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案原地侧向推铅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体育教案原地侧向推铅球.docx(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原地侧向推铅球教师:梁成龙 指导教师:陈洪涛教材原地侧向推铅球 课次第4课次教师梁成龙学习程度程度六年级高二年级 学习目标1. 开展灵敏、速度、力气等素养,进步动作协调实力。2. 学习原地侧向投掷铅球技术,驾驭蹬地转髋,最终用力,进步投掷实力。3. 尝试合作互动的学练,培育探究和理论实力。重点蹬地转髋,最终用力正确地把球推出。难点全身协调用力,最终用力所产生的爆发力将球推出。场地学校操场器材铅球2030个流程学习内容教师导法学生学法组织与要求开始部分上课及课堂常规1师生问好,考勤。2简述上次课学习状况,提出有关技术要点。3检查作业完成状况。4宣本课教学任务,简述教学过程、要求及目的。5支配见习
2、生。6检查整理服装。7. 指挥队列练习。1.协作体育委员做好打算工作及常规工作。2向教师问好,期盼课的开场。3仔细听取教师讲课内容。4. 记住本课教学程序。5在教师的统一指挥下,进展队列队形练习。组织方法:教学要求:站队快速,列队整器,用心听讲。准备部分一、跑150200米。二、徒手操:手指、腕旋转运动扩胸运动体转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运动侧压腿运动三、 特地练习:四、 1、推铅球仿照练习(铁饼技术动作)。2、蹬转练习 1.讲解徒慢跑、徒手操的做法和特地练习的方法,提出要求。2.边喊口令边和学生一起做操和特地练习。3.扶植学生解决困难。4.对学生的表现进展激励和表扬。1.仔细听取慢跑、徒手操和特
3、地练习方法及要求。2.有问题时集体探讨解决,必要时向教师求助。3.做徒手操。4.做特地练习。5.正确评价自己的表现。组织方法: 教学要求:1.仔细做操,动作到位。流程学习内容教师导法学生学法组织与要求基本部分一、原地正面对前上方推拨铅球动作要领:练习时身体正对投掷方向两脚左右开立,右手持铅球在肩上,左臂自然上举,两腿微屈,用力时两腿蹬地,伸直向前上方推球,体会自下而上的用力依次。二、原地正面前后站立推铅球动作要领:两脚前后开立,稍宽于肩,身体重心位于弯曲的右腿上,右手持球于肩上,上体略后倾,左臂自然上举,用力时右腿主动蹬伸,带动身体迁移,在左侧有利支撑下挺胸送肩向前推球。三、学习原地侧向推铅球
4、动作要领:身体侧对投掷方向,两脚开立略比肩宽,左脚尖于右脚跟一条直线。两脚尖外展,身体重心落在弯曲的右腿上,右手持球,左臂抬起,推球时,右腿主动蹬转,重心向投掷方向挪动,在左腿的有利支撑协作下,挺胸送肩,伸臂拨球。四、嬉戏:铅球掷远嬉戏规则:1、 掷球时必需在起掷线后2、 掷球时必需采纳原地单手肩上推一、1、原地正面对前上方推铅球2. 教师做12次示范,树立直观感性相识,使学生加深对技术的理解。3、指导学生做原地正面对前上方推铅球练习。4. 边扶植学生练习边提示学生。5. 观看并指导学生的练习。6. .教学评价二、1、原地正面前后站立推铅球2. 教师做12次示范,树立直观感性相识,使学生加深对
5、技术的理解。3、指导学生做原地正面前后站立推铅球练习。4. 边扶植学生练习边提示学生。5. 观看并指导学生的练习。6. .教学评价三、1、教师做示范,明确要求。2、分组做徒手练习3、巡察指导、适时激励,纠错4、扶植学生练习5、教学评价四、嬉戏方法:将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各组按指定位置站好。教师发令后。排头人手持实心球单手肩上掷出。然后向前跑去捡球。交给第二个人后,跑到本队排尾,一次进展。掷过第一标记线,得一分;掷过第二标记线得2分;掷过第三标记线得3分。掷远完毕后统计各组得分数,得分多的组为胜。最终看分数数值,确定名次。一、二、1、 主动思索动作要领,吃透发力依次,不求投掷远度,只求正确的
6、推铅球技术,上下肢协调一样。2、 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先徒手驾驭姿态,在此根底上,徒手做仿照动作,主要体会最终用力的发力依次,然后在教师支配下,统一口令,持球做向前上方投掷练习。3、 在教师指导下,逐个主动主动进展原地向前上方推铅球。4.分两个场地依次进展练习。5.学生自由练习。6.评价教学效果。三、1、 学生开动脑筋2、 分组练习、主动参加3、 同学之间互相扶植互相点评、纠错、展示。四、1、 学生主动参加嬉戏。2、 学生在嬉戏过程中留意平安。3、 在嬉戏的过程中驾驭原地侧向投掷铅球的技术。组织方法: 投掷方向 - 教学要求: 强调课堂纪律,严密组织教法,集体或个人练习时,拾球时必需在统一口令后
7、集体拾球。易犯错误: 投掷时,只用手臂力气,不能充分发挥下肢和腰背肌肉力气。订正方法:多做仿照练习,体会用力依次。组织方法: 投掷方向 要求:强调课堂纪律,严密组织教法,集体或个人练习时,拾球时必需在统一口令后集体拾球。四、组织方法: - -1分-2分-3分要求:在嬉戏中拾球的同学留意平安。结束部分一、 放松活动:二、小结本课:本课任务完成状况。课堂组织纪律状况。三、布置作业。四、通报下次课学习内容,布置有关事项。五、归还器材。六、师生道别。1.讲解放松的要求2.探讨练习中存在的问题,挖掘教材练习的价值,完成学问技能的整合。3归还器材。4.师生道别。1.仔细听取放松的要求。2.充分放松身心,行成自我心理示意,放松不压抑。3.仔细听取教师的课堂总结,记请教师布置的有关事项。4.主动参加归还器材,养成酷爱劳动的习惯。教学要求:尽情快乐,欢快放松。 运动心理负荷练习强度:中下;密度:37;心理负荷:120130次分钟。课后小结本课教学任务效果良好,方法较当,运动强度、密度适中,学生反响良好。原地侧向推铅球教 师:梁成龙指导教师:陈洪涛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