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x
《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x(7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义务教化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地理教案(七年级上册) 赵巧玲 二一六年九月目 录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3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 3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 6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14第一节 相识地球14第二节 世界的海陆分布26第三节 世界的地形32第四节 海陆变迁42第三章 世界的居民45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45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48第三节 世界的语言与宗教51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54第四章 世界的气候58第一节 天气和气候58第二节 气温柔降水62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70第四节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78第五章 世界的发展差异87第一节 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87第二节 国际合作91第三节 重要的
2、国际组织94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一节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教学案教学目标:1、初步培育学生对地理的探究爱好,培育学生的求知欲,从而使学生留意身边的地理知识、动态的地理知识、发展中的地理知识。2、通过各种途径感知身边的地理事物,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觉地理问题。3、理论联系实际、敏捷运用地理知识说明、解决日常生活、经济建设、社会文化等方面的问题。4、使学生初步形成对地理的新奇心和学习地理的爱好。相识到地理知识就在大家身边,学习地理知识,能增加自己的生活和生存的实力。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从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发觉地理问题、提出地理问题,进而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爱好。难点:让学生了解地理与日常生活、生产建
3、设、风土人情的关系。教学方法:以学案为载体,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创设情境(法),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的让学生参与(法)给学生供应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主动探究(法),发挥老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77 / 77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平常,人们常用“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这样的词句来赞扬一个人的博学多才、知识渊博。那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地理”吗?它离我们究竟有多远呢?让我们从今日开始共同走进地理,了解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揭开地理之“谜”1、自主学习:读“解开地理之谜”一框全部内容,完
4、成下列要求。1).你对那些问题怀疑不解?请说出两个。2).小组展示搜集材料:“世界上的地理之迷”2、小组沟通:小组内沟通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为什么我国新疆出产的瓜果特殊甜?【老师精讲点拨】白天糖分增加的多,晚上糖分削减的少,瓜果才会甜,想想、猜猜新疆的条件会是怎样呢?【探究结论】新疆白天光照足够,昼夜温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读课本2页最终一段及3页的内容,完成下列要求。读“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一框全部内容,完成下列要求。1).探讨课本P.3的图1-1、1-2分别反映的是什么体育活动?这两种体育活动应当在哪些地方开展?(滑雪-在有冰雪地方
5、才可进行;冲浪-在海边。)2).说说你了解的商品及产地?3).你还能从日常生活中列举一些地理知识的例子吗? 学习归纳:地理知识与我们的生活休戚相关,学好地理能提高生活适应实力。读“地理与生产建设”一框全部内容,完成下列要求。 4)、水稻是喜水的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5)、小麦是耐旱的农作物,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还是北方地区?6)、假设有一片山林,要建一个家具制造厂,请你帮忙确定该厂应当建在山林旁边还是靠近城镇?为什么?读“地理与风土人情”一框全部内容,完成下列要求。7)第四页的两副图,说出这是什么内容,主要在什么地方开展?8)完成P5活动题1、2。2、小组沟通: 小
6、组内沟通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阿拉伯人的服饰与当地环境相适应的优点是哪些?【老师精讲点拨】首先了解当地环境的特点:热带沙漠气候,全年炎热干燥。【探究结论】头巾、长袍可以挡风沙;白色可以反射阳光。宽大的长袍能很好的透气,散热。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长:人们常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不同的地域呈现出不同的自然风光,不同的风土人情。你能在文化艺术、宗教语言、体育运动、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方面举出例子吗?学生举例子老师小结:地理在呈现世界千姿百态的自然风光的同时,又给我们展示了各地风土人情的漂亮画卷:不同的种族与民族、多样的语言与服饰、各具特色的文化与宗教、体现地域特点的民情与
7、风俗。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特性化修改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与地理有关,生产建设、工业、农业也与地理知识有关,世界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民族、不同的风俗习惯、经济、政治、体育等也与地理知识有关。 随着你们的不断学习,你们将会发觉,地理知识既可以让你的生活更便利、快捷;也可以让你的工作、学习更精彩,还能为你的业余生活增加很多乐趣。 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请从以下活动中找出与地理知识有关的活动 ( )A、再睡早起 B、看报纸 C、修路、架桥 D、去医院看病2、与草原关系不亲密的活动是 ( )A、乳制品生产 B、放牧 C、生产皮毛产品 D、建核电站3、地理学可以直接指
8、导人们 ( )A、解决全球性的人口、环境、资源问题 B、编制电脑程序C、用法律爱护自己 D、观看足球竞赛4、“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说明气候对什么的影响重大? ( )A、日常生活 B、农业生产 C、交通出行 D、工业生产5、李明说:“我们那里的小孩都会溜冰。”,李明是 ( )A、东北人 B、上海人 C、四川人 D、广东人6、阿拉伯人的长袍多为白色,而且特别宽大,这种服装主要是为了适应A、炎热的沙漠气候 B、潮湿多雨的气候 C、伊斯兰教的审美观 D、艰辛的居民生活7、面食是 的主食 ( )A、北方人 B、南方人 C、黎族人 D、壮族人二、综合题8. 请将下列地理学家与他们的突出贡献连线:李四光 A
9、积累了大量的我国气候资料竺可桢 B系统探讨了我国的岩溶地貌徐霞客 C对我国河流进行了深化探讨郦道元 D大陆漂移假说的创始者魏格纳 E发觉了中国的含油地层9.课本第五页有个活动,提到贝贝和玲玲是在北京夏令营相识的,你参没参与过夏令营,或者其他形式的旅游,都去过哪里?那些地方有什么东西令你印象最深刻?六、附板书设计:地理日常生活风土人情地理之谜教学反思:【学后反思】1、 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2、 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3、 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教后反思】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一课时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地图的三个
10、基本要素。2、在地图上正确辨别方向;会比较比例尺的大小,并能依据比例尺,量算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能够依据地图的图幅大小、所示范围大小,正确选取比例尺。3、了解地图的制作原理和地图的分类;实例引导读图尝试,学会判定生活中地图上的方向。4、体验演示判定方向的欢乐;领会地理知识的好用价值。教学重难点 方向的判定、熟知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教学方法以学案为载体,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供应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我们已经知道地理是
11、特别有用的学科,驾驭地理知识,并且学会运用地理解决实际问题是同学们必需具备的素养。那么我们该怎样学习地理?“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最重要工具”,学会看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方法和途径之一。二、 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绘制地图的一般方法1、自主学习:读图1-7和图1-8,思索:(1)、是不是图中那所学校象图中的那样小?画我们学校的校园平面图,要用一张象校园那么大的白纸来画吗(2)、把校园中的事物象画美术作品那样真实地画在纸上吗?(3)、如何让人看明白哪里是教学楼?哪里是运动场?2、小组沟通: 小组内沟通以上问题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地图是怎样制作出来的?【老师精讲点
12、拨】把地理事物按确定的比例缩小(比例尺),用不同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地物(图例),并用文字、数字标明(注记)。【探究结论】地理事物按确定的_缩小,并用_画在平面上,注上必要的_,就成为一幅地图。学习任务(二)地图的分类1、自主学习:读第7页第一段,思索:地图都有哪些种类?2、小组沟通: 小组内沟通以上问题。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肥城市各年龄段人口统计图、山东省河流分布图各属于哪一类地图?【老师精讲点拨】:一般来讲,阅读地图时,应先看图名,知道地图要表达的主题是什么;接下来是看图例,了解地图内容的表达方式怎样;阅读地图内容时,应当是先整体,后局部,先综合,后要素。尽量多地发掘地图内容,达到“图”
13、尽其用的目的。【探究结论】尽管地图的种类多种多样,内容不一,但每幅地图的制作均是依据确定的比例缩小地理事物后,用符号、文字来表达地理事物的,所以地图必需具备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特性化修改学习任务(三)方向判定1、自主学习:读课本第7页,思索下列问题(1)地平面上的方向如何判定 (2)判定地图上的方向:一般地图的方向如何判定?在右侧“米”字形示意图中标出。指向标地图中如何判定方向?2、小组沟通:小组内沟通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A B右图中A点在B点的_方向。【老师精讲点拨】指向标地图中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箭头前方为北,后方为南;箭头左方为西,右方为东。【探
14、究结论】正北方学习任务(四)比例尺1、自主学习:请大家自主学习第8、9页,完成下列问题(1)比例尺=_(2)比例尺可以用 、 和 三种形式表示。三种表示方式的转换时,应当留意什么问题呢?_(3)如何比较比例尺的大小?(由分式大小的比较规则,得出比例尺的大小的比较规则)分母愈小,比例尺愈 ;分母愈大,比例尺愈 。2、小组沟通:小组内沟通以上问题,提出疑问。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比例尺的大小与范围、内容的关系: 北京市地图中国地图比例尺大小 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详略(1)两幅图的比例尺哪个大?哪个小?(2)两幅图表示的范围哪个大?哪个小?(3)两幅图所表示的北京的地理事物,哪幅图具体?哪幅图简
15、单?【老师精讲点拨】图幅相同的状况下,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越 。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 ,表示的内容就越 【探究结论】分母比例尺表示实际范围内容越大越小越大越简略越小越大越小越具体三、学以致用, 拓展延长:1、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医院在学校的_方向。(2)小明从水电站步行到学校,速度为每分钟50米,则大约 分钟可以到达。解析:(1)首先要看地图上有无指向标。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依据指向标所指的北方确定方向,把指向标平移到学校,可判定医院在学校的东南方。(2)先量得水电站到学校的图上距离为2cm,代入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实地距离=2/120000=4000
16、0cm),即400m,用距离/速度(400/50=8)即得出时间。答案:(1)东南方 (2)8分钟2、下列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排列依次,正确的是( ) A BC D解析:一般说来,在地图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小,内容越具体;比例尺越小的地图所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故D符合题意。3、完成教材10页活动题1、2、3、4、5。四、总结梳理 归纳方法:本节课主要学习了学会看地图,其中方向判定和比例尺是本节课的重点,我们要学会学会在地图上辨别方向,记住并应用比例尺定义、公式表示形式及其转化、大小等,初步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工具”的观念,建立正
17、确的空间概念。五、巩固练习,达标检测:实力训练P7 基础巩固:2、3、4、5 综合运用1、2、4、5六、附板书设计: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一、学会看地图(一)地图的制作与分类1、 制作 2、分类(二)地图的三要素:1、 方向:一般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指向标地图:依据指向标定方向2、 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1)表示方法:数字式、文字式、线段式(2)分母比例尺表示实际范围内容越大越小越大越简略越小越大越小越具体教学反思:【学后反思】1、我学习后的总体评价(很好、加好、一般、较差): 。2、我学到的主要知识和技能: 。3、我学到的主要方法: 。4、我还存在的疑难问题是: 。【教后反思】七
18、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第二课时我们怎样学地理教学案(第2课时)教学目标:1、树立“地图是地理学科的第二语言,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的观念。2、了解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3、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和思维习惯4、初步学会把所学地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学习地理的方法和途径是多种多样的难点:养成良好的地理学习和思维习惯教学方法:以学案为载体,以生活化的地理为突破口,实行小组教学形式,实施零距离课堂教学模式。依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水平,设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尽可能给学生供应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发挥老师主导作用,体现学生主体地位。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
19、,导入新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老师绘制了一幅地图,你会读吗?细致视察我们为什么无法读它?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习任务(一)1、自主学习:学生自学:“图例和注记”一框内容,完成下列要求。什么是图例和注记?你能记住地图上常见的图例吗?2、小组沟通:小组内沟通以上问题,提出疑问。 3、合作探究:【探究问题】读一幅地图要做哪些打算工作?【老师精讲点拨】要把握地图的三要素,即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不同的地图图例往往不同,要细致阅读和视察。【探究结论】要把握地图的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学习任务(二)1、自主学习:读课本11页和12页第一框题,完成下列要求。收集地理信息的途径有哪些? 对收集到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湘教版七 年级 上册 地理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