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指导原则.doc





《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指导原则.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指导原则.doc(2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附件4药物刺激性、过敏性和溶血性研究技术指导原则一、概述刺激性、过敏性、溶血性是指药物制剂经皮肤、粘膜、腔道、血管等非口服途径给药,对用药局部产生毒性(如刺激性和局部过敏性等)和/或对全身产生毒性(如全身过敏性和溶血性等),为临床前安全性评价组成部分。药物原形及其代谢物、辅料、有关物质及理化性质(如pH值、渗透压等)均有可能引起刺激性和/或过敏性和/或溶血性发生,因此药物在临床应用前应研究其制剂在给药部位使用后引起局部和/或全身毒性,以提示临床应用时可能出现毒性反应、毒性靶器官、安全范围。本指导原则适用于中药、天然药物、化学药物。二、基本原则(一)试验管理根据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药物刺激性、过敏
2、性和溶血性研究必须执行药物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二)随机、对照、重复试验设计应遵循随机、对照、重复原则。(三)整体性、综合性原则应根据受试物特点,充分考虑和结合药学、药效学、其他毒理学及拟临床应用情况等综合评价,体现整体性、综合性原则。(四)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应在遵循安全性评价普遍规律基础上,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结合受试物特点,在阐明其研究方法或技术科学、合理前提下进行规范性试验,对试验结果进行全面分析评价。三、基本内容(一)受试物和实验动物1受试物中药、天然药物:受试物应能充分代表临床试验样品或上市药品。应采用工艺路线及关键工艺参数确定后工艺制备,一般应为中试或中试以上规模样品,否
3、则应有充分理由。应注明受试物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由于中药特殊性,建议现用现配,否则应提供数据支持配制后受试物质量稳定性及均匀性。试验中所用溶媒和/或辅料应标明名称、标准、批号、规格及生产单位。化学药物:受试物应采用工艺相对稳定、纯度和杂质含量能反映临床试验拟用样品和/或上市样品质量和安全性样品。受试物应注明名称、来源、批号、含量(或规格)、保存条件及配制方法等,并附有研制单位自检报告。试验中所用辅料、溶媒等应标明批号、规格和生产单位,并符合试验要求。在药品研发过程中,若受试物工艺发生可能影响其安全性变化,应进行相应安全性研究。化学药物试验过程中应进行受试物样
4、品分析,并提供样品分析报告。成分基本清楚中药、天然药物也应进行受试物样品分析。2实验动物动物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等级要求,并具有实验动物质量合格证。动物种属选择根据观察指标和模型合理性确定,如刺激性试验应选择和人类皮肤、粘膜等反应比较相近动物,如兔、小型猪等。(二)刺激性试验刺激性是指非口服给药制剂给药后对给药部位产生可逆性炎症反应,若给药部位产生了不可逆性组织损伤则称为腐蚀性。刺激性试验是观察动物血管、肌肉、皮肤、粘膜等部位接触受试物后是否引起红肿、充血、渗出、变性或坏死等局部反应。1给药部位一般应选择和临床给药相似部位,并观察对可能接触到受试物周围组织影响。2给药途径一般应和临床用药途径一致
5、,否则应加以说明。3对照组 以溶媒和/或赋形剂作为阴性对照,必要时采用已上市制剂作对照。4给药浓度、剂量和体积可选择几种不同浓度,至少应包括临床拟用最高浓度。如果技术上难以达到临床拟用最高浓度,如皮肤刺激性试验,在给药面积不变情况下,可通过改变给药频次进行剂量调整,而不应通过增加厚度来达到增加给药量目。设计给药浓度、剂量和体积时,应根据临床用药情况,并考虑受试动物给药部位解剖和生理特点,保证受试物在给药部位有效暴露。5给药频率和周期应根据临床用药情况,一般给药周期最长不超过4周。建议进行恢复期观察,同时评价给药局部及周围组织毒性反应可逆性。6观察指标6.1 肉眼观察 应详细描述局部反应,包括红
6、斑、水肿、充血程度及范围,计分表示。同时观察动物一般状态、行为、体征等。6.2 组织病理学检查 应详细描述给药部位病理变化,并半定量分析、判断。提供相应组织病理学照片。7试验方法具体可参考附录中常用方法和相关文献。8统计方法根据实验模型和试验方法选择合适统计方法。(三)过敏性试验过敏性又称超敏反应,指机体受同一抗原再刺激后产生一种表现为组织损伤或生理功能紊乱特异性免疫反应。过敏性试验是观察动物接触受试物后全身或局部过敏反应。1试验方法进行何种过敏性试验应根据药物特点、临床适应症、给药方式、过敏反应发生机制、影响因素等确定。通常局部给药发挥全身作用药物(如注射剂和透皮吸收剂等)需考察型过敏反应,
7、如注射剂需进行主动全身过敏试验(Active Systemic Anaphylaxis, ASA)和被动皮肤过敏试验(Pass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PCA),透皮吸收剂需进行主动皮肤过敏试验(Active Cutaneous Anaphylaxis, ACA)。吸入途径药物应采用豚鼠吸入诱导和刺激试验。粘膜给药应结合受试物特点参照经皮给药过敏性试验方法进行。如受试物化学结构和文献报道产生其他过敏反应化合物相同或相似者建议考虑采取适当试验方法以考察其是否能引起其他过敏反应(如光过敏性反应等)。和型过敏反应可结合在重复给药毒性试验中观察,如症状、体征、血液系统、免疫
8、系统及相关病理组织学改变等。经皮给药制剂(包括透皮剂)应进行IV型过敏反应试验,包括豚鼠最大化试验(Guinea-Pig Maximization Test, GPMT)或豚鼠封闭斑贴试验(BuehlerTest)或其他合理试验方法如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Murine Local Lymph Node Assay, LLNA)等。2剂量设计建议选择多个剂量,至少应包括临床最高给药浓度。3对照组应设立阳性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必要时采用已上市制剂作对照。4统计方法根据实验模型和试验方法选择合适统计方法。(四)溶血性试验溶血性是指药物制剂引起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等反应。溶血性反应包括免疫性溶血和非免疫性溶
9、血。溶血性试验是观察受试物是否能够引起溶血和红细胞凝聚等。1. 适用范围凡是注射剂和可能引起免疫性溶血或非免疫性溶血反应其他局部用药制剂均应进行溶血性试验。2. 试验方法溶血试验包括体外试验和体内试验,常规采用体外试管法评价药物溶血性,若结果为阳性,应和相同给药途径上市制剂进行比较研究,必要时进行动物体内试验或结合重复给药毒性试验,应注意观察溶血反应有关指标(如网织红细胞、红细胞数、胆红素、尿蛋白,肾脏、脾脏、肝脏继发性改变等),如出现溶血时,应进行进一步研究。(五)光毒性(光刺激性)试验光敏反应是用药后皮肤对光线产生不良反应,包括光毒性反应和光过敏反应,均由受试物所含感光物质引起,产生光敏反
10、应需同时满足以下条件:吸收自然光线(波长范围为290700nm),吸收UV/可见光后产生活性物质,在光暴露组织(如皮肤,眼睛等)有充分暴露。光毒性是由光诱导非免疫性皮肤对光反应,是指药物吸收光能量在皮肤中释放导致皮肤损伤作用。光毒性反应是光敏反应中最常见一种反应,其临床表现和晒伤相似,表现为红斑、水肿、皮肤瘙痒和色素沉着,严重者可产生局部坏死、溃烂或表皮脱落。皮肤给药光毒性试验目是观察受试物接触皮肤或应用后遇光照射是否有光毒性反应。若受试物化学结构或某些组成(包括药物和赋形剂)文献报道有光毒性作用,或其化学结构和已知光敏剂相似,或曾有报道其具有或可疑具有光毒性作用,建议进行皮肤给药光毒性试验。
11、四、结果分析和评价(一)详细说明实验方法,受试物、试验分组、给药剂量、动物数、用药次数、毒性反应、持续时间、恢复情况及时间、死亡动物数等,对不同剂量(或浓度)下某种反应发生情况及严重程度进行表述,分析毒性反应量效关系和可能时效关系及可逆性,判断药物相关性,提供安全范围等。(二)刺激性试验应重视给药浓度、体积、速度、次数和有效暴露时间对结果影响。注射剂给药浓度、速度及次数和药物血管刺激性密切相关,建议根据受试物性质、临床用药情况,采用适当方法,尽最大可能地暴露毒性,如可适当增加浓度,或通过增加给药次数等。过敏试验应注意给药剂量和给药速度对过敏反应影响,静脉注射激发应保证足量、一次性快速地将受试物
12、注射入动物体内。经皮给药受试物应保证在局部有效暴露浓度和时间。(三)重视组织病理学检查,并提供相应照片。(四)由于实验动物模型局限性,如目前仍无理想和型过敏反应动物模型;光过敏性动物模型临床意义尚不明确等,因此一些药物过敏性临床前评价可采取灵活方式,建议采用多种方法如BT、小鼠局部淋巴结试验等。(五)在溶血性试验中,若出现红细胞凝聚现象,应判定是真凝聚还是假凝聚。若体外出现可疑溶血现象,应采用其他方法进一步试验,以确定或排除受试物溶血作用。利用分光光度法进行溶血性试验时,应注意离心速度及温度对结果影响。此外,因不同注射剂颜色及深浅不同,若其色泽对血红素最大吸收有干扰,则应注意排除非药物因素。(
13、六)结合药物制剂特点、药理作用其他毒理学试验结果、以及临床信息等综合分析和评价。五、参考文献1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Skin irritation and sensitization testing of generic transdermal drug products2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Photosafety testing3FDA Guidance for Industry Immunotoxicology evaluation of investigation new drug4. EPA Health effects t
14、est guidelines OPPTS 870.7800 Immunotoxicity5EPA Health effects test guidelines OPPTS 870.2500 Acute dermal irritation6EPA Health effects test guidelines OPPTS 870.2600 Skin sensitization7OECD Guidelines for Testing of Chemicals (No 406, July 1992)8EPA Health effects test guidelines OPPTS 870.2400 A
15、cute eye irritation9EMA Non-clinical local tolerance testing of medicinal products10ISO 10993-10:2002(E) Biological evaluation of medical devices- Part 10- Tests for irritation and delayed-type hypersensitivity11日本厚生省日本新药毒性试验指导原则 1989版1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 新药(西药)临床及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13徐叔云 卞如濂 陈修 药理实验方法学14陈奇 中药药理
16、研究方法学15皮肤用药毒性试验和粘膜用药毒性试验.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管理局 中药新药研究指南1994年209,21316袁伯俊 王治乔 皮肤用药毒性试验. 新药临床前安全性评价和实践 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7年 15217刘建文 其他毒性试验. 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三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年 23418.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Toxicology. Fourth edition, edited by A. Wallace Hayes, Taylor & Francis, Philadelphia. 2001.19. EMA;Note
17、for Guidance on Non-clinical Local Tolerance Testing of Medicinal Products.20FDA;Guidance for Industry Botanical Drug Products21FDA;Guidance for Industry Labeling Guidance for OTC Topical Drug Products for the Treatment of Vaginal Yeast Infections (Vulvovaginal Candidiasis) 22. FDA;Guidance for Indu
18、stry Bacterial Vaginosis - Developing Antimicrobial Drugs for Treatment23Preclinical Development Hand Book-Toxicology. Edited by Shayne Cox Gad, Copyright 2008 by John Wiley & Sons, Inc六、附录本附录收载试验方法仅供参考。应根据受试物特点采用国内外公认科学合理试验方法,不仅限于此附录。(一)刺激性试验方法1血管刺激性试验通常选兔,每组不少于3只。设生理盐水和/或溶媒对照,可采用同体左右侧自身对比法。给药部位根据临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刺激性 过敏性 溶血 指导 原则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