教会通过哪些手段限制人们的思想:谁反对基督教神学,谁就要受到教会的打击迫害;教会垄断了教化和文化;教士向人们阅读圣经,宣扬教义,将基督教的影响传到城乡的各个角落。第二课 阿拉伯帝国及伊斯兰文明1为什么说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顺应了历史的潮流?1完毕分
17、裂割据,实现统一是阿拉伯社会开展的客观要求;2穆罕默德阅历广泛,熟识犹太教、基督教和半岛的原始宗教,这是他创立宗教的前提条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顺应了阿拉伯半岛社会开展的趋势,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3公元6世纪的前后,面对急剧恶化的社会经济形势,阿拉伯各阶层都迫切要求变更现状,创立统一国家。伊斯兰教适应统一国家的须要,应运而生。2伊斯兰教对阿拉伯半岛统一发挥的作用。1伊斯兰教用一神教取代阿拉伯人原始的多神宗教,适应了统一的须要;2古兰经对国家建立后的伊斯兰社会的政治、法律、道德标准等产生重要影响;3伊斯兰教创立和传播的过程就是阿拉伯半岛统一、阿拉伯国家建立的过程。名称创始人创立时间创立地
18、点经典佛教乔达摩悉达多公元前6世纪古印度基督教耶稣公元1世纪巴勒斯坦圣经伊斯兰教穆罕默德公元7世纪麦加古兰经4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突出特点阿拉伯伊斯兰文化在当时处于领先地位,具有交融精神。一方面,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促进了伊斯兰文化的传播,推动了帝国范围内各个不同地区文化的交融。另一方面,它是在汲取、消化原埃及、两河流域、波斯帝国和希腊罗马文化的根底上形成的,既有显明的特点,又有很强的包涵性。阿拉伯半岛地处亚、非、欧三洲之间,这种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既有条件汲取三大洲优秀的文化成果,促进阿拉伯文化的开展,又能成为三洲沟通和沟通的桥梁。5.地跨亚欧非的大帝国:公元前4世纪,亚历山大帝国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历史 社会 上册 基础知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