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





《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教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资料.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科学期末总复习(单元学问点)第一单元 微小世界1、(放大镜)是人们常用的视察依据之一。放大镜是中间较厚、边缘薄、透亮的(凸透镜),放大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作用,用放大镜视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微环节)。2、(放大镜)能把物体的图像(放大),显现人的肉眼看不清的(微小之处),使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并被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消费的很多方面。3、放大镜的放大倍数和(镜片的直径大小)没有关系,和(镜片的凸度)有关。放大镜的(凸度越大,放大倍数也越大)。新- 课 -标- 第 -一- 网4、放大镜正确运用方法是:(1)、挪动放大镜:视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视察对象的间隔 不变,手持放大镜在人眼和
2、视察对象干脆来回挪动,直至图形大而清楚;(2)、挪动被视察的物体:把放大镜移至眼前,挪动视察对象,直至图形大而清楚。5、人类最早运用的凸透镜就是用(透亮水晶)琢磨而成。在13世纪,英国一位主教格罗斯泰斯特最早提出放大装置的应用,他的学生(培根)依据他的建议,设计并制造出了能增进视力的(眼镜)。新| 课 | 标|第 |一| 网 6、运用视察工具可以视察到很多用(肉眼)视察不到的(细微环节)。如通过(放大镜)能视察到苍蝇的(复眼)、蟋蟀的“耳朵”在(足的内侧)、蝴蝶的翅膀上布满彩色小鳞片是(扁平的细毛)7、昆虫的“嗅觉”很灵敏,据说是因为它们的(触角),触角就是它们的(“鼻子”)。8、两个(凸透镜
3、)组合起来可以使物体的(图像放得更大),这就是早期的(显微镜)。(显微镜)的独创是人类相识世界的一大飞跃,把人类带入了一个(微观世界)。9、食盐、白糖、碱面、味精的颗粒都是(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人们把这样的固体物质叫做(晶体)。10、很多岩石是由(矿物晶体)集合而成。如花岗岩由(长石)(云母)(石英)等矿物的晶体组成。w W w .x K b 1.c o M11、自然界中的大局部固体物质都是(晶体)或由(晶体)组成。晶体形态(多种多样),但都很有规则。有的晶体较大,肉眼可见,有的较小,要在放大镜或显微镜下才能看见。12、生物学家(列文虎克)制成了世界上最早的可以放大近300倍的金属构造的(
4、显微镜),发觉了(微生物)。为了看到更小的物体,人们又研制出(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电子显微镜可把物体放大到(200万倍)。13、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复合显微镜在世界上第一个看了(细胞)。14、显微镜主要由(目镜)(调整旋钮)(物镜)(载物台)(反光镜)等组成。显微镜的运用步骤是:(安放)(对光)(上片)(调焦)(视察)。15、试验证明洋葱表皮是由(细胞)构成的,大量的探讨事实说明生命体都是由(细胞)组成的。16、(细胞)是生物最根本的(构造单位),也是生物最根本的(功能单位),(细胞学说)的建立被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觉之一。X K b 1.C om17、通过视
5、察我们知道电视机的屏幕其实是由很多(荧光点)主成,彩色屏幕的色调是由(红)(蓝)(绿)三种颜色组成。18、蚜虫喜爱吸食嫩枝上的(汁液),蚜虫的大小如(针眼),在(10)倍放大镜下我们可以看清它的肢体,蚜虫的天敌是(草蛉)。19、视察工具开展的流程图:肉眼 放大镜 光学显微镜 电子显微镜 扫描隧道显微镜。第二单元 物质的变更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全部的物质都是在不断(变更)的,物质的变更各不一样,有快有慢,有些变更只变更了物质的状态、形态、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更称为(物理变更),有些变更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更称为(化学变更)。X k B
6、1 . c o m 2、我们四周世界物质的变更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更)和(化学变更)。化学变更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物质发生化学变更的过程中肯定发生了物理变更。3、有些物质混合后不会生成新的物质,如(白糖)和(水)混合;有些物质混合后会生成新的物质,如(小苏打)和(白醋)混合。新- 课 -标- 第 -一- 网4、米饭在我们咀嚼的过程中,变得有(甜味)了,这是因为米饭中有一种叫(淀粉)的东西,在被我们咀嚼过程中发生了变更。5、淀粉遇到碘酒颜色会变成(蓝色),产生了一种蓝色的新物质。6、小苏打和醋混合产生大量的(气泡),生成新的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烧的细木条熄灭,说明
7、这种气体(不支持燃烧)。7、物质发生化学变更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变更颜色)、(产生沉淀物)等。X|k | B| 1 . c|O |m8、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在日常生活中,铁生锈的快慢与(水的多少)关系很大。9、探究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假设试验: (1)、探讨的问题: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吗?(2)、我们的假设: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3)、试验材料: 三个盘子、三枚铁钉、水和菜油;(4)、试验方法:将三枚铁钉分别放在三个盘子中,其中两个盘子分别装上水和菜油; (5)、试验现象:放在空盘子中与空气接触的铁钉有点生锈,放在水盘子中与水和空气接触的铁
8、钉生锈较多,浸没在菜油盘子中的铁钉没有变更;(6)、试验结果: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其中水的作用较大。10、用镊子夹住铁钉并将一局部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过一会儿取出铁钉,可以发觉浸入溶液的铁钉外表有(新物质附着),同时蓝色的硫酸铜液体颜色会(变浅),这种变更属于(化学变更)。X k B 1 . c o m11、用长柄金属汤匙去一小勺白糖,在蜡烛火焰上渐渐的加热,白糖会发生物理变更(熔化)和化学变更(碳化)。12、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产生的是(二氧化碳)气体。13、在消费理论中,人们一般采纳什么方法防止、减缓铁制品生锈的速度?答:(1)制成合金;(2)铁制品外表涂防护层;(3)保持铁制品外表的干净和
9、枯燥。第三单元 宇宙一、填空题: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四分之一),它的引力是地球的(六分之一),体积是地球的(四十九分之一),质量是地球的(八非常之一)与地球之间的平均间隔 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2、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胜利地在月球上着陆。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是美国的(阿姆斯特朗)。新 课 标 第 一 网3、月球环形山的形态大多是(圆形),有(单个)的,有几个(挤叠在一起的),也有(大环套小环的)。月球环形山形成缘由的推想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4、月球围绕地球(自西向东)逆时针方向运行。5、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科教 六年级 下册 科学 期末 复习资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