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和实验解答.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和实验解答.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知识要点和实验解答.docx(1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苏教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期末重点复习题第一单元:1、空气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淌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2、被压缩的空气叫压缩空气。压缩空气有弹性。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4、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轻。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5、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6、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淌的空气就是风。7、制冷空调应挂在房间的上方;取暖器应放在房间的下方。8、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9、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氮气,氮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78%。10、二
2、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11、假如空气中除了正常成格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1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缘由。13、削减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削减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燃烧垃圾等。14、森林有氧气制造厂、自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第二单元:1、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摄氏度、华氏度作单位。2、温度计可以精确测量出物体的温度。3、一杯热水的降温规律是先快后慢。4、温度计是易碎品,运用时要轻拿轻放。5、在测量液体的温度时,温度计下端的液泡要完全浸没在液体中,不要遇到容器的底和侧壁。6、要等温度计内的
3、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才能认读,并且要使视线及温度计液柱的顶端保持程度。7、热在固体中,总是从温度高的地方传到温度低的地方,这种传热的方式称为传导。8、液体或气体受热上升、遇冷下降,使冷热液体或气体互相混合,这种传热方式称为对流。9、不靠空气、水或其他物体也能传递热,这种传热方式称为辐射。10、正确运用酒精灯的方法:1先视察,确定酒精灯内的酒精量不超过瓶体的三分之二。翻开瓶帽,将瓶帽竖放在灯旁。2用点着的火柴自下而上斜向点燃酒精灯灯芯。3把被加热物体放在火焰中温度最高的外焰部分加热。4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自右上方斜向盖灭火焰。11、加热和冷却可以变更物体的形态、体积。12、温度计是利用物质热胀冷
4、缩的原理做成的。13、二氧化碳气体在温度很低时,会变成一种叫做干冰的固体。干冰在到达室温时又能复原到气体状态。14、绝大多数物体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冷却时,体积会收缩,这种现象叫做热胀冷缩。15、糖受热会熔化成液体,冷却后又会凝聚成固体。16、不同物质具有的吸热和散热性能不同。例如油吸热和散热比水快;金属片吸热和散热比纸板快。17、固体的吸热、散热性能优于液体。例如沙子吸热和散热的速度比水快。18、同一种物质,深色的比浅色的吸热和散热快。19、云、雾、雨、露、霜、雪、冰是大自然中水的多姿多彩的化身。20、云、雾、雨、露、霜、雪都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变成的。21、液态的水受热后变成气态的水蒸气,这
5、种现象叫蒸发。22、水蒸气遇冷后,又从气态变成液态,这种现象叫凝聚。23、水的蒸发快慢及蒸发面积、空气流淌和四周温度有关。24、水有液态、固态、气态三种形态。第三单元:1、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2、摩擦、弹拨、敲击、吹气可以使物体产生振动而发出声音。3、声音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即声音的传播须要介质。4、声音可以向各个方向传播。5、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其次是液体,最慢是气体。6、“伏罂而听 的意思是:人趴在地上,耳朵对着坛子,通过倾听从地下传来的挖掘声来确定方位。运用的科学道理是:挖掘声通过土壤和岩石这些固体向四面八方传播,传到坛子后引起坛壁的振动,又引起坛内
6、空气的振动,空气的振动把声音传到了人的耳朵。7、耳朵分为 外耳、中耳、内耳三部分 。8、外耳由耳廓和外耳道构成,中耳由鼓膜和听小骨等构成,内耳由耳蜗等构成,耳蜗及听神经相连。9、耳廓有搜集声波的作用。10、声音传递的途径为:声源耳廓外耳道鼓膜听小骨耳蜗听神经大脑11、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耳廓搜集声波后,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12、噪声是听起来不舒适的声音。13、噪声和废气、废水一样,已被列为主要的环境污染之一。14、爱护自己听力的方法:捂住耳朵、分开噪声区、戴上耳塞、限制物体发声。15、削减
7、噪声的方法:汽车上安消声器、马路两旁栽树、市区设置禁鸣区、马路和机场远离居民区等。16、声音的强弱叫做音量。17、声音的强弱及声源的振幅和间隔 有关。声源振幅越大,声音越强;间隔 声源越近,声音越强。18、声音的上下叫做音调。19、声音的上下及振动物体的松紧、长短、粗细有关。紧、短、细的物体发出的声音较高,即振动快,声音高。第四单元:1、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养分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2、人须要的养分成分主要来自食物。3、碘酒是淀粉探测器,碘酒滴到含淀粉的食物上会变蓝。4、没有一种食物能含有人体须要的全部养分。为了安康成长,食物要多样化,不能偏食、挑食。5、养分平衡才
8、能安康成长。6、小胖墩身材的主要缘由是养分过剩,豆芽菜身材的主要缘由是饮食缺陷造成的养分不良。7、合理搭配食物的原那么是:1荤素搭配2粗细粮搭配3多种食物搭配4每天都吃适量的簇新水果和蔬菜5和适量的水。8、为了安康成长,要留意食物的合理搭配和食物的摄入量。食物金字塔告知我们安康饮食的方法。9、为了养分全面合理,我们每天吃的食物种类应包括:粮食类;蔬菜、水果类;鱼、虾、肉、蛋类;豆、奶类;油、盐、糖这五大类。其中,应当吃得最多的是粮食类,应当吃得最少的是油、盐、糖。10、米饭、面条等淀粉类食物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可供给我们能量;鱼、肉、蛋、豆、奶类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是我们长身体的养分;油脂类食
9、物含有丰富的脂肪,可供给我们能量,保持我们的体温,但不能多吃;蔬菜、水果类的食物含有丰富的矿物质和维生素,是保持安康不行缺少的。11、在人的身体里有一个近7米长的消化系统。12、食物在人体内经过的消化器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肛门等。13、消化道运送食物的方式是蠕动,所以倒立吃东西,食物会进到胃里。14、良好的饮食习惯有:一日三餐有规律、吃饭细嚼慢咽、不暴饮暴食、不乱吃零食、不用牙齿咬太硬的东西等。15、我们常吃的食物可以分为加工食品和自然食品两大类。16、加工食品是指经过机器或化学药品处理过的食品,在处理过程中,往往会添加某些物质,食物也会损失一些养分成分。17、自然食品是未加工或
10、只经过初级加工、不含任何添加剂的食品,它保存了大多数的养分成分。18、加工食品中迷人的颜色是色素。19、食用色素是一种添加剂,食品中添加食用色素,可以变更食品的外观和口味,但多吃含有人造食用色素的食品会损害安康。20、留意食品平安的方法有:留意看消费日期和保质期;多清洗、多浸泡;少吃腌腊食品;多吃绿色食品等。21、绿色食品是无污染的平安、优质、养分类的食品。第五单元:1、排序和分类是常用的整理信息的方法。2、铅笔上的4B、2B、HB、2H、4H标记是按划痕颜色的深浅排序的。比方6B字迹最黑、6H写出的字最不明显。3、分类就是把具有一样或相像特征的事物组合在一起。4、把事物一分为二,再一分为二,
11、接着一分为二直到不能再分,这种方法叫做多极二分法。 5、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在公元前4世纪,依据动物的外形和行为将动物分成了3类:天上飞的、水里游的、陆上走的、爬的或跑的。6、1750年,瑞典生物学家林奈设计了双名法给生物分类。属名标记着及其他生物的共同特征和亲缘关系,种名描绘了该生物的个体特征。 第一单元 空气 一、空气的性质一、填空题:1、空气是(气体),具有(占据空间、有质量、有流淌性、可以被压缩)等性质。2、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 (弹性)。3、空气被压缩的程度越大,产生的 弹力 就越 (大)。4、比较空气和水的异同:空气和水都(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没有肯定的形态、都
12、是透亮的,都会流淌,都要占据空间);但是空气(简单被压缩),水(难以被压缩),空气比水(轻)等。二、试验答复:1、把一团纸紧塞在杯低,将杯子倒立竖直压入水中,纸团会湿吗?为什么会这样?答:纸团不会湿。因为空气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水进不去。2、用力吹瓶子里的气球,气球吹得大吗?为什么会这样?怎样才能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答:气球吹不大。因为空气占据瓶子的空间。只有在瓶子上扎些小孔,才能吹大气球。3、将两只充溢气的气球吊在小棍上,并使它们保持平衡,刺破其中一只,视察发生了什么现象?试验结果说明了什么?答:刺破气球的这边翘了起来。说明空气有质量。4、解开气球的绳子,让气球的口对着自己的脸,你有什么感觉?试
13、验说明了什么?答:脸上觉得有风吹过来,凉凉的,还听到“嘶-嘶的声音。说明空气会流淌。5、用手压袋子里的空气,有什么感觉?在用力压,感觉又怎样?松开手后你看到了什么?怎样说明这些感觉和现象?答:用手压,手感觉到袋子里有东西往上顶。再用力压,发觉袋子被压下去了一点,松开手后,袋子有回到原来的样子。这是因为空气可以被压缩,压缩空气有弹性。6、在日常生活中,哪些地方利用了压缩空气?答:给自行车轮胎充气篮球、排球、皮球充气玩空气枪气垫船等。三、设计试验:探究压缩空气的力气。问题喷气气球充气量的多少及它跑的间隔 是否有关?假设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间隔 越远。步骤1、用绳子穿过吸管,把绳子绷直。2、用气
14、筒分别给两个气球打气,一个的打得多点,一个少点,拧紧口。3、用胶带把打过气的气球固定在吸管上。4、同时放开两个气球,比谁跑得远。结论喷气气球充气越多,它跑的间隔 越远。 二、热空气和冷空气一、填空:1、热空气比同体积的冷空气 (轻) ;热空气会(上升),冷空气会(下降)。2、热气球、孔明灯是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制成的。3、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淌的空气就是(风)。4、暖和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5、三国时,我们中国人利用热空气上升的原理创建了(“孔明灯)。1783年,法国人利用热空气
15、上升的原理,胜利制造出(载人)的热气球。二、试验答复:1、空气是无色的气体,看不见,摸不着。在课堂上,我们想到视察空气流淌的方法有?答:点燃蜡烛,把手放在蜡烛的上方。手感觉到蜡烛火焰上方有股热气往上冲将纸蛇放在点燃蜡烛的上方。纸蛇转动起来。蜡烛上方的空气受热上升,引起纸蛇转动。2、热空气为什么会上升?用试验证明。答:在木棍的两端各挂一个纸杯用手扶住木棍的一端,用燃烧的火柴烤热另一端纸杯内的空气。移开燃烧的火柴,同时松开扶住木棍的手。发觉被烤热的纸杯这端行声,冷的那端下降。说明:同体积的热空气比冷空气轻,会上升。3、做冷热空气对流的试验中,将冷瓶倒放在有烟的热瓶上,抽掉玻璃板,烟会怎样流淌?答:
16、热瓶中的烟会上升流淌到冷瓶里,朝各个方向流淌,然后下沉流向热瓶,接着上升,这样不断循环,使冷热瓶里都充溢了烟雾。4、制冷空调、取暖器安放在什么位置相宜?为什么?答:制冷空调安放在室内墙壁的上方,这样使冷空气自然向下流淌,较快降低室内气温。取暖器安在窗户下面,可以让空气自然上升,进步室内气温。5、大自然中的风是怎样形成的?答:暖和的地面加热它上面的空气,暖空气从地面上升,越升越高,然后又开始冷却下降。冷空气补充到暖空气上升后留下的空间里。空气总是在循环运动的,流淌的空气就是风。 三、空气中有什么一、填空:1、空气中支持燃烧的气体叫做(氧气)。2、空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空气中包括(氧气)、(
17、氮气)和少量的(二氧化碳)、(水蒸气)等。3、氧气大约占空气体积的(21%)。4、空气中最多的气体是占据空气体积(78%的氮气)。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二、试验答复:1、把蜡烛固定在玻璃片上,放进有水的水槽中,点燃蜡烛;再用去掉底的饮料瓶罩上,然后马上盖上瓶盖,拧紧。视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试验现象说明了什么?答:蜡烛燃烧一会儿熄灭了,瓶内的水上升了一小截。说明:燃烧用去一部分空气,但瓶内还有空气。2、先把水槽的水加到及瓶内水面一样高,再拧开饮料瓶的盖子,把燃烧的火柴快速插入瓶内,视察有什么现象发生?这说明了什么?答:火柴
18、马上熄灭了。说明剩下的气体不支持燃烧。3、依据以上探讨,我们可以初步确定空气中至少有几种气体?它们各有什么性质?答:空气中至少有两种气体。一种能支持燃烧,一种不支持燃烧。4、制取二氧化碳方法:答:在一只瓶里放入一些小苏打,再倒进一些醋,瓶里出现的泡炮就是二氧化碳。把带有玻璃管的塞子塞紧瓶口,并通过管子把二氧化碳引到另一只瓶里。5、把澄清的石灰水倒进装有二氧化碳的瓶子里,摇摆几下,视察澄清的石灰水有什么变更。答:澄清的石灰水会变浑浊。6、按下列图中的方法,沿着杯壁渐渐倾倒二氧化碳,细致视察发生的现象?答:杯底的蜡烛先灭,上面的蜡烛后灭。说明二氧化碳比空气重,不支持燃烧能灭火。7、以上试验说明二氧
19、化碳有什么性质?答:1、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2、二氧化碳比空气重。3、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能灭火。8、怎样证明空气中含有水蒸气?答:1、把碎冰倒进枯燥的玻璃杯;2、用玻璃片盖住杯子,等几分钟;3、小水珠出如今杯子的外壁上。 四、空气也是生命之源一、填空:1、假如空气中除了正常成格外,还增加了很多有害物质,空气就被污染了。2、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缘由。3、污染的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峻时,会危害人类安康和动植物生长。4、削减空气污染的方法有:植树造林、削减交通工具尾气的排放、不燃烧垃圾等。5、森林有氧气制造厂、自然空调器、绿色蓄水库、空气净化器等美誉。二、推断题
20、正确的说法画“,错误的说法话“1、因为我们感觉不到空气,所以空气没有质量。2、我们四周空着的空间并不真正是空的,而是充溢着空气。 3、空气是一种单纯的气体。4、燃烧用去的是空气中的氧气。5、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6、人类活动是造成空气污染的主要缘由。7、在大自然中,空气总是循环运动着的。三、问答题:1、带胶塞的漏斗拧紧在瓶口上,朝漏斗里倒水,水能流进瓶子里吗?为什么?答:不能开始会滴入几滴。因为瓶子里的空间被空气占据着,胶塞封住了瓶口,空气出不来,所以漏斗里的水就流不进去。2、用冰块冷却食物,食物应放在冰块上还是冰块下?为什么?答:应把食物放在冰块的下方。因为冰块四周的空气受冷会很快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苏教版 四年级 上册 科学知识 要点 实验 解答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