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3].docx
《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知识点汇总[3].docx(2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一、教化学及其开展1教化学的概念:教化学是一门以教化现象,教化问题为探讨对象,探究教化规律的科学2教化学的开展分为三个阶段:教化学的萌芽、教化学的创立、教化学的开展3教化学开展中的教化专著:1中国先秦时的学记,是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最早的一部教化专著;2教化学史上,一般认为捷克教化学家夸美纽斯于1632年撰写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本教化学专著;3从一门标准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化学诞生的角度看,通常以德国教化学家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一般教化学为标记。赫尔巴特本人被视为“传统教化派的代表;4 杜威也被视为现代教化的代言人二、教化及其开展1教化的概念:广义的教化,是指增进人们学问和技能,影响人们思
2、想观念的活动;狭义的教化,主要是指学校教化,是教化者根据确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方案、有组织的通过学校教化工作,对受教化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更的活动2 教化的开展阅历的阶段:教化的开展阅历了古代教化、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化、近代教化、20世纪以后的教化等几个阶段三、教化的根本要素及其关系1教化的根本要素:教化者、受教化者、教化影响。其中,教化者是教化活动的主体;受教化者是指在社会教化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教化影响是置于教化者和受教化者之间的一切“中介的总和2 教化要素之间的关系:1. 教化者是教化影响和学生间的中介;2. 受教化者是教化者选择和运用教化影响的根据;3. 教化
3、影响是教化者对受教化者施加影响的桥梁四、教化与社会的开展一教化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1. 政治经济制度对教化的制约:1政治经济制度确定教化的指导权;2政治经济制度确定受教化的权利;3政治经济制度确定着教化目的;4教化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2. 教化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1教化为政治经济制度培育须要的人才;2教化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言论力气;3教化可以促进民主二教化与社会消费力教化与社会消费力的关系:1消费力对教化的确定作用:1消费力程度确定教化的规模和速度;2消费力程度制约着教化构造的变更;3消费力开展程度制约着教化的内容和手段;4教化相对独立于消费力的开展程度2教化对消费力的促进作用:1教化对
4、消费力的促进作用:1教化再消费劳动力;2教化再消费科学学问 2教化通过进步国民素养来进步劳动消费力三教化与科技文化1教化与科技的关系1科技对教化的影响:1科技可以变更教化者的观念;2科技可以影响受教化者的数量和教化质量;3科技可以影响教化的内容、方法和手段2教化对科技开展的作用:1教化可以完成科技学问的再消费;2教化可以推动科学体制化;3教化具有科学探讨的功能;4教化具有推动科技探讨的功能3信息技术与教化:1信息技术变更着人们关于学问的观念;2信息技术变更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化的观念;3信息技术的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化的第三次飞跃供应了平台2教化与文化的关系1教化是一种特别的文化现象:1文化本身具
5、有教化力气;2教化具有双重文化属性2教化与文化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五、教化与个体开展一个体身心开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开展的理论1个体身心开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开展是指作为困难整体的个体在生命开始至完毕的全部过程中,身心不断发生变更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点向主动的方面变更的过程2 个体身心开展的理论:内发论、外铄论、多因素互相作用论内发论认为人的身心开展的力气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须要,身心开展的依次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确定的;外铄论认为,人的开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气,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别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化等;多因素互相作用论认为,人的开展是个体内在因素与外部环境在个体活动中互相作用的结果二个体
6、身心开展的规律个体身心开展的规律:依次性、阶段性、不平衡性、互补性、个别差异性三影响个体身心开展的因素及其作用1. 遗传对个体开展的影响:1遗传是人身心开展的前提;2遗传的差异对人的身心开展有确定的影响作用;3不能夸大遗传在人的开展中的作用2. 成熟对个体开展的影响:教化受成熟制约,成熟对人的开展有主动的能动作用,教化以成熟为前提,同时又要主动、能动的促进个体成熟;3. 环境对个体开展的影响:1环境为个体开展供应了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开展的影响有主动和消极之分;3人在承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被动的4. 学校教化对个体开展的特别功能:1学校教化标准了个体的开展的方向与方面;2
7、学校教化加速了个体的开展;3学校教化尤其是根底教化对个体的开展不仅具有即时价值,还有延时价值5. 个体开展中主观能动性的作用:主观能动性对个体开展起确定性作用,因此学校和社会要重视对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培育。六、教化目的一教化目的及其功能、教化目的的价值取向1教化目的的概念:广义的教化目的,是指人们对受教化者的期望,即人们渴望受教化者在通过教化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更,或产生什么样的结果。狭义的教化目的,是指国家对把受教化者培育成什么样的人才提出的总的要求2教化目的的功能:1. 导向功能;2. 激励功能;3. 评价功能;4. 指导功能3教化目的的价值取向:人本位的价值取向、社会本位的价值取向、
8、既重视个人开展又重视社会开展的价值取向二全面开展的教化目的及其组成部分1全面开展的教化目的:以培育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理论实力为重点,造就有志向、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的社会主义建立者和接班人2全面开展的教化目的的组成部分:身体素养教化、心理素养教化、社会文化素养教化三我国现阶段的教化目的的根本精神1. 要求培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立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养与科学文化学问实力的统一;2. 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开展,这就须要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开展;3. 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特性开展,培育学生的创立精神和理论实力七、学校教化制度一学校教化制度及
9、其开展1学校教化制度的涵义:学校教化制度简称学制。学制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培育目的、入学条件、修业年限、管理体制以及各级各学校的关系等2学校教化制度的开展:学校教化制度的开展阅历了前制度教化、制度化教化、非制度化教化三个过程壬寅学制:中国正式公布的第一个现代学制癸卯学制:中国正式施行的第一个现代学制壬戌学制:受美国教化制度影响,强调特性开展,留意生活教化二我国的学校教化制度幼儿教化、初等教化初等义务教化、中等教化一般中学、农业中学、职业学校、职业高中、技工学校、中专、成人中等学校等、高等教化高校和特地学院、成人教化的高等学院、探讨生院等八、老师与学生
10、一老师劳动的特点:困难性、创立性、示范性、长期性、统一性二老师的素养与老师的专业开展1老师的素养:1学科专业素养:1精通所教学科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2理解该学科的相关学问;3理解该学科的开展脉络;4理解该学科领域的思维方式和方法论;2教学专业素养:1具有先进教学理念;2具有良好的教化实力;3具有确定的探讨实力;4驾驭科学、有效、灵敏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3道德素养:1酷爱学生;2酷爱教化工作;3自身的道德修养2老师的专业开展1老师专业开展的根本内容:1专业志向的建立;2专业学问的拓展;3专业实力的开展;4专业自我的形成2老师专业素养的构造:1健全的专业情意;2完备的专业学问;3娴熟的专业技能
11、3老师专业开展的根本阶段:1任教前关注阶段;2关注生存阶段;3关注情景阶段;4关注学生阶段三新课程背景下的老师观:新课程背景强调老师职业角色、教学行为必需发生转变1强调老师职业角色转变:1从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老师应当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学与探讨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老师应当是教化教学的探讨者;3从教学和课程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老师应当是课程的建立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和社区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老师应当是社区型的开放的老师2. 强调老师行为的转变:1在对待师生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敬重、赞许;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新课程强调扶植、引导;3在对待自我上,新课程强调反思;4在对待与其他教化者
12、的关系上,新课程强调合作四学生的特点1. 学生是具有主体性的人;2. 学生以系统学习间接阅历为主;3. 学生开展具有明显的特征五新课程背景下的学生观:已考提倡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开展,“以学生开展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开展,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心情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详细包括:1. 树立人本化的学生观;2. 树立特性化的学生观;3. 树立开展性的学生观六师生关系的意义、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新课程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意义:1师生在教化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授受关系;2师生在人格上是民主、同等的关系;3师生在社会道德上是互相促进的关系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2良好师生关系
13、建立的要求:1树立新型的师生观;2建立老师威信;3擅长同学生交往;4发扬教化民主3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途径:1通过课堂教学活动;2通过课外活动;3通过校外活动4良好师生关系建立的方法:1转变学生角色;2转变老师角色;3树立科学的学生观5新课程提倡的新型师生关系:民主合作式的师生关系,是人与人之间民主同等、团结互助的关系的反映,同时它也是对学校中师生关系规律的正确相识和自觉应用,它有以下特点:1爱生尊师,互相协作;2民主同等,和谐亲密;3共享共创,教学相长九、课程一课程及其意义、课程类型、制约课程的因素1课程的内涵:广义的课程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课时支配,狭义的课程特指某一门学科2课程
14、的意义:3课程的类型:1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2综合课程和核心课程;3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4显性课程与隐形课程4制约课程的因素:1确定历史时期社会开展的要求及供应的可能;2确定时代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开展程度;3学生的年龄特征、学问、实力根底及其可承受性二课程标准的意义和功能、新课程标准的根本框架1课程标准的意义:1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各门学科的教学提出的统一的要求和详细规格;2课程标准是编写教科书的干脆根据,也是老师进展教学工作的根本根据;3学校、老师应透彻领悟课程标准的内容和精神,根据课程标准编写教材,落实教学;4课程标准是衡量各学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2新课程标准的功能:1指导教材编写;2指导教学
15、;1扶植老师树立新的教学观;2指导老师组织教学;3指导课程评价3新课程标准的根本框架1前沿:课程性质、课程根本理念、课程设计思路;2课程目的学问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看法与价值观;3内容标准内容领域及行为目的;4施行建议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建议;5附录术语说明、案例三新课程构造的主要内容与特征1新课程构造的主要内容:1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化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2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3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理论活动作为必修课程;4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开展效劳2新课程构造的特征:1课程构造的平衡性;2课程构造
16、的综合性;3课程构造的选择性四课程资源及其开发利用1. 课程资源的特点:开放性、价值潜在性、多质性2. 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原那么:共享性原那么、经济性原那么、实效性原那么、因地制宜原那么十、教学一教学的意义与任务1教学的意义:1教学是社会阅历得以再消费的一种手段;2教学为个人全面开展供应科学的根底和理论;3教学是学校教化的根本途径,学校工作必需以教学为主2教学的任务:1传授系统的根底学问和根本技能;2开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立才能;3培育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根底;4关注学生特性开展;5教会学生学习,培育自学实力二教学过程的本质、教学过程的规律1教学过程的本质:1教学过程主
17、要是一种相识过程;2教学过程是一种特别的相识过程;1相识的间接性;2相识的交往性;3相识的教化性;4有指导的相识2教学过程的规律:1教学相长性规律;2教学开展性规律;3教学教化性规律三教学原那么及其运用常用的教学原那么及应用:直观性原那么、启发性原那么、稳固性原那么、按部就班原那么、因材施教原那么、理论联络实际原那么四教学方法及其应用常用的教学方法及其运用:讲授法、谈话法、探讨法、演示法、练习法、试验法五教学工作的根本环节及施行要求1根本环节:备课、上课、课后作业的布置与修改、课外辅导与答疑、学生成果的检查与评定2施行要求:六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个别教学制、班级授课制、分组教学制、设计教
18、学法和道尔顿制七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观1. 全面开展的教学观:1重结论更应重过程;2关注学科更应关注人:1关注每一位学生;2关注学生的心情生活和情感体验;3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2. 交往互动的教学观;3. 开放与生成的教学观十一、教化评价一教化评价及其作用1教化评价的内涵:客观描绘、价值推断、增值探究2教化评价的作用:诊断作用、激励作用、调整作用、教学作用二教化评价的主要类型和方法1教化评价的主要类型:1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2相对评价、确定评价和个体内差异评价;3实证化评价和人文式评价;4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2教化评价的主要方法:1客观题评价法与主观题评价法;2表现性测验评
19、价;3评定量表评价法;4行为检核表评价法;5同伴评定和轶事记录评价法;6成长记录评价法三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化评价1在评价指导思想与根本目的上,强调致力于促进学生特性的全面开展和弘扬学生人格的主动精神;2.在评价功能上,强调发挥评价的教化功能;3. 在评价类型上,强调施行形成性评价;4、在评价方法上,强调承受确定评价法十二、思想品德教化与班主任工作一德育及其意义1德育的概念:教化者根据特定的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化者施行有目的、有方案的影响,培育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2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留意现代化建立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安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化目
20、的的条件和保证二德育的目的与内容1德育的目的:我国中学德育的目的包括:一是思想品德标准方面:酷爱祖国,酷爱家乡,关切别人,酷爱班级和学校集体,遵守公民道德,有根本的民方法识和法那么观念,信任科学,有独立思索,勇于创新的精神;二是思想品德心理方面:使学生在知、情、意、行等方面得到良好的开展,具有社会责任感,醇厚守信,自尊乐观,具有确定的自制力等良好的心理品质;三是思想道德实力方面,具有确定的思想品德相识实力,具有良好的道德情感体验实力,具有道德选择,推断和行为实力2德育的内容:1爱国留意教化;2集体主义教化;3劳动教化;4民主与法制和纪律教化;5人道主义和社会公德教化;6志向教化;7正确的人生观
21、和科学世界观教化三德育过程的规律1.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开展的规律;2.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规律;3. 学生思想内部冲突转化的规律;4.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四德育原那么及其应用德育的原那么:1. 导向型原那么;2. 疏导性原那么;3. 敬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那么;4. 教化的一样性与连接性原那么;5. 因材施教原那么;6. 知行统一原那么;7. 集体教化和个别教化相结合原那么;8. 依靠主动因素抑制消极因素原那么五德育方法及其应用常用的德育方法:劝服法、典范法、熬炼法、陶冶法、表扬嘉奖与指责处分六德育的途径德育的途径:1. 政治课与其它学科
22、教学;2. 课外活动与校外活动;3. 劳动;4.共青团、学生会组织的活动;5. 班主任工作七班主任工作的意义和作用1班主任是班级建立的设计者;2班主任是班级组织的指导者;3班主任是协调班级人际关系的主导者八班主任工作的内容和方法1班主任工作的内容:1全面的理解学生;2组织和培育班集体;3指导班委会、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4争取家庭教化和社会教化的协作;5评定学生操行2班主任工作的方法:1创立性的设计班集体目的;2合理的确定班级角色位置;3协调好班内外各种关系;4建构“开放、多维、有序的班级活动体系;5营造安康向上、丰富活泼的班级文化环境十三、课外活动一课外活动及其意义、任务1课外活动的涵义:课外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教育 心理学 知识点 汇总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