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1.doc
《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1.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生生命教育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1.doc(8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初中生生命教育实践研究结题报告雷州市附城镇第二初级中学课题组 一、课题研究背景: 1、中小学德育工作发展需要 随着社会发展,生命教育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一个重要课题。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物质生活极为丰富,为广大未成年人了解世界、增长知识、开阔视野提供了更加有利条件。与此同时,一些领域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等消极因素也影响着青少年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少数未成年人生命丧失,生命意识淡薄、生命意义迷失影响中小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据教育部、公安部、中国少年儿童新闻出版总社等单位对北京、天津、上海等10个省市调查显示,全国每年约有1.6万名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相当于每天消失一个班。这警示我
2、们生命教育行为越来越迫切,尊重生命、善待生命已经是学生成长过程最为需要教育。生命与生存、生命与尊严、生命与价值、生命与发展、生命与社会等深层问题需要我们进行深入探索。如何开展相对独立生命教育活动,以生命教育理念对上述一系列教育活动进行整合,从而使教育趋向完整,这是摆在中小学教育面前重要课题。 2、学校自身发展需要 我校是一所地处城乡结合部,地理位置较为偏僻初级中学,学校和雷州市殡仪馆只有一墙之隔,西靠雷州市西湖水库(距离不够200米),由殡仪馆引起“生与死”迷信传说歪曲了学生和家长对生命理解,西湖水库带来溺水隐患造成学生和家长对生命(安全)恐惧。受这些负面因素影响,家长大多不愿意将子女送到我们
3、学校就读,生源短缺成为学校科学发展一大瓶颈。如何消除这些负面影响,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重要课题。为此,在新课程强调“以人为本”理念背景下,我们将以“初中生生命教育实践研究”为课题开展深入研究。预期通过具有鲜明学校特色序列化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和研究,把学生培养成为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优化生命,欣赏生命,享受生命人。 二、课题核心概念界定 在我国,一些专家、学者对生命教育界定并不一致,可谓见仁见智。但目前大家比较趋同还是2005年6月上海制订上海市中小学生生命教育指导纲要给出生命教育内涵:“生命教育是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自我保护能力及生存技能,提高生命质量和实际人
4、生价值一种教育活动。”因此,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在实施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科学教育,又要重视人文教育,让学生在一次次生命活动中把握世界和生命意义,提升生命质量,解放精神,培养生命意识,从而取得人生成功和享受人生快乐。 三、课题研究目标 1、基本目标: 结合学校办学历史、地域特点,结合时代特征并面向未来,我们确立以“让阳光照耀出生命精彩”为核心理念生命教育实践研究,预期通过具有鲜明学校特色序列化生命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和研究,把学生培养成为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优化生命,欣赏生命,享受生命人,达成“根深叶茂,异彩绽放”培养目标,实现和放大师生生命价值。 2、高级目标: 通过课题研究,获得适合本校、本地区
5、生命教育原则、内容及完善校本教材。积极探索和实践符合本地区实际且行之有效生命教育方法和途径,并使之具有一定系统性和延续性。 四、课题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 1、选题意义 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我们过去也一直在强调要加强对青少年学生道德教育、环境教育、安全教育、感恩教育、传统教育、法制教育、理想教育等等,但在实际操作中没有真正实现在课程意义上实施。因此在教育教学实践中研究生命教育,就可以对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生命教育,努力达到学生珍爱生命、教师关爱生命、学校充满生命和谐境界,才能帮助中学生开始探索与认识生命意义,了解生命有限性,欣赏生命、珍爱生命、体验生命,树立远大人生目标与理想,最终实现自我人生价值。
6、2、研究价值 通过本课题深入研究与开展,能够唤醒广大师生与家长生命与安全意识,探索出一种适合本学校、本地区生命教育实践模式,积累成功经验和案例,推进本地区德育研究和德育实践发展。 五、课题研究内容 1、生命教育理论、内容、方法、途径研究; 2、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设计、组织和实施策略研究 3、生命教育在学科中整合与渗透研究; 4、生命与安全(珍爱生命)教育活动组织与实践策略研究; 5、生命与生存(环境保护)教育活动组织与实践策略研究; 6、生命与尊严(认识生命)教育活动组织与实践策略研究; 7、生命与健康(生理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组织与实践策略研究; 8、生命与价值(生命审美)教育活动组织与实践策略
7、研究。 六、课题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通过搜集、整理和运用现今国内外与课题相关教育教学理论,查阅教育行政部门文献资料,为课题研究提供充实可靠理论依据。 2、调查研究法:每个阶段都选择一些带有全局性“点”展开网上调查和实地问卷调查,充分占有资料,运用辨证分析法找出关键点,制定计划、采取措施,提高课题实施针对性和实效性。在掌握丰富一手、二手资料前提下,为课题研究提供充足事实依据。 3、行动研究法:开展以生命教育为主题各种教育实践活动,运用行动研究法在具体工作情境中认真进行实践过程研究,实践者参与研究,研究者参与实践,探讨生命教育内涵、特点及规律,探索生命教育实践途径,并根据研究中遇到具体情况,
8、边实践,边探索,边修改,边完善,使理论与实践、成果与应用有机地统一起来。 4.个案研究法:利用个案研究法,对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学生在生命教育主题活动中反映,班级管理和校园文化建设中彰显生命教育内涵等典型个案系统观察与剖析。 七、课题研究步骤 本课题从2013年8月开始,至2015年8月,周期为两学年,具体研究过程如下: 第一阶段:课题确立申报阶段(2013年8月2013年9月) 1、针对学校实际情况,确立初中生生命教育实践研究这一德育课题,成立研究工作小组,确定基本研究方案,形成课题申报书。 2、落实研究工作小组骨干人员分工和职责,查阅文献资料,提供理论保障。 第二阶段:课题开题阶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生 生命 教育 实践 研究 报告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