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docx
《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三单元教案1.docx(33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 第 1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例1 练一练 练习五1-4题教学目的:1.经验探究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的过程,驾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运用已有学问解决新的计算问题,感受数学学问和方法的内在联络。3.在主动参及学习活动的过程中,进一步体验胜利带来的欢乐,激发探究计算方法、解决计算问题的爱好。重点难点:1.驾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理解在“竖式中,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及第一个因数相乘时,积的末尾要及十位对齐”的算理。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课件出示以下题目:(1)干脆写出得数。123= 2053= 252=1705= 1503= 1252= (2)用竖式计算:2
2、647=说一说,用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是什么?小结:两位数乘两位数,先用第二个因数的个位及第一个因数相乘,再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及第一个数相乘,最终把两次乘的结果相加。2.导入新课。今日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探究和计算有关的学问。(板书课题)二、沟通共享1.课件出示教材第27页例题1。让学生阅读例题1,和同桌说说自己获得了哪些信息。引导学生读题得出:(1)已知条件:月星小区有16幢楼,平均每幢楼住128户。(2)所求问题:月星小区一共住了多少户?2.解决问题,探究计算方法。(1)列出算式。让学生独立列出算式。指名口述算式,老师同时板书:12816=(2)尝试计算。让学生独立尝试用竖式计算。老
3、师巡察指导,特殊关注平常计算错误率较高的学生,留意他们每一局部积的书写位置和计算结果是否正确。(3)小组沟通算法。组织学生在四人小组内把计算的过程相互说一说。(4)全班沟通并集体反应。提问:先算什么?(先算1286)再算什么?(再算12810)最终算什么?(6个128及10个128的和)学生说计算过程,老师板书算式: 1 2 8 1 6 7 6 8 1 2 8 2 0 4 8提问:用竖式计算时要留意什么?提示学生留意:用竖式计算时,两局部积的一样数位要对齐。3.总结算法。(1)说一说,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和步骤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有什么区分和联络?(2)探讨:怎样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学生小组
4、探讨后师生共同小结:笔算三位数乘两位数及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方法类似,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及两位数的个位对齐,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乘三位数,得数的末位及两位数的十位对齐,最终把两次乘得的积相加。老师提示学生留意一样数位要对齐。三、反应完善1.完成教材第27页“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集体沟通时,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是如何计算的。2.完成教材第30页“练习五”第1、2、4题。第1题:是竖式计算过程中的口算练习。第2题:通过视察和计算来发觉竖式计算中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竖式计算方法的稳固。第4题:结合详细情境运用计算学问来解决问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订正。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
5、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补充及修改 第 2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例2 例3 练一练 练习五5-8教学目的:1.理解并驾驭“单价数量=总价、速度时间=路程”这两种数量关系,并能运用数量关系解决实际问题。2.初步培育学生运用数学术语的实力,开展学生分析、比拟、归纳、抽象、概括的实力。3.感受数学学问及生活的亲密联络,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感受三位数乘两位数笔算方法的应用价值。重点难点:1.理解并驾驭单价、数量和总价及速度、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2.运用数学术语概括、表达数量关系,并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以应用。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回忆生活中的常见问题。(课件出示题
6、目)(1)每个书包50元,4个书包多少钱?(2)一列动车每小时行200千米,4小时行多少千米?(3)李师傅每天消费15个零件,他6天可以消费多少个零件?指名学生口头列式,师生沟通反应。2.导入新课。在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很多多的数量关系,弄清晰这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对于我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都有很大扶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板书课题)二、沟通共享(一)教学单价、数量和总价的关系。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2情境图。学生视察情境图,搜集情境中的信息:钢笔每支12元,练习本每本3元;要买4支钢笔和5本练习本。2.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1)提问:什么是单价?什么
7、是数量?什么是总价?(2)追问:每种商品的单价各是多少?购置的数量呢?(3)介绍单价的读法和写法。(4)相识总价。引导思索:根据题目中购置钢笔的状况,我们可以求什么呢?指出:“4支钢笔一共多少钱”指的就是4支钢笔的总价。3.理解单价、数量和总价的数量关系。(1)课件出示下表:单 价数 量总 价钢笔( )元/支( )支( )元练习本( )元/本( )本( )元让学生先填写商品的单价和购置的数量,再分别求出总价。老师巡察,发觉错误刚好订正。(2)沟通探讨:总价及单价、数量之间有什么关系?老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状况进展板书:总价=单价数量(3)思索:已知总价和单价,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总价和数量呢?
8、师生沟通后板书:数量=总价单价 单价=总价数量4.师生共同小结。根据单价、数量和总价三个量的关系,只要知道两个量,就可以求出第三个量。我们在记这一组数量关系式时,只要记住“总价=单价数量”,就可以根据乘法算式各局部之间的关系,得出“数量=总价单价”和“单价=总价数量”。(二)教学速度、时间和路程的关系。1.课件出示教材第28页例题3情境图。引导学生读题,搜集情境图中的信息。2.理解“速度”“路程”和“时间”的含义。(1)提问:情境中给出的两条信息可以称为什么?(2)沟通速度的写法和读法。先让学生自己阅读教材,再进展沟通。(3)相识时间和路程。提问:行程问题中除了速度之外,还有哪些数量呢?指名说
9、说对时间和路程的理解。 3.探究速度、路程和时间的数量关系。 (1)课件出示下表: 速度时间路程列车( )千米/时( )时( )千米自行车( )米/分( )分( )米学生先填写和谐号列车及李冬骑自行车的速度,再分别求出行驶的路程。老师巡察,发觉错误刚好订正。 (2)沟通探讨:路程及速度、时间之间有什么关系?老师结合学生的汇报状况进展板书:路程=速度时间 (3)思索:已知路程和速度,可以求什么?怎样求?已知路程和时间呢?师生沟通后板书: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4.小结。三、反应完善1.完成教材第29页“练一练”第13题。第1题:练习单价和速度的写法。第2题:运用例题3的数量关系解决求路程的
10、问题。第3题:运用例题2的数量关系解决求总价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并集体订正2.完成教材练习五第5-8题。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补充及修改 第 3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练习五第9-13题教学目的:1.进一步驾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步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2.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相识,进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培育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3.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问的应用价值,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重点难点:1.稳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驾驭常见的数量关系。2.正确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
11、敏捷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学问再现1.复习旧学问。(1)用竖式计算。35168= 12745=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2)指名说说学过的数量关系有哪些。2.导入新课。今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用所学的学问解决问题。(板书课题)二、根本练习1.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练习。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五”第12 题。(1)老师出示题目,让学生说说这几道算式的特点。(2)提问:怎样用竖式计算三位数乘两位数?(3)组织练习。组织学生独立计算,指名学生上台板演。(4)集体讲评。结合详细题目,让板演的学生说说计算的过程。2.常见的数量关系的练习。(1)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五”第10题。出示题目,
12、指导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包含哪方面的数量关系,各是社么数量关系。提问:第(1)个问题和第(2)个问题分别求什么?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组织汇报沟通。沟通时提示学生关注对应的量。(2)完成教材第31页“练习五”第11题。出示题目,指导学生读题,说说题目中包含哪方面的数量关系,各是什么数量关系。提问:这道题求哪个量?怎么求?题目中哪个量是不变的?学生独立解答问题。组织汇报沟通,沟通时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先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路程,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求出速度。三、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还有哪些疑问?板书设计补充及修改 第 4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
13、内容:练习五14-19 思索题教学目的:1.进一步驾驭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进步计算的正确率和速度。2.通过练习,加深学生对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的相识,进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培育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3.在练习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问的应用价值,增加学好数学的信念。重点难点:1.稳固三位数乘两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驾驭常见的数量关系。2.正确分析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数量关系,敏捷运用所学的学问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百货商店有一种水瓶,单价原来是48元/个,降价后的单价是40元/个。原来买15个水瓶的钱,如今可以买多少个?2.一辆汽车以84千米/小时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
14、6小时到达。从乙地返回时用了8小时。这辆汽车返回时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二、根底练习1.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五”第15题。出示练习题,提问:这道题又和我们生活中什么问题有关呢?(工程问题)组织学生结合题目相识工程问题中的“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分析工程问题的数量关系: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效率=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组织学生独立解决问题。老师巡察,进展个别辅导。组织全班汇报沟通:第(1)题:248=192(个)第(2)题:19224=8(时)第(3)题:1928=24(个)2.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五”第16题。让学生读题,说说条件和问题,各人思
15、索两个问题有什么不同,各要怎样解决。学生独立解答,老师巡察。沟通:求最多用多少元怎样解答?最少呢?这两个问题的算式不同在哪里?为什么用的条件不一样?2.完成教材第3032页“练习五”中的其余练习。老师根据课堂时间状况进展合理支配,课堂时间不够时将剩余的练习题作为课后作业来完成。3.完成教材第32页“练习五”思索题。这道题可以供学有余力的学生进展练习,在稳固竖式计算方法的同时,培育学生的逻辑推理实力。三、课堂总结提问: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体会?板书设计补充及修改 第 5 课时 ( 月 日 ) NO:教学内容:例4 练一练教学目的:1.探究、发觉“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乘几,得到的积就等
16、于原来的积乘几”的改变规律;能运用积的改变规律敏捷地进展计算。2.经验视察、比拟、猜测、验证和归纳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体验探究和发觉数学规律的阅历,开展思维实力。3.通过参及学习活动,培育学生合作沟通的实力,并在探究活动中感受数学结论的严谨性及正确性。重点难点:1.探究、发觉积的改变规律。2.经验自主探究发觉规律、验证规律并应用规律的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创设问题。小明在计算“425”时,将因数5写成了50并进展了计算。问题一:小明能算出这个算式的正确答案吗?问题二:那他算出的积和正确的答案之间会有什么关系呢?让学生自由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2.导入新课。在乘法里面,两个因数相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四年级 下册 数学 第三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