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整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整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算机网络原理知识点整理.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概述1,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可划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各有什么特点?答:(1)面对终端的计算机网络(早在20世纪50年头初)以单个计算机为中心的远程联机系统,构成面对终端的计算机网络。联机系统:由一台中心主机连接大量处于分散位置的终端(无自主处理功能)。尝试:SAGE美国半自动地面防空系统。雏形:终端-通信线路-计算机前端处理机或通信限制器特地负责与终端之间的通信限制,实现数据处理与通信限制的分工,更好地发挥了中心计算机的数据处理实力。另外,在终端较集中的地区,设置集中器或多路复用器,实现低速到高速的转换,提高了通信线路的利用率,节约了远程通信线路的投资。(2)计算机计算机网
2、络(20世纪60年头中期)出现了由若干个计算机互连的系统,并呈现出多处理中心的特点。ARPA网标记着目前所称的计算机网络的兴起, 里程碑, Internet鼻祖, 奠定基础。各大计算机公司都相继推出自己的网络体系结构:IBM公司的SNA与DEC公司的DNA (3)开放式标准化网络(20世纪80年头)开放式:统一的网络体系结构,实现互连,称为开放式标准化网络系统。标准化:1984年ISO颁布OSI/RM(开放系统互连基本参考模型),中国从1980年参与OSI的标准工作。(4)因特网的广泛应用与高速网络技术的发展(20世纪90年头)广泛应用:电子邮件, WWW信息查询与阅读, 电子新闻, 文件传输
3、, 语音与图像通信服务功能。高速网络: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A, 异步传输模式ATM, 高速局域网, 交换局域网与虚拟网络。热点:Internet, Intranet, Extranet与电子商务。2, 三大网络指的是什么? 将来网络的发展趋势有哪些?答:(1)三大网络:电信业务网(56K-64Kbps), 广播电视网(同轴电缆)以及计算机网(CHINANET网)。(2)将来网络发展趋势:宽带网络, 全光网络, 多媒体网络, 移动网络, 下一代网络。3, 什么是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可分为哪两大子网?它们各实现什么功能?答:(1)所谓计算机网络,就是利用通信设备与线路将地理位置不同的,
4、功能独立的多个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以功能完善的网络软件实现网络中资源共享与信息传递的系统。(2)一个计算机网络是由资源子网与通信子网构成的。(3)资源子网负责信息处理,通信子网负责全网中的信息传递。资源子网包括主机与终端,它们都是信息传递的源节点或宿节点,有时也统称为端节点。通信子网主要由网络节点与通信链路组成。网络节点可以是分组交换设备PSE, 分组装配/拆卸设备PAD, 集中器C, 网络限制中心NCC, 网间连接起G也称网关或它们的组合,也常将网络节点统称为接口信息处理机IMP。通信链路包括 线, 同轴电缆, 光缆, 无线电, 卫星与微波信道。4, 计算机网络的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计算机网
5、络应用在哪些领域?答:(1)计算机网络功能表现在硬件资源共享, 软件资源共享与用户间信息交换三个方面。(2)计算机网络的应用包括:办公自动化OA, 远程教化, 电子银行, 证券及期货交易, 校园网, 企业网络, 智能大厦与结构化综合布线系统。5, 什么是网络拓扑?选择拓扑结构时应考虑哪些因素?拓扑结构怎么分类?答:(1)网络拓扑是指网络形态,或者是它在物理上的连通性。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拓扑, 总线拓扑, 环形拓扑, 树型拓扑, 混合型拓扑及网形拓扑。(2)拓扑结构的选择往往与传输介质的选择及介质访问限制方法的确定紧密相关。在选择网络拓扑结构时,应当考虑的主要因素有下列几点:(1)牢靠性
6、(2)费用(3)敏捷性(4)响应时间与吞吐量。(3)接受点点线路的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结构型有4种:星形, 网状形, 树形, 环形。接受广播信道通信子网的基本拓扑结构型有4种:总线形, 无线通信与卫星通信, 树形, 环形。6, 简述各拓扑结构的优缺点。(同步训练第10页图表)7, 简述计算机网络的分类方式。答:(1)依据拓扑类型分类,网络的拓扑结构主要有:星型拓扑, 总线拓扑, 环形拓扑, 树型拓扑, 混合型拓扑及网形拓扑。(2) 按交换方式来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电路交换网, 报文交换网与分组交换网。(3)按网络传输技术分类:广播方式与点对点方式。(重要区分:分组存储转发与路由选择机制)(4
7、)按所接受的传输介质分为双绞线网, 同轴电缆网, 光纤网, 无线网;(5)按信道的带宽分为窄宽带网与宽带网;按不同用途分为科研网, 教化网, 商业网, 企业网等。8, 计算机网络的标准化。(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是一个自发的不缔约组织,由多个技术委员会(TC)组成,其中的TC97技术委员会特地负责制定有关信息处理的标准。中国从1980年起先也参与了OSI的标准工作。(2)其他标准化机构:国际电信联盟ITU主要负责有关通信标准的探讨与制定。主要用于国与国之间互连。美国国家标准局NBS是美国商业部的一个部门,其探讨范围包括ISO与ITU的有关标准。美国国家标准学会ANSI是由制造商, 用户通信公
8、司组成的非政府组织,是美国的自发标准情报交换机构,也是由美国指定的ISO投票成员。电子工业协会EIA与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都是ANSI的成员。欧洲计算机制造商协会ECMA由在欧洲经营的计算机厂商组成。(3)Internet的组织机构:因特网体系结构局IAB负责Internet策略与标准的最终仲裁。下设特殊任务组,其中最闻名的是因特网工程特殊任务组IETF。IETF主要的工作领域:应用程序, Internet服务管理, 运行要求, 路由, 平安性, 传输, 用户服务于服务应用程序。IETF又分为若干工作组。Internet有关的很多被称为“恳求评注”RFC的技术文件大都出自于工作组。但是
9、并不是每个RFC文件都是因特网的标准。第2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1, 什么是网络协议?网络协议由哪三要素组成?答:(1)网络协议:计算机网络中进行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 标准或约定的集合称为网络协议。(2)网络协议主要由三个要素组成:1)语义:涉及用于协调与差错处理的限制信息。2)语法:涉及数据及限制信息的格式, 编码及信号电同等。3)定时:涉及速度匹配与排序等。2, 计算机网络接受分层结构的理由, 层次结构的好处, 层次结构的要点, 层次划分的原则是什么?答:(1)计算机网络是一个特别困难的系统。将一个困难系统分解为若干个简洁处理的子系统,然后“分而治之”逐个加以解决,这种结构化设计方法是
10、工程设计中常用的手段,。分层就是系统分解的最好方法之一。(2)层次结构的好处:1)使每一层实现一种相对独立的功能。每一层不必知道下一层是如何实现的,只要知道下一层通过层间接口供应的服务是什么及本层向上一层供应什么样的服务,就能独立地设计;2)每一层次的功能相对简洁且易于实现与维护;3)若某一层须要作改动或被替代时,只要不去变更它与上, 下层的接口服务关系,则其他层次都不受其影响。 4)有利于沟通, 理解与标准化。*(3)计算机网络各层次结构模型及其协议的集合,称为网络的体系结构。计算机网络都接受层次化的体系结构要点。由于计算机网络涉及多个实体间的通信,其层次结构一般以垂直分层模型来表示。这种层
11、次结构的要点为:1)除了在物理介质上进行的是实通信之外,其余各对等实体间进行的都是虚通信;2)对等层的虚通信必需遵循该层的协议;3)n层的虚通信是通过n/n+1层间接口处n-1层供应的服务以及n-1层的通信来实现的。(4)层次结构的划分,一般要遵循以下原则:1)每层的功能应是明确的,并且是相互独立的。2)层间接口必需清晰,跨越接口的信息量应尽可能少。 3)层数应适中。3, OSI的三级抽象是什么?具体内容是什么?答:OSI包括了体系结构, 服务定义与协议规范三级抽象。OSI的体系结构定义了一个七层模型,用以进行进程间的通信,并作为一个框架来协调各层标准的制定;OSI的服务定义描述了各层供应的服
12、务,以及层与层之间的抽象接口与交互用的服务原语;OSI各层的协议规范,精确地定义了应当发送何种限制信息及用何种过程来说明该限制信息。*4, OSI/RM的结构及每一层的功能有哪些?答:(1)物理层的功能。物理层定义了为建立, 维护与拆除物理链路所需的机械的, 电气的, 功能的与规程的特性,其作用是使原始的数据比特流能在物理介质上传输。具体涉及接插件的规格,“0”, “1”信号的电平表示,收发双方的协调等内容。(2)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在数据链路层中,比特流被组织成数据链路协议数据单元(通常称为帧),并以其为单位进行传输,帧中包含地址, 限制, 数据及校验码等信息。数据链路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校验,
13、 确认与反馈重发等手段,将不行靠的物理链路改造成对网络层来说是无差错的数据链路。(3)网络层的功能。在网络层中,数据以网络协议数据单元(通常称为分组)为单位进行传输。网络层关切的是通信子网的运行限制,主要解决如何使数据分组跨越通信子网从源传送到目的地的问题,这就须要在通信子网中进行路由选择。(4)传输层的功能。传输层是第一个端到端,也即主机主机的层次。传输层要处理端到端的差错限制与流量限制问题。(5)会话层的功能。会话层是进程进程的层次,其主要功能是组织与同步不同主机上各种进程间的通信(也称对话)。会话层负责在两个会话层实体之间进行对话连接的建立与拆除。(6)表示层的功能。表示层为上层用户供应
14、共同的数据或信息语法表示变换。数据压缩/复原与加密/解密也是表示层可供应的表示转换功能。(7)应用层的功能。应用层是开放系统互连环境的最高层。网络环境下不同主机间的文件传送访问与管理(FTAM), 传送标准电子邮件的文电处理系统(MHS), 使不同类型的终端与主机通过网络交互通过网络交互访问的虚拟终端协议(VTP)等都属于应用层的范畴。5, OSI参考模型中数据的实际传递过程是什么?答:发送进程发送给接收进程的数据,事实上是经过发送方各层从上到下传递到物理介质;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到接收方后,再经过从下到上各层的传递,最终到达接收进程。在发送方从上到下逐层传递的过程中,每层都要加上适当的限制信息。
15、*6, 简述面对连接服务与无连接服务的特点。(过程有无, 地址需否, 牢靠性好否, 效率凹凸)答:(1)面对连接服务的特点:1)数据传输过程前必需经过建立连接, 维护连接与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2)在数据传输过程中,每个分组不须要携带目的节点的地址;3)面对连接数据传输的收发数据依次不变,因此传输的牢靠性好,但需通信起先前的连接开销,协议困难,通信效率不高。(2)无连接服务的特点:1)每个分组都要携带完整的目的节点的地址,各分组在通信子网中是独立传送的;2)无连接服务中的数据传输过程不须要经过建立连接, 维护连接与释放连接的3个过程;3)无连接服务中的目的节点接收到的数据分组可能出现乱序, 重复
16、与丢失的现象。其牢靠性不是很好,但因其省略了建立连接的开销与很多保证机制,因此通信协议相对简洁,效率较高。*7, TCP/IP协议的特点是什么?(开放, 独立, 统一, 标准)答:(1)开放的协议标准,可以免费运用,并且独立于特定的计算机硬件与操作系统。(2)独立于特定的网络硬件,可以运行在局域网, 广域网,更适用于互联网中。(3)统一的网络地址安排方案,使得整个TCP/IP设备在网中都具有惟一的地址。(4)标准化的高层协议,可以供应多种牢靠的用户服务。*8, TCP/IP参考模型可以分为哪些层次?答:TCP/IP参考模型分为4个层次,从上到下为:应用层, 传输层, 互连层, 主机网络层。其中
17、应用层与OSI应用层相对应,传输层与OSI传输层相对应,互连层与OSI网络层相对应,主机网络层与OSI数据链路层及物理层相对应。在TCP/IP参考模型中,对OSI表示层, 会话层没有对应的协议。*9, OSI/RM与TCP/IP参考模型的比较。答:(1)OSI与TCP/IP参考模型有很多共同之处,两者都以协议栈的概念为基础,而且两个模型中都接受了层次结构的概念,各个层的功能也大体相像。(2)不同之处:OSI模型有七层,而TCP/IP只有四层,他们都有网络层(或者称互连网层), 传输层与应用层,但其他的层并不相同。在于无连接的与面对连接的通信范围有所不同。OSI模型的网络层同时支持无连接与面对连
18、接的通信,但是传输层上只支持面对连接的通信。TCP/IP模型的网络层只有一种模式即无连接通信,但是在传输层上同时支持两种通信模式。10, OSI协议不能流行的缘由。答:一是模型与协议自身的缺陷。其会话层与表示层这两层几乎是空的,而另外的数据链路层与网络层包含内容太多,有很多的子层插入,每个子层都有不同的功能。OSI模型以及相应的服务定义与协议都极其困难,它们很难实现。另一个缘由是它的协议出现时机晚于TCP/IP协议。*11, TCP/IP协议簇的内容是什么?5-7TELNETFTPSMTPDNS其它4TCPUDP3IPICMPARPRARP2EthernetARPANETPDN其它12, TC
19、P/IP模型与协议的缺陷。答:首先,该模型并没有清晰地区分哪些是规范, 哪些是实现,TCP/IP参考模型没有很好的做到这一点,这使得在运用新技术来设计新网络的时候,TCP/IP模型的指导意义显得不大,而且TCP/IP模型不适合于其它非TCP/IP协议簇。其次,TCP/IP模型的主机网络层并不是常规意义上的一层,它是定义了网络层与数据链路层的接口。接口与层的区分是特别重要的,而TCP/IP模型却没有将它们区分开来。第3章 物理层3.1物理层接口与协议*1, 物理层协议包括哪些内容?答:物理层上的协议有时也称为接口。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与建立, 维持及断开物理信道有关的特性,这些特性包括机械的, 电气
20、的, 功能性的与规程性的四个方面。2, 物理层的定义是什么?答:OSI对OSI模型的物理层所作的的定义为:在物理信道实体之间合理地通过中间系统,为比特传输所需的物理连接的激活, 保持与去除供应机械的, 电气的, 功能性的与规程性的手段。*3, DTE, DCE的定义是什么?DTE(数据终端设备)是对属于用户全部的连网设备或工作站的统称,是通信的信源或信宿;DCE(数据电路终接设备或数据通信设备),是对为用户供应入网连接点的网络设备的统称。4, 物理层供应哪些功能与服务?答:物理层的接口特性包括机械特性, 电气特性, 功能特性与规程特性四个方面。(1)机械特性对插头与插座的几何尺寸, 插针或插孔
21、及其排列方式, 锁定装置形式等作了具体的规定。(2)电气特性规定了这组导线的电气连接及有关电路的特性,一般包括:接受器与发送器电路特性的说明,表示信号状态的电压/电流电平的识别, 最大数据传输速率的说明,以及互连电缆相关的规则等。(3)功能特性规定了接口信号的来源, 作用以及与其它信号之间的关系。接口信号线按功能一般可分为数据信号线, 限制信号线, 定时信号线与接地线等四类。(4)规程特性规定了运用交换电路进行数据交换的限制步骤。5, 物理层接口标准的相关学问点。*(1)电气连接的三种平衡方式:非平衡方式, 接受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与平衡方式。*(2)EIA RS-232C是由美国电子工业协
22、会EIA颁布的,RS表示“举荐标准”,232是标识号码,C表示该举荐标准已被修改过的次数。RS-232C的电气特性规定逻辑“1”电平为-15至-5伏,逻辑“0”的电平为+5至+15伏,也即RS-232接受+15伏的负逻辑电平,+5伏之间为过渡区域不作定义。 RS-232C功能特性定义了25芯标准连接器中的20根信号线。*(3)RS-449的子标准RS-423是接受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的标准,它接受单端发送器与差动接受器,它的信号电平定义为+6伏,其中过渡区域为+4伏。RS-422 电气标准是平衡方式标准,它的发送器, 接受器分别接受平衡发送器与差动接受器,信号电平定义为+6伏,其中过渡区域为+2
23、伏。(4)100系列接口标准的机械特性接受两种规定,当传输速率为200bps-9600bps,接受25芯标准连接器;传输速率大48bps时,接受34芯标准连接器。200系列接口标准则接受25芯标准连接器。100系列接口标准的电气特性接受V.28与V.35两种建议。(5)ITU对DTE-DCE的接口标准有V系列与X系列两大类建议。V系列接口标准一般是指数据终端设备与调制解调器或网络限制器之间的接口,X系列适用与公共数据网的宅内电路终接设备与数据终端设备之间的接口。(6)X.21与X.21 bis为三种类型的服务定义了物理电路,这三种服务是租用电路服务, 干脆呼叫服务与设备地址呼叫服务。32传输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计算机网络 原理 知识点 整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