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大常见混泥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
《八大常见混泥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大常见混泥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docx(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混泥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1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疏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 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窟窿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 子、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 拌时间不够,未拌和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 下料过高未设串筒使石子集中,造成石子砂浆离析。 (4混凝土未分 层下料, 振捣不实, 或漏振, 或振捣时间不够。 (5 模板缝隙未堵严, 水泥浆流失。 (6 钢筋较密, 使用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 基础、 柱、 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造成水泥浆流失。 防治措施:认真设计、严格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经常检查,做
2、 到计量准确;混凝土拌合均匀,坍落度适合;混凝土下料高度超过 2M 时设串筒或溜槽;浇灌分层下料,分层捣固,防止漏振;模板缝 堵塞严密,浇灌中,随时检查模板支撑情况防止漏浆;基础、柱、墙 根部在下部浇完间歇 11.5H, 沉实后再浇上部混凝土, 避免出现 “料 脖子” 。处理方法:小蜂窝:洗刷干净后,用 1:2或 1:2.5水泥砂 浆抹平压实;较大蜂窝:凿去蜂窝处薄弱松散颗粒,洗刷干净后,支 模用高一级细石混凝土仔细填塞捣实;较深蜂窝:如清除困难,可埋 压浆管、排气管、表面抹砂浆或浇灌混凝土封闭后,进行水泥压浆处 理。2 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 (1 模板表面黏附水泥
3、浆渣等杂物未清理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补粘 坏。 (2 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 构件表面混凝土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模板拼缝不严密,局部漏浆。 (4 模板隔离剂涂刷不均匀, 或局部漏刷或失效, 混凝土表面和模板黏结 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 点。防治措施:模板表面清理干净, 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 浇灌混凝土前,模板浇水充分湿润,模板缝隙,用油毡纸、腻子等堵 严;选用长效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混凝土分层均匀 振捣密实,至排除气泡为止。 处理方法:表面作粉刷,可不处理, 表面无粉刷, 在麻面部位浇水充分湿润后, 用原
4、混凝土配合比去石 子砂浆,将麻面抹平压光3 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空隙, 局部没有混凝土或 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 (1在钢筋较密部位或预留 孔洞和埋设件处, 混凝土下料被搁住, 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2混凝土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惩跑浆又未进行振捣。(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过高,振动器振动不到,形成 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工具、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 住。防治措施:在钢筋密集处及复杂部位,采用高一标号细石了 混凝土浇灌,在模板内充满,认真分层振捣密实或配人工捣固;预留 孔洞,两侧同时下料,侧面加开浇灌口,严防漏振;砂石中混有黏土 块、模板工
5、具等杂物掉入混凝土内,及时清除干净。 处理方法:将 孔洞周围散混凝土和软弱浆膜凿除, 用压力水冲洗, 支设带托盒模板,洒水充分湿润后用高强度等级细石混凝土仔细浇灌、捣实。 4 露筋 (混凝土内部主筋、副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 面 (1 浇灌混凝土时, 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 或垫块太少或漏放, 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 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3混凝土配合比 不当,产生离析,靠模板部位缺浆或模板漏浆。 (4混凝土保护层太 小或保护层处混凝土漏振或振捣不实;或振捣棒撞击钢筋或踩踏钢 筋,使钢筋位移,造成露筋。 (5木模板未浇水湿润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八大 常见 泥土 质量 通病 防治 措施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