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
《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岛版一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docx(20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全册教案第一单元 空气单元教学目的 1、能用感官视察并描绘出空气的特点。 2、能说出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透亮、可以流淌的气体,我们四周都有空气。 3、激发学生探究空气的欲望。 教学重点:探究空气的特点 教学难点:空气可以流淌。 教学材料 准备分组材料:保鲜袋、橡皮筋、气球、烧杯(250ML)、粉笔、泥块、 海绵、毛巾 演示材料:打气筒、气球、水槽1 找空气教学过程 一、猜谜1、让学生猜谜语:奇异奇异真奇异, 看不见来摸不着, 无孔不入改变多,我们的生命离不了。2、 引出课题:空气在哪里?是什么样呢? 二、 找空气1、 要探讨空气,先要找到空气,你知道在哪里可以找到?
2、生汇报 2、 组织学生搜集空气。到小组想去的地方用保鲜袋搜集空气。通过在不同的地方找空气,让学生初步体会我们四周有空气。三、 视察空气 1、 提出问题:空气找到了,小组探讨并汇报试验方法,你用什么方法视察它? 2、 分组视察,通过亲身的视察和感受,学生用眼、耳、舌头 等感官特别自然轻松地来理解空气的特点。没有味道,没有气味。小结:空气没有颜色、透亮的、3、 感受空气的流淌性: 视察空气并汇报视察结果。学生活动 ,先将气球吹涨,再对着自己的手或脸放气。你有什么 感觉? 说出自己的感受。4、归纳:空气是一种没有颜色、 透亮、没有味道、没有气味、 可以流淌的一种气体。 四、到处有空气 1、空气是我们
3、的眼睛看不见的你有什么方法知道空气的存在呢? 个别答复并演示方法。 开拓学生思维,例如你怎样证明这个气球里有空气呢? 视察试验现象。2、 演示试验:将气球放进水中。 提出问题:你看到了什么现 象?说明了什么?个别答复 4、 出示试验材料,你猜它们里面有空气吗?怎样证明? 学生填写揣测,引导学生学习证明空气存在的方法。放手让学生探究 , 物体里有无空气。 4、小组探讨并答复。分组试验并填写试验现象及推断结果。 汇报试验结果,有不同结果的培育学生的试验记录习惯。 可以重做一次。 五、 小结 今日你学习了什么? 2、回家之后,将今日的海绵或别的物体里面有空气的试验做给爸爸妈妈看。 答复 让学生对所学
4、东西做个回忆。使学生将科学带回生活中,也引起家长对科学的 留意和重视。 3 纸风车教学目的 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装可以转动的风车。 2、知道风是流淌的空气,它可以推动物体.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感知空气的流淌形成风 教学难点:感知空气的流淌形成风教学材料准备: 剪刀、折纸、大头针、铅笔(带橡皮擦) 教学过程 一、 猜谜导入 1、 出谜面 2、 谈话:你知道风的什么学问? 3、 提出问题:你知道风是怎样形成的? 二、 风的形成 1、 出示一个充溢气的气球,提出问题:气球里有什么? 学生答复 2、 指导学生分组活动。学生将气球嘴对着手或脸进展渐渐放气,留意手或脸的感受。通过触觉亲身感受风的形成
5、。 3、你有什么感受,你认为风是怎样是形成的? 学生沟通试验 小结:空气流淌形成风 感受并探讨风形成 的。 三、 做风车 1、 出示一个风车:你能使它转动起来吗? 学生个别上来 发散学生思维 小结:风可以使风车转动。 2、 想不想做一个风车?会不会做? 学生学会做风车,并演示方法。教师提示要留意的地方:用剪刀、大头针的平安;剪的位置; 学生说做风车的方法。3、 发大头针,做风车,巡察,个别指导。 4、 组织学生玩风车 四、 各种各样的风车 1、 出示各种各样的风车图片 培育学生动手制作实力。在玩中调试风 ,体会风有力气。2、 提出问题: 这些风车有什么用处? 学生答复3 、你知道我们人类利用风
6、的例子吗? 学生探讨沟通五、 稳固与拓展1、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学生自主回 让学生学会提 问。2、关于风,你还有什么问题想知道的? 学生思索,答复第二单元马尾长,兔尾短,松鼠尾巴像把伞。蜂采蜜,羊吃草,动物特征细致找。4 常见的动物教学目的:1、能说出常见动物的名称,初步意识到要抓住动物的典型特征来相识动物。 2、在对动物进展特征描绘的过程中增加对动物的理解。 3、促进细致、严谨的科学看法的形成。 教学重点: 识别常见动物,视察描绘常见动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 会根据特定标准对不同动物进展简洁的比拟和分类;知道进展科学探讨,先要选择并确定探讨的题目 教学过程: 一、教学导入 1、出示动物图片,
7、自然界中动物的种类很多,大约有 150 万种。,今日就带大家走进动物的王国。2、你们相识哪些动物呢?3、我们又相识哪些常见的动物呢?4、导入新课,板书题目。二 、教学新课 活动一:相识常见的动物 1、分小组沟通自己知道的动物名字及其特征.强调常见 .2、学生汇报。 3、你想知道把你知道常见的动物的哪些学问呢?(小组探讨汇报)三、回忆总结:同学们,经过这节课的探讨,你们学到了什么? 活动二:猜动物 。1、想一想,怎样才能让别人很快就能猜到结果? 2、用语言描绘一种动物的特征,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动物? 3、教师描绘学生集体猜,再由一个人猜,最终小组说其别人猜。看看那个小组猜得对猜的多。四、
8、拓展延长 它们有哪些不同?(出示课后图片,学生沟通)5 动物的反响教学目的1.学问目的(1)说出动物行为的类型、特点以及对动物的生存或繁衍的意义。(2)举例说出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和后天性行为及其特点。(3)归纳总结出动物行为的特点和探讨动物行为的意义。2.实力目的(1)通过对动物各种行为的学习,培育探究自然界奇异的实力。(2)通过“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探究活动,知道探究活动的一般过程,逐步培育分析处理资料和沟通合作的实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 动物的几种行为类型特点以及各种行为对动物的生存和种族持续的意义。2. 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 难点: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教学方法:发觉教学法、探究教学法、
9、多媒体协助教学法等几种方法在一节课中综合运用教学过程:一.自主学习初识动物的行为。1.要求同学们用3分钟时间预习课本。2.提出问题:(1)什么是动物的反响?(2)根据对动物所起的作用,你知道动物的反响有哪些类型?带着问题自主学习课本:动物的反响这一节,并思索。二.预习反响,学习动物的行为,区分动物行为的类型 。1.倾听同学们对预习题的解答。2通过图片和视频补充、强调、介绍动物的行为和类型。3.表格总结动物行为的类型,举例,作用。学生:1.沟通预习成果,答复上述两个问题。2.细致观看图片和视频,理解动物的行为,区分动物行为的类型。三、探究金鱼的觅食行为 1.提问:探究试验的一般步骤。2.根据试验
10、步骤:提出问题。3.要求学生做出假设,把全班分为四人一小组,进展探讨,合作试验。四、沟通展示金鱼的觅食行为。学会分析、思索、评价,并用自己的语言进展恰当的描绘。拓展活动要下雨了,视察动物有什么反响。(出示课后图片,学生沟通)6 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说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络。2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相识动物的运动依靠于确定的构造,认同动物构造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3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视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二、教学重点1使学生相识动物的运动依靠于确定构造,认同构造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2使学生说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络。3使学生
11、可以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三、教学难点使学生相识动物的运动中构造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说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络。四、教具准备搜集一些各种动作运动的画片。五、教学过程1、观看录像、干脆导课教师首先播放有关猎豹、狮子等捕食斑马、羚羊、仙鹤起舞、鸟儿高飞、鱼翔浅底、运发动的竞技表演等内容的录像资料,最终将画面指向运发动凸起的肌肉和猎豹奔跑时强劲收缩的后肢肌肉;然后教师出示人体运动模型或干脆用自身作标本,用自己的体态语言示屈肘的动作,让学生留意观看胳膊发生了什么改变,培育学生的视察实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力。2、教师:大家留意视察教师的胳膊发生了什么改变?学生:胳膊上的肌肉鼓起来了。学生:发生
12、了一种动作。3、教师:是的。但这种动作是怎么发生的呢?再请大家来看看这个模型(出示人体骨骼模型)。我如今用手牵引着它的手骨,结果,大家看,它怎么了。学生:胳膊围着肩关节(或肘关节)发生了运动。教师:很好。大家答得完全正确。那么,我要不牵引它呢?能动吗?教师的这几个设问答案是很明显的。但答案本身不是设问的目的,设问的目的是要引出“运动的构造”。最终使学生相识:运动是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系统是由关节、骨和骨骼肌组成的。其中,关节是运动的支点;骨是运动的杠杆;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为了强化这一相识,教师可用劳开工地上的大吊车、挖掘机等画片或影像资料,与人的运动的画片或影像资料在多媒体上播放,让学生
13、充分理解:关节是运动中的支点、骨是运动中的杠杆、骨骼肌是运动中的动力。最终,让学生结合课本的探讨问题进展探讨,根据探讨结果和以上学问让学生用自备的硬纸板、松紧带、图钉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简易模型。从而稳固了以上所学学问,也使学生在相识运动的构造的根底上,尝试模拟制作试验的操作,进步学生的动手实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力。也使学生在日后的成长道路上,擅长把所学到的理论学问与理论活动严密联络,开展学生的发散、创新的思维实力。模型展示,体态语言,引申新课内容首先,教师用青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装在试验仪器上,让学生留意视察针刺激肌肉时,指针是否发生改变,为什么发生了改变,停顿刺激,指针又
14、发生了什么改变,缘由是什么。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理出: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引,因为骨骼肌具有一个收缩的特性。然后,结合学生视察自备猪、羊的关节(带些肌肉能示关节组成),进一步理解关节的组成并视察骨骼肌的组成。通过视察使学生相识: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局部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分别连在不同的骨上。从而相识:当骨骼肌受刺激收缩时,就牵引着附着的骨发生运动。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屈肘下蹲、蛙跳等动作。这样做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组织好课堂纪律4、亲身体验,发生联想,进步相识接着上面的活动,教师接着让学生做一个屈肘动作,维持一段时间,学生会给出一个结果:教师,我胳膊上的肌肉酸胀;
15、支撑不住了;累了。此时教师恰好抓住酸、累这一感觉引出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联络,进而引出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络。例如:教师可以如下组织教学活动:教师:噢!你累了,怎么就知道困了、累了?学生:我感觉到的。教师:哦,是感觉到的。那你知道感觉由哪个系统完成?假设我们今日一上午都是体育课,那你还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可能会答出:饿了、出汗、脸红、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疲惫等等。教师应刚好抓住各系统的功能对学生进展引导。比方:教师:饿了,你要干什么?学生:吃饭。教师:与哪个系统有关?这个系统出现什么生理改变?学生:消化系统。这个系统将会如此,引导学生联络各大系统,让学生可以说明各类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
16、统的调整和限制下完成的。除受神经系统的调整外,还须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参加协作。从而到达突出重点、打破难点的目的,并使学生确立全面综合,辩证统一对待事物的人生看法。5、观看录像,小结训练,完毕新课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正在猎食的狮、豹等动物的奔跑画面、正在亡命逃奔的斑马、瞪羚的画面和其他动物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过程的画面,引导学生相识并总结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时内容,突出重、难点,强化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相识。六、探究技能1、通过动物运动会,理解排序。2、想一想,它们在做什么。7小动物找妈妈一、教学目的:1、体验动物分开妈妈后难受的心情。2、喜爱小动物,情
17、愿爱护小动物。二、教学重点:理解小鸡和妈妈故事情节内容,萌发对生命的酷爱之情。三、教学准备:搜集小动物和它们的妈妈的图四、教学过程:1、教师讲解并描绘故事小鸟和妈妈,引出探讨的话题。教师有感情地讲解并描绘小鸟和妈妈的故事。教师:小鸟为什么不吃不喝,总是低着头?教师:妈妈为什么在大树上不飞走?小鸟为什么看着妈妈哭?引导幼儿体验小鸟和妈妈不能相聚的哀痛。教师:当心把小鸟放出来后,小鸟和妈妈怎么样了?引导幼儿体验小鸟和妈妈相聚后的欢乐的心情。2、唤起幼儿的情感体验。教师:你分开过妈妈吗?找不到妈妈时,你心里有什么感觉?教师:妈妈找不到你,妈妈会怎样?(3)幼儿看图片,举“心情卡”感受图片中人物的心情
18、。小结:小挚友分开妈妈会特殊难受,妈妈丢了孩子也特别难受,小鸟也像小挚友一样和妈妈在一起最欢乐。所以,小挚友应当爱惜小动物,不要让它们和妈妈分开。五、拓展活动动物妈妈和它们的孩子。1、教师将剪好的一些小动物和它们妈妈的图片分别贴黑板上,让学生找。2、扶植小动物找妈妈,引导幼儿将动物宝宝贴在和妈妈比拟近一些的地方。一年级下册科学青岛版第三单元 和植物握个手桃花红,梨花白,春天一来百花开。页有形,茎多态,要把植物辨明白。8 我们四周的植物教学目的1、在视察活动中,可以调动各种感官识别常见植物,描绘常见植物的特征,会根据不同标准对不同植物进展简洁的分类和比拟;2、 能说出四周常见植物的名字。3、 知
19、道植物的特征包括颜色、气味、外形等内容。教学准备:视察四周的花草树木教学过程:一、 相识四周的植物1 任务的布置阶段不能简洁的理解为教师干脆说出活动名称,而是学生在教师的情境设计下明白活动是要干什么、怎么干,只有准备充分了,接下来的活动才有意义。 “树皮很粗糙”、“桂花真香啊”、“辣椒的果实有红的、青的”说明要视察植物的哪些特征,其中“粗糙”是手的感觉、眼睛获得的信息;“香”是鼻子感觉到的信息;“红青”等颜色信息则是眼睛获得。手、眼、鼻都是感觉器官,这里是教学生学惯用感觉器官相识物体。教师操作时不须要拘泥于教材赐予的是哪一种植物,反倒要主动把本地的常见植物结合到教学中。如:没有桂花,可用其他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青岛 一年级 科学 下册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