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docx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docx(6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全册及反思第一单元 位置单元要点分析:教学内容: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是确定位置,它包含运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的方法和利用方格纸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本单元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运用“上、“下、“前、“后、“左、“右以及“第几排第几座等方式描绘物体所在的平面位置根底上进展教学的。让学生在探究学问的过程中开展空间观念。三维目的:1、学问及技能1使学生学会在详细情境中探究确定位置的方法,懂得可以用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使学生能结合方格纸用两个数据来确定位置,能根据给定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确定位置。2、过程及方法(1) 经验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的过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开展空间观念。(2)
2、通过学习活动,增加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实力,进步应用意识。3、情感看法及价值观 使学生感受确定位置的丰富现实情景,体会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重难点、关键1、重难点:运用两个数据精确表示物体位置。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及行。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课题:位置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教材23页的例1、例2教学目的:1、使学生能结合教材供应的素材,自主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并能利用方格纸根据两个数据确定物体的位置2、能把自己的思维过程及结果用语言表达出来,并及同伴进展很好的沟通、合作。3、体会生活中到处有数学,感受数学的价值,产生对数学的亲切感。重难点、关键:1、重难
3、点:运用两个数据精确表示物体位置。2、关键利用方格纸正确表示列及行。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导入新课1、介绍位置由学生介绍自己座位所处的位置,然后再介绍几个好挚友所处的位置。学生介绍位置的方式可能有以下两种:1用“第几组第几座描绘。2用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来描绘。2、谈话导入1老师确定以上学生描绘的方式。2明确说明本节课我们要进一步学习确定位置的有关学问。板书课题:位置二、探究活动,获得新知1、教学例1实物投影出示主题图:班级座位图1说一说学生视察座位图,想说谁的位置就跟同伴说一说。2想一想师:李刚的位置在哪里?可以怎样说?学生可能有不同的答复,只要合理都予以确定。3写一写请学
4、生用自己宠爱的方式把李刚的位置表示出来A:学生独立操作,老师巡察课堂,记录不同的表达方式。B:展示几个不同的表达方式4讨论师:同样都是李刚的位置,大家表示的方法却各有不同。虽然全部的方法都有道理,但是总让人感到太费事。你有什么好建议,可以用一种统一的既清晰又简便的方法来表示?5探究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结合已有的表示方法“第6列,第3行,并在学生讨论的根底上老师引导学生相识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A:明确说明:李刚在第6列,第3行可以用6,3这样的一组数来表示。B:学生尝试用这样的方法表示李芳、李小冬、赵强、王雄伟的位置。要求:a、先说一说他们分别在第几列第几行,再用数据表示;b、根据数据再说一
5、说在第几列第几行。C、总结方法师、:请你细致视察这些数据和他们所在的位置,你能总结出用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吗?学生先独立思索,然后及同学沟通,再汇报。归纳:先看在第几列,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一个数;再看在第几行,这个数就是数据中的第二个数。2、教学例2投影出示课本中的“动物园示意图1视察示意图,说一说那看到了什么。2解决第1个问题师:假如用3,0表示大门的位置,你能表示出其他场馆所在的位置吗?A:学生独立操作,解决问题。B:投影展示学生解决的结果。熊猫馆3,5 海洋馆6,4猴 山2,2 大象馆1,43解决第2问题A:出示要求在图上标出下面场馆的位置飞禽馆1,1 猩猩馆0,3 狮虎山4,3B:学生
6、按要求在书上完成C:反响练习完毕学生答复,利用投影展示。3、全课总结1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刚刚,我们是怎样探究出用两个数据表示位置的方法的?2老师简要介绍确定位置的方法的重要作用。比方播放有关地球经纬度的学问等。三、稳固练习完成教材练习一中的15题第1题:(1) 说一说9,8中的“9表示什么?“8表示什么?(2) 根据题目给出的数据,涂一涂第2题(1) 视察棋盘,及第1题方格图比较,说一说有什么不同。(2) 引导学生正确说出黑方的“五所处的位置。3引导学生说出其他棋子的位置,并及同学沟通。4完成题中第2小题,并和同学沟通。第3题第1小题,用投影展示学生所确定的区域。第2小题,同学之
7、间互相沟通表示结果。第4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同学之间互相检验沟通,最终,老师再展示学生的作品,学生评价。第5题1学生自己在方格纸上画一个简洁的多边形。各顶点用两个数据表示。2同桌互相合作,一人描绘,一人画图。课后作业设计:109876543211、标出以下点的位置1 2 3 4 5 6 7 8 9 10 6,5 2,7 7,4 3,9 8,9 10,6543212、以下图是某棋盘的一部分。2 3 4 5 6 7 8 9说一说 各图形各在什么位置?怎样表示这些图形的位置? 四、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必做作业本P1/1、2、3、4、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1-P2/1、2、3、 选做课时特训P2-P3
8、/思维拓展教学追记:本堂课,我能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问,从学生熟识的座位依次动身,让学生在口述“第几组几个的练习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建立起“第几列第几行的概念,让学生从习惯上培育起先说“列后说“行的习惯。然后再过度到用网格图来表示位置,让学生懂得从网格坐标上找到相应的位置。这样由直观到抽象、由易到难,符合孩子的学习特点。第二课时课题:位置教学内容: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练习一教学目的:1、进一步熟识用数对表示详细情境中物体的位置的方法。2、能较娴熟地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初步体会坐标的思想。教学重点:能较娴熟地用数对表示详细情境中物体的位置及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教学难
9、点:根据数形结合的特点理解平移。教学过程: 一、根本练习,稳固旧知1、说说用数对确定物体的位置时,两个数分别表示什么。2、在上节课学惯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后,你觉得哪些地方简洁出错?解题过程中要留意什么?3、说说下面两组物体的位置关系。假如有困难,可以借助方格纸画图分析。1A2,6和B5,62C4,3和D4,0二、深化练习,增加新知1、合作探究,解决P5练习一第3题。1让学生细致视察“重要地名索引。2讨论地图册中的“重要地名索引是如何确定一个地点所在的位置的。3这种方法和我们学习的用数对确定位置的方法有什么不同?“重要地名索引用三个数据或字母确定位置,数对用两个数据确定位置;此题的解题思路是先
10、确定物体所在的区域,然后再确定物体在这个区域中的一个点,而数对只能确定同一区域的一个点。三、综合练习,进步实力四、课堂小结。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又有哪些新的相识?位置的学问能扶植我们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组织学生说一说,互相沟通。五、作业布置课后作业:必做作业本P2/1、2、3、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3-P4/1、3、4、5 选做课时特训P3-P4/2、思维拓展第二单元 分数乘法教学目的:1. 理解并驾驭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会进展分数乘法计算。2. 理解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并会应用这些运算定律进展一些简便计算。3. 会解答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4. 理解倒数的
11、意义,驾驭求倒数的方法。单元重点:分数乘法的意义和计算法那么。单元难点:1、 理解分数乘法的意义,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去解答这类应用题。2、 分数乘法计算法那么的推导。1、分数乘法1分数乘整数教学目的:1、在学生已有的分数加法及分数根本意义的根底上,结合生活实例,通过对分数连加算式的讨论,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驾驭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可以应用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那么,比较娴熟地进展计算。2、通过视察比较,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归纳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那么,培育学生的抽象概括实力。3、 引导学生探求学问的内在联络,激发学生学习爱好。通过演示,使学生初步感悟算理,并在这过程中感悟到数学学问的魅力,领
12、会到美。教学重点: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驾驭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那么。教学过程:一、 复习1.出示复习题。1列式并说出算式中的被乘数、乘数各表示什么?5个12是多少? 9个11是多少? 8个6是多少?2计算: 2.引出课题。这题我们还可以怎么计算?今日我们就来学习分数乘法。二、 新授1、 利用教学分数乘法。(1) 这道加法算式中,加数各是多少?都是(2) 表示几个一样加数的和,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怎么列式?乘法,3(3) 9,那么3,所以3_9。同学们想想看,39计算过程是怎样的?谁能把它补充完好。2、 出例如1,画出线段图,学生独立列式
13、解答。?(1) 引导学生看图,理解“人跑一步的间隔 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就是把袋鼠跳一下的间隔 即这一整条线段看作单位“1。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11份,其中的2份就表示人跑一步的间隔 。(2) 引导学生根据线段图理解,人跑一步是袋鼠跳一下的,那么“人跑3步的间隔 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几分之几?就是求3个是多少?列式:3 =3、 结合以上两题,归纳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那么:分数乘整数,用分数的的分子和整数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4、 练习:练习完成“做一做第2题。5、 教学例21出示6,学生独立计算。2根据计算结果,学生视察讨论:乘得的积是不是最简分数?应当怎么办?3学生通过自己的想法的来约分:A
14、、先约分再计算;B、先计算得出乘积后约分。4比照,让学生体会先约分再计算的方法比较简便,同时向学生说明先约分的书写格式。三、练习1、 完成“做一做的第一题。提示学生,计算前先视察分数的分母及整数是否可以约分,养成先约分在计算的习惯2、 “做一做第3题。先让学生说说解题思路,讨论先算什么可以使计算简便。假如用连乘算式,要提示学生先约分再计算。3、练习二第1、2、4题。三、 作业课后作业:必做作业本P3/1、2、3、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5-P6/1、3、4、5、 选做课时特训P5-P6/2、思维拓展2一个数乘分数教学目的:1、创设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合作沟通、尝试练习、归纳领悟等过程中
15、,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驾驭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那么,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2、通过组织学生进展迁移、类推、归纳、沟通等数学活动,培育学生的类推、归纳实力。3、通过一个数乘以分数应用的广泛性事例,对学生进展学习目的性教化,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爱好。教学重点:理解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驾驭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教学难点:推导算理,总结法那么。教学过程:一、导入1、计算以下各题并说出计算方法。 、上面各题都是分数乘以整数,说一说分数乘以整数的意义。3、引入: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个数乘以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二、新课1、教学例31出示条件和问题: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根据公式
16、“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学生列式: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把一张纸张看作一面墙,第一步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即这面墙的,第二步再涂出小时粉刷这面墙的面积,即的,由此得出这个乘法算式表示“的是多少?3根据直观的操作结果,得出,根据刚刚操作的过程和结果推导出计算方法:=。4提出问题: 小时粉刷多少呢?让学生用前面的方法涂色、推导、计算,自主解决问题。2、相关练习:练习二第5题。3、小结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1意义:一个数乘分数,表示求这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2计算法那么: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4、教学例41引导学生分析题意,根据“速度时间路程的数量关系列出算式: 。115
17、12先让学生独立计算,再沟通计算的方法,明确分数乘分数也可以先约分再乘。通过展示学生的计算过程,进一步明确约分的书写格式: km 3学生独立解答“5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讲评中介绍分数乘整数的另一种格式。5、稳固练习:P11“做一做留意提示学生要先视察能否约分,再着手计算。三、练习1、练习三第6题1求2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2个是多少?算式:22求枝或枝长多少分米,就是求的是多少,或的是多少。2、练习三第9题。学生讨论沟通,说说错在哪里,结合学生易犯的错误讲解3、练习二第3、7、8、10题。四、作业课后堂作业:必做作业本P4/1、2、3、4、5、6、回家作业:必做课时特训P7-P8/1、2、4、5
18、、6、7 选做课时特训P7-P9/3、思维拓展教学追记:分数乘整数、分数乘整数这两堂课,我都留意从生活引入,并通过直观的线段图、折纸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算理。课中,我能变更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变更以记忆法那么、机械训练为主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究及沟通的学习活动之中,让学生变被动为主动,参及到算理的讨论、运算规律的归纳中来。3一个数乘分数稳固练习教学目的:1、通过视察、分析、比较等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及计算法那么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进一步驾驭分数乘法的计算法那么;并会运用计算法那么比较娴熟地进展计算。2、通过练习,培育学生迁移、比较、类推和概括的实力,进步计算程度。3
19、、激发学生的学习爱好,培育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浸透辨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思想。教学重点:统一计算法那么教学难点:进步计算的正确率教学过程一、根底练习1.计算下面各题,并说一说计算方法。 2.把下面的整数改写成分数。2= 5= 14= 25= 二、练习指导1.统一计算法那么。1到目前为止,你学会了哪些分数乘法的学问?分数乘整数以及分数乘以分数的计算法那么分别是什么?分数乘分数的法那么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吗?为什么?2请你试算一算: 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老师巡察。学生边展示计算过程,边阐述理由。3老师引导学生归纳:因为整数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所以分数乘分数的法那么也适用于分数和整数相乘。因此分数乘法
20、的计算法那么可以统一为一条,即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作分母。2.书写形式。1详细计算时,在遇到整数和分数相乘,可以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干脆和分数的分子相乘,不必把整数化成分母是1的分数。2计算时,也可以不把相乘的两个数改写成分子、分母分别相乘的形式,干脆把整数或分数的分子及另一个数的分母进展约分。三、理论应用1.练习二的第6题。2.练习二的第8题。第1题明确:整数4可以看作分母是1的分数,而不能用分子和分子或分母和分母约分。第2题明确:约分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不能相加。3.练习二的第10题。四、小结作业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1:练习二的第5、7、9、11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六年级 上册 数学教案 反思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