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课题:谁得分高一、教学目的:1、驾驭连加运算依次和竖式计算书写方法; 2、培育工整书写,细致计算好习惯; 3、培育学生发觉数学信息,解决问题实力。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驾驭竖式计算简便写法。 难点:利用竖式计算解决问题。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学打算:课件五、教学施行过程: (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喜爱套圈嬉戏吗?老师告知你们,调皮和笑笑是一对特别要好挚友,有一天他们玩套圈竞赛,想知道他们竞赛成果吗?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情境图及成果统计表。 师:这是调皮和笑笑进展套圈竞赛成果记录。视察这张表你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学生可能会说: 调皮第一次得24分,第二次得
2、30分,第三次得41分。 调皮第一次得24分,笑笑第一次得23分,调皮第一次得分比笑笑高。 调皮第二次得30分,笑笑第二次得44分,笑笑第二次得分比调皮高。 调皮第三次得41分,笑笑第三次得29分,调皮第三次得分比笑笑高。 调皮两次得分超过了笑笑。 师:同学们发觉数学信息真不少。还有同学们看出了调皮得分两次超过了笑笑,真细心! 【设计意图:由学生比较熟识和感爱好活动(套圈竞赛)引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爱好。用表格描绘数学信息是日常生活中常常用方式,本环节目是培育学生读表,理解、搜集数学信息实力。】 (二)自主探究 1、进展估算。 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他们谁说得对对话情境。 师:同学们,你们看,
3、这对要好挚友因为竞赛输赢发生了争吵,你觉得他们谁说对呢?为什么? 生1:调皮说得不对。虽然他确两次都比笑笑得分高,但不能因此就说调皮确定获胜。因为调皮总分不确定比笑笑总分高。 生2:笑笑说很有道理。像笑笑说得那样,调皮两次多2分,而笑笑一次就多出了3分,当然总成果是笑笑高,所以应当是笑笑获胜。 【设计意图:估算是生活中常用数学学问,估算意识和实力是须要常常训练。估算方法本身就是特性化,通过沟通,获得主动情感体验,共享别人欢乐,学习更好估算方法。】 2、尝试计算。 师:刚刚我们用自己喜爱方法做了粗略比较,觉得笑笑说得有道理,可能是笑笑获胜了。那么究竟谁获胜呢?让我们来算一算,看结果是怎样。先计算
4、调皮总分吧! 学生试做,老师巡察,理解学生计算方法。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样计算? 学生可能出现多种算法有: (1)20+30+40=90 (2) 24 54 4+1=5 + 30 + 41 90+5=95 _ _ 54 95(3) 24 (4) 24 30 + 30 + 41 _ _ 54 95 + 41 _ 95这几种方法都是计算连加根本方法,老师应当给以确定。三个数连加竖式以前没有用过,假如沟通是计算不出来,老师可作为参与者沟通。提示学生视察:由于这三个数中有一个是整十数,计算时,采纳竖式计算和口算结合方式,比较简洁。 师:刚刚同学们用不同方法计算出调皮得分是95分,如今大家再来计算一下笑
5、笑三次一共得多少分? 学生尝试计算,老师巡察,并知道个别学习有困难学生,留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师:把你计算方法和结果和同桌沟通一下。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通过实际计算和比较发觉:笑笑多一分,获胜。 【设计意图:特性化算法沟通是学生体验胜利平台,同时,也是互相学习方式。让学生在互相沟通中学习新学问,培育学生优化自己算法意识和实力。体验算法多样化。】 (三)总结提升 师:这节课一开始我们用自己方法解决了调皮和笑笑套圈竞赛问题。如今,老师提一个建议,下课后请同学们自由组合(2人、3人都可以),也进展一次套圈竞赛。把竞赛状况记录下来,下节课大家汇报一下。六、板书设计 谁得分高 24+30+41=9
6、5(分) 23+44+29=96(分) 24 23 30 44 +41 +29 _ _ 95 96 答:调皮共得了95分,笑笑共得了96分,笑笑获胜。七、作业:练习本课题:秋游第 周第 节 一、教学目的:1能从详细情境中获得信息,发觉问题。2经验探究连减计算方法过程,驾驭笔算连减竖式方法,并可以精确地进展计算。3感受数学与生活亲密联络,激发学习数学爱好,建立学好数学自信念。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驾驭笔算连减竖式计算方法。教学难点:列竖式计算连减法。教学打算:课件、练习本等。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学打算:课后反思:五、教学施行过程:1、开放导入。瞧,同学们来到了海洋公园。他们立刻要乘船到海上巡
7、游一圈了。让学生体验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爱好。二、核心过程推动一观图,获得信息。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说一说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利用情境图开展学生获得有价值数学信息生观图,获得信息。汇报:1船上可以坐90人。2.有两队学生,一队有45人,一队有25人。二出示并解决问题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请您帮工作人员算一算,这样才能知道还可以上多少游客。1.生读问题,独立思索。2.小组内探讨解决问题方法,可以在练习本上边列式边说明。师:请各小组选出一名代表汇报,组员可以适当补充。其他同学要细致倾听,听完后可以质疑。引导学生理解算式中每一步实际意义,进步学生解
8、题实力。通过对话,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有价值数学信息,以及数学信息之间数量关系。思路一:1方法分析:要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用可乘人数依次减去两队人数,列式为90-45-25。师:请尝试用竖式计算。驾驭笔算连减竖式计算方法。2探究90-45-25计算方法。二生黑板上列竖式计算,其他学生练习本上试算。借板演题统一订正:生1:90 4545 25 45 20生2:90 45 45 25 20师:还有其他解题思路吗?思路二:1方法分析:老师提示:求船上有多少个空座位,可以先求出两队总人数,再用可乘人数减去两队总人数,就是船上还有多少空座位。45+25=709070=20一我能行,出示并解决问题2。
9、通过练习,使学生再次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联络,培育了学生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实力。乘车返回学校,还有多少人没上车?1.首先找条件和所求问题。2.然后思索解题思路。3.最终列式计算。学生先独立读题,然后在小组里一起说一说条件,所求问题和解题思路。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列式计算后,在小组内订正。同伴互助。二第5页练一练第2题和第1题第二幅图作业本上分组独立完成两题,统一订正,同桌互批。课堂小结,布置作业。通过反响,理解学生新学问驾驭状况,以便有针对性辅导学困生,改进教学练一练第1题第一幅图;第3题;第4题小组内完成。课后,作业本上完成。六、板书设计: 秋游两队都上船后,船上还有多少个空座位?45+2
10、5=70 904525=209070=20七、作业布置:练习本课题:星星合唱队 第 周第 节一、教学目的:1.结合详细情境,经验探究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过程; 2.驾驭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在解决简洁问题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亲密联络。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 难点:优化算法,正确计算加减混合式题。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学打算:课件五、教学施行过程:(一)问题情境 师:同学们,喜爱唱歌吗?(喜爱)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情境图。 师:谁能看着情境图说说图中合唱队发生了什么改变? 学生答复时,关注学生是否发觉了情景图中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
11、: 合唱队人数变了。 合唱队原来有52人,今年有9人毕业了,又新参与15人。 合唱队参与人比毕业人多。 师:同学们发觉数学信息真多呀!可是老师就是没有明白,合唱队人数比原来多了还是少了? 生1:毕业人数少,新参与人数多,所以应当是比原来多了。 生2:新参与比分开人数多,当然是如今人多了。 师:同学们不仅答复了老师问题,还讲出了道理,真棒!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喜爱形式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爱好,引起学生探究欲望,自然而然进入新课。】 (二)自主探究 1.合唱队如今有多少人 师:根据图中信息谁能提出数学问题? 对学生提出一步计算简洁问题可以现场解答。“合唱队如今有多少人问题,学生提不出来就进入下一个环
12、节,学生提不出来老师参与启发提出。 师:要求“合唱队如今有多少人,怎样列算式? 学生可能出现答案有: 15-9=6(人) 52+6=58(人) 52-9=43(人) 43+15=58(人) 52-9+15 在学生列出52-9+15之后,启发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想。如:原来有52人,毕业分开了9人,就是少了9人,所以是52-9,又参与了15人,就是又多了15人,应当再加上15,所以就是52-9+15。假如学生答案没有出现综合算式,师生就一起把两个算式改为一个算式,并告知学生这样算式叫作加减混合算式。 师:这样加减混合算式,你会计算吗?试一试。 学生独立计算,老师刚好巡察,一方面,发觉学习困难学生
13、赐予刚好激励和必要指导。另一方面,理解学生出现算法以及算法中出现问题,打算下一步组织学生沟通。 师:把你算法喝结果向大家介绍一下,说一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结果是多少。 一般方法是:先算52减9,再加15,结果等于58.假如出现先算52加15再减9算法,可以让学生说一说是怎么想,并谈谈看法。同时说明一般状况下计算方法。 师:加减混合运算,一般状况下,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师:谁情愿把你用竖式计算方法介绍给大家? 多数学生可能会用两个竖式计算,假如学生出现一个竖式,就干脆指导;假如没有出现,老师就主动介绍。 师:加减混合运算,也可以用一个竖式进展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自主学习结果沟通,既是计算检查
14、,也是同学间互相学习平台,更是老师进展学习指导时机。加减混合运算竖式计算是数学计算根本技能,老师要重视引导。】 2.说一说,再列式算一算。 师:同学们,这两道习题你能解答吗? 课件出示:教材第5习题 学生尝试解答第一题后,组织学生沟通,重点说说是怎样想。关键弄清:叔叔比调皮大29岁,就是8+29=37(岁),说明叔叔37岁;阿姨比叔叔小5岁,就是叔叔年龄减去5岁,所以写成一个算是就是8+29-5.让学生到前面板演竖式计算过程。 然后再进展第二题解答并组织学生沟通想法和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让学生经验学问建构、形成过程,驾驭加减混合运算技能。通过生活中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联络。】 (
15、三)总结提升师:今日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加减混合运算一般是按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六、板书设计: 星星合唱队 52-9+15=58(人) 答:合唱队如今有58人。 七、作业布置: 计算本课题:练习一 第 周第 节一、教学目的: 1.娴熟驾驭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方法,精确计算。2.开展初步估算以及解决简洁实际问题意识和实力。3.培育学生娴熟精确计算实力,和细致、细心计算习惯。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娴熟精确驾驭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方法,精确计算。 教学难点:驾驭100以内数加减混合运算方法,娴熟精确计算。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具打算:投影仪五、教学过程:(一)、出示8页主题图1、视察主
16、题图说图意。2、说一说你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3、探讨沟通:怎样列式计算?为什么要这样算?(二)、出示8页第二题1、视察主题图说图意。2、分析解决实际问题1、说一说你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2、给你100元,你想买哪两种玩具?还剩多少元?3买哪两种玩具剩下钱最多?剩下多少元?4买哪几种玩具正好须要花100元?请你给出一个答案?3、学生汇报、订正。(三)、竖式计算56+ 21 18 = 39 13 + 47= 9634 35 = 57 +22 -45= 48+32-16 = 100 -69+ 25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六、板书设计:练习一七、作业布置:计算本课题:买文具第 周第 节一、
17、教学目的:1. 通过一系列活动,相识小面额人民币,理解元、角、分之间进率和兑换。2. 以活动为载体,培育学生自主探究、合作沟通实力。3. 体会1元钱价值,感悟数学学问与现实生活亲密联络。4. 养成爱护人民币、合理运用人民币良好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在活动中相识小面额人民币,理解元、角、分之间换算关系。难点:运用元、角、分之间关系进展兑换,体会1元钱价值。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具打算:投影仪、教具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出示钱包,从钱包里拿出一些不同小面额钱来 “钱是我们国家进展购物时运用货币,统称为“人民币。这一节课,让我们一起来相识人民币!并学惯用人民币来购置文具。板书:买文具二、学
18、习新课 1、相识人民币。 1出示不同小面额人民币你相识哪些人民币?把你相识人民币从老师手中拿出来吧! 你是怎么知道它是5元、2元、1元、5角、2角、1角这里根据学生所拿、自己相识每一张人民币进展提问?你是通过什么来推断、来识别?除了这些,你还相识哪些面额人民币?你是怎么知道?2根据课堂实际状况,向学生提及或干脆出示不同面额硬币:1元、5角、1角、5分,让学生进展识别。然后进展总结这一类是纸币,这一类是硬币。3看课本“认一认 图中有哪些人民币?给他们进展分类。 说说哪些是纸币,哪些是硬币? 4同学们,你们知道1元可以换几张1角呢 几个1分可换1张1角呢? 5练习: 练一练第1题 换一换,先让学生
19、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沟通。 练一练第2题 填一填,先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沟通。强调:计算钱数时,一样单位钱数可以干脆相加减。2、学习付款1创设情境:出示钢笔1支钢笔1元钱,要买这支钢笔你都可以怎样去付钱呢?老师做售货员,让学生来付钱购置钢笔,展示学生付钱方式。2课件出示文具情境图,同学沟通说一说购置每一种文具都可以怎样付钱。老师选其中2-3种让学生沟通付钱方式。3小结:在用人民币付款时,一样钱数可以有不同付款方式。3、1把尺子8角,调皮想用1元买1把尺子,假如你是售货员,你应找回多少钱呢?你如何列式解决呢?学生沟通并列式解答见板书4、学生活动:小组成员之间说一说,1元正好可以买图中哪些文具?
20、先在小组内沟通,然后全班沟通。三、稳固练习:练一练第3题,先让学生细致读题,独立解决,最终全班沟通。四、本课小结:1、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2、我们应当如何爱护人民币 ?六、板书设计: 买文具1元=10角 1角=10分七、作业布置:计算本课题:买衣服第 周第 节一、教学目的:1、在详细情境中相识较大面值人民币。2、通过购物等活动,体验生活之中到处有数学。3、在详细购物情境中进展简洁计算,并能解决简洁实际问题。二、教学重难点:在详细情境中相识较大面值人民币。在详细购物情境中进展简洁计算,并能解决简洁实际问题。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具打算:投影仪、教具五、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知道今日
21、咱们要去哪转转吗?今日咱们一起去服装店看看吧。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一套连体衣价钱是41元。我知道了长袖上衣价钱是26元,短袖上衣价钱是31元。我知道了一条裙子价钱是23元。笑笑还告知我们,今年暑假,她妈妈给她买了1件长袖上衣和1条裙子。师:同学们视察得很细致,获得数学信息真不少。二、自主探究1、认一认。师:你相识这些面值人民币吗?给大家介绍一下吧!老师依次出示100元、50元、20元、10元面值人民币样张,让学生答复下列问题,介绍自己能相识这些人民币根据。2、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付钱?师:假如笑笑妈妈买一件短袖上衣,可以怎样
22、付钱?用你手中人民币样张摆一摆,然后说一说。学生在小组内说,然后抽生答。只要学生说合理,老师就要予以确定。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师:你还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学生提出不同问题后,可以当场引导学生答复,有难度就引导学生在小组内探究解决,或赐予适当提示。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日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六、板书设计: 买衣服大面值人民币七、作业布置:计算本课题:小小商店第 周第 节一、教学目的:1、在详细情境中学会购物,能解决相关实际问题。2、体会数学与生活亲密联络,领悟学习数学学问价值。二、教学重难点:在购物情境中学会解决相关实际问题。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具打算:投影仪、教具
23、五、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除了买文具、买衣服之外,同学们最喜爱是逛商店,自己选择喜爱玩具、文具等等吧?课件出示:教材第14页情境图师:来到了小小商店,看你从图中发觉了哪些数学信息?学生可能会说:我知道了1架玩具飞机价钱是12元。我喜爱玩具坦克价钱是9元。画画用水彩笔一盒是15元。1个足球72元,1个篮球68元,足球比篮球贵。师:同学们视察得很细致,获得数学信息真不少。二、自主探究1、师:如今咱们留意看第一幅图,笑笑买了1架玩具飞机和1辆玩具坦克,一共须要多少元?学生自主学习解答。2、师:看第二幅图,奇思付给售货员20元,买了1盒水彩笔,找回多少元?学生自学学习解答。3、假如你有30元,可以
24、买哪两样物品呢?在小组里说说你想法。理解学生沟通状况,再组织汇报。4、调皮想买一个花皮球,他有3张1元和2张2元,他可以怎样付钱?小组探讨沟通,组织汇报。5、请你算一算,足球比篮球贵多少元说说你是怎么想?6、你能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吗?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日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练习设计:教材第15页六、板书设计: 小小商店七、作业布置:计算本课题:有多少块糖第 周第 节一、教学目的:1、结合数数详细情境,经验一样加数连加算式抽象过程,感受这种运算与日常生活联络,体会学习乘法必要性。2、会用两种不同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物体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连加算式。3、知道用乘法
25、算式表示一样加数连加比较简便,为进一步学习乘法奠定根底。二、教学重难点:会用两种不同方法一排一排或一列一列数方阵排列物体个数,相应列出两个不同连加算式。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具打算:投影仪、教具五、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老师谈话导入,学生选用自己喜爱方法数糖个数,老师巡察理解不同数法。师:谁情愿把自己数方法和结果告知大家?学生可能出现方法有:一块一块地数:1、2、3、两块两块地数:2、4、6、8五块五块地数:5、10、15、20、师:你觉得哪种方法最好,为什么?只要学生说合理,老师就予以确定。二、自主探究1、数一数,填一填。课件出示:教材第16页插图学生自己数数,完成填空后,沟通汇报。师:你能
26、分别用算式表示出来吗?生:第一幅图应当是7+7=14块;第二幅图应当是4+4+4=12块师:如今请同学们把第一幅图中棒棒糖按列数数一数,把第二幅图中块数按行数数一数,然后沟通。生1:第一幅图假如按列数,每列有2块,有7列,一共有14块。生2:第二幅图假如按行数,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有12块。师:用算式又该怎样表示呢?生答2、说一说,算一算。师:如今咱们重点来探讨第一幅图,说说分别横着看,竖着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一样?学生自主学习,探讨探讨,集体汇报。总结: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结果都是一样。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日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六、板书设计: 有多少块糖每列有2块,有7列,一共
27、有14块。每行有3块,有4行,一共有12块。七、作业布置:计算本课题:儿童乐园第 周第 节一、教学目的:1、结合“儿童乐园这一现实生活情境,逐步开展发觉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意识和实力。2、结合解决问题,经验把一样加数连加算式抽象为乘法算式过程,初步体会乘法运算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亲密联络。3、会把一样加数连加算式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它们各部分名称、读法,并应用加法计算简洁乘法算式结果。二、教学重难点:乘法算式写法和理解乘法意义。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具打算:投影仪、教具五、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在我们数学王国里有一个充溢欢乐地方,那就是“儿童乐园。课件出示:教材第18页情境图师
28、:请大家细致视察,你都看见了些什么?1、让学生从情境图中找数学信息。2、根据数学信息提出数学问题。3、试着解决数学问题。二、自主探究师:根据提出数学问题,先在小组里沟通,并列式计算。学生进展小组活动,老师巡察。汇报沟通,学生可能会说:有多少人坐小飞机?2+2+2+2=8人有多少人坐小火车?4+4+4+4+4+4=24人划船有多少人?3+3+3=9人学生汇报时,老师有意识地把一样加数连加算式板书在一起。师:视察上面算式,你发觉了什么?生:每个算式中加数是一样。师:像这样加数一样加法算式还可以用乘法算式来计算。今日我们一起来探讨与加法相关乘法学问。1、针对2+2+2+2=8人进展教学。师:这个算式
29、中一样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加数?生:一样加数是2,有4个这样加数。师:4个2相加,也可以用乘法表示。边说边板书24=8或42=8,并结合所写乘法算式介绍各部分名称和算式读法。2、根据“儿童乐园其他问题,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先写一道连加算式,再改写成乘法算,并说一说改写理由。学生在小组内探讨,老师巡察,理解状况。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日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六、板书设计: 儿童乐园有多少人坐小飞机?2+2+2+2=8人有多少人坐小火车?4+4+4+4+4+4=24人划船有多少人?3+3+3=9人七、作业布置:计算本课题:有多少点子第 周第 节一、教学目的:1、通过计算点子个数,初步用乘法解决问
30、题,加深对乘法意义理解。2、会用两种不同方法数排列物体个数,列出同一个乘法算式。3、在数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和乘法之间联络。二、教学重难点:初步学会用乘法解决简洁实际问题,进一步理解乘法意义。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具打算:投影仪、教具五、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师:同学们,老师今日请大家一起做嬉戏,欢乐吗?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情境图师:细致看图,说说你看懂了什么,和大家沟通一下。生1:调皮第一次摆点子是每行2个,共3行,2+2+2=6。笑笑说用乘法算式是23=6或32=6。5=20或54=20。师:你觉得调皮第一次摆点子图还可以怎样说?一样加数是几?有几个一样加数?抽生答,老师评价。二、自主
31、探究1、想一想,摆一摆。师:刚刚同学们做得很细致,能根据点子图说清每行有几个,有几行;或者是每列有几个,有几列。并能说出加数一样连加算式和乘法算式,真是学到了不是学问。如今老师想同学们在点子图上表示出乘法算式47。行吗?学生尝试独立解答,老师巡察,指导个别有困难学生。2、圈一圈,在图上用两种方法表示38.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老师巡察。3、学生在小组内出题,在点子图上圈一圈。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日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六、板书设计: 有多少点子4+4+4+4+4=20. 45=20或54=20。七、作业布置:计算本课题:动物聚会第 周第 节一、教学目的:1、结合“动物聚会详细情境,开展提出
32、问题与应用数学意识。2、会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简洁实际问题,在解决乘法问题过程中进一步体会乘法运算意义,体会乘法与生活亲密联络。二、教学重难点:能提出问题,进一步体会乘法简洁应用,会用乘法解决简洁实际问题。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具打算:投影仪、教具五、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师:从图中你得到了哪些数学信息?抽生答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提出问题假如简洁,可以当场引导学生解答,尽量引导学生提出有关乘法计算问题,并重点说清解题思路。二、自主探究师:老师这儿也有几个问题请同学们扶植解答。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插图1、想一想,连一连。师:你能看懂图意吗
33、?该怎么做呢?先在小组内说说你想法。学生在小组内沟通各自想法后,组织汇报。2、看一看,说一说,你能想到哪些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22页情境图师:说说从每幅图中你想到了哪些算式?是怎么想?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抽生汇报。3、想一想,36还能解决生活在哪些问题?学生在小组内尝试解答,抽生汇报。三、总结提升。师:通过今日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六、板书设计: 动物聚会3+3+3+3+3+3=20.6+6+6=18.36=1863=18。七、作业布置:计算本课题:练习二第 周第 节一、教学目的:1、相识乘号,驾驭乘法算式读、写,进一步理解乘法算式含义。2、进一步理解乘法与加法关系。3、培育学生想象实力、
34、动手实力以及良好学习习惯。二、教学重难点:进一步理解乘法含义,正确运用乘法解决生活中问题。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具打算:投影仪、教具五、教学过程:一、问题情境老师谈话导入二、自主探究师:同学们告知大家,通过这一单元学习,你已经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会说:求几个一样加数和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知道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知道乘法算式怎样读,怎样写。师:说得真好,下面就看看你对这些学问驾驭了没有。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第8题师:从图中你理解了哪些数学信息?生1:买了2把香蕉,每把有5根。生2:买了4捆萝卜,每捆有4根。生1:买了5行馒头,每行有4个。师:你能用乘法算式算出每样东西各买了多少吗?学生尝试独立
35、解答,老师巡察,指导个别有困难学生,理解状况。组织沟通。师:能看图列式计算。如今请同学们用自己喜爱图形,画图表示乘法算式。课件出示:教材第25页第6题学生尝试画图解答问题,老师巡察理解状况。组织学生沟通,重点说清每个乘法算式可以有两种图形来对应地表示。三、总结提升让学生感受这节课学习有所进步,增加学生学习自信念,引导学生谈感受、收获。练习设计:教材第24、25页六、板书设计: 练习二七、作业布置:计算本课题:折一折,做一做第 周第 节一、教学目的: 1、通过视察、操作,初步相识轴对称现象。 2、开展学生空间观念,培育学生视察实力和动手操作实力,学会观赏数学美。3、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热忱,培育主动探究实力。二、教学重难点:初步相识轴对称现象。三、课型:新授课四、教具打算:投影仪、教具、纸、剪刀五、教学过程:一引入 :1、同学们,你们喜爱上手工课吗?都会做什么手工呢?2、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调皮和笑笑在手工课上剪一些美丽图案。看看,你发觉了什么?和大家一起沟通一下。 二、合作探究: 1、剪背心同学们,你们想亲自动手试一试,剪出这样美丽图案吗?先看看要想剪出一件小背心,该怎么做呢?说给大家听。2、想方法得到上面几个图案。你有方法剪出上面其他几个图案吗?说说你剪法。小组内尝试探讨,全班沟通。小组内试着剪出这些图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