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题目与答案.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题目与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本科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题目与答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国民经济核算形成性考核册作业1(第一章 第三章1. 依据历年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统计公报填写表中数据并答复以下问题指 标单位200520062007202120212021全年粮食产量万吨4625145258 45711430674694748401全部工业增加值亿元3957042607 45935 5361262815 76190全国国内消费总值亿元8940495933 102398 116694136515182321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亿元3261936898 432025511870073 88604(1)什么是增加值 机构单位和产业部门如何计算增加值 (2)什么是国内消费总值 从三
2、种不同角度考察它,各自的内容是什么 (3)依据上述资料,计算我国十五时期粮食产量,国内消费值的年平均开展速度.说明: 百度搜寻“全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开展统计公报就可以找到各年的数据答:(1) 增加值是指一个机构单位在确定时期内,消费活动创立的新增价值和固定资产运用的转移价值之和。机构单位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有:消费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总产出机构单位中间投入收入法:机构单位增加值=机构单位劳动者酬劳+固定资产折旧+消费税净额+营业盈余产业部门增加值的核算方法: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总产出该产业部门中间消耗某产业部门增加值=该产业部门劳动者酬劳+该产业部门固定资产折旧+该产业部门消费税净额
3、+该产业部门营业盈余答:(2) 国内消费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确定时期内全消费活动的最终成果。国内消费总值有三种表现形态,从消费的角度看,国内消费总值是一国国内各部门在确定时期内所消费的全部最终产品的价值,也就各部门所消费创立的增加值的总和。从收入支配角度看,国内消费总值是由消费要素的收入构成的,也就各部门消费要素收入即劳动酬劳和资本酬劳相加之和。从运用的角度看,国内消费总值是确定时期内全社会的最终产品是被用于同期全社会的最终运用,积累和消费。答:(3) 、时期粮食产量的年平均开展速度(48401/46251)%、国内消费值的年平均开展速度(182321/89404) 1/5100%=115.
4、31%2中国统计年鉴中的国民经济核算资料包括哪些内容答:主要数据包括 国内消费总值及指数和构成,第三产业增加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国内消费总值及指数和构成,各地区资本形成总额及构成,各地区最终消费及构成,投入产出表和消耗系数 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平衡表.从内容上看,包括消费的增加值 国内消费总值,国民收入,可支配收入 最终消费 国民储蓄 投资及资本形成 金融资产和负债 产业构造和消费程度 以及国际经济往来的国际劳务 国际投资 国际资本和金融等内容.3. 如何理解国内消费总值的概念及三种计算方法各有什么特点?列举近两年中国国内消费总值,人均国内消费总值在世界的排名。答: 国内消费总值(Gross
5、 Domestic Product,简称GDP)国内消费总值是指在确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中所消费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价值,常被公认为衡量国家经济状况的最正确指标。它不但可反映一个国家的经济表现,更可以反映一国的国力及财宝。一般来说,国内消费总值共有四个不同的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消费、私人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额。用公式表示为:GDP = CA + I + CB + X 式中:CA为消费、I为私人投资、 CB为政府支出、X为净出口额。国内消费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国内消费总值(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三种:(1) 消费法:是从货物和效劳活动在消费过程中形成的总产品入手,剔除
6、消费过程中投入的中间产品价值,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即:增加值=总产出-中间投入(2) 收入法:也称支配法,是从消费过程创立的收入角度对常住单位的消费活动成果进展核算。即:增加值=劳动者酬劳+固定资产折旧+消费税净额+营业盈余(3) 支出法:是从最终运用角度来反映国内消费总值最终去向的一种方法。最终运用包括货物和效劳的总消费、总投资和净出口三部分内容。即:增加值=总消费+总投资+出口-进口国内消费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无论是从消费、收入(支配)和支出的哪一个角度核算,理论上结果都应当是一样的。但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资料来源不同,计算结果会出现某些差异,这种差异称之为统计误差,而确定限度内的统计误差是允
7、许出现的。目前,依据资料的来源状况,在国内消费总值的三种计算方法中多承受收入法,但其三种方法可以同时并用,互相验证。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式及过程1、某企业2003年各项消费活动支出的全部劳动酬劳32亿元,提取的全部固定资产折旧4亿元,向政府交纳的全部消费税净额8亿元,企业全部营业盈余21亿元。要求计算企业2003年增加值。解答:支配法收入法:增加值=劳动者酬劳+固定资产折旧+消费税净额+营业盈余=32+4+8+21=65亿元2某地区2001年以下统计资料:1总产出15000亿元;2最终消费8110亿元,其中居民消费5600亿元,公共消费2510亿元;3资本形成总额2037亿元,其中固定资本
8、形成总额2021亿元,库存增加24亿元,珍贵物品净获得3亿元;4出口1200亿元;5进口1060亿元;6固定资本消耗1480亿元;7劳动者酬劳5240亿元;8消费税610亿元;9消费补贴15亿元;要求:1依据以上统计资料计算该地区的国内消费总值、中间消耗、营业盈余;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消费总值账户。解答:1支出法:国内消费总值=总产值+总投资+净出口(出口-进口)=8110+2021+24+3+1200-1060=10287亿元 消费法: 国内消费总值=总产出- 中间消耗10287=15000- 中间消耗 中间消耗=4713亿元营业盈余=GDP-固定资产折旧劳动酬劳消费税净额=102871480
9、5240610-15=2972亿元2编制该地区的国内消费总值账户。国内消费总值帐户 单位:亿元 使 用 来 源总产出 15000减:中间消耗 4713总消费 8110居民消费 5600 公共消费 2510总投资2037固定资本形成总额 2021库存增加 24珍贵物品净获得 3净出口 140出口 1200进口 1060劳动者酬劳 5240消费税净额 595 消费税 610 减:补贴 15固定资产折旧 1480营业盈余 2972国内消费总值 10287国内消费总值 10287 3如下我国实际最终消费统计数据资料: 单位:亿元年度最终消费额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效劳净出口2000200120022003
10、2004 要求:1计算各年度的国内消费总值。2计算各年度最终消费占国内消费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3计算各年度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消费总值的比率,并做出分析。 解:1GDP=最终消费额+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效劳净出口年度最终消费额资本形成总额货物和效劳净出口国内消费总值最终消费占GDP的比重%资本形成占GDP的比重%200020012002200320042计算结果见表格。由计算结果可知,我国最终消费占国内消费总值的比率逐年呈现下降趋势2000年除外,说明消费的相对地位有所下降。3计算结果见表格。由计算结果可知,我国资本形成总额占国内消费总值的比率渐渐进步,说明投资的地位有进步的趋势国民经济核算
11、形成性考核册作业第四章第六章一、简答题1、简述收入支配过程的根本内容及其核算的账户组成。 答:收入支配是一个由众多收支组成的过程,这一过程被分为初次支配及再支配两个阶段。收入初次支配阶段自增加值的支配开始,产生各种及消费有关的支配流量,包括劳动酬劳、消费税净额和财产收入,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原始收入,这些内容被编制成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支配账户。收入再支配以收入初次支配结果为根底,主要记录各种由常常性转移形成的支配流量,结果形成各部门的可支配收入以及调整后可支配收人,这些构成了收入再支配账户和实物收入支配账户的内容。2、结合收入初次支配的各个流量,说明收入支配账户中“收入形成账户和“原始收入支配
12、账户之间的关系。答:收入形成支配是干脆及消费相联络的收入支配,支配的起点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记录的是那些干脆及消费过程相联络的支配流量,包括交付给劳动者的劳动酬劳和支付给政府的消费税,以及各机构部门作为消费单位所占有的营业盈余。因此,收入形成账户从功能上说反映的是各机构部门的增加值要素构成,由此反映了劳动者、政府和机构单位本身二者之间的最初支配关系,对整个支配格局的形成具有奠基作用。原始收入支配是收入形成支配的接着,其初始流量就是由收入形成账户转来的营业盈余或混合收入。记录的内容可归纳为两方面:一是各部门作为收入承受者从收入形成账户支付中所获得的消费性收入;二是各部门之间进一步发生的财产收入
13、流量。通过原始收入支配账户,综合反映了各部门参及收入初次支配的结果。3、依据2021年中国统计年鉴完成以下要求填写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状况表2021年我国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人生活消费支出状况 单位:元食品穿着家庭设备用及效劳医疗保健交统统讯消遣教化文化效劳居住杂项商品及效劳说明并计算相关指标: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2消费率3恩格尔系数 解:按表上数据计算1平均每人消费性支出:核算期内居民平均每人干脆购置消费性货物和效劳所花费的支出。=12264.55元2消费率:最终消费支出额在国民可支配收入中的比率。 =71.41%3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总额占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的
14、百分比。2%二、计算分析题写出计算公司及过程1、某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增加值总计680亿元,支付劳动酬劳256亿元,上缴消费税85亿元,从政府获得消费补贴6亿元,支付银行利息等财产收入42亿元,获得国债利息、红利等财产收入38亿元,用于职工生活困难补助支出7亿元,支援灾区捐款3亿元,上缴所得税43亿元。试依据所给资料计算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总营业盈余、原始收入总额和可支配总收入,并编制有关的收入支配帐户。解答:总营业盈余=增加值-劳动酬劳-消费税净额=680-256-85-6=345亿元 原始收入总额=总营业盈余+财产收入净额=345+38-42=341亿元可支配总收入=原始收入总额+常常转移
15、收入净额=341+0-7-3-43=288亿元 该地区非金融企业部门的收入支配帐户如下单位:亿元:收入形成帐户 单位:亿元使 用 来 源劳动酬劳 256 消费税净额 79总营业盈余 345总增加值 680合 计 680合 计 680原始收入支配帐户 单位:亿元使 用来 源财产收入 42原始收入总额 341总营业盈余 345财产收入 38合 计 383合 计 383收入再支配帐户 单位:亿元使 用 来 源常常转移支出 53 所得税 43 社会福利 7捐 款 3可支配总收入 288原始收入总额 341 合 计 341合 计 3412、假设某一核算期某国各机构部门及国外未发生资本转移,在该核算期内,
16、各机构部门所发生的全部资本转移工程如下:政府部门共征得赠予税89亿元,同时政府部门对其他机构部门拨付的固定资产款项和实物合计562亿元;此外金融机构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收入为368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375亿元;企业部门在核算期末的资本转移支出共计455亿元;住户部门未发生任何资本转移收入及支出。请依据以上资料计算企业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及净额。解答:依据题目中的资料可知,政府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为89亿元,资本转移支出为562亿元。那么依据资本转移工程的平衡关系有,各部门的资本转移收入总和等于资本转移支出总和。即89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368562455375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56245537
17、589368935亿元企业部门资本转移收入净额935-455480亿元3、报告期居民可支配收入6800亿元,当期消费支出4950亿元,实物投资支出800亿元,银行存款860亿元,购置股票和债券350亿元,向保险机构缴280亿元。计算:1居民储蓄额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 4编制居民可支配收入运用帐户、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并简要说明资本帐户和金融帐户的联络。 解答:1居民储蓄额=可支配收入总消费=68004950=1850亿元2居民的净金融投资额总储蓄+资本转移净额非金融投资=1850+08001050亿元3居民的金融负债额存款+股票+保险净金融投资额=8603502801050
18、440亿元4账户:居民部门可支配收入账户 单位:亿元 使 用 来 源最终消费支出 4950 可支配总收入 6800总储蓄 1850合 计 6800 合 计 6800 居民部门资本账户 单位:亿元 资 产 变 化 负债和净值变更 资本形成 800 总储蓄 1850净贷出+/净借入-1050合 计 1850 合 计 1850 金融账户 单位:亿元资产变更负债变更银行存款 860股票和债务 350保险 280负债 440净金融投资额 1050合计 1490合计 1490资本账户和金融账户的联络在于金融账户说明了资本账户记录的在非金融投资中的资金余缺,反映了净贷出的去向或净借入的来源。4、设有如下资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电大 本科 国民经济 核算 形成 考核 题目 答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