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企业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
《外贸企业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外贸企业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doc(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外贸企业专业化管理的实践与思考2008年底至今,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国家先后六次提高出口产品退税率并要求加快出口退税进度,政策的调整既增强了企业抗击金融危机能力,也使税务机关防骗税压力增大。本文从天河区国家税务局(以下简称天河区局)外贸企业集中分类管理现状出发,探讨了外贸企业集中分类管理的科学性和可行性,致力于有效防范骗税行为,优质高效服务社会经济大局。一、天河区外贸企业现状至2009年5月,天河区局辖内已办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纳税人853户。其中,外贸企业540户,生产企业251户,小规模企业102户。表1:天河区外贸企业2008年退税情况一览表 单位:万元企业类型有退(免)税申报户数
2、申请出口退税额2008年已审核退税额占总退免税额比例外贸企业333户14.56亿元126,86558.1%从申报退税额看,2008年全区外贸出口企业申请出口退税额14.56亿元,占全年出口退(免)税额的61.23%。可以看出,天河区外贸企业较多,退税额较大。外贸企业的基本情况如下:1.按企业性质划分:国有企业10户,占总户数的3%;私营有限责任公司287户,占总户数的86%;其他经济类型企业36户,占总户数的11%。 图1:外贸企业经济性质划分图2.按开办时间划分:2007年之后出口退税登记的新企业114户,占总户数的34%;老企业有219户,占总户数的66%。 图2:外贸企业开办时间划分图3
3、.按退税规模划分:2008年退税额在1000万元以上的企业有21户,应退税额为87068万元,占全年应退税总额的70.78%;400万至1000万25户,应退税额为15361万元,占全年应退税总额的12.49%;400万以下企业为287户,退税额为20584万元,占全年应退税总额的16.73%。图3:外贸企业退税规模划分图分析以上表格,可以看出天河区出口退税企业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私营经济户户数多,退税额集中度不高,人员流动较多,固定资产较少,监管难度较大;二是新开业不到两年,还处于生产经营的不稳定期的新办出口商贸型企业增长迅猛;三是退税企业的收入规模大小两极分化明显。 天河区作为广州市经济
4、发展较快的地区,外贸经济发展非常迅速,外贸企业的增多和分化增加了税务机关的监管难度,为进一步精细化分类管理提出了紧迫的要求。二、天河区局外贸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一)退税部门人力不足且管理手段简单,难以全面评估2005年,外贸企业审核管理权限下放到区局,三年间出口退免税业务工作量增速迅猛。仅就外贸企业出口退免税申报量而言,从2005年全区的76119万元增加到了2008年的123260万元,增长率高达61.93%。而从事出口退税工作的人员数量仅从2005年的9人增加到2008年的11人,逐年放大的退(免)税工作量与人力资源增量不匹配。国家税务总局曾于2007年发文,对人工审核工作进行了较为细致
5、和系统的规定,但对出口企业的评估监控工作并没有明确的规范。在人力资源有限的情况下,退税部门的工作容易向单证的人工审核倾斜,而弱化了对企业的评估预警监控,尤其是很少能够深入到企业的实际经营中,对企业的评估管理不够全面。(二)征管部门的管理员对于外贸企业管理弱化,难以深入管理2009年以前,天河区局征管部门的管理员管辖企业范围广泛,未对外贸企业进行集中专业管理,加上外贸企业的退税申报、审核均在退税部门等客观因素,造成征收部门对外贸企业的管理存在以下缺陷:一是业务不熟悉。外贸企业的分散管理使管理员对外贸企业的业务流程往往不熟悉,难以形成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经验。二是对退税部门存在依赖性。征管部门普遍认
6、为管理外贸企业是退税部门的职责,故对于出口企业尤其是纯外销的外贸企业的管理常常仅限于发票管理等日常性工作,欠缺管理深度。(三)征退部门间信息系统衔接不够,难以形成合力一是征退税两大系统数据信息共享度不足。由于征退信息系统的分割,管理员无法在信息系统中查询外贸企业的出口商品、金额、供货企业、报关口岸等相关信息,只有出口退(免)税资格认定的部分内容、办理退库的计会统业务、生产企业的增值税纳税申报资料数据能互通。二是征退税两大系统关联度不足。出口退税管理系统在操作过程中不会提醒企业是否出现注销、失踪、走逃、欠税、偷逃税等异常情况;同样,征管系统亦不会提醒企业是否有违反出口退税规定、是否被停止出口退税
7、的情况。增值税专用发票“失控票”、“一票两用”等情况,都是事后通过其他辅助软件监控的,需人工进行事后的核查。三是征退税两大系统智能度不足。对出口货物中存在“敏感商品”、“异地报关”、“换汇成本异常”等值得注意的情况,只能由退税部门筛选后下发数据到征管分局。由于存在这种信息衔接的短板,无法实现对各个外贸企业的全景查询,征退部门间难以形成管理合力。(四)现行分类方法效果不理想,难以合理分类由于出口企业的特殊性,直接采用纳税信用等级不能对其进行合理分类。2009年,根据广东省出口退(免)税分类管理(试行)办法,将各出口企业初步分为了A、B、C、D以及暂不参与评级等五类。表2:天河区外贸企业分类情况一
8、览(单位:户)A类B类C类D类暂不评级0344153178由表2可以看出,在这种分类标准下, A类企业一户都没有,B类占了总数的63.70%,占已评级企业的95.03%。这样的结果显然并不能明确区分天河区不同企业的状态,不能真正体现分类结果的目的。因此,有必要将外贸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丰富和完善外贸企业分类管理的办法,令分类结果更可行、合理和有效。三、实现外贸企业专业化管理的对策(一)明确目标,讲求实效,提高出口退税管理质效天河区局一直将提高外贸企业税收管理水平作为提高出口企业税收管理水平的突破口,并通过集中分类管理将出口退税管理回归到增值税整个征管链条之中,最终实现以提高退税管理质效
9、为目标,以健全分工合理、职责明确、流程优化的征退税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以科学化审单、健全完善的分级评估监控为手段,以信息互通共享、征退衔接紧密、双向联动以及统筹整合为基础,构建征退查各部门之间齐抓共管、优势互补、有机统一的管理模式。一是加强征退部门的联动,积极有效防范骗税。缩减退税部门对口征管分局的数量,提高信息传达效率。建立征退查全流程信息传递体系,加强征退部门之间合作,通过管理员的日常巡查与评估,从征管的角度发现企业的异常情况后能及时传递到退税部门,有力完善退税部门的评估监控体系。建立征退二维评估监控体系,从数据分析到实地调查全方位立体式评估监控企业,降低骗税风险。二是提高专业化管理水平,
10、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根据外贸企业管理的特点,配备相应的管理人才。对集中管理分局的管理员进行培训交流,短期内提高管理员对外贸企业的认知水平,加强对外贸企业的日常管理,弥补退税部门人力不足的缺陷,优化人力资源的配置。三是快速积累管理经验,形成高质量管理模板。利用外贸企业集中管理的优势,快速积累管理员在日常巡查中对外贸企业的管理经验,探索出具有外贸企业行业特征的评估标准值,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评估体系和标准,形成高质量的外贸企业管理模型和模板。(二)制定计划,深入推进,建立外贸企业集中分类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深入推进出口退税的管理,提高出口退税专业化、精细化、科学化的管理水平,2008年天河区局根据省局出口
11、企业分类管理办法以及市局外贸企业税务管理指引的工作要求,结合本区实际,制定了外贸企业集中分类管理工作推进方案。方案分为集中管理、分类管理两个阶段。集中管理是基础,全面摸查外贸企业经营规律,优化管理资源配置,为分类专业化管理奠定基础;分类管理是核心,建立科学的预警监控指标体系,开发集合分类评级以及任务流转的外贸企业分类管理评估系统,实现对外贸企业的有效分类和监控。1.集中外贸企业的管理,夯实分类管理的基础。一是成立项目组,合理配置管理资源。为确保外贸企业的顺利交接,保证征收管理、纳税服务的有机衔接,2008年天河区局成立分类管理领导小组统筹相关工作;设立专业化税源管理项目组以及征退查一体化领导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贸企业 专业化 管理 实践 思考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