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电子教案:病毒总论.docx
《医学微生物学电子教案:病毒总论.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电子教案:病毒总论.docx(5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医学病毒学 Medical Virology 绪言一. 病毒的根本概念病毒(Virus)是一类非细胞型微生物。主要有以下列根本特征:(1)个体微小,可通过除菌滤器,大多数病毒必需用电镜才能看见;(2)构造简洁,仅具有一种类型的核酸,或DNA或RNA;(3)严格的活细胞(真核或原核细胞)内自我复制增殖;(4)具有受体连结蛋白 (receptor binding protein),与敏感细胞外表的病毒受体连结,进而感染细胞。二. 病毒在生命科学中的重要意义:1. 病毒性传染病仍对人类安康造成严峻威逼.2. 某些病毒与人类恶性肿瘤的发生有关3. 病毒 - 基因工程讨论的重要载体第二十三章 病毒的根本
2、形态目的要求驾驭病毒的构造、化学组成与生物学功能。驾驭病毒复制周期各步骤的要点,缺损病毒的概念。熟识病毒遗传变异机理及特点。熟识亚病毒:类病毒、拟病毒,驾驭朊粒的概念。教学学时 4学时。第一节 病毒的大小与构造一.大小与形态: (一)大小病毒个体微小,测量病毒大小的单位是毫微米(nm),即1/1000微米。大型病毒(如牛痘苗病毒)约200300nm;中型病毒(如流感病毒)约100nm;小型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仅2030nm。讨论病毒大小可用高分辩率电子显微镜,放大几万到几十万倍干脆测量;也可用分级过滤法,根据它可通过的超滤膜孔径估计其大小;或用超速离心法,根据病毒大小,形态与沉降速度之间的
3、关系,推算其大小。(二)病毒体电镜视察有五种形态(图21-1);1球形 (Sphericity) 大多数人类与动物病毒为球形,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疱疹病毒及腺病毒等。2丝形 (Filament) 多见于植物病毒,如烟草花叶病病毒等。人类某些病毒(如流感病毒)有时也可形成丝形。3弹形(Bullet-shape)形似子弹头,如狂犬病病毒等,其他多为植物病毒。4砖形 (Brick-shape)如痘病毒(无花病毒、牛痘苗病毒等)。其实大多数呈卵圆形或“菠萝形”。5蝌蚪形(Tadpole-shape)由一卵圆形的头及一条瘦长的尾组成,如噬菌体。图21-1 各种主要病毒的形态与大小比拟(形式图)二.构造与化
4、学组成:病毒体(virion): 一个成熟有感染性的病毒颗粒称“病毒体”。病毒的根本构造:核心、衣壳、包膜。(一)核心: 位于病毒体的中心,由一种类型的核酸构成,含DNA的称为DNA病毒。含RNA的称为RNA病毒。1.化学组成: DNA: dsDNA, ssDNARNA: +ssRNA, -ssRNA; dsRNADNA病毒核酸多为双股(除微小病毒外),RNA病毒核酶酸多为单股(除呼肠孤病毒外)2.功能: (1)病毒的基因组:病毒核酸也称基因组(Genome),最大的痘病毒(Poxvirus) 含有数百个基因,最小的微小病毒(Parvovirus)仅有3-4个基因。根据核酸构形及极性可分为环状
5、、线状、分节段以及正链、负链等不同类型,对进一步说明病毒的复制机理与病毒分类有重要意义。(2)感染性核酸:核酸隐藏着病毒遗传信息,若用酚或其他蛋白酶降解剂去除病毒的蛋白质衣壳,提取核酸并转染或导入宿主细胞,可产生与亲代病毒生物学性质一样的子代病毒,从而证明核酸的功能是遗传信息的贮存所,主导病毒的生命活动,形态发生,遗传变异与感染性。(二).衣壳(capsid): 在核酸的外面严密包围着一层蛋白质外衣,即病毒的“衣壳”。1.化学组成: 蛋白质(壳微粒):衣壳是由很多“壳微粒 (Capsomere)”按肯定几何构型集结而成,壳微米在电镜下可见,是病毒衣壳的形态学亚单位,它由一至数条构造多肽能成。2
6、.对称形式: 二十面体对称, 螺旋对称, 复合对称根据壳微粒的排列方式将病毒构形区分为:立体对称(Cubic symmetry),形成20个等边三角形的面,12个顶与30条棱,具有五、三、二重轴旋转对称性,如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螺旋对称 (Helical symmetry),壳微粒沿螺旋形盘红色的核酸呈规则地重复排列,通过中心轴旋转对称,图21-2,如正粘病毒,副粘病毒及弹状病毒等; 复合对称 (Complex symmetry),同时具有或不具有两种对称性的病毒,如痘病毒与噬菌体。图21-2 螺旋对称病毒颗粒的核衣壳3.功能: (1)致密稳定的衣壳构造除给予病毒固有的形态外,还可爱护内
7、部核酸免遭外环境(如血流)中核酸酶的破坏;(2)衣壳蛋白质是病毒基因产物,具有病毒特异的抗原性,可刺激机体产生抗原病毒免疫应答; (3)与病毒吸附作用有关:具有协助感染作用,病毒外表特异性受体边连结蛋白与细胞外表相应受体有特别的亲与力,是病毒选择性吸附宿主细胞并建立感染灶的首要步骤。病毒的核酸与衣壳组成核衣壳(Nucleocapsid),最简洁的病毒就是袒露的核衣壳,如脊髓灰质炎病毒等。有包膜的病毒核衣壳又称为核心(core)。 (三).包膜(envelope):某些病毒,如虫媒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疱疹病毒等,在核衣壳外包围着一层含脂蛋白的外膜,称为“包膜”。1.化学组成 : 含有双层脂质
8、、多糖与蛋白质其中:蛋白质具有病毒特异性(病毒基因编码),常与多糖构成糖蛋白糖蛋白亚单位,嵌合在脂质层,外表呈棘状突起,称“剌突(Spike)或囊微粒(Peplomer)”。它们位于病毒体的外表,有高度的抗原性,并能选择性地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促使病毒包膜与宿主细胞膜交融,感染性核衣壳进入胞内而导致感染。包膜中的脂质与宿主细胞膜或核膜成分相像(来自宿主细胞),证明病毒是以“出芽”方式,从宿主细胞内释放过程中获得了细胞膜或核膜成分。有包膜病毒对脂溶剂与其他有机溶剂敏感,失去囊膜后便丢失了感染性。2.功能: (1)与病毒吸附作用有关: (2)有抗原性:(四)其他的构造1触须样纤维(Fiber) 腺
9、病毒是唯一具有触须样纤维的病毒,腺病毒的触须样纤维是由线状聚合多肽与一球形末端蛋白所组成,位于衣壳的各个顶角(图21-2)。该纤维吸附到敏感细胞上,抑制宿主细胞蛋白质代谢,与致病作用有关。此外,还可凝集某些动物红细胞。2非构造蛋白:病毒携带的酶 某些病毒核心中带有催化病毒核酸合成的酶,如流感病毒带有RNA的RNA聚合酶,这些病毒在宿主细胞内要靠它们携带的酶合成感染性核酸。第二节 病毒的复制病毒增殖的方式 - 自我复制 ( self replication)当病毒进入活细胞后便发挥其生物活性。由于病毒缺少完好的酶系统,不具有合成自身成份的原料与能量,也没有核糖体,因此确定了它的专性寄生性,必需侵
10、入易感的宿主细胞,依靠宿主细胞的酶系统、原料与能量复制病毒的核酸,借助宿主细胞的核糖体翻译病毒的蛋白质。病毒这种增殖的方式叫做“复制(Replication)”。病毒复制的过程分为吸附、穿入、脱壳、生物合成及装配释放五个步骤,又称复制周期(Replication cycle)。图21-3 病毒的复制周期示意图一、复制周期:(一)吸附(adsorption):病毒外表接触蛋白 - 细胞外表受体吸附(Adsorption)是指病毒附着于敏感细胞的外表,它是感染的起始期。细胞与病毒互相作用最初是偶尔碰撞与静电作用,这是可逆的联结。随后的特异性吸附是特别重要的,根据这一点可确定很多病毒的宿主范围,不吸
11、附就不能引起感染。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细胞外表受体是免疫球蛋白超家族,在非灵长类细胞上没有发觉此受体,而猴肾细胞、 Hela细胞与人二倍体纤维母细胞上有它的受体,故脊髓来质炎病毒能感染人体鼻、咽、肠与脊髓前角细胞,引起脊髓灰质炎(小儿麻木)。水磨石病毒的细胞外表受体是含唾液酸(N-乙酰神经氨酸)的糖蛋白,它与流感病毒外表的血凝素剌突(受体连结蛋白)有特别的亲与力,如用神经氨酸酶破坏该受体,则流感病毒不再吸附这种细胞。此外,HIV受体为CD4;鼻病毒的受体为细胞粘附分子-1(1CAM-1);EB病毒的受体为补体受体-2(CR-2)。病毒吸附也受离子强度、pH、温度等环境条件的影响。讨论病毒的吸附过程
12、对理解受体组成、功能、致病机理以及讨论抗病毒治疗有重要意义。(二)穿入(penetration):膜交融; 病毒胞饮等穿入(Penetration)是指病毒核酸或感染性核衣壳穿过细胞进入胞浆,开场病毒感染的细胞内期。主要有三种方式:(1)交融 (Fusion),在细胞膜外表病毒囊膜与细胞膜交融,病毒的核衣壳进入胞浆。副粘病毒以交融方式进入,如麻疹病毒、腮腺炎病毒囊膜上有交融蛋白,带有一段疏水氨基酸,介导细胞膜与病毒囊膜的交融。(2)胞饮 (Viropexis),由于细胞膜内陷整个病毒被吞饮入胞内形成囊泡。胞饮是病毒穿入的常见方式,也是哺乳动物细胞本身具有一种摄取各种养分物质与激素的方式。当病毒
13、与受体结合后,在细胞膜的特别区域与病毒病毒一起内陷形成膜性囊泡,此时病毒在胞浆中仍被胞膜覆盖。某些囊膜病毒,如流感病毒借助病毒的血凝素(HA)完成脂膜间的交融,囊泡内低Ph环境使HA蛋白的三维构造发生变更,从而介导病毒囊膜与囊泡膜的交融,病毒核衣壳进入胞浆。(3)干脆进入,某些无囊膜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与受体接角后,衣壳蛋白的多肽构形发生变更并对蛋白水解酶敏感,病毒核酸可干脆穿越细胞膜到细胞浆中,而大部分蛋白衣壳仍留在胞膜外,这种进入的方式较为少见。图21-4 病毒穿入过程的示意图(三)脱壳(uncoating):细胞溶酶体酶; 病毒脱壳酶穿入与脱壳是边续的过程,失去病毒体的完好性被称为“脱
14、壳 (Uncoating)”。人脱壳到出现新的感染病毒之间叫“隐藏期”。经胞饮进入细胞的病毒,衣壳可被吞噬体中的溶酶体酶降解而去除。有的病毒,如脊髓灰质炎病毒,在吸附穿入细胞的过程中病毒的RNA释放到胞浆中。而痘苗病毒当其困难的核心构造进入胞浆中后,随之病毒体多聚酶活化,合成病毒脱壳所须要的酶,完成脱壳。图21-5 病毒穿入与脱壳过程的示意图(四)生物合成(biosynthesis):病毒核酸复制; 病毒蛋白质合成DNA病毒与RNA病毒在复制机理有区分,但复制的结果都是合成核酸分子与蛋白质衣壳,然后装配成新的有感染性的病毒。一个复制周期大约需68小时。1. 双股DNA病毒的复制-多数DNA病毒
15、为双股DNA。双股DNA病毒,如单纯疹病毒与腺病毒在宿主细胞核内的RNA聚合酶作用下,从病毒DNA上转录病毒mRNA,然后转移到胞浆核糖体上,指导合成蛋白质。1) 病毒基因的mRNA转录(早期转录): 病毒本身含有RNA聚合酶,可在胞浆中转录mRNA。mRNA有二种:早期m RNA,主要合成复制病毒DNA所需的酶及调控蛋白等,如依靠DNA的DNA聚合酶,脱氧胸腺嘧啶激酶等,称为早期蛋白;2)病毒核酸复制:子代病毒DNA的合成是以亲代DNA为模板,按核酸半保存形式复制子代双股DNA。DNA复制出如今构造蛋白合成之前。3)晚期转录: 晚期mRNA与晚期翻译:晚期蛋白 - 衣壳蛋白, 包膜蛋白晚期m
16、RNA ,在病毒DNA复制之后出现,主要指导合成病毒的构造蛋白,称为晚期蛋白。图21-4 DNA病毒复制的主要步骤2. 单股RNA病毒的复制-RNA病毒核酸多为单股,病毒全部遗传信息均含在RNA中。又可分为:病毒RNA的硷基序列与mRNA完全一样者,称为正链RNA病毒。病毒RNA硷基序列与mRNA互补者,称为负链RNA病毒。逆转录病毒又称RNA肿瘤病毒 (Oncornavirus) ,病毒体含有单股正链RNA、依靠RNA的DNA多聚酶(逆转录酶)与 tRNA。(1) 正链RNA病毒的复制 以脊髓灰质炎病毒为例,侵入的RNA干脆附着于宿主细胞核糖体上,翻译出大分子蛋白,并快速被蛋白水解酶降解为构
17、造蛋白与非构造蛋白,如依靠RNA的RNA聚合酶。在这种酶的作用下,以亲代RNA为模板形成一双链构造,称“复制型(Replicative form)”。再从互补的负链复制出多股子代正链RNA,这种由一条完好的负链与正在生长中的多股正链组成的构造,秒“复制中间体(Replicative intermediate) ”。新的子代RNA分子在复制环中有三种功能:(1)为进一步合成复制型起模板作用;(2)接着起mRNA作用;(3)构成感染性病毒RNA。图21-5 正链RNA病毒复制的主要步骤(2) 负链RNA病毒的复制 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狂犬病毒与腮腺炎病毒等有囊膜病毒属于这一范畴。病毒体中含有RN
18、A的RNA聚合酶,从侵入链转录出mRNA,翻译出病毒构造蛋白与酶,同时又可做为模板,在依靠RNA的RNA聚合酶作用下合成子代负链RNA。图21-6 负链RNA病毒复制的主要步骤(3) 逆转录病毒(Retrovirus)复制过程 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病毒核时进入胞浆后,以RNA为模板,在依靠RNA的DNA多聚酶与tRNA引物的作用下,合成负链DNA(即RNA:DNA),正链RNA被降解,进而以负链DNA为模板形成双股DNA(即DNA:DNA),转入细胞核内,整合成宿主DNA中,成为前病毒。第二阶段,前病毒DNA转录出病毒mRNA,翻译出病毒蛋白质。同样从前病毒DNA转录出病毒RNA,在胞浆内装
19、配,以出芽方式释放。被感染的细胞仍持续分裂将前病毒传递至子代细胞。(五) 装配与释放: DNA病毒 (多数核内装配);RNA病毒(多数胞浆内装配) 包膜病毒 (出芽释放);无包膜病毒(破胞释放)新合成的病毒核酸与病毒构造蛋白在感染细胞内组合成病毒颗粒的过程称为装配(Assembly),而从细胞内转移到细胞外的过程为释放(Release)。大多数DNA病毒,在核内复制DNA,在胞浆内合成蛋白质,转入核内装配成熟。而痘苗病毒其全部成份及装配均在胞浆内完成。RNA病毒多在胞浆内复制核酸及合成蛋白。感染后6个小时,一个细胞可产生多达10,000个病毒颗粒。病毒装配成熟后释放的方式有:(1)宿主细胞裂解
20、,病毒释放到四周环境中,见于无囊膜病毒,如腺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2)以出芽的方式释放,见于有囊膜病毒,如疱疹病毒在核膜上获得囊膜,流感病毒在细胞膜上获得囊膜而成熟,然后以出芽方式释放出成熟病毒。也可通过细胞间桥或细胞交融邻近的细胞。二、异样增殖:(一)缺陷病毒 (defective virus): 病毒本身基因有缺陷病毒的增殖不只是产生有感染性的子代,绝大多数动物病毒在大量感染的状况下,经屡次增殖会产生缺损干扰颗粒(Defective interfering particles),它是能干扰亲代病毒复制的缺损病毒,其核酸有部分缺损或被宿主DNA片段交换。缺损干扰颗粒的根本特性是:(1)本
21、身不能繁殖;(2)有协助病毒存在时方能增殖;(3)干扰同种病毒而不干扰异种病毒的增殖;(4)在感染细胞内与亲代病毒竞争性增殖。由于缺损干扰颗粒的产生,使同种感染性病毒数量削减,在导致病毒的持续性感染中具有肯定的作用,但疫苗中含有大量缺损干扰颗粒会影响活疫苗的免疫效果。(二)顿挫感染 (abortive infection): 非包容细胞(三)干扰现象 ( interference )第三节 反抗力与变异病毒对理化因素的反抗力(一)物理因素1温度 大多数病毒(除肝炎病毒外)耐冷而不耐热。病毒一旦分开机体,经加热566030分钟,由于外表蛋白变性,而丢失其感染性,即被灭活。病毒对低温的反抗力较强,
22、通常在-20196仍不失去活性,但对反复冻融则敏感。一般可用低温真空枯燥法(Lyophilization)保存病毒,但在室温条件下枯燥易使病毒灭活。2盐类对病毒的稳定作用 克分子浓度的盐可进步病毒对热的反抗力。MgCl2对脊液灰质炎病毒、MgSO4对正粘与副粘病毒、Na2SO4对疱疹病毒具有稳定作用。因此在减毒活疫苗中须加这类稳定剂。有囊膜病毒即使在-90也不能长期保存,但参加爱护剂如二甲基亚砜(DMSO)可使之稳定。3 PH 病毒一般在pH5.09.0的环境是稳定的,但在某些病毒的血凝反响中,pH变更可影响变更试验的结果。4射线 紫外线、X线与高能量粒子 可杀活病毒,这是因为光量子可击毁病毒
23、核酸的分子构造,不同病毒其敏感度不一。某些活性染料(如甲苯胺兰、中性红、丫啶橙)对病毒具有不同程度的浸透作用,这些染料与病毒核酸结合后,易被可见光灭活。(二)化学因素1脂溶剂 有包膜病毒可快速被脂溶剂破坏,如乙醚、氯彷、去氧胆酸钠。这类病毒通常不能在含有胆汁的肠道中引起感染。病毒对脂溶剂的敏感性可作为病毒分类的根据之一。2甘油 大多数病毒在50%甘油盐水中能活存较久。因病毒体中含游离水,不受甘油脱水作用的影响,故可用于保存病毒感染的组织。3化学消毒剂 一般病毒对高锰酸钾、次氯酸盐等氧化剂都很敏感,升汞、酒精、强酸及强碱均能快速杀灭病毒,但0.5%1%石炭酸仅对少数病毒有效。饮水中漂白粉浓度对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医学 微生物学 电子 教案 病毒 总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