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大全1.docx
《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大全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教版九年级上科学第三章能量的转化与守恒知识点大全1.docx(3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九上第三章 能量的转化及守恒【第1学时】第1节 能量的互相转化一、能量的转化及转移1、多种形式的能量:机械能(动能和势能)、势能(弹性势能和重力势能)、内能、化学能、电能、光能、太阳能、核能【能量是多种形式存在的,但要留意一个物体可以同时具有多种形式的能】(1)机械能:存在于运动的物体(动能)或具有肯定高度的物体(重力势能)或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弹性势能)中;(2)内能:物体内局部子动能和分子势能的总和;任何物体都具有内能,又叫热能;(3)光能:能发光的物体具有的能量,太阳能属于光能;2、能量的转化及转移(1)能量的转化: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分析某过程中能量转化的步骤: 明确探讨对
2、象和所要探讨的过程; 物体在起始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的形式; 物体在最终位置所具有的能量的形式;(2)能量的转移: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3)能量可以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也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4)要获得一种能量必需以消耗另一种能量为代价,所谓“消耗能量”、“利用能量”或者“获得能量”,本质上就是能量互相转化或转移的过程;【第2学时】第2节 能量转化的量度一、功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缺一不行(同时性、同向性、同体性)(1)作用在物体上的力;(2)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间隔 ;2、力对物体没有做功的三种状况: “有劳无功”(1)没有力,但有间隔 : “无劳无功”如:物体没
3、有受到力的作用,但因为惯性通过一段间隔 ,也就没有什么力做功;(2)有力的作用,但没有间隔 的挪动:也就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通过间隔 ,力对物体不做功; “有劳无功”如:一个静止的汽车,一个人用了很大的力推他,但不动,因此推力对汽车没有做功;(3)物体受到力的作用,也运动了一段间隔 ,但在力的方向上没有间隔 的挪动,这个力对物体没有做功; “劳动无功”如:手提着水桶在程度面上运动了一段间隔 ,水桶虽然受到提力的作用,但是由于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上,且挪动的是程度间隔 ,不在同一方向上,故而提力对水桶没有做功;3、做功的表示说法:力对受力物体做功、施力物体对受力物体做功、施力物体做功、力做功;二、功的
4、计算1、计算公式:功等于力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间隔 的乘积; W=Fs (F的单位是牛N,s的单位是米m,功W的单位是焦J)【明确】 要明确是哪个力对哪个物体做功,或者是哪个施力物体对哪个受力物体做功; 公式中的F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公式中的s是物体在力F作用下通过的间隔 ;“在力方向上通过的间隔 ”要引起重视; W=Fs中的F是使物体沿着F方向挪动s间隔 过程中始终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其大小和方向是不变的;2、功的单位:焦耳,简称“焦”1J=1Nm3、把一只鸡蛋举高2m所做的功大约是1J;4、【思维逆向】将举高物体时F所做的功可以视为:克制阻力(重力)G做的功,即W=Gh;5、物体具有做功
5、的本事,是因为它具有能;做功的过程本质上就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即力对物体做多少功,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因此用功来量度能量转化的多少,能量的单位及功的单位一样;6、能量转化越多,做功越大;能量转化越少,做功越小;三、功率1、比拟做功的快慢(1)一样的功,比拟做功的时间,所用的时间越少做功越快,所用的时间越多做功越慢;(2)一样的时间,比拟做功的多少,做功越多,做功越快;做功越少,做功越慢;(3)比拟做功的多少刚好间的比值,比值越大,做功越快;比值越小,做功越慢;2、功率(1)定义:单位时间内物体所做的功;(2)功率大小反映了做功的快慢,做功越快,功率越大;做功越慢,功率越小;能量转化的越快,功
6、率越大;能量转化的越慢,功率越小;【小贴士】 功率只反映做功的快慢,不能表示做功的多少,如功率大做功就多,这句话不对,还的看时间,由此可得,功率的大小确定于做功的时间和做功的多少两个因素确定的; 功率及机械效率是完全不相关的两个物理量,不要混淆;(3)功率的公式:P=W/t 【功W的单位J;功率P的单位是瓦W;时间t的单位是秒s】【思维拓展】 功率公式P=W/t是指平均功率,即在时间t内的平均功率,而不是某一时刻的瞬时功率; 当物体在力F的作用下,以速度v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由W=Fs、v=s/t、P=W/t可得P=Fv;例:汽车上坡时,需要肯定的功率,减慢速度就是为了增大上坡的牵引力,这样有利
7、于上坡;3、功率的单位:瓦特,简称“瓦”,W1W=1J/s 1KW=1000W 1MW=1000KW=106W4、常见的功率:韶山型电力机车4200千瓦 汽车约为50100千瓦喷气式飞机约11万千瓦 人步行约70瓦,短时间快速运动可达1千瓦5、1000W=1000J/s的意义:物体在每秒内所做的功为1000J;物体在1秒内有1000J的能量发生转化;【第3学时】第3节 相识简洁机械一、杠杆1、定义:一根硬棒,假如再力的作用下,能绕固定点转动,这根硬棒就叫杠杆;(1)一根硬棒能成为杠杆,应具备2个条件:要有2个力的作用,一个能使它转动,另一个阻碍它转动,且能绕固定点转动;如:瓶盖起子在没有运用时
8、就是不能称为杠杆;(2)杠杆的形态可以是直的,也可以是弯的,但必需是硬的。2、杠杆五要素:(1)支点:使杠杆围着转动的固定点(常用O表示);(2)动力:使杠杆转动的力(常用F1表示);(3)阻力:阻碍杠杆转动的力(常用F2表示);【不管是动力还是阻力,杠杆都是受力物体,作用于杠杆的物体都是施力物体;尤其是阻力方向的推断是杠杆学习的难点之一,要明确阻力是阻碍杠杆(即硬棒)转动的力;】(4)动力臂:从支点到动力作用线的间隔 ,用“L1”表示;(5)阻力臂:从支点到阻力作用线的间隔 ,用“L2”表示;【 它是指从支点到力的作用线的垂直间隔 ,千万不能理解为支点到力的作用点的长度; 力臂不肯定在杠杆上
9、; 力的作用线即通过力的作用点,沿力的方向所画的直线; 支点可以在杠杆的中间,也可以在杠杆的两侧,肯定在杠杆上; 当力作用在支点时,力臂为0;】3、力臂的画法 “一找点,二画线,三作出垂线段”(1)在杠杆的示意图上,确定支点O;(2)画好动力作用线及阻力作用线,画的时候要用虚线将力的作用线延长;(3)再从支点O向力的作用线引垂线,画出垂足,则从支点到垂足的间隔 就是力臂,力臂用虚线(或实线)表示并用大括号勾出,在旁边标上字母“L1”或“L2”,分别表示动力臂和阻力臂;4、生活中的杠杆:钓鱼竿、镊子、铡刀、钳子、垃圾桶、剪指刀、铁锹、钓鱼竿、天平、滑轮;二、杠杆平衡的条件1、杠杆平衡:杠杆在动力
10、和阻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转动状态,我们就说杠杆平衡;2、杠杆平衡的条件:(1)内容:动力乘以动力臂等于阻力乘以阻力臂;(2)表达式:F1L1=F2L2 或 F1/F2=L2/L13、探讨杠杆平衡条件的试验:(1)试验开场时调整杠杆程度位置平衡:为了不计杠杆自重对试验结果的影响;(2)试验过程中调整杠杆程度位置平衡:为了便利测力臂;(3)试验开场前,当发觉杠杆向右端倾斜,可使左、右端螺母一律向左调;(4)试验开场时,绝不能调整杠杆两侧的螺母,而是通过调整变更动力、阻力、动力臂或阻力臂,来实现杠杆的再次在程度位置平衡;(5)屡次试验是为了避开试验的偶尔性;4、由杠杆平衡的原理可以看出,F
11、1L1=F2L2,当L1L2时,F1F2,即在力臂较大的一端施加一个较小的力,就可以在另一端获得一个较大的力,所以有人称杠杆对力有“放大作用”。5、杠杆的分类杠杆类型杠杆特点杠杆优点杠杆缺点应用省力杠杆L1L2F1F2动力阻力省力费间隔 手推车、瓶盖起子费劲杠杆L2L1F2F1动力阻力省间隔 费劲缝纫机脚踏板手柄长,刀口短的剪刀等臂杠杆L1L2F1F2动力阻力既不省力、也不省间隔 天平、定滑轮【说明】(1)推断杠杆是省力还是费劲,要通过动力臂及阻力臂的大小相比拟来确定,为了比拟动力臂和阻力臂的大小,最好画出杠杆示意图,在图上把杠杆的支点、动力臂、阻力臂、动力和阻力都表示出来,建立直观的图景,便
12、于推断。例如:天平。(2)省力杠杆:省力但费间隔 ,由于功=力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间隔 ,故省力杠杆不省功;动力在做功过程中,消耗的能量转化成了内能;(3)费劲杠杆:费劲但省间隔 ;设计这类杠杆的目的就是为了在需要省间隔 而不需要省力的状况下应用;如:钓鱼竿钓鱼时虽然费劲,但手臂挪动很短间隔 可使鱼挪动很长间隔 ;三、滑轮1、定滑轮和定滑轮的区分定滑轮定滑轮含义位置固定不动的滑轮位置随重物挪动的滑轮本质等臂杠杆(支点在滑轮中心轴处)动力臂为阻力臂两倍的省力杠杆(支点在固定端绳子及滑轮相切处)特点1、不能省力 2、不能省间隔 3、能变更力的方向4、定滑轮中,各个方向上的拉力大小不变1、省一半力;2
13、、费间隔 ;3、不能变更力的方向;【说明】定滑轮的特点:(1)能变更力的方向;(2)不能省力,即 拉力F物体的重力G(志向状态);实际状况下,要考虑绳子及滑轮之间的摩擦力f,因此 拉力F物体的重力G绳子及滑轮之间的摩擦力f(3)不能省间隔 ,即 物体上升的间隔 拉力作用点挪动的间隔 (sh);(4)拉力F所做的功Fs克制物体的重力G做功Gh(志向状态);实际状况下,拉力F所做的功Fs克制物体的重力G做功Gh克制摩擦力f做功fs;(5)拉力F作用点挪动的时间t及物体上升所用的时间一样,因此,可以看出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功率P的变更;(同时性)(6)定滑轮中,拉力的大小不会随拉力的方向的变更而变更;
14、即:拉力大小始终一样;定滑轮的特点(1)不能变更力的方向;(2)省一半的力:根据杠杆平衡原理,由于L1=2L2 ,则拉力F1=2F2,志向状态:拉力F1/2G实际状况:拉力F1/2(物体重力G定滑轮重力G绳子及定滑轮之间摩擦力f)(3)拉力作用点挪动的间隔 是物体挪动的间隔 的两倍(s2h):(4)志向状态:拉力F所做的功Fs克制物体的重力G所做的功Gh;实际状况:拉力F所做的功Fs克制物体的重力G所做的功Gh克制定滑轮重力所做的功Gh克制绳子及定滑轮之间的摩擦力做功fs;(5)拉力F作用点挪动的时间t及物体上升所用的时间一样,因此,可以看出物体在整个过程中的功率P的变更;(同时性)(6)定滑
15、轮中,拉力大小会随拉力方向的变更而变更;竖直向下时,拉力最小,最省力;四、滑轮组1、特点:同时具备定滑轮和定滑轮的特点,既可以省力,又能变更力的方向(但费间隔 );(1)省力状况:重物和动滑轮的总重由几段绳子担当,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就是总重的几分之一,F1/n(G物G动)n表示及动滑轮相连的绳子段数(不计摩擦和绳子自身重力)(2)确定滑轮组中担当重物绳子的段数n的方法:A、要分清哪个是定滑轮,哪个是动滑轮。B、在动滑轮及定滑轮之间画一条直线,将它们隔开来,只计算绕在动滑轮上的绳子段数;(3)组装滑轮组的方法:确定绳子段数后,根据“偶定奇动”原则; n=2 n=3A、滑轮组设计原则可归纳为:“偶定
16、奇动”n为偶数时,绳子从定滑轮开场;n为奇数时,绳子从动滑轮开场;B、绕绳方法有一点切记:绳不行相交;(3)拉力F作用点挪动的间隔 sn物体上升的间隔 h五、机械效率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的定义(1)有用功:必需要做的这局部功,叫做有用功,用W有用表示;(2)额外功:虽然不需要,但又不得不做的功,叫做额外功,用W额外表示;(3)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的总和,用W总表示,即W总=W有用W额外;2、在提升物体时,总功(人消耗的化学能)一方面转化为有用功(物体增加的势能),另一方面转化为额外功(机械增加的势能或摩擦产生的内能)(1)对于不同的目的有用功和额外功会发生变更,如:用水桶从井里打水的过程,
17、对水桶中的水所做的功为有用功,对水桶所做的功为无用功;但当水桶不当心掉入井里,想方法把水桶从井中捞出时,对水桶所做的功为有用功,而对残留在水桶中的水所做的功为无用功;3、机械效率(1)定义:有用功及总功的比值叫做机械效率,用表示(2)公式:=W有W总100%=W有(w有+w额)100% (3)机械效率是一个比值,通常用百分比表示,由于总功大于有用功,所以小于1,效率是标记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越高,机械的性能越好;4、定滑轮的机械效率:(1)总功:拉力所做的功W=FS;(2)有用功:克制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G物h;(3)额外功:克制绳子重力和摩擦所做的功W=(G绳f)h;(4)若不考虑绳子
18、重力和摩擦,则机械效率为100%;5、动滑轮、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总功:拉力所做的功W=FS;(2)有用功:克制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G物h;(3)额外功:克制动滑轮的重力、绳子重力和摩擦所做的功W=(G动G绳f)h;(4)若不考虑绳子重力和摩擦,则机械效率= G物hFS= G物h(G物h + G动h)= G物(G物 + G动)= G物nF;6、进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在全部有用功不变的状况下,减小额外功;如:削减动滑轮的个数,或换用质量小的动滑轮,或尽量的减小摩擦等;(2)在所做的额外功肯定的状况下,增大有用功,即在机械能承受的范围内尽可能增加每次提起重物的重力;7、影响滑轮组的机械效
19、率的因素: 物体的重力、动滑轮的重力、绳子重力、摩擦力,但及上升的高度无关;六、斜面的机械效率1、总功:拉力所做的功W=FS;2、有用功:克制物体重力所做的功W=Gh;3、额外功:克制摩擦力所做的功W=fS;4、机械效率:= G物hFS= G物h(G物h + fS)5、影响斜面机械效率的因素:斜面的倾斜程度(斜面的长度和斜面的高度)、斜面的粗糙程度6、斜面的作用:省力;例如:盘山马路;7、若斜面是光滑的,则FS=Gh;【第4学时】第4节 动能和势能一、动能1、定义: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1)一切运动的物体都具有动能,例如:运动的汽车、飞行的子弹、翱翔的小鸟等;2、影响动能大小的确定因素:物
20、体的质量、物体的速度(1)取同一个小钢球的目的:为了限制质量一样;(2)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为了限制小钢球到达程度面的速度一样;(3)运用到的科学方法:限制变量法(限制物体的质量或物体的速度)、转化法(根据小球将一样的木块推出的间隔 的远近来推断物体具有动能的大小)(4)结论:在物体的质量一样时,物体的速度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 在物体的速度一样时,物体的质量越大,物体的动能越大;二、势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一)重力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势能(1)推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重力势能,关键看此物体相对某一个平面有没有被举高,即相对此平面有没有肯定的高度,若有,则物体具有重力势能;若没
21、有,则物体不具有重力势能;2、影响重力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质量、物体所处的高度;(1)运用到的科学方法:限制变量法(限制物体的质量或物体所处的高度)、转化法(根据被砸沙坑的深度来推断物体具有重力势能的大小)(2)结论:在质量肯定下,物体的所处的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在高度肯定下,物体的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二)弹性势能1、定义:物体由于发生形变而具有的势能;2、影响弹性势能大小的因素:物体的形变大小(1)推断一个物体是否具有弹性势能,关键看此物体是否发生弹性形变,若物体发生弹性形变,则此物体具有弹性势能;(2)要推断物体的弹性势能是否发生了变更或发生了怎样的变更,关键看此物体的形变程
22、度有没有发生变更,若物体的形变程度变大,则物体的弹性势能变大;若物体的形变程度变小,则物体的弹性势能变小;三、动能和势能的互相转化1、单摆:单摆的摆锤从最高点摆向最低点时,位置越来越低,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从最低点摆向最高点时,位置越来越高,重力势能增大,动能减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2、滚摆:在下降过程中,越转越快,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大,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上升过程中,越转越慢,它的重力势能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小,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3、机械能:动能和势能总和;4、机械能守恒: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互相转化,在转化过程中,假如不受阻力,机械能总量保持不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浙教版 九年级 科学 第三 能量 转化 守恒 知识点 大全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