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方案.doc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增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方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增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方案.doc(5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增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校本化开发方案增城中学 杜海军一、指导思想我校在教学改革大潮中锐意进取,努力实践着“人文人本人和”的办学理念,实践着“多元实效、勤学善思、生本和谐”的教学理念,全力构建“书香校园”、“安全校园”和“和谐校园”,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自从综合实践课开设以来,我校按照普通高中课程方案(试行)、广东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学校管理意见、广东省普通高中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意见的要求,从实际出发,积极面对新课改,制定增城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化开发方案。二、总体目标 (一)、努力构建以校为本的课程模式,强化办学特色。(二)、通过校本化开发和实施,发挥教师在教科研及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2、教师为学生发展服务的教育意识,培养一批具有课程意识与课程能力的科研型教师。 (三)、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个性特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规划的能力。 (四)、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精神,学习和掌握科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五)、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修养和审美能力,陶冶情操、增进身心健康,使学生热爱生活,适应社会。三、开发原则 (一)、互补性原则:校本化开发应当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强调对具有共同性和一致性的国家和地方课程的补充与拓展,开发符合本校学生和学校发展需要的课程方案。(二)、针对性原则:校本化开发应当明确
3、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宗旨与培养目标,针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发展需求,在学校信息资源、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有较强支撑的条件下,合理、科学、有效地进行。(三)、必要性原则:校本化开发应当建立在本校学生个性和特长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建立在本校教师专业化成长需要的基础上,更应当考虑学校发展需要、学校特色形成的需要。(四)、多样性原则:校本化开发应当尊重学生的意愿,充分满足学生的个性特长发展需要;教学内容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学生经验相结合,把知识技能的学习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从学校整个校本整个领域来说,多样性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时间空间的广域性,评价的差异性等方面。(
4、五)、可行性原则:校本化开发应当考虑和预估课程本身的价值和可操作性,包括课程开发的难度、学校支撑的力度、教学内容的价值、学生的接受度、教学时间和空间的合理性和易控性、教学评价的真实性等。四、综合实践校本化开发内容(一)有效领导,全员参与,打造坚实支持系统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组织部分,是国家规定的必修课,各级各类学校要认识到该课程的重要性,按照国家规定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了有效开展综合实践课程,我校首先成立了相应的课程领导和指导机构,负责组织新课程培训,制定课程发展规划和各种规章制度,完善学科建设:课程领导小组组长:杨爱华副组长:张铁坚 吴长丹 宋东胜 梁匡伟组员
5、:教学处主任、政教处主任、教研处主任、各年级级长、科组长。课程指导小组组长:宋东胜组员:班主任、年级全体任课教师、部分社会贤达、学生家长等。综合实践备课组备课组长:杜海军(历史中学一级教师 硕士 广州市综合实践中心组成员)备课组成员:成员职称学历担任行政职务或获得荣誉称号担任课程形式陈亚丽英语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广州市骨干教师兼任温丽娟生物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增城市骨干教师兼任曹通物理中学一级教师硕士科技组组长兼任李慧容化学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兼任陈艳芳历史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增城市骨干教师兼任郭志梅地理中学高级教师本科增城市骨干教师兼任邓若峰体育中学高级教师本科校本课程组组长兼任曾永彬美术中学一级教师本科兼
6、任邓军信息技术中学一级教师本科信息科组科组长兼任李收政治硕士兼任其次,我校在开设综合实践课程过程中,要求全员性参与,全身心参与,也就是说每一位老师都有责任和义务进行综合实践活动的探究和指导。我校重视青年教师、骨干教师的培养工作,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培训与校本培训结合起来,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我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核心内容来抓。学校加强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方法及实施意义的学习与理解,在校内采用边培训、边实验、边研究的形式,努力提高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认识和实施质量。(二)完善综合实践活动常规教学我校严格按照国家和省的要求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开齐综合实践活动三个领域的课程,开足课
7、时。1、研究性学习(1)、课程的设置:研究性学习三年总学分为15分。一般一个研究性课题学分最低为3分,最高为5分。每位同学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时每年最少要完成一个研究课题,最低要修得5学分,在三年级完成一个课题,修得35学分。高一全年、高二全年和高三上学期开设,根据需要,课时可以以学段为单位灵活安排,分散与集中使用相结合。研究性学习的研究课题必须在学校统一安排的课时内完成,并记入“学生学习报告册”。(2)、研究课题的确定。在研究性学习选题方面我校实行学校提供参考课题和学生自主选择课题两大原则。我校从综合实践和学科整合方面给学生提供参考课题142个,涉及到环境保护、历史文化、社会生活、科技创新、学生
8、的和谐发展等诸多方面。另外,学校鼓励学生自主确定研究题目,学生在自主选择题目后跟指导老师商讨课题的可行性,如果可行,便可定题。(3)、评价。我校采取综合评价的方式,既有个人的评价,也有体现团队精神的小组评价,还有指导教师评价,分A、B、C、D、E五个等次评定等级。评价结束后进行反馈,符合要求的给予认定学分。在综合实践活动结束时,要求学生上交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或提供参与活动的资料证明。在一个阶段的综合实践活动结束后,师生要进行反思,以便于以后更好地开展该活动。2、社会实践(1)、课程设置:社会实践三年总学分数为6分,每学年参加实践时间为一周,得2分。(2)、组织实施:军训: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和国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增城 中学 综合 实践 活动 课程 校本 开发 方案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