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及巩固练习1.docx
《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及巩固练习1.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数学知识点及巩固练习1.docx(1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新苏教版小学二年级上数学学问点及稳固练习一、教材内容:1100以内的加、减法(三)2.平行四边形的初步相识3.表内乘法(一) 4.表内除法(一)5.厘米与米6.表内乘法与表内除法(二)7.视察物体 二、教学目的:1学问技能: (1)使学生能列竖式计算100以内的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计算,驾驭比拟简便的竖式书写方法。理解并驾驭求比一个数多(少)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能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2)使学生联络详细情境,初步相识乘,除法的含义,探究并理解乘法口诀,能熟记乘法口诀,能娴熟地口算表内乘除法,能联络乘除法的含义,应用学过的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3)使学生通过视察,
2、操作,思索与沟通等活动,初步相识四边形,五边形与六边形等平面图形,初步相识线段,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实际长度表象,会用厘米与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的长度,会用如“第几排第几个”的方式描绘物体的位置。在视察同一个物体时,初步体会从不同位置看到的物体的形态有时是不同的。2数学思索:(1)使学生在相识乘法,除法的含义以及编制乘法口诀的过程中,进一步丰富对100以内数的相识,开展数感与初步的抽象思维。(2)使学生在相识图形,测量长度,确定位置,分辨方向,视察物体等活动中,进一步感受简洁平面图形的特征,初步建立1厘米与1米实际长度的表象,学会用适宜的方式描绘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体会物体与它相应的视
3、图的联络,开展空间观念。(3)使学生在用乘法口诀计算相应的除法,用表内乘除法计算解决简洁的实际问题,选择适宜的长度单位测量,估计物体或线段的长度。3问题解决:(1)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联络学过的数与计算,空间与图形的学问与方法从生活中提出并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问题,开展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乘除法计算解决简洁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初步学会借助摆学具,画图形等方法理解图中的数量关系,初步学会依据须要解决的问题选择适宜的已知条件。在测量物体或线段长度的过程中,初步学会选择适宜的测量工具,计量单位与测量方法。(3)使学生在拼图形,测量长度,视察物体及简洁的调查等活动中,进一步学会与同
4、伴合作,学会与别人沟通自己的想法与做法.(4)使学生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与结果,并在沟通中更清晰地相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与结果.4情感看法:(1)使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主动参加编制乘法口诀,视察与发觉简洁平面图形的特征,测量物体或线段的长度,确定物体的位置与方向,用方块图表示统计结果以及描绘事务发生的可能性等活动,增加对数学的新奇心,获得一些胜利的体验,初步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念.(2)使学生在用学过的计算解决简洁实际问题,测量或估计物体的长度,描绘物体间的位置关系,初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亲密联络,感受数学活动过程的探究性与数学思索的合理性。(3)使学生在老师的激励与扶植下,主动克制数学学
5、习中遇到的困难,初步养成发觉错误刚好改正的良好学习习惯。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乘除法的计算及解决问题难点:1相识并运用常用的单位厘米、米2平行四边形的相识3从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视察物体4解决实际问题 一.100以内的笔算加法与减法(三)学问点:1.用竖式计算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运算:2.划线肯定要用尺子,抄错数是一个严峻的问题。3. 理解“不一样多”变成“同样多”的解题策略。4.求“比一个数比多几(或少几)的数是多少?要弄清晰数量之间的关系,知道谁比谁多,谁比谁少,再分析用加法还是减法。练习与稳固:1、竖式计算77-29-35= 19+38+26= 48+29-39= 2、填空(1)
6、在下面横线上画,使的个数比多4个。_算式是:_;(2)明明有28枚邮票,明明有18枚邮票 ,大力比明明少( )枚邮票 ,明明送给大力( )枚后,两人的邮票枚数同样多。 3、解决问题(2)一条裤子46元,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多24元,一件上衣要多少钱?(3)一箱牛奶要45元,一瓶花生油要37元,妈妈带100元,够吗?二、相识图形学问点:1.初步相识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等平面图形,知道这些图形的名称,能识别这些图形。2.使学生在相识图形的过程中,进一步产生对数学学习的爱好与自信念,培育主动与同伴合作、沟通的意识。3.在折、拼、剪等活动中体会图形的变换与联络。练习与稳固:1.下列图形中,是平行四边形
7、的有 (填序号)。 (1) (2) (3) (4) (5) (6) (7)2.按要求在每个图形上画一条线,把它分成两个指定的图形。两个三角形 一个三角形与一个五边形 两个四边形3. 按要求分一分。(1)下面图形至少能分成几个分成三角形,分一分。( )个 ( )个 ( )个 ( )个(2)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两个四边形。(3)把下面的图形分成一个三角形与一个平行四边形。4.在下面的点子图上画一个平行四边形与一个正方形。三.表内乘法学问点1.几个一样数连加除了用加法表示外,还可以用乘法表示,用乘法表示更加便利。2.一样加数相加写成乘法时,用一样加数一样加数的个数或一样加数的个数一样加数。如:5+5+5
8、+5 表示5个4相加,写成乘法算式:54或45 。3.加法写成乘法时,加法的与与乘法的积一样。4.乘法算式中,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5.算式各局部名称及计算公式。乘法:乘数乘数=积,如:26=12,其中2表示乘数,6表示乘数,12表示积。6.几的乘法口诀就有几句,几的乘法口诀前一句与后一句就相差几。7.乘加:先把一样的局部用乘法表示,再加上不一样的局部。乘减:先把每一份都算成一样的,写成乘法,然后再把多算进去的减去。计算依次:计算时,先算乘,再算加减。如:加法:3+3+3+3+2=14 乘加:34+2=14乘减:35-1=148.娴熟地背诵1-9的乘法口诀,顺着背、倒着背、竖背等多种方法。
9、9.乘法口诀关系到后面的除法的计算,务必背熟。10.乘法、乘加、乘减、加减的应用,要求学生首先读题,弄清晰题中条件与问题之间的关系,再确定用什么法计算。(课本41页第10题,区分用加法还是用乘法。)练习与稳固:1、推断,在()里,对的打“”,错的打“”。(1)求“8比5多多少?与求“比8多5的数是多少?”都用加法算()(2)求“9比16少多少?”与求“比16少9的数是多少?”都用减法算()(3)求几个一样加数的与,用乘法计算比拟简便。()(4)55=25读作:两个因数都是5,积是25。()2、先看图,再填空。(1)求一共有多少个的加法算式是:_;(2)求一共有多少个的乘法算式是:_; (3)在
10、86=48中,8与6都叫做( ),48叫做( )3.先把乘法口诀填完好,再写出两个相应的乘法算式。(1)()八二十四_ _ (2)七()六十三_ _四、表内除法学问点1初步理解除法的含义,初步体会除法与乘法的联络,能正确读、写除法算式,知道动身算式中各局部的名称,比拟娴熟地运用29的乘法口诀口算有关的除法。2使学生从平均分的活动中提出数学问题,并可以依据数学问题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络,培育有条理的思索的习惯,进步解决问题的实力。平均分:每份分得同样多,叫作平均分。分均分的两种分法:分法1:平均分成几份,每份分得几个;分法2:按每几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几份。如:有10个苹果
11、,分法1:平均分成5份,每份分得2个;分法2:按每2个一份的分,平均分成5份。3.使学生经验将实际问题抽象为可运用除法含义解决的简洁数学问题的过程,培育数学意识;能运用除法的含义解决一些简洁的实际社会问题,能有条理地思索,进步解决问题的实力。练习与稳固:1填空。(1)写出下列算式各局部的名称。 6 2 = 12 6 2 = 3(2)写出4道商是8的除法算式: _ _ _ _(3)有13个苹果,至少要拿去( )个苹果,可以使余下的苹果正好平均放在4个盘里;至少要再拿来( )个苹果,可以正好平均放在3个盘子里。(4)从30里面连续减去6,须要减( )次得0。(5)4个6比5个5少( ),比2个6多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苏教版 小学 年级 数学 知识点 巩固 练习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