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教案2019编辑.docx
《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教案2019编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庄子二则教案2019编辑.docx(9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1 庄子二则新课导入 庄周曾梦见自己变成一只蝴蝶,轻舞飞扬、飘然欢乐。于是他全然遗忘了自己是庄周。醒来之后,庄子对于自己原委是庄周还是蝴蝶感到惊异惊诧。细致想想,不知是庄周做梦变成蝴蝶了呢,还是蝴蝶做梦变成了庄周?庄子的想法表达了一种人生如梦的人生看法。今日,就让我们一起走近庄子,学习庄子的人生哲学!学习目的理解庄子的作品及其思想主见;积累常用文言词语,整体把握课文大意。(重点)体会对话中的人物语气,理解课文中两则寓言阐述的道理。(难点)学习庄子追求逍遥潇洒的人生看法,无所恃的确定自由的精神境界。(难点)作者简介 庄周(约前369前286),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东北)人。哲学家,道家学派
2、代表人物。曾做过漆园吏。 庄子是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为道家经典之一。庄子一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有52篇,如今仅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杂篇。庄子散文在先秦诸子中独具风格,文章已完全打破了语录形式而开展成为专题论文。庄子的散文辛辣、幽默、形象、生动,富好玩味性以及艺术魅力。作品简介第一则选自庄子集释,自晋人郭象以来,众家莫不把它的篇旨看作是论“逍遥”,并且以“逍遥游”作为庄子人生追求的志向境界,这一点几乎没有异议,但在关于何为“逍遥”,怎样才能“逍遥”的问题上,出现了种种分歧,从而影响到对该篇思想意义及有关问题的正确理解。 第二则,庄子与惠子由于根本观点的差异,在讨论问题时,便常常相互“抬杠
3、”,对惠子的指责,庄子都是站在自己的哲学观点上,而他最大的用意,则在于借惠子来抒发己意。他们两人在现实生活中当然有间隔 ,在学术观念上也很对立,但在情意上,惠子却是庄子生平唯一的契友。字词学习鲲( ) 徙( ) 抟( )南冥( ) 濠梁( ) 鲦鱼( )kn x tun mn ho tio 北冥有鱼课文解读读课文,思索讨论下列问题。1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2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3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确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相识有没有局限呢?1.文章标题为“北冥有鱼”,后来怎么又写鸟了? 鸟是
4、由鱼改变而来的。鲲的体积有几千里,变成鸟后,鸟的背部不知有几千里。说明庄子想象力丰富。2.在庄子的作品中,往往借用寓言故事说理,使文章生动活泼,寓意隽永,感染力强。文章借鲲鹏的寓言说明什么道理? 说明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确定的条件,它们的活动都是有所凭借。3.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依附于确定的条件,那么人对事物的相识有没有局限呢?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这句话说明人对事物的相识是有局限的。 庄子给出确定的结论,鹏鸟和人们一样,并不能弄清天的本色,鹏鸟的相识也是有局限的啊。深化探究大鹏的形象如何呢?作者又是怎样描写这一形象的呢? 鲲鹏形体硕大无比,改变奇妙莫测,奋飞时气概壮丽
5、。从体大、背大、翼大以及活动范围大(长度:从北海到南海;高度:九万里)四个方面极写鲲鹏形象磅礴壮丽。 用夸大的手法描绘鲲鹏,“不知其几千里也”言其形,“若垂天之云”言其翼,“北冥”“南冥”“九万里”言其活动天地,极言鲲鹏形体之大、改变之奇妙、飞腾时气概之壮丽,一开头就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雄奇壮丽的画卷。构造梳理主旨归纳 这则故事以大鹏南飞作比方,说明世上的万物无论大小,都受到不同的限制,处在不同的束缚之中,因此,大鹏状似逍遥,其实还没有到达真正的逍遥。艺术特色1.巧借寓言,富有哲理。 庄子运用大鹏南飞凭借风的力气的故事,讲解并描绘了大鹏翱翔受到了风的限制,还是有所依靠的,所以大鹏还是有所待,并没有
6、到达真正的逍遥,说理形象,寓意深远。2.比照显明,道理明确。 那些山野中的游气(“野马”)、飞尘(“尘埃”),空中的活动之物(“生物”),皆由风相吹而动。与鲲、鹏相比,它们实在是太渺小了,但它们要可以动起来,依旧要有所凭借,即有所“待”。明显,它们也没有到达逍遥。3.想象丰富,意境开阔。 “大鹏”“野马”“尘埃”都呈现了庄子丰富的想象力,想象雄奇奇丽,汪洋恣肆,跌宕多姿,用形象、生动的故事来说明一个它们都有所待,没有到达真正的逍遥的道理。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课文解读阅读并思索:【庄子】鲦鱼出游沉着,是鱼之乐也。【惠子】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庄子】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惠子】我非子,固不
7、知子矣;子固非鱼也,子之不知鱼之乐,全矣!【庄子】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上也。1.庄子坚持认为“出游沉着”的鱼儿很欢乐,表现了他怎样的心境? 庄子认为鱼“乐”,其实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与外化。他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人的相识也是如此,他来到濠水之滨,“沉着出游”感到欢乐,于是见到“出游沉着”的鱼也欢乐。所以庄子说自己是到了濠水时才感到鱼的欢乐,否则哪能见到鱼的欢乐呢?2.指出下面两个疑问句的语气的强弱特点和表达效果。(1)“子非鱼,安知鱼之乐?”(2)“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1)句是惠子针对庄子知“鱼之乐”而发起的疑问,语气较轻; (2)句是庄子
8、针对惠子的问话的答复,用的是反问的语气,语气较强。这句话不从正面答复惠子的问题,而从反面相对,收到很好的表达效果。 3.在这场辩论中庄子是如何化解惠子的发难的? 庄子把“安知”,说明成“哪知道”或“怎知道”,而惠子本意是“怎么(能)知道”。庄子偷换概念,避重就轻,化解了发难,其机灵敏捷的形象跃然纸上。4.这场“鱼之乐”的辩论表达了庄子和惠子二人各自怎样的思想? 庄子追求“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和万物同等共生,与外界契合无间。短文中的“鱼之乐”,其实也就是他愉悦心境的投射和外化。 惠子侧重于学问性的推断。论辩言语严密,逻辑性强,对事物的认知是持以寻根究底的看法,务实而缺乏美学意义上的欣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新版 部编人教版八 年级 下册 语文 庄子 教案 2019 编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