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全套2014年新规.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全套2014年新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制度及工作程序全套2014年新规.docx(3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疗器械经营管理制度(新规)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制度书目1. 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人员职责 LSIIE-MS-0012. 质量管理规定 LSIIE-MS-0023. 选购, 收货, 验收管理制度LSIIE-MS-0034. 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 LSIIE-MS-0045. 仓库贮存, 养护, 出入库管理制度 LSIIE-MS-0056. 销售和售后效劳管理制度 LSIIE-MS-0067. 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 LSIIE-MS-0078. 医疗器械退, 换货管理制度 LSIIE-MS-0089.医疗器械不良事务监测和报告管理制度 LSIIE-MS-00910.医疗器械召回管理制
2、度 LSIIE-MS-01011.设施设备维护及验证和校准管理制度 LSIIE-MS-01112.卫生和人员安康状况管理制度 LSIIE-MS-01213.质量管理培训及考核管理制度 LSIIE-MS-01314.医疗器械质量投诉, 事故调查和处理报告管理制度 LSIIE-MS-01415.购货者资格审查管理制度 LSIIE-MS-01516.医疗器械追踪溯管理制度 LSIIE-MS-01617.质量管理制度执行状况考核管理制度 LSIIE-MS-01718.质量管理自查制度 LSIIE-MS-01819.医疗器械进货查验记录制度 LSIIE-MS-01920.医疗器械销售记录制度 LSIIE
3、-MS-020医疗器械经营质量工作程序书目1. 质量管理文件管理程序 LSIIE-QP-0012. 质量管理记录工作程序 LSIIE-QP-0023. 医疗器械购进管理工作程序 LSIIE-QP-0034. 医疗器械验收管理工作程序 LSIIE-QP-0045. 医疗器械贮存及养护工作程序 LSIIE-QP-0056. 医疗器械出入库管理工作程序 LSIIE-QP-0067. 医疗器械运输管理工作程序 LSIIE-QP-0078. 医疗器械销售管理程序 LSIIE-QP-0089. 医疗器械售后效劳管理程序 LSIIE-QP-00910. 不合格品管理工作程序 LSIIE-QP-01011.
4、购进退出及销后退回管理程序 LSIIE-QP-011文件名称:质量管理机构质量管理人员职责编号:LSIIE-MS-001起草部门:质量管理部起草人:批阅人:批准人:起草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版本号:A0变更记录:变更缘由: 为建立符合医疗器械监视管理条例, 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总局关于施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标准的公告2021年第58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验收标准的通知的标准性文件,特明确质量管理机构或质量管理负责人的质量管理职责:一, 组织制订质量管理制度,指导, 监视制度的执行,并对质量管理制度的执行状况进展检查, 订正和持续改良;二, 负责
5、收集与医疗器械经营相关的法律, 法规等有关规定,实施动态管理;三, 督促相关部门和岗位人员执行医疗器械的法规规章及本标准;四, 负责对医疗器械供货者, 产品, 购货者资质的审核;五, 负责不合格医疗器械的确认,对不合格医疗器械的处理过程实施监视;六, 负责医疗器械质量投诉和质量事故的调查, 处理及报告;七, 组织验证, 校准相关设施设备;八, 组织医疗器械不良事务的收集与报告;九, 负责医疗器械召回的管理;十, 组织对受托运输的承运方运输条件和质量保障实力的审核;十一, 组织或者帮助开展质量管理培训; 十二, 其他应当由质量管理机构或者质量管理人员履行的职责。文件名称:质量管理规定编号:LSI
6、IE-MS-002起草部门:质量管理部起草人:批阅人:批准人:起草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版本号:A0变更记录:变更缘由: 为建立符合医疗器械监视管理条例, 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总局关于施行医疗器械经营质量管理标准的公告2021年第58号, 国家食品药品监视管理总局关于印发体外诊断试剂医疗器械经营企业验收标准的通知的标准性文件,特制订如下规定:一, “首营品种指本企业向某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首次购进的医疗器械产品。二, 首营企业的质量审核,必需供应加盖生产单位原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 营业执照, 税务登记等证照复印件,销售人员须供应加盖企业原印章和企业法定代表人印章或签字的托付授权书,并标
7、明托付授权范围及有效期,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还应供应企业质量认证状况的有关证明。三, 首营品种须审核该产品的质量标准, 和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的复印件及产品合格证, 出产检验报告书, 包装, 说明书, 样品以及价格批文等。四, 购进首营品种或从首营企业进货时,业务部门应具体填写首营品种或首营企业审批表,连同以上所列资料及样品报质量管理部审核。五, 质量管理部对业务部门填报的审批表及相关资料和样品进展审核合格后,报企业分管质量负责人审批,方可开展业务往来并购进商品。六, 质量管理部将审核批准的首营品种, 首营企业审批表及相关资料存档备查。七, 商品质量验收由质量管理机构的专职质量验收员负责验收。
8、八, 公司质量管理部验收员应依据有关标准及合同对一, 二, 三类及一次性运用无菌医疗器械质量进展逐批验收, 并有翔实记录。各项检查, 验收记录应完整标准,并在验收合格的入库凭证, 付款凭证上签章。九, 验收时应在验收养护室进展,验收抽取的样品应具有代表性,经营品种的质量验证方法,包括无菌, 无热源等工程的检查。十, 验收时对产品的包装, 标签, 说明书以及有关要求的证明进展逐一检查。十一, 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产品同批号的产品检验报告书。十二, 对验收抽取的整件商品,应加贴明显的验收抽样标记,进展复原封箱。十三, 保管员应当熟识医疗器械质量性能及储存条件,凭验收员签字或盖章的入库凭证入库
9、。验收员对质量异样, 标记模糊等不符合验收标准的商品应拒收,并填写拒收报告单,报质量管理部审核并签署处理意见,通知业务购进部门联系处理。十四, 对销后退回的产品,凭销售部门开具的退货凭证收货,并经验收员按购进商品的验收程序进展验收。十五, 验收员应在入库凭证签字或盖章,具体做好验收记录,记录保存至超过有效期二年。 文件名称:选购, 收货, 验收管理制度编号:LSIIE-MS-003起草部门:质量管理部起草人:批阅人:批准人:起草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版本号:A0变更记录:变更缘由:为了进一步搞好医疗器械体外体外诊断试剂产品质量,刚好了解该产品的质量标准状况和进展复核,企业应刚好向供货单位索
10、取供货资质, 产品标准等资料,并仔细管理,特制定如下制度:一、 医疗器械选购: 1, 医疗器械的选购必需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器械监视管理条例, 经济合同法, 产品质量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合法经营。, 2, 坚持“按需进货, 择优选购的原那么,留意医疗器械选购的时效性和合理性,做到质量优, 费用省, 供应刚好,构造合理。3, 企业在选购前应当审核供货者的合法资格, 所购入医疗器械的合法性并获得加盖供货者公章的相关证明文件或者复印件,包括:1营业执照;2医疗器械生产或者经营的许可证或者备案凭证;3医疗器械注册证或者备案凭证;4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加盖本企业公章的授权书原件。授权书应当载明授权 销
11、售的品种, 地域, 期限,注明销售人员的身份证号码。必要时,企业可以派员对供货者进呈现场核查,对供货者质量管理状况进展评价。 如发觉供货方存在违法违规经营行为时,应当刚好向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视管理部门报告。 4, 企业应当与供货者签署选购合同或者协议,明确医疗器械的名称, 规格型号, 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 生产企业, 供货者, 数量, 单价, 金额等。 5, 企业应当在选购合同或者协议中,与供货者约定质量责任和售后效劳责任,以保证医疗器械售后的平安运用。 6, 企业在选购医疗器械时,应当建立选购记录。记录应当列明医疗器械的名称, 规格型号, 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 单位, 数量,
12、单价, 金额, 供货者, 购货日期等。 7, 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按本公司医疗器械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执行。 8, 每年年底对供货单位的质量进展评估,并保存评估记录。二, 医疗器械收货:1, 企业收货人员在接收医疗器械时,应当核实运输方式及产品是否符合要求,并比照相关选购记录和随货同行单与到货的医疗器械进展核对。交货和收货双方应当对交运状况当场签字确认。对不符合要求的货品应当马上报告质量负责人并拒收。2, 随货同行单应当包括供货者, 生产企业及生产企业许可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 医疗器械的名称, 规格型号, 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 生产批号或者序列号, 数量, 储运条件, 收货单位
13、, 收货地址, 发货日期等内容,并加盖供货者出库印章。3, 收货人员对符合收货要求的医疗器械,应当按品种特性要求放于相应待验区域,或者设置状态标示,并通知验收人员进展验收。须要冷藏, 冷冻的医疗器械应当在冷库内待验。三、 医疗器械验收:1, 公司须设专职质量验收员,人员应经专业或岗位培训,经培训考试合格后,执证上岗。2, 验收人员应依据医疗器械监视管理条例, 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管理方法等有关法规的规定办理。比照商品和送货凭证,对医疗器械的外观, 包装, 标签以及合格证明文件等进展检查, 核对,并做好“医疗器械验收记录,包括医疗器械的名称, 规格型号, 注册证号或者备案凭证编号, 生产批号或者序
14、列号, 生产日期, 灭菌批号和有效期或者失效期, 生产企业, 供货者, 到货数量, 到货日期, 验收合格数量, 验收结果等内容。医疗器械入库验收记录必需保存至超过有效期或保质期满后2年,但不得低于5年;3, 验收记录上应当标记验收人员姓名和验收日期。验收不合格的还应当注明不合格事项及处置措施。4, 对须要冷藏, 冷冻的医疗器械进展验收时,应当对其运输方式及运输过程的温度记录, 运输时间, 到货温度等质量限制状况进展重点检查并记录,不符合温度要求的应当拒收。5, 验收首营品种应有首批到货同批号的医疗器械出厂质量检验合格报告单。6, 外包装上应标明生产许可证号及产品注册证号;包装箱内没有合格证的医
15、疗器械一律不得收货。7, 对与验收内容不相符的,验收员有权拒收,填写拒收通知单,对质量有疑问的填写质量复检通知单,报告质量管理部处理,质量管理部进展确认,必要的时候送相关的检测部门进展检测;确认为内在质量不合格的依据不合格医疗器械管理制度进展处理,为外在质量不合格的由质量管理部通知选购部门与供货单位联系退换货事宜。8, 对销货退回的医疗器械,要逐批验收,合格后放入合格品区,并做好退回验收记录。质量有疑问的应抽样送检。9, 入库商品应先入待验区,待验品未经验收不得取消待验入库,更不得销售。10, 入库时留意有效期,一般状况下有效期缺乏六个月的不得入库。11, 经检查不符合质量标准及有疑问的医疗器
16、械,应单独存放,作好标记。并马上书面通知业务和质量管理部进展处理。未作出确定性处理意见之前,不得取消标记,更不得销售。12, 验收合格前方可入合格品库区,对货单不符,质量异样,包装不牢固,标示模糊或有其他问题的验收不合格医疗器械要放入不合格品库区,并与业务和质量管理部门联系作退厂或报废处理。附:1, 医疗器械产品注册证2, 企业工商营业执照3, 购销合同记录4, 医疗器械产品技术要求质量标准复印件材料并盖章为准。5, 医疗器械验收记录。 6, 随货同行单 7, 拒收通知单8, 质量复检通知单文件名称: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质量审核制度编号:LSIIE-MS-004起草部门:质量管理部起草人:批阅人
17、:批准人:起草时间:审核时间:批准时间:版本号:A0变更记录:变更缘由:一, 首营企业的审核1, 首营企业是指:购进医疗器械时,与本公司首次发生供需关系的医疗器械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2, 对首次开展经营合作的企业应进展包括合法资格和质量保证实力的审核查。审核供方资质及相关信息,内容包括: 1索取并审核加盖首营企业原印章的医疗器械生产经营企业许可证; 2工商营业执照复印件; 3医疗器械注册证等复印件; 4供货单位法定代表人签字或盖章的企业法定代表人授权托付书原件应标明托付授权范围和有效期和销售人员身份证复印件, 学历证明, 品德证明等资料的完整性, 真实性及有效性, 5签订质量保证协议书。 6审
18、核是否超出有效证照所规定的生产经营范围和经营方式。3, 首营企业的审核由综合业务部会同质量管理部共同进展。综合业务部选购填写“首营企业审批表,并将本制度第2款规定的资料及相关资料进展审核,报公司质量负责人审批后,方可从首营企业进货。4, 首营企业审核的有关资料按供货单位档案的管理要求归档保存。二, 首营品种的审核1, 首营品种是指:本企业向某一医疗器械生产企业首次购进的医疗器械。2, 对首营品种应进展合法性和质量根本状况的审核。审核内容包括:3, 索取并审核加盖供货单位原印章的合法营业执照, 医疗器械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 医疗器械注册证, 同意生产批件及产品质量标准, 价格批准文件, 商标注
19、册证, 所购进批号医疗器械的出厂检验报告书和医疗器械的包装, 标签, 说明书实样等资料的完整性, 真实性及有效性。4, 了解医疗器械的适应症或功能主治, 储存条件以及质量状况等内容。5, 审核医疗器械是否符合供货单位医疗器械生产企业许可证规定的生产范围,严禁选购超生产范围的医疗器械。6, 当生产企业原有经营品种发生规格, 型号或包装变更时,应进展重新审核。7, 首营品种审核方式:由综合业务部门填写“首营品种审批表,“首营品种管理登记表,并将本制度第3款规定的资料及样品报公司质管员审核合格和主管质量负责人批准后,方可经营。8, 首营品种审核记录和有关资料按质量档案管理要求归档保存。9, 验收首营
20、品种应有首次购进该批号的医疗器械出厂质量检验合格报告书。10, 首营企业及首营品种的审核以资料的审核为主,对首营企业的审批如依据所报送的资料无法作出精确的推断时,综合业务部应会同质量管理部进展实地考察,并重点考察其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满意医疗器械质量的要求等,质量管理部依据考察状况形成书面考察报告,再上报审批。11, 首营企业的有关信息由质管员依据电脑系统中的客户分类规律输入电脑。首营品种的有关信息及一般医疗器械新增的有关信息由验收员依据电脑系统中的商品分类规律输入电脑。12, 首营企业和首营品种的审批应在二天内完成。13, 有关部门应相互协调, 协作,精确审批工作的有效执行。附表: 1, 首营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疗器械 经营管理 制度 工作 程序 全套 2014 年新规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