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doc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doc(57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畜牧、兽医专业用崔 燕 主编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基础兽医系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实验指导主 编崔 燕 编 者崔燕 何俊峰 王正波 课程网址:前言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是动物医学、动物科学等专业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形态学课程。实验课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它可帮助学生巩固和加深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应用基本知识和技能,观察动物体微观世界的能力,自己动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了使这些专业的学生在实习和自学中能更好的学习、掌握组织学与胚胎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和鉴别组织结构的方法,得到必要的技能训练,我们基础兽医学解剖组织学教研
2、室在总结以往的教学经验的基础上,编写了这本适合于本科生和研究生所使用的实验课本。本书图文并茂,所有插图均为照片,形象逼真,其中部分是作者在教学、科研中积累的组织学切片通过数码摄像技术制作而成的原创作品,部分来源与参考资料,扫描收集了了大量的根据新修订的实验大纲,本书共设计了17个实验,每个实验都附有作业,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每个实验所附的思考题可以活跃学生思维。在实验的编排上,实验一主要介绍了光学显微镜的基本结构和使用方法;实验二到实验十三为组织学切片实习部分;实验十五为胚胎学实习部分;。除了要求学生系统的观察组织切片外,根据新修订的实验大纲,在实验课的设计上,新开设了综合性实验(实验四 血
3、液、实验十五石蜡切片制作)和部分高水平的设计性实验(显微摄影、免疫组织化学方法),以加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本书中的图片除了实验中要求学生观察的图片外,还有相当多的为示教切片,以扩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本书附录部分的彩图与正文中的插图一一对应,不但便于学生查找和使用,而且便于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组织学切片时对照插图进行自学;附录部分的作业以表格形式出现,学生即可以作为实验前的预习、又作为实验后的复习总结。 本书虽然经过了大量时间进行编写和修改,但仍然可能有不当和错误之处,望各位老师和同学在教学实践过程中给予批评指正,以备今后修编时参考。 崔 燕 2004年6月目 录绪论.1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
4、的结构.2实验二 上皮组织.8实验三 结缔组织.11实验四 血液. .15实验五 肌组织.18实验六 神经组织及神经系统.21实验七 循环系统.25实验八 免疫系统.28实验九 消化系统.32实验十 呼吸系统.39实验十一 泌尿系统.41实验十二 生殖系统.44实验十三 被皮系统.48*实验十四 石蜡切片的制作.52实验十五 哺乳动物早期胚胎发育及胎膜、胎盘的结构.55*实验十六 显微摄影方法与步骤 .58*为开放性选做实验绪 论 (一) 实验课的目的 动物组织学与胚胎学是畜牧兽医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组织学是在学习生物学和解剖学的基础上,进一步借助显微镜(包括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研究
5、动物细胞、组织和器宫等微细结构及功能的科学;胚胎学则是研究个体发生,发育的科学。本课程教学过程包括理论课和实验课两部分,实验课是理论课的继续和深化,其目的不仅在于验证理论知识,使学生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和记忆,正确掌握使用光学显微镜和制作切片等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应用这些基本知识和技能、观察和复习切片标本,从而达到正确认识不同动物各种器官、组织的结构和不同染色方法所制成的切片,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深人钻研客观事物的能力。研究和辨认标本时,要配合必要的绘图和记录,借以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的记录方法和分析、综合问题的能力。 (二) 实验课的要求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实验课要求做到下列
6、项目: l.实验前要求学生认真复习有关理论课内容和预习实验指导书,明确本次实验目的要求、内容和方法,以培养独立操作的能力。 2.显微镜是组织学实验课的主要仪器,是培养基本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要求每个学生必须熟练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显微镜是贵重的光学仪器,使用时务必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切勿随意拆卸或暴力转动,做到轻取轻放,用毕放回原处。 3.对切片要严加爱护,观察切片前一定要区别其正反面,盖玻片朝上为正面,切忌盖玻片朝下。必须按肉眼低倍镜高倍镜的顺序进行观察,在低倍镜下先观察整体结构,然后转换高倍镜观察局部微细结构,切忌集中于切片某一部位,未加详细观察与思考就转入高倍镜。一定要做到既认真仔细,
7、又实事求是地观察每张切片。观察标本时要配合必要的绘图和记录,增强理解和记忆,但必须在全面观察并掌握主要结构和弄清主要结构与次要结构关系的基础上,选择器官或组织中比较典型的部分进行绘图,切忌盲目临摹挂图或书本的插图,要按时完成每次的实验报告。 4.绘图方法:绘制组织学图只要求用点和线绘制半模式图。用线条绘细胞膜、核膜和纤维等连续性结构,而细胞质则用点来表示。线条要粗细均匀,点要大小一致,圆、细、密而不重叠。绘图要求真实反映显微镜下的结构和比例,绘图要用横线指明结构,并注字说明,一般要求在绘图纸的左边绘图,右边注字。要求字体正楷,字迹清楚,无错别字。在图下方要注明标本(图)名称,染色方法和放大倍数
8、等。 5.在学习本课程期间,要求学生充分利用实验指导书上的插图、实验室的挂图,实物标本、模型、幻灯片和图片等直观教具,反复比较和认真思考,做到理论和实际、立体和切面、局部与整体、结构与功能、光镜结构与电镜结构等关系密切结合,达到融会贯通,全面理解的目的。6.为检查学生获得知识是否巩固,除实验前进行提问外,还可利用切片标本进行经常性的辨认或小测验,从而了解理论课或实验课获得知识是否巩固,并验证基本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独立工作能力等。实验一 显微镜的使用及细胞的结构一、目的与要求1.了解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和使用。2.掌握细胞在光镜下的基本结构。3.认识动物不同组织的细胞,了解由于功能各异,导致细胞的多
9、样性。4.了解细胞的主要增殖方式有丝分裂过程中各期的形态学特征。二、材料LEICA生物显微镜、卵巢切片、脊神经结切片、马蛔虫卵巢切片。三、内容和方法(一)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及使用1. LEICA(徕卡)EME型生物显微镜的构造包括机械部分和光学部分。机械部分(1)镜座 一般呈蹄铁状或方形,有稳固和支持镜体的作用。(2)镜臂 是镜座与镜筒的连接部分,呈弓状,便于手握,有的在基部具一关节螺旋,可使镜简倾斜,便于观察。(3)载物台(镜台) 方形,上有两个金属片夹,供固定标本用,或安装标本推进器。载物台中央有一通光孔。(4)标本推进器 安放在载物台上,除固定切片外,还通过转轴连接接两个调节螺旋,这两个调
10、节螺旋可前、后、左、右移动切片。在推进器的纵、横坐标上标有刻度,以便确定某一结构的方位。(5)物镜转换器 呈圆盘状,上有34个物镜螺旋口,供物镜按放大倍数高低顺序嵌入,以便把物镜根据观察需要推到正确的使用位置上。(6)调节螺旋 分粗调节和细调节两个螺旋。粗调节螺旋用于低倍镜调焦;细凋节螺旋用于高倍镜调焦。两螺旋结合使用,使视野清晰。(7)眼间距调整 使两目镜与两眼间距离一致,不同的人两眼间距离不同,应根据自己的情况加以调节。(8)屈光度调节 光学部分(1)物镜 作第一次放大标本用。安装在物镜转换器上,通常有34个接物镜,分别是4、l0、40 (50)和l00,在每个接物镜的镜管上分别标有醒目的
11、红色、黄色、蓝色和白色线圈。4和l0称低倍镜,40 (50) 称高倍镜,l00是油浸镜,每个接物镜的镜管上通常标有主要性能参数,如40/0.65,160/0.17, 40表示放大倍数,0.65表示镜口率(数值孔径,NA),160表示机械管长(mm),0.17表示允许盖玻片厚度(mm)。NA值越大,透镜分辨率越高。(2)目镜 亦有5, 10, 15和20等。目镜的作用是将物镜放大的标本像(实像)再放大成虚像。观察者可根据工作需要和标本的实际情况,恰当选择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接目镜内常安放一指针,便于指示视野中的某一结构。目镜可旋转,目镜底部有相应的刻度,以供两眼度数不同的人调节。(3)聚光器 位
12、于载物台的下方,起着把光线汇聚成光柱(束),增强照明度之用。聚光器的一侧有调节螺旋,可以升降,可按需要调节亮度。(4)光阑 在聚光器下方,由许多金属叶片组成。由一光圈调节杆调节光圈大小,以控制聚光镜的NA值,以便符合物镜要求。(5)亮度调节钮 用于调整照明亮度。注意每次用完显微镜后应将亮度调节钮置于最暗的位置,然后关闭电源。(6)滤光片 在光阑下方有一金属圈,可安放滤光片,借以改变光源的色调和强弱,便于观察和摄影。常用滤光片有三种:毛玻片减弱光强度、使光漫射而变的柔和;蓝玻片白炽灯光照明时用,将黄色灯光校正成白光;绿玻片通常适用于黑白照片,显微摄影用。(7)光源 有自然光源(阳光)和人工光源(
13、灯光)之分,本机采用人工光源。2.显微镜的使用(1)显微镜的提取和放置 显微镜是精密的光学仪器,从显微镜柜中取出时,一定要按操作规程进行,即一手握住镜臂,另一手托住镜座,严禁单手握住镜臂走动。显微镜使用前要平放于使用者前方偏左的位置上。用擦镜纸轻轻擦拭目镜和物镜,若有脏物,则用擦镜纸蘸少许乙醚与酒精混合液擦拭干净,并用纱布擦拭显微镜的机械部分。(2)接通电源,打开电源开关,调整光强度,旋转物镜转换器,先把低倍接物镜对准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对正光轴),根据标本染色情况选用不同放大倍率的接物镜,灵活应用亮度调节钮、聚光器和光阑,调节至视野完全照明、亮度均匀,光强适宜。(3)观察切片 观察切片前,先
14、用肉眼分辨切片的正反面,盖玻片朝上为正面,并大致观察标本的外形、大小和着色。将切片放置于载物台上,置于持片夹内固定,运用推进器将组织块对准载物台中央的通光孔。在镜臂的两侧有调节螺旋,可调节镜筒和物镜或载物台的升降。 按照低倍镜、高倍镜顺序观察切片,低倍镜观察的范围大,便于观察器官或组织的全貌或整体结构。高倍镜观察的范围小,放大的倍数高,适用于分辨器官或组织某一局部的微细结构。两者互相配合,可达到全面了解器官结构的目的。观察标本时,首先在低倍镜下对焦至观察物象最清晰时为止,观察完切片一般结构后,需要进一步观察某一部分结构时,应将此部位移至视野中央,转换高倍镜观察,如图像不清晰时,只需稍调节细调节
15、螺旋,即可看到清晰的物象。必须指出,接物镜放大倍数愈低,其工作距离(即接物镜前镜片与盖玻片上平面之间的距离)愈长,接物镜放大倍数愈高,其工作距离愈短。所以使用高倍物镜时,应避免用粗调节器。若必须便用时,则应用眼睛从侧方观看载物台上升,当盖玻片至物镜之间的距离约为1毫米时,然后用眼观察视野,慢慢转动细调节器,直至看见物象清晰为止。运用粗调节器时应小心,否则会压碎切片。观察切片时姿势要端正,要做好绘图或记录。(4)收藏 观察完毕后,移开物镜,取下切片,放入切片盒,降下镜筒。注意每次用完显微镜后应将亮度调节钮置于最暗的位置,然后关闭电源,套上塑料套。(二)细胞的结构1.学生观察切片(1)光镜下圆形细
16、胞的形态结构 以初级卵母细胞为例。A卵巢切片 H.E染色肉眼观察:卵巢纵切面呈椭圆形,着紫红色。低倍镜观察:参考例图,找到卵巢的边缘部分,可见其中有许多小而圆、单个或成群存在的原始卵泡。选择一个典型而清晰的原始卵泡,转换高倍镜观察。高倍镜观察:高倍镜下可见原始卵泡由位于中央的卵母细胞和其外围呈扁平状的一层卵泡细胞组成。卵母细胞较大,圆形,中央有一个大而圆、嗜碱性的细胞核,核仁大而明显、染色质呈小块状。细胞质包绕在核的周围,弱嗜酸性,呈细颗粒状或均质淡红色。细胞质内未见任何细胞器和包含物,这是由于所有的细胞器和包含物都需要经过特殊的染色才能显示。胞膜和核膜在光镜下不能分辨。切面如不经过细胞核或核
17、仁,则细胞内无细胞核或缺核仁。核内的各种结构可能不在同一焦距平面上,观察时必须上下转动细调节螺旋方可获得清晰的图像(图1)。 图1 卵巢切片 图2脊神经节纵切片B高尔基复合体 脊神经节纵切片 镀银法肉眼观察:脊神经节纵切面略呈椭圆形,染成棕黄色。低倍镜观察:可见脊神经节主要由深色的神经纤维束和纤维束之间呈淡黄色的脊神经节细胞构成。脊神经节细胞成群分布,切面呈圆形或椭圆形,胞体大小不等。选择一个细胞质中有黑色网状物的脊神经节细胞,转换高倍镜观察。高倍镜下观察:脊神经节细胞呈淡黄色,中央或偏心处有一个不着色圆形的细胞核。核周围的胞质中散布棕黑色的网状物即高尔基复合体。注意胞质中的高尔基复合体数量不
18、等,形状各异,有的呈网状,有的则被切断而呈粗颗粒状。切面如不经胞核的脊神经节细胞,高尔基复合体则散布于细胞质中(图2)。(2)动物细胞有丝分裂 马蛔虫子宫切片 铁苏木精染色肉眼观察:切片中有46个圆形马蛔虫子宫横切面。低倍镜观察:一个马蛔虫子宫横切面,可见子宫壁由高柱状细胞构成,子宫腔内有许多圆形或椭圆形的马蛔虫卵切面。每个虫卵的外表面都包着一层较厚的胶质膜,其内是处于不同分裂阶段的卵细胞。卵细胞的胞质着淡蓝色,参考例图,找出各分裂期的形态学特点,找出前期、中期、后期和末期的卵细胞,并依次置于高倍镜下观察。高倍镜下观察:前期:虫卵的胶质膜内只有一个圆形的卵细胞,胞核中的染色质已形成发夹样的染色
19、体,并在核仁、核膜消失后群集于细胞质中。纺锤体明显,其两极有深染的中心体。中期:纺锤体移至细胞中部,染色体排列于纺锤体中部的赤道面上。后期:染色体分为均等的两半,并分别向两极的中心体集中,中部的胞膜向内缩窄而呈哑铃状。末期:胶质膜内的两个子细胞已完全分开,染色体解聚变成小块状的染色质,核仁、核膜相继出现,注意若在一个马蛔虫的子宫切片中,未能察见各期分裂相时,可从别的子宫切面中寻找,直至全部察见为止(图3)。图3马蛔虫子宫内卵细胞切片2.教师示教切片A立方形细胞 甲状腺切片 H.E染色高倍镜下观察甲状腺滤泡,指针所指的是滤泡壁的滤泡上皮细胞,呈立方形,细胞的长、宽和高几乎相等,细胞核圆形,位于细
20、胞中央,细胞质弱嗜酸性,围绕在核的周围(图4)。B柱状细胞 小肠切片 H.E染色 高倍镜下观察小肠绒毛,可见绒毛表面整齐地排着一层柱状上皮。指针所指的是一个柱状细胞,细胞的高度大于宽度,呈柱状,细胞质弱嗜酸性.细胞核椭圆形,位于细胞近基部。由于细胞排列紧密,且细胞膜极薄,细胞界限不清,可从两核之间划一分界线,即可显示细胞的柱状形态(图5)。C星状有突起细胞(神经元) 脊髓切片 硫堇染色 高倍镜下观察脊髓灰质的腹角,指针所指的是脊髓运动神经细胞,细胞呈星状,从胞体向外周伸出数个突起,胞体中央有一大而圆的细胞核,核内有较大的核仁(图6)。D梭形的平滑肌细胞 平滑肌分离装片高倍镜下观察单个平滑肌细胞
21、,可见平滑肌细胞(肌纤维)呈长梭形,两端尖细,中部略宽,胞质红染,内有一深蓝色杆状或长椭圆形的细胞核(图7)。图4甲状腺切片 图5小肠肠绒毛切片 图6 神经元 图7 平滑肌纵切片3.观察电镜幻灯片和图片结合功能,了解细胞膜、各种细胞器和细胞核的亚微结构。四、作业1.绘制一个原始卵泡中的卵母细胞的形态结构高倍镜图。2.绘制一个脊神经节细胞,示高尔基复合体高倍镜图。五、思考题1.粗、细调节旋钮使物镜上下移动还是使载物台上下移动?2.若用低倍镜能看到切片内容,但用高倍镜看不到,应考虑那些原因?3.一般而言,细胞哪些部分嗜碱性,哪些部分嗜酸性?为什么?实验二 上皮组织一、目的与要求1.掌握各种类型被覆
22、上皮的形态结构。2.了解外分泌腺中几种腺上皮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3.了解上皮细胞各个面的特化结构。二、材料LEICA生物显微镜、小肠横切片、气管横切片、食管横切片。三、内容和方法1.学生观察切片(1)单层柱状上皮 小肠横切片 H.E染色肉眼观察:小肠横切面一般呈圆形或椭圆形,中央的空腔为肠腔,周围紫红色的部分为肠壁。低倍镜观察:可见肠壁腔面有许多突起的小肠绒毛,选择一个结构清晰的小肠绒毛进一步详细观察。高倍镜观察:小肠绒毛表面由单层柱状上皮构成。上皮细胞的胞质嗜酸性,细胞核椭圆形,嗜碱性且着色较深,位于细胞近基部。转动细调节螺旋可见上皮的游离面有一条亮红色粗线样的结构即纹状缘,它是由微绒毛密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动物 组织学 胚胎学 实验 指导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