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奇松第二课时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docx
《黄山奇松第二课时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山奇松第二课时完整的教学设计方案.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方案一、概述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讲读课文,这篇课文采纳了比方、拟人的修辞手法,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美之情。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由独钟。第二自然段详细描述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丽。第一课时教学后,学生已经学会了生字,而且能够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并理解了部分词语的意思。但基于学生思维的深刻性、语言的表达上仍欠缺,因此,本节课重视引导学生边视察、边读书、边思索,一切都在自读、自悟中完成。二、教学目标分析知识与技能: 1正确流利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通过概括黄山松的三个特色,学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习本文视察细致、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方法。过程与方法:通过“看”、“读”、“说”的过程,以读代讲,以读代问,扶植学生体会感受黄山松的奇、美,利用多媒体教学将黄山松奇与美的特点展示出来。情感看法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宠爱和赞美之情。2感受黄山松的的形象、品行、精神。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了解黄山松的三个特色,感受作者对黄山松的宠爱和赞美之情。教学难点:感受黄山松的形象、品行、精神。三、学习者特征分析1学生是五年级学生,思维活跃,课堂上能较自主地深化探究,对语文学习有深厚的爱好;2学生渴望自己
3、的学习得到确定,渴望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赞许;3学生在平常的生活当中有巡游自然风光的经验和体验;4学生已有确定的自学实力,能借助同伴合作和老师的点拨进行自主探究学习;5学生已经具备较为独立的识字实力,识字方法已有所驾驭,能采纳自己宠爱的方式来识记生字,可以较好的驾驭应用本课的四个生字。6学生能依据课文的示范,结合视察积累,依据提示仿写有关黄山奇松的练笔,并乐于表达。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1以问题解决为主的教学策略:(1)、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进行生字词的识记,自主探究不明白的问题,在其他同学的扶植或老师的提示下自主解决问题;(2)、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自己提出问题、通过同桌探讨和老师对重点词句(如:
4、“比较品尝”引导学生去比较品尝课文中关键的重点句子。从“读比读品尝”,在反复读以及玩味中得到感受,提高运用语言文字的实力。同时,也在读中感受作者对黄山奇松的宠爱之情。让学生自己找出问题的答案并和全班同学沟通(问题解决)。2自主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拓展资料和进行创新写作,在深化理解课文主题的基础上,提高阅读识字实力和写作水平,促进思维的深层次加工。五、教学资源与工具设计教材、教参,网络图片多媒体教室,多媒体。六、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境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黄山奇松的第一小节,通过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人们誉为“天下第一奇山”。黄山还有著名于世的“四绝”,哪“四绝”?(奇松、怪石、云海
5、、温泉),老师这里就有黄山“四绝的”图片,想看吗?下面我们一起来观赏黄山“四绝”(点击课件,观赏课件)。正是这“四绝”,使得黄山“著名于世”,而人们对“四绝”之中的“奇松”更是“情有独钟”。黄山最好的观松处,是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今日我们就来到玉屏楼前,一睹黄山奇松的风彩。2、齐读课题 :16黄山奇松【设计意图:借助媒体,让学生观赏黄山四绝,即可加深学生对黄山四绝的理解,又激起学生学习黄山奇松的学习爱好。】二、激情导读,感受奇松(一)学习第二自然段1、自学第二自然段。(1)玉屏楼前主要有哪些奇松?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打开书,自学课文第二节。(2)(点击课件,出示自学要求
6、):自学课文第二节,想一想:玉屏楼前主要有哪些名松?它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划出有关语句并读一读。(3)三大名松各有什么特点?有的同学已经想好了,等会儿告知老师。接下来,请同学们接着思索(点击课件,展示要求):三大名松,你最宠爱哪一棵?说一说你宠爱它什么?它长得怎么样?生活得如何?友情提示:选择自己宠爱的方式:1、加上自己的想象语言复述,2、通过有感情地朗读,3、用表演方式。可以同桌探讨、沟通。【设计意图:自学课文,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去读书,去思索,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培育了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同时让学生选择自己宠爱的方式学习。另外,同桌探讨,又培育了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2、汇报:
7、玉屏楼前主要有哪些名松?(相机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这三大名松里,你最宠爱哪一棵?请你用自己宠爱的方式向大家作介绍。【设计意图:让学生选择自己宠爱的内容去品尝、感悟,这样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爱好,又敬重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3、导学迎客松(点击课件,显示迎客松的图片)(1)瞧,这就是迎客松,课文是怎样描写迎客松的?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点击课件,显示迎客松的图片及相关语句)。(2)你宠爱迎客松什么?谁来向大家介绍迎客松?(或复述、或朗读、或表演)(相机板书:优美、遒劲)。(3)“枝干遒劲”什么意思?“枝干遒劲”说明白什么?(迎客松雄壮有力,充溢朝气),还从哪句看出它充溢朝气?(虽然饱经风霜,
8、却仍旧郁郁苍苍,充溢朝气)。 “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迎客松已经八百多岁了,这八百多年来,它会在悬崖俏壁上经验哪些艰难困苦?这说明白它的生命力怎么样?(生命力极其坚韧,实在令人称奇)。(4)指导朗读(读出它的英勇、赞美它的坚毅)(试读、指名读、评议、再读、齐读)【设计意图:训练要面对全体,能激励学生参加,主动投入训练,力求在课堂,学生人人动口、动手、动脑,使全部学生练有所得。】(5)还有哪些地方让你宠爱?(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似乎在欢迎客的到来)。(6)、想象:假如它是人,它会说话,它会怎样热忱地欢迎来自世界各地的来宾?(学生热忱地说欢迎词,并加上动作表演,指导朗读,读出它的热忱好客
9、)(7)、黄山上的奇松成千上万,迎客松能脱颖而出,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实在是了不得,实在是不简单,此时,你想对迎客松说些什么?(让学生尽情赞美迎客松的奇妙,尽情抒发他们对迎客松的酷爱之情。)(8)、指导朗读(读出你对迎客松秀美与坚韧的赞美)(9)小结学法。迎客松的热忱好客,给人们以宾至如归的感觉,那陪客松、送客松又有什么特点呢?4、小组合作学习沟通“陪客松”、“送客松”。5、全班汇报沟通“陪客松”(1)你宠爱陪客松什么?课文是怎样介绍陪客松的?(点击课件,显示陪客松的图片及相关语句)(2)“巨人”说明陪客松什么?(高大)“绿色巨人”说明白什么?(茂密,充溢朝气)(3)谁来读
10、一读这一句,体会陪客松的高大与秀美。送客松(1)课文又是怎样介绍送客松的?(点击课件,显示图片及相关语句)(2)你宠爱送客松什么?你能向大家做介绍吗?(3)“蟠曲”什么意思?(枝干曲折环绕)(4)游人把它比作自然盆景。(5)“你见过盆景?盆景美吗?盆景怎么会那样美?”送客松是自然盆景,说明什么?(生命力坚韧,无需雕琢、加工,却秀美无比,确实很奇妙)(6)还有谁宠爱送客松,你又宠爱送客松的什么?(理解:恋恋不舍)(7)想象:假如送客松是人,它会说话,它会怎样跟游客恋恋不舍地辞行?假如你是游客,你又该怎样跟送客松辞行?你能读出这种恋恋不舍的语气吗? (朗读、评议、再读)6、指导朗读第二节迎客松姿态
11、优美,枝干遒劲,陪客松犹如绿色巨人,高大秀美,送客松姿态独特,似乎自然盆景,三大名松既奇妙又秀美,让人赞美,令人憧憬,让我们大声地朗读课文的第二小节,再次感受三大名松的奇妙与秀美。(齐读课文第二节)(二)学习第三自然段1、三大名松是黄山奇松的杰出代表。黄山上除了三大名松之外,还有许很多多的黄山奇松,它们的姿态也很美。你瞧,它们向我们走来了(点击课件,观赏黄山奇松图片)2、说说你刚才看到了哪些姿态的奇松?这么多种姿态,用一个词来概括,那就是(板书:千姿百态)3、指导朗读第三节,感受黄山奇松的千姿百态三、总结全文,悟美抒情1、学完了课文,你有什么感受?2、课题是“黄山奇松”,奇在何处?(相机板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黄山 第二 课时 完整 教学 设计方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