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docx





《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音乐全册教学设计.docx(1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课 春意教学目的:1.“春天、“春雨、“小鸟都向人们“致春天驾临,本课汇编了一组描绘春意音乐作品。让我们在音乐感染下,进一步激发对大自然酷爱。2.倾听春水,感受拟人化“春水活泼、顽皮形象。倾听致春天,感受乐曲对春天描绘,尤其是第一与第三乐段,一样曲调,不同手法表现不同心情。让我们在倾听过程中体验音乐丰富表现力。3.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歌曲借景抒情,运用不同节拍、节奏表达对春天赞美。在学唱过程中学习切分节奏及乐句重复、变更(相像)重复创作手法。教学内容:1、倾听:致春天、春水2、表演:小鸟、小鸟、春雨蒙蒙地下3、音乐学问:切分音教材分析:小鸟小鸟是故事片苗苗插曲。曲调欢悦而又奔放,充
2、分表现了少年儿童在春意盎然春天里,酷爱大自然美妙情趣。歌曲为6/8拍,二段体构造。第一段(13小节)为齐唱,第二乐段为合唱。每段均由两个变更重复大乐句组成,音乐素材特别精炼而集中。第一乐段以每三个音构成一个活泼、快乐音乐动机“ 这个主导乐汇以先上行模进、后下行模进贯穿其中,给人以光明、轻快感觉,表现了少年儿童像一只快乐小鸟在祖国明媚春光里自由翱翔快乐华蜜形象。第二乐段是副歌性合唱,曲调在六度大跳后紧接连续同音反复和下行级进进展,并用“ 这样节奏,配以连接衬词“啦啦啦一挥而就,使得歌曲心情更加热忱快乐,抒发了少年儿童对美妙生活酷爱和华蜜快乐情感。教学重点:通过倾听和歌颂表达对春天爱教学难点:音乐
3、学问:切分音运用教学课时:三课时第一节教学内容:1、倾听致春天2、表演小鸟小鸟教学重点:通过倾听体会身边春天教学难点:表演小鸟、小鸟教学过程:一、倾听致春天 1.介绍作曲家国籍及作品背景为导入。(1)设问:“挪威地处欧洲哪里那里气候条件如何(2)讲解:春天对地处北欧挪威人民是多么美妙,作曲家格里格热忱地谱写了这首钢琴抒情小品。2.初听致春天。(1)设问:你能依据伴奏及旋律不同表现手法区分作品段落吗(2)老师可适时指导,如听第一段主题片段,以及第二段再现主题片段。还可扶植学生听辨第二部分低音区伴奏片段等,以降低学生听赏中困难,扶植他们听辨三段体不同心情音乐表现。3.复听致春天。要求学生在座位上用
4、脸部表情或微小动作,表达出三段音乐在开展过程中心情变更。 4.完成教材中书面作业。(1)画出第三部分图形谱,说明第一与第三部分旋律是一样, 但心情不同。如用同样线条,可以用线条粗细表达其热情情景。还可以依据想像在图形谱上添加其他图画等。(2)完成方格框内选择曲调高、低与心情安静、期盼、 热情。5.三度(观赏)创作。让学生依据自己理解,用舞蹈动作即兴表演对春天驾临时人们祈望心情,要把三段开展变更过程能表达出来。不求动作和舞姿美丽,主要是表达学生自主参与及他们对春天憧憬心情。二、表演小鸟小鸟1.生态环保导入。设问:(1)哪些小动物是人类好挚友我们要加以爱护。(2)你能说出描绘春天成语吗(春光明媚,
5、鸟语花香,春暖花开,莺歌燕舞)2.倾听范唱小鸟小鸟。设问:(1)歌曲是几拍子说出该拍号含义(复习6/8拍号) (2)歌曲表达了怎样心情,描绘了怎样情景3.学唱曲调。(1)老师范唱曲调。设问:曲调每一乐句有什么规律每起句第一拍有什么规律(弱拍起唱 第六拍起唱)(2)先学第一部分(第一乐段)。a.老师范唱。设问:听辨并找出一样与相像地方b.在老师指导下用6/8拍指挥图式,跟着老师指挥放慢速度视唱第一乐句(2小节)。c.学生自学第一乐段其他三个乐句(每句2小节)。d.按教材要求,画出该三个乐句图形谱,找出一样与相像部分。e.按曲调起伏,有感情地唱好第一部分曲调。(3)学唱合唱部分(第二乐段)曲调。a
6、.老师分别范唱两个声部曲调。设问:听辨并找出一样与不同地方b.在老师指导下,二个声部先学唱第二乐段第一乐句(2小节)。留意第一声部六度音程以及第二声部四度音准。c.分声部自学各自声部。老师重点辅导低声部。d.合唱合成。要求学生能互相倾听对方声部,做到和谐。(1)完好地唱全曲曲调,要表达出欢悦、活泼心情。(2)用“la唱全歌。留意合唱部分和谐;留意用稍快速度表达喜悦心情;留意每句休止符,要唱得“藕断丝连状,以表达快乐心情。(3)填入歌词要唱得更有感情。5.表演歌曲。在完成以上环节根底上,让学生发表表演歌曲处理意见,如:演唱形式;编配打击乐;伴舞;小品表演进展二度创作表演。表达对春天赞美。第二节教
7、学内容:春雨蒙蒙地下教学重点:表演歌曲教学难点:音乐学问:切分音教学过程:一、学习歌曲1气象学问导入:春天里“春光明媚是一种天气现象,天气不行能是恒久“春光明媚日子!设问:(1)还有哪一种天气现象(2)人们是怎样来形容春雨(3)春雨给大地带来了什么朝气2.观赏歌曲范唱。设问:(1)歌曲心情是怎样(2)“刷刷刷刷是什么模拟声你能仿照唱一下吗3.在老师指导下,练习模拟下雨声“刷刷刷刷。(1)前面部分8小节(包括间奏)要求二声部。(2)结尾处5小节(留意力度变更)要求。4.师生接唱。老师唱歌曲歌词部分,学生接唱雨声“刷刷刷刷部分。5.学唱曲调,学习切分音。(1)老师范唱曲调。 (2)讲解切分节奏及切
8、分音唱法。(3)在老师指导下学唱开始9小节曲调(学生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弄清强弱拍及后半拍节奏)。(4)学生自学第17小节以后曲调:先弄清节奏,再学唱曲调,老师有重点地指导有读谱困难学生。(5)用小快板速度抒情地抒发对春天赞美,唱好全曲。6.学唱歌曲,表演歌曲。(1)在有感情地朗读歌词后,填入歌词歌颂。(2)歌词词义探讨。设问:第一段歌词含义是什么第二段歌词:“这是生命在歌颂,这是种子在发芽,谈谈你是怎样理解(借景抒情)(3)在理解词、曲根底上,有感情地演唱歌曲。(4)配上打击乐,尤其是沙球在哪里用比拟相宜使歌曲表现更有声、有景、 有情。二、音乐学问:切分音1.正常强弱节奏:2.变更了强弱
9、关系,产生了切分音:改写成节奏,并唱一唱: 第三节教学内容:倾听春水 教学重点:领悟音乐作品中“春水教学难点:按节奏谱给音乐伴奏 教学过程:一、倾听音乐1、自然现象变更导入。设问:春水从何处来冬去春来,大地回春,冰雪溶化,形成春水。春水又怎样活动,他们去向哪里请听音乐。2.观赏童声合唱春水。设问: (1)歌曲创设了一幅怎样画面(2)合唱有几个声部表现出怎样心情(3)春水像不像活泼、顽皮孩子3.再听春水,边听边跟着歌声朗读歌词,并在教材歌词上划上小节线(如一次不成,可多听几遍)。二、儿歌与打击乐。1、按教材上标出节奏,练习徒手拍击。2、可以两人一组练习,即一人朗读一人拍击。也可以小组与小组练习,
10、最正确方案是个人边朗读边拍击。3、留意速度能与歌曲一样。4、学生为歌曲伴奏:播放歌曲录音,精确地为歌曲伴奏(按教材上标出节奏谱)。5、分组探讨,选择相宜节奏乐器按徒手打击节奏为歌曲伴奏。6、各组展示表演。比一比哪一组与音乐协作得最默契。三、拓展与探讨。1、设问:能否设计其他形式表演,并说说意图。如配乐作画;小品表演;歌曲伴舞2、重新设计节奏谱,并说说设计思路与意图。3、探讨成果表演。4、要主动表扬学生创建性表演,表扬他们创新精神。第二课、快乐村寨教学目的:1.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大家庭,本课介绍了苗族、彝族、藏族、佤族、侗族等少数民族音调风格及其风土人情,以激发我们对民族音乐酷爱, 拓宽我们音
11、乐文化视野,并搜集本地区民族歌舞,实行各族儿童联唱理论活动。2.倾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从各种丰富多彩音色中感受在少数民族村寨里,当喜讯传来时他们载歌载舞快乐场景。3.用美丽抒情心情演唱巴塘连北京、迷人火塘,以表达藏族、侗族少年儿童对美妙生活酷爱。在学唱过程中接着学习,切分音另一种形式 “ ,以更好地表现该地区民族音乐风格。教学内容:1、倾听北京喜讯到边寨、阿佤人民唱新歌2、表演巴塘连北京、迷人火塘3、编创与活动 教材分析:巴塘连北京是一首流行于四川巴塘一带藏族聚居地区民歌。歌曲构造特别简练,曲调短小而又美丽,节奏富于舞蹈律动感,它又以人们喜闻乐见民间歌舞形式,由领舞者用牛角胡或二
12、胡在队前领舞伴奏,男女分成两个圈,自右向左载歌载舞,故又称“巴塘弦子。歌曲为2/4拍、C宫调式、二个乐句构成一段体。第一乐句一开始就出现了全曲最高音,第2小节跨小节切分音运用使得曲调光明而又伸展,心情热情。歌词把东方彩虹比拟成通向北京云间金色大路,特别形象生动。第二乐句句首紧接着第一乐句尾音,曲调在五度跳进后作了一个旋律波浪形起伏,好像一条金色大路逶延长展,尽情地抒发了藏族人民憧憬首都北京和酷爱党、酷爱祖国深沉感情。教学重点:体会祖国多民族音乐教学难点:切分音型驾驭课时:三课时 第一节教学内容:1、倾听北京喜讯到边寨2、表演巴塘连北京教学重点:体会少数民族音乐气氛教学难点:驾驭音乐强弱韵律,唱
13、好歌曲教学过程:一、倾听北京喜讯到边寨1.猜谜导入:(播放乐曲第一主题音乐)谜语:考考你小耳朵:这段音乐风格是中国还是外国描绘场面是热情舞蹈场景还是恐惊斗争场面演奏乐队是中国民族乐队,还是西洋管弦乐队演奏形式是合奏还是独奏2.提示课题北京喜讯到边寨并解题。设问:(1)为什么喜讯是从北京传出(2)“边寨是什么地方3.熟识各主题音调。播放各主题音调(在课前要制作好各主题音带片段。放某一主题,让学生在课本谱例上找出是第几主题,并跟录音哼唱曲调,同时听辨是什么乐器演奏,完成课本上右下角练习。4.视听乐曲,理解作品构造。 细致倾听乐曲,同时依据刚熟识各主题音调,随音乐演奏用手指表示出各主题序号。老师可从
14、学生举手示意中获得反响,理解学生听赏程度,刚好地加以指导。5.师生探讨。设问:各主题都描绘了各种民族舞蹈。你能用动作、颜色或语言来表达各主题舞蹈场景吗完成课本右上角练习。6.复听全曲,各组选择某一主题边听边表演。(1)分组探讨选择五个主题中某一主题设计简练舞蹈动作。老师巡察,分别作指导(依据教材分析群舞、女群舞、独舞、男青年舞、男女对舞等)。(2)倾听全面,当进入某一主题时,相应当小组同学到教室空间中表演这一主题舞蹈场景。7.小结:我国西南边疆各少数民族,载歌载舞热忱奔放。当首都北京有特大喜讯传入边寨时,他们就用歌舞庆祝喜讯,表达他们快乐情景。二、表演巴塘连北京1.地理地貌学问导入:青藏高原海
15、拨几千米,世界屋脊喜马拉雅山就在青藏高原。由于山高冰封时间很长。马路修筑是特别困难。每当一地工路修筑起来当地人民心情是特别冲动。歌曲巴塘连北京正是这样背景反映。2.边唱、边放映藏族人民歌舞画面,视听结合,效果更佳。3.学唱曲调。(1)老师范唱曲调,并边唱边用2/4拍指挥图式划拍,做好示范。(2)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用指挥图式划拍,慢速度视唱前6小节。留意唱好连线(连音线、圆滑线)及乐句完好性。(3)学生分组视唱后5小节,老师巡察,学生间互相沟通学习。(4)完好地唱好全曲。留意强弱节拍感。4.复习切分音节奏,找出歌曲中跨小节切分音。5.完好地有感情地唱好全曲。6.在流畅完好地唱好曲调根底上,学唱歌
16、曲是迎刃而解。留意连线肯定要唱好,这是表现藏族歌曲风格重要手段。7.表演歌曲,用自制道具(服饰、哈达等)及藏族根本舞蹈动作边唱边演,表达藏族同胞快乐心情。 第二节教学内容:1、倾听阿佤人民唱新歌2、表演迷人火塘教学重点:切分节奏驾驭教学难点:切分节奏驾驭教学过程:一、倾听阿佤人民唱新歌1.从地理学问上导入:我国云南省地处西南,居住着很多少数民族同胞,大家比拟熟识有彝族、傣族等。在云南西盟,沦源等地居住着另一个少数民族佤族,他们世世代代在那里狩猎、耕耘,他们音乐与他们风格一样古朴、粗暴,请听阿佤人民唱新歌。2.观赏阿佤人民唱新歌。设问:歌曲表达心情给你什么感受(热忱、欢快)3.板书前奏6小节曲调
17、:“ 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唱这6小节曲调。设问:在曲调出现最多音,给你印象最深是哪几个音( )板书最终一小节衬词及曲调: 并在老师指导下学唱。 这是佤族语言,表示快乐、友好。4.再次复听阿佤人民唱新歌,在尾句时全体一起唱“江三木啰。5.反复倾听,学生可以即兴舞蹈,可以选择打击乐,可以拍手、跺脚随音乐拍击,假如能随音乐哼唱更好。总之形成一个载歌载舞场面,如同身临其境,投入地以快乐心情表达少数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华蜜生活情景。 二、学唱迷人火塘1.以民族风情风俗导入:侗族同胞在喜庆节日晚上,生起篝火围在火塘四周唱歌跳舞,抒发他们对生活憧憬,火塘象征着快乐时间。这是侗家风格。设问:你还能举出几个少数
18、民族风土人情吗2观赏迷人火塘范唱:先听音带范唱,让学生对合唱有一个完好印象。然后老师在伴奏音带伴奏下,分别范唱第一段歌词两个声部,让学生对每一个声部有一个初步感受。3解决重点:切分节奏(1)老师范唱第四乐句(即第7、8小节)。板书这两小节,老师分别范唱歌词与曲调。设问:这两种节奏是什么节奏与学过切分节奏有什么联络师生探讨,复习节奏。老师归纳并讲授新学问,切分音另一种形式:“;它是与“属特别节奏型,也称切分节奏,该音称切分音。4.在老师指导下,运用切分音学问学唱第四乐句。 第三节教学内容:1、表演歌曲迷人火塘2、编创与活动3、听辨训练教学重点:表现歌曲心情教学难点:编创与活动教学过程:一、表演歌
19、曲迷人火塘1、齐唱歌曲复习旋律2、在老师指导下,学唱第一、二乐句(即第14小节),并能流畅地唱好。3、全班分为两个大组,分别承担两个声部演唱,由这两个组分别自学各自声部。老师分别巡察指导。4、两个声部分别演唱,在老师指挥下合成,由于是复调声部,假如两个声部对自己声部都能流畅地唱好,合成时,只要能互相倾听,一般来说是能唱好。5、有感情地朗读歌词,体验歌词意境。6、以中速、抒情美丽地演唱歌曲。7、表演歌曲。1选择打击乐器伴奏。由学生自由选择,然后试做伴奏并作出评价。确定合适打击乐器后为营造歌曲情景作衬托。(2)作情景表演。 按教材图示围成两圈,内圈学生挥动红绸作火塘火苗,外圈学生手拉手边唱边转动歌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年级 下册 音乐 教学 设计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