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
《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秦诸子散文第一单元教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天下有道,丘不及易也【教学目的】 1、学问及技能:驾驭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过程及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3、情感看法价值观:引导分析人物的语言,领悟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1、驾驭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悟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二、先秦诸子散文概论 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三、儒家思想
2、及其论语: 1、儒家思想是中国封建统治的思想。儒家传统经典即六经或六艺,即易书诗礼乐春秋。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教化家、儒家的创建者。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晚年致力教化,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并把鲁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相传弟子先后有3000人,其中闻名的有70余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礼,志向人格的核心是仁,他主见中庸之道,反对过及不及。自汉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2、关于论语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内容有孔子谈话、答弟子问及弟子间互相议论,是讨
3、论孔子思想的资料。南宋朱熹把它跟高校中庸孟子合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章的长短不一,前后两章之间也不肯定有什么关联。 四、整体感知天下有道,丘不及易也 五、小结:略 六:作业:熟读课文,生字正音并释义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前三小节、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教学过程】 (一)翻译第一小节 【评析】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特别有影响的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了。 借仪封之口,用“木铎”喻孔子,高度赞美孔子勇于担当的高尚精神。 (二)翻译第二小节: 【评析】这一章反映了孔
4、子关于社会改革的主观愿望和主动入世的思想。 儒家不提倡消极避世的做法,这及道家不同。儒家认为,即使不能齐家治国平天下,也要独善其身,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 孔子就是这样一位身体力行者。所以,他感到自己有一种社会责任心,正因为社会动乱、天下无道,他才及自己的弟子们不知辛苦地四处呼吁,以天下为己任,为社会改革而努力,这是一种珍贵的忧患意识和历史责任感。 (三)翻译第三小节: 【评析】:既有接舆对孔子品行的敬重,又有对孔子人生选择的讥嘲;既有对孔子的最终奉劝,也有对当时执政者的斥责。连用三个“而”表示斥责、贬斥之深。 表现隐士对现实的不满,也表现孔子对隐士的敬重。 三、小结:略 四:作业:习题二 第
5、三课时 一、朗读并翻译第四小节 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一说这是丈人指自己。分是粪;不,是语气词,意为:我忙于播种五谷,没有闲暇,怎知你夫子是谁?另一说是丈人责怪子路。说子路手脚不勤,五谷不分。多数人持第二种说法。我们以为,子路及丈人刚说了一句话,丈人并不知道子路是否真的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没有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所以,我们同意第一种说法。其实,本章的要点不在于此,而在于后面子路所作的总结。即认为,隐居山林避世是不对的,老丈及他的儿子的关系仍旧保持,却抛弃了君臣之伦。这是儒家一直都不提倡的。 二、朗读并翻译第五小节: 【评析】反映了孔子明知其不行为而为之的执着精神.“知其不行而为之”,这是做人的大道
6、理。人要有一点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很多事情都是经过艰辛努力和奋斗而得来的。孔子“知其不行而为之”,反映出他孜孜不倦的执着精神。从这位看门人的话中,我们也可以见出当时一般人对孔子的评论。 三、思索问题。 1、请同学们依据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孔子的为人。 知道时代不太平,难以实现心中的志向,但是他可以努力坚持去实现去维护思想的核心礼。 孔子的人生看法:主动入世;勇于担当;以天下为己任;知其不行为而为之 2、讨论完成课后联络四:小结: 选文展示孔子主见入世救国,以变更天下为己任,勇于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和知其不行为而为之的坚韧品质。 五:作业:写一篇600字的文章谈谈你是如何相识孔子“知其不行而为之”
7、的精神的。 (孔子,文天祥,史可法,布努诺,西西弗斯,留意不同侧面)六、板书:略当仁,不让于师教学目的: 1、驾驭本节重要字词和其他相关文言学问,进一步提升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实力。2、理解孔子作为万事师表的风范、人格魅力。 3、理解孔门弟子对教师的看法、孔子在弟子心中的地位。 教学重点: 1、积累重要字词,丰富自身语库。 2、孔子及弟子间的互相看法、深沉感情。 教学难点:对孔子在道德、学问诸境界的概括、评价。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作为学生,一年到头几乎每天都要跟教师打交道。信任大家都特别关注自己的教师(他们的言行举止、他们跟同学之间的关系等)。因此,大家也肯定特别关切:孔子这位被
8、誉为“万世师表”的人是怎样对待他的弟子的呢?孔子的弟子们又是怎样评价教师的呢? 二、通读全文13章,把这些内容作一简洁分类。 一)、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课文第1、2、3。 二)、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课文第9、10、11、12、13。 三)、孔子对学生的教化及孔子在生活中表达出的特性魅力。课文第4-8 三、学习第一局部“学生对教师的评价和推崇类”。 1)阅读第1、2则,结合注释,自己疏通。 教师明确: 1,重要实词问题:毁、逾、伤。知、阶、邦家。 2,虚词及若干句式的翻译:无以为也(无以:犹言“无用”,不要。“以”不易作确解,就不必说明了。) 仲尼岂贤于子乎(于:比) 如之何其可
9、及也(如之:像这样,或不译。其:副词,加强语气,无实义。)2),阅读第三则,自己疏通文意。 教师明确: 1,几个熟语理解好并积累应用: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谆谆教化。 2,“博我以文,约我以礼”,主要是翻译时,留意动补句式。 3,这则内容有三:高度评价教师,也是用比方的手法;教师是怎样教化自己的;叹息自己及教师的差距。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一节课的内容。读一读语录,理一理思路。 二,学习第二局部“孔子对弟子的评价和感情类”。 阅读913则,学生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第10则略过不看。 教师明确: 1,这几则里面,有几个后世常用的惯用语,留意积累: 箪食瓢饮,不堪其忧,
10、不改其乐,命矣夫,斯人也而有斯疾也。 2,留意“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这个特殊句式的理解。三、学习第三局部“孔子对学生的教化及孔子在生活中表达出的特性魅力”。 学生朗读,疏通第48则。 教师明确: 1,理解好以下字词: 若,诲人不倦,义不容辞,割鸡焉用牛刀,莞尔一笑,子路不说,矢。 2,语意略说: 反思: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教学目的】 学问及实力: 理解选文内容,积累文言字、词、句。 过程及方法: 联络实际,品读选文,感悟人生,领悟孔子的生存才智。 情感看法及价值观: 感受圣人情怀,领悟学习孔子的生存才智,进步品性修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和驾驭重点字、词、句。 难点:联络实际,品
11、读选文,感悟人生,领悟孔子的生存才智。 【教学方法】诵读法导读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人世间的才智有很多种。孔子的才智不是解析“11为什么等于2”的那种才智,不是关起门来冥思“世界为什么存在”“世界是由什么东西构成的”等形而上问题的那种才智。孔子的才智,是关于现实生存的才智,是切合现实生存的才智。今日,我们一起来领会一下孔子的生存才智。 二、朗读并试背诵课文,复习本课根底学问。 三、品读课文,感悟人生。 把学生分为四组,分别对应下列一个问题,分组讨论,列举相关事例,完成口头小论文。并请各组代表总结发言。每组发言完毕,教师进展补充总结。 1、选文中1、2则是孔子启示人们面对自己
12、的无知的,其观点是什么? 2、选文3、4、5是关于哪个话题的? 3、选文8、9、10是孔子关于处理政事的思索,大家能从获得哪些启示呢? 4、剩下的6、7、11、12则分别是从哪个角度来其实人们的呢? 教师总结1:聪慧的人应正视自己的无知,并努力解决问题以削减自己的无知。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应实事求是,而不能胡乱揣测,妄下结论。教师总结2:历史上知错能改,擅长纳谏的事例很多,如:唐太宗、刘邦等等。 教师总结3:做事要按部就班,不能贪快,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口吃不了个大胖子”等;“竭泽而渔”“焚林而田”。 教师总结4: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四、课堂小结: 孔子的才智最终落实为一
13、种行动着的生动的精神,贯穿在立身处世的各个方面。它经常由平凡甚或平淡发端,慢慢至于宏大或奇妙。它意味着远方,又是迈向远方的开场;意味着巅峰,又是攀向巅峰的起点。让我们吸取先贤的生存才智,走好自己的人生之路! 五、布置作业: 整理本文所涉及到的话题,就自己感爱好的话题搜集相关素材,完成一篇300字左右的小论文。有实力的同学可以多整理几篇。 【教学反思】 孔子的才智表达在现实社会中。这节课设计为讨论课,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阅历、联络现实进展解读。本文涉及的话题很多,故分组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尽量让每一个学生有发言的时机。很多同学都可以深化思索,踊跃发言,所举事例论据典型充分。互相讨论沟通,
14、这既熬炼了他们的口语表达实力,同时也丰富了学问,扩大了视野,为写作积累了大量素材。课后的小论文让他们刚好稳固了课堂内容,为进步写作程度奠定了良好的根底。缺乏之处是本堂课容量较大,同学们发挥较充分,所以内容没有按时进展完,以后会特殊留意课堂容的支配。 论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教学目的 1、积累文言根底学问,逐步培育阅读浅易文言文的实力。 2、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仁”的详细准确的含义。3、理解本文的写作特色。体会论语中“仁”的思想主见的道德价值观,并用它来指导我们的生活。 二、教学重点 1、翻译选段。 2、整理文言学问。 三、教学难点 理解孔子志向人格的核心“仁”。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先秦 诸子 散文 第一 单元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