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概要.docx
《建筑工程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概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建筑工程测量测量误差的基本知识概要.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筑工程测量测量误差的根本学问概要第五节 测量误差根底学问一、测量误差概述1测量误差产生的缘由 测量时,由于各种因素会造成少许的误差,这些因素必需去理解,并有效的解决,方可使整个测量过程中误差减至最少。理论证明,产生测量误差的缘由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1)人为因素。由于人为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包括观测者的技术程度和感觉器管的鉴别实力有确定的局限性,主要表达在仪器的对中、照准、读数等方面。(2)测量仪器的缘由。由于测量仪器的因素所造成的误差,包括测量仪器在构造上的缺陷、仪器本身的精度、磨耗误差和运用前未经校正等因素。 (3)环境因素。外界观测条件是指野外观测过程中,外界条件的因素,如天气的变更、植
2、被的不同、地面土质松紧的差异、地形的起伏、四周建筑物的状况,以和太阳光线的强弱、照耀的角度大小等。测量时受环境或场地之不同,可能造成的误差有热变形误差和随机误差为最显着。热变形误差通常发生于因室温、人体接触和加工后工件温度等情形下,因此必需在温湿度限制下,不行用手接触工件和量具、工件加工后待冷却后才测量。但为了缩短加工时在加工中需实时测量,因此必需考虑各种材料之热胀系数 作为补偿,以因应温度材料的热膨胀系数 不同所造成的误差。在实际的测量工作中,大量理论说明,当对某一未知量进展屡次观测时,不管测量仪器有多精细,观测进展得多么细致,所得的观测值之间总是不尽一样。这种差异都是由于测量中存在误差的缘
3、由。测量所获得的数值称为观测值。由于观测中误差的存在而往往导致各观测值与其真实值(简称为真值)之间存在差异,这种差异称为测量误差(或观测误差)。用L代表观测值,X代表真值,则误差=观测值L真值X,即 (5-1)这种误差通常又称之为真误差。由于任何测量工作都是由观测者运用某种仪器、工具,在确定的外界条件下进展的,所以,观测误差来源于以下三个方面:观测者的视觉鉴别实力和技术程度;仪器、工具的精细程度;观测时外界条件的好坏。通常我们把这三个方面综合起来称为观测条件。观测条件将影响观测成果的精度:若观测条件好,则测量误差小,测量的精度就高;反之,则测量误差大,精度就低;若观测条件一样,则可认为精度一样
4、。在一样观测条件下进展的一系列观测称为等精度观测;在不同观测条件下进展的一系列观测称为不等精度观测。由于在测量的结果中含有误差是不行避开的,因此,探讨误差理论的目的不是为了去歼灭误差,而是要对误差的来源、性质和其产生和传播的规律进展探讨,以便解决测量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在一系列的观测值中,如何确定观测量的最牢靠值;如何来评定测量的精度;以和如何确定误差的限度等。全部这些问题,运用测量误差理论均可得到解决。二、测量误差的分类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和间或误差两类:(一)系统误差在一样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未知量进展一系列观测,若误差的大小和符号保持不变,或依据确定的规律变更,这种
5、误差称为系统误差。例如水准仪的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而引起的读数误差,与视线的长度成正比且符号不变;经纬仪因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而引起的方向误差,随视线竖直角的大小而变更且符号不变;间隔 测量尺长不准产生的误差随尺段数成比例增加且符号不变。这些误差都属于系统误差。系统误差主要来源于仪器工具上的某些缺陷;来源于观测者的某些习惯的影响,例如有些人习惯地把读数估读得偏大或偏小;也有来源于外界环境的影响,如风力、温度和大气折光等的影响。系统误差的特点是具有累积性,对测量结果影响较大,因此,应尽量设法消退或减弱它对测量成果的影响。方法有两种:一是在观测方法和观测程序上实行确定的措施来消退或减弱系统误差的影
6、响。例如在水准测量中,保持前视和后视间隔 相等,来消退视准轴与水准管轴不平行所产生的误差;在测程度角时,实行盘左和盘右观测取其平均值,以消退视准轴与横轴不垂直所引起的误差。另一种是找出系统误差产生的缘由和规律,对测量结果加以改正。例如在钢尺量距中,可对测量结果加尺长改正和温度改正,以消退钢尺长度的影响。(二)间或误差在一样的观测条件下,对某一未知量进展一系列观测,假设观测误差的大小和符号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即从外表上看,误差的大小和符号均呈现间或性,这种误差称为间或误差。例如在程度角测量中照准目的时,可能稍偏左也可能稍偏右,偏向的大小也不一样;又如在水准测量或钢尺量距中估读毫米数时,可能偏大也可
7、能偏小,其大小也不一样,这些都属于间或误差。产生间或误差的缘由许多,主要是由于仪器或人的感觉器官实力的限制,如观测者的估读误差、照准误差等,以和环境中不能限制的因素如不断变更着的温度、风力等外界环境所造成。间或误差在测量过程中是不行避开的,从单个误差来看,其大小和符号没有确定的规律性,但对大量的间或误差进展统计分析,就能觉察在观测值内部却隐藏着一种必定的规律,这给间或误差的处理供应了可能性。测量成果中除了系统误差和间或误差以外,还可能出现错误(有时也称之为粗差)。错误产生的缘由较多,可能由作业人员无视大意、渎职而引起,如大数读错、读数被记录员记错、照错了目的等;也可能是仪器自身或受外界干扰发生
8、故障引起的;还有可能是容许误差取值过小造成的。错误对观测成果的影响极大,所以在测量成果中确定不允许有错误存在。觉察错误的方法是:进展必要的重复观测,通过多余观测条件,进展检核验算;严格依据国家有关部门制定的各种测量标准进展作业等。在测量的成果中,错误可以觉察并剔除,系统误差可以加以改正,而间或误差是不行避开的,它在测量成果中占主导地位,所以测量误差理论主要是处理间或误差的影响。下面具体分析间或误差的特性。三、间或误差的特性间或误差的特点具有随机性,所以它是一种随机误差。间或误差就单个而言具有随机性,但在总体上具有确定的统计规律,是听从于正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在测量理论中,依据间或误差的分布,我们
9、可以明显地看出它的统计规律。例如在一样的观测条件下,观测了217个三角形的全部内角。已知三角形内角之和等于180,这是三内角之和的理论值即真值X,实际观测所得的三内角之和即观测值L。由于各观测值中都含有间或误差,因此各观测值不愿定等于真值,其差即真误差。以下分两种方法来分析:(一)表格法由(5-1)式计算可得217个内角和的真误差,按其大小和确定的区间(本例为d=3),分别统计在各区间正负误差出现的个数k和其出现的频率k/n(n=217),列于表5-1中。从表5-1中可以看出,该组误差的分布表现出如下规律:小误差出现的个数比大误差多;确定值相等的正、负误差出现的个数和频率大致相等;最大误差不超
10、过27。理论证明,对大量测量误差进展统计分析,都可以得出上述同样的规律,且观测的个数越多,这种规律就越明显。表5-1 三角形内角和真误差统计表误差区间d正 误 差负 误 差合 计个 数k频 率k/n个 数k频 率k/n个 数k频 率k/n0336699121215151818212124242727以上3021151412852100.1380.0970.0690.0650.0550.0370.0230.0090.00502920181610862000.1340.0920.0830.0730.0460.0370.0280.00900594133302216114100.2720.1890.1
11、520.1380.1010.0740.0510.0180.0050合 计1080.4981090.5022171.000(二)直方图法为了更直观地表现误差的分布,可将表5-1的数据用较直观的频率直方图来表示。以真误差的大小为横坐标,以各区间内误差出现的频率k/n与区间d的比值为纵坐标,在每一区间上依据相应的纵坐标值画出一矩形,则各矩形的面积等于误差出如今该区间内的频率k/n。如图5-1中有斜线的矩形面积,表示误差出如今+6+9之间的频率,等于0.069。明显,全部矩形面积的总和等于1。可以设想,假设在一样的条件下,所观测的三角形个数不断增加,则误差出如今各区间的(5-2)频率就趋向于一个稳定值
12、。当n时,各区间的频率也就趋向于一个完全确定的数值概率。若无限缩小误差区间,即d0,则图5-1各矩形的上部折线,就趋向于一条以纵轴为对称的光滑曲线(如图5-2所示),称为误差概率分布曲线,简称误差分布曲线,在数理统计中,它听从于正态分布,该曲线的方程式为(5-3)式中:为间或误差;(0)为与观测条件有关的一个参数,称为误差分布的标准差,它的大小可以反映观测精度的凹凸。其定义为:在图5-1中各矩形的面积是频率k/n。由概率统计原理可知,频率即真误差出如今区间d上的概率P(),记为(5-4)依据上述分析,可以总结出间或误差具有如下四个特性:(1) 有限性:在确定的观测条件下,间或误差确实定值不会超
13、过确定的限值;(2) 集中性:即确定值较小的误差比确定值较大的误差出现的概率大;(3) 对称性:确定值相等的正误差和负误差出现的概率一样;(4) 抵偿性:当观测次数无限增多时,间或误差的算术平均值趋近于零。即 (5-5)式中 在数理统计中,也称间或误差的数学期望为零,用公式表示为E()=0。图5-2中的误差分布曲线,是对应着某一观测条件的,当观测条件不同时,其相应误差分布曲线的形态也将随之变更。例如图5-3中,曲线I、II为对应着两组不同观测条件得出的两组误差分布曲线,它们均属于正态分布,但从两曲线的形态中可以看出两组观测的差异。当=0时,。、是这两误差分布曲线的峰值,其中曲线I的峰值较曲线I
14、I的高,即12,故第I组观测小误差出现的概率较第II组的大。由于误差分布曲线到横坐标轴之间的面积恒等于1,所以当小误差出现的概率较大时,大误差出现的概率必定要小。因此,曲线I表现为较陡峭,即分布比拟集中,或称离散度较小,因此观测精度较高。而曲线II相对来说较为平缓,即离散度较大,因此观测精度较低。第二节评定精度的指标探讨测量误差理论的主要任务之一,是要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在图5-3中,从两组观测的误差分布曲线可以看出:但凡分布较为密集即离散度较小的,表示该组观测精度较高;而分布较为分散即离散度较大的,则表示该组观测精度较低。用分布曲线或直方图虽然可以比拟出观测精度的凹凸,但这种方法即不便利也不
15、好用。因为在实际测量问题中并不须要求出它的分布状况,而须要有一个数字特征能反映误差分布的离散程度,用它来评定观测成果的精度,就是说须要有评定精度的指标。在测量中评定精度的指标有下列几种:一、 中误差由上节可知(5-3)式定义的标准差是衡量精度的一种指标,但那是理论上的表达式。在测量理论中观测次数不行能无限多,因此实际应用中,以有限次观测个数n计算出标准差的估值定义为中误差m,作为衡量精度的一种标准,计算公式为 (5-6)【例5-1】有甲、乙两组各自用一样的条件观测了六个三角形的内角,得三角形的闭合差(即三角形内角和的真误差)分别为:甲:+3、+1、-2、-1、0、-3;乙:+6、-5、+1、-
16、4、-3、+5。试分析两组的观测精度。【解】用中误差公式(5-6)计算得:从上述两组结果中可以看出,甲组的中误差较小,所以观测精度高于乙组。而干脆从观测误差的分布来看,也可看出甲组观测的小误差比拟集中,离散度较小,因此观测精度高于乙组。所以在测量工作中,普遍承受中误差来评定测量成果的精度。留意:在一组同精度的观测值中,尽管各观测值的真误差出现的大小和符号各异,而观测值的中误差却是一样的,因为中误差反映观测的精度,只要观测条件一样,则中误差不变。在公式(5-2)中,假设令f()的二阶导数等于0,可求得曲线拐点的横坐标=m。也就是说,中误差的几何意义即为间或误差分布曲线两个拐点的横坐标。从图5-3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建筑工程 测量 测量误差 基本知识 概要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