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2017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docx





《自考2017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考2017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2019年10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真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备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1.理论联系实际是()。A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征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C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D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方法【答案】D【解析】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特征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B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伟大工具;全面提高人的素质;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C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D理论联系实际是学习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方法。2.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区别在于如何回答(
2、)。A世界的本质是什么的问题B世界可否被认识的问题C世界的存在是怎样的问题D世界有否统一性的问题【答案】C【解析】唯物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是两种根本对立的发展观,是关于世界如何存在的两种根本不同的观点。3.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这是一种()。A诡辩论的观点B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C实用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答案】B【解析】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时间和空间既是绝对的、无限的,又是相对的、有限的,是绝对和相对、无限和有限的统一,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4.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
3、原因是()。A事物的内部矛盾B事物的特殊矛盾C事物的外部矛盾D事物的主要矛盾【答案】A【解析】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这说明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同时事物的外部条件对事物发展也有重要影响作用。5.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中,内容和形式反映了()。A事物之间引起和被引起的关系B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间的关系C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关系D事物的根本性质和表面特征间的关系【答案】B【解析】唯物辩证法的五对基本范畴是:现象和本质、内容和形式、原因和结果、可能性和现实性、偶然性和必然性。内容是指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即事物的各种内在矛盾以及由这些矛盾所决定的事物的特性、成分、运动过程和发
4、展的趋势等等的总和。形式是指把内容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容和形式是事物的内在要素和结构方式这两个不同方面。6.下列各项中,强调认识来源于实践的是()。A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B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C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D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答案】D【解析】“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大意为:近水而居(在水边居住生活)久而久之自然就了解了鱼的习性特点,近山而居(在山里居住生活)久而久之自然就能辨识各种不同的鸟儿的不同的鸣叫声。说明要了解一个人或一种东西,一定要接近这个人或这种东西近距离观察,表明实践是认识的来源。7.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们追求符合客观实际的科学认识,归根到底是
5、为了()。A把提事物现象B揭示事物本质C追求自我实现D改造客观世界【答案】D【解析】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8.下列各项正确说明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联系的是()。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B感性认识可以自动上升到理性认识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D理性认识可以自动回归到感性认识【答案】A【解析】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是认识的开始,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第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和深化为理性认识;第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兼顾了国家、社会、个人三者的价值愿望与追求,其中从个人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
6、凝练表达是()。A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厚德、包容、求是、创新【答案】C【解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国家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社会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个人层面。10.唯物史观认为,地理环境是()。A社会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B经济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C社会形态更替的决定力量D技术社会形态的划分依据【答案】A【解析】地理环境是人们的物质生活的必要条件之一。11.下列关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C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巨大的反作用D生产关系总是适应
7、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答案】D【解析】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关系: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表现在两个方面:生产力的性质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由基本适合到基本不适合,再到基本适合,构成了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运动,由此推动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所以D选项错误。12.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A唯一形式B基本形式C辅助形式D补充形式【答案】B【解析】从历史上看暴力革命是社会革命的基本形式。13.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于()。A使用文字符号B制造使用工具C具有自我意识D具有宗教信仰【答案】B【解析】劳动是人的
8、本质。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和特征,是能制造和使用生产工具从事生产劳动,以获取自己所必需的物质生活资料。14.两种商品相互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就是商品的()。A价值B价格C使用价值D交换价值.【答案】A【解析】具有不同使用价值的各种商品,之所以能够按照一定量的比例相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存在着某种共同的、同质的可以在数量上相互比较的东西,这就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们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这种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就形成了商品的价值。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按照一定的比例相互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价值。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15.相对剩余价值
9、的获得是()。A延长工作日、增加剩余劳动时间的结果B工作日不变、增加必要劳动时间的结果C个别企业提高劳动生产率的结果D全社会劳动生产率普遍提高的结果【答案】D【解析】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应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生产的剩余价值叫做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是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为条件的。16.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数量构成上的比例是资本的()。A有机构成B价值构成C技术构成D数量构成【答案】B【解析】资本有机构成的提高:资本技术构成:反映生产技术水平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资本价值构成: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之间的比例。1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是()。A政党制度B
10、选举制度C国家制度D文官制度【答案】C【解析】资本主义政治制度主要包括资本主义的国家制度、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三权分立制度、民主制度等等,其中国家制度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核心。18.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等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A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B私人垄断资本主义阶段C一般垄断资本主义阶段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答案】A【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是18世纪60年代19世纪40年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处于自由竞争阶段,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发展进入垄断阶段。19.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看,当代资本主义国家中那些掌握了国民经济命脉、财力雄厚、进行跨部门经营、对社会生活各方面有巨大影响的大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自考 2017 10 马克思主义 基本原理 概论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