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考试习题集.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中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考试习题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级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考试习题集.docx(7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建(构)筑物消防员理论知识考试习题集(基础知识、中级技能)编写说明 理论知识考试是职业技能鉴定两大鉴定考核方式之一。为了便于理论知识考试采用标准化考试方式,目前采用两种客观题型,即判断题和选择题。判断题的题干一般采用陈述句,标准答案用“X”、“”表示,评分标准为每题0.5分;选择题,一般采用。“四选一”题型,即一道试题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答案。其他三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对正确选项有强烈的干扰性,评分标准为每题0.5分。在中级技能鉴定的理论知识考试中基础知识占30,中级技能相关知识占70。 建(构)筑物消防员的职业技能鉴定理论知识考试卷是在建(构)筑物消防员国家职业标准所规定的
2、框架内,依照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题库组建的模式与试卷试题形成的规则产生的。中国消防协会在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系列统编教材之二建(构)筑物消防员(中级技能)试用的同时配套编印这本理论知识考试(基础知识、中级技能)习题集,目的是为了对参加职业技能鉴定的考生提供一个更为统一、更为翔实的指导。 本习题集由建(构)筑物消防员(中级技能)教材编写组负责编写,鉴于目前建(构)筑物消防员鉴定的国家题库仍处于开发阶段,试题的数量还有待继续补充和完善,因此本手册中各部分考核内容仅具一定的参考意义。 本手册的编写也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恳请各使用单位和个人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不胜感谢。 目 录第一
3、篇 基础知识 2第一章 消防工作概述 2第二章 燃烧基础知识 4第三章 危险化学品基础知识 7第四章 消防水力学基础知识 9第五章 电气消防基础知识 11第六章 建筑消防基础知识 13第七章 建筑消防设施基础知识 16第八章 消防安全检查基础知识 20第九章 初起火灾处置基础知识 21第十章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 24第十一章 职业道德 28第二篇 中级技能 30第一章 防火安全检查 30第二章 消防控制室监控 42第三章 建筑消防设施操作与维护 56第一篇 基础知识第一章 消防工作概述一、判断题1、国家标准GBT 4968-2008火灾分类中根据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将火灾定义为A类、B类、
4、C类、D类、E类、F类六种不同的类别。( ) 2、按火灾损失严重程度把火灾划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 )3、A类火灾是指普通固体可燃物燃烧引起的火灾。( )4、B类火灾是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 )5、乙烷引起的火灾属于B类火灾。( )6、煤油引起的火灾属于C类火灾。 ( )7、消防安全是公共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消防工作,维护公共安全,是政府及政府有关部门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公共消防安全水平的重要内容。( )8、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 )9、“防消结合”,就是要求把同火灾作斗争的两个基本手段防火和灭火有机地结合起来
5、,做到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10、消防工作的原则是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 ( )二、选择题(四选一)1、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一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2、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一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3、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 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6、属于 。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 4、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属于 。 (A)特别重大火灾 (B)重大火灾 (C)较大火灾 (D)一般火灾 5、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 。 (A)汽油 (B)乙炔 (C)木板 (D)铜粉 6、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 。 (A)木材 (B)煤油 (C)氢气 (D)金属钠 7、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 。 (A)乙醇 (B)氯乙烯 (C)赛璐珞片 (D)金
7、属铯 8、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 。 (A)甲醇 (B)半水煤气 (C)黄磷 (D)金属钠 9、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D类火灾的是 。 (A)甲醇 (B)氰化氢 (C)硝化纤维胶片 (D)金属锂 10、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D类火灾的是 。 (A)甲苯 (B)环氧乙烷 (C)绸布 (D)铝粉 11、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 。 (A)乙烷 (B)水煤气 (C)赤磷 (D)金属钾 12、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 。 (A)乙醚
8、 (B)乙烷 (C)电视机 (D)锌粉 13、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火灾的是 。 (A)甲醇 (B)丁二烯 (C)纸盒 (D)铁屑 14、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时属于B类火灾的是 。 (A)丙酮 (B)氨气 (C)面粉 (D)金属铝 15、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 。 (A)石脑油 (B)硫化氢 (C)硝化棉 (D)金属钙 16、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 。(A)氨气 (B)乙醚 (C)秫秸 (D)银粉 17、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类
9、火灾的是 。(A)天燃气 (B)白酒 (C)干草 (D)金属锂 18、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 。 (A)麦秸 (B)汽油 (C)液化石油气 (D)金属钾 19、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A火灾类的是 。(A)二硫化碳 (B)乙烷 (C)铝粉 (D)棉纱 20、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c类火灾的是 。(A)纸张 (B)乙醇 (C)乙炔 (D)变压器 2l、按可燃物的类型和燃烧特性不同,下列物质发生火灾属于B类火灾的是 。(A)橡胶制品 (B)沥青 (C)黄磷 (D)金属钙 22、我国消防工作贯彻 的方针。
10、(A)以防为主,防消结合 (B)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C)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D)以防为主,以消为辅 23、消防工作由国务院领导,由 负责。 (A)地方各级人民政府 (B)各主管单位 (C)县以上人民政府 (D)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 第一章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 二、选择题1.A 2.B 3.C 4.D 5.B 6.A 7.C 8.A 9.D 10.D 11.C 12.A 13.C 14.A 15.B 16.B 17.C 18.B 19.D 20.C 21.B 22.B 23.A6第二章 燃烧基础知识一、判断题 1、燃烧是可燃物与氧
11、化剂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的现象。 ( ) 2、燃烧只能在空气(氧)存在时才能发生,在其他氧化剂中不能发生。( ) 3、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依据。物质的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 4、物质燃烧或热解后产生的气体、固体和烟雾称为燃烧产物。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 5、烟气是物质燃烧和热解的产物。火灾过程所产生的气体,剩余空气和悬浮在大气中可见的固体或液体微粒的总和称为烟气。 ( ) 6、燃烧过程的发生和发展都必须具备以下三个必要条件:可燃物、助燃物和引火源。( ) 7、物质燃烧是氧化反应,而氧化反应不一定是燃
12、烧,能被氧化的物质都是能够燃烧的物质。( ) 8、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起燃烧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 ) 9、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 ) 10、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高,火灾危险性就越大;反之,则越小。( ) 11、火灾的发生发展,始终伴随着热传播过程。热传播是影响火灾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 ) 12、一切可燃液体的燃点都高于闪点。( ) 13、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 ) 14、爆炸温度极限是指可燃液体受热蒸发出的蒸气浓度等于爆炸浓度极限时的温度范围。( ) 15、燃烧产物分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两类。( ) 1
13、6、热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 ) 17、热对流是指热量通过流动介质,由空间的一处传播到另一处的现象。( ) 18、热对流不需要通过任何介质将热传播,不受气流、风速、风向的影响。( ) 19、一个物体在单位时间内辐射的热量与其表面积的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 ( ) 20、冷却法就是采取措施将燃烧物的温度降至着火点以下,使燃烧停止。( ) 21、室熄法就是消除燃烧条件中的可燃物,使燃烧停止。( ) 22、隔离法就是将可燃物与空气隔离开来,使可燃物失去火源后自行熄灭。( ) 23、化学抑制法是指通过干扰抑制游离基,中断燃烧的链反应。( ) 二、选择题(四选一) 1、燃烧是可燃物与
14、作用发生的放热反应,通常伴有火焰、发光和(或)发烟现象。 (A)氧化剂 (B)还原剂 (C)催化剂 (D)稳定剂 2、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燃烧化学反应的物质称为 。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烧产物 (D)氧化物 3、凡与可燃物质相结合能导致燃烧的物质称为 。 (A)助燃物 (B)可燃物 (C)燃烧产物 (D)氧化物 4、凡使物质开始燃烧的外部热源,统称为 。 (A)引火源 (B)助燃物 (C)点火能 (D)火源 5、在液体表面上能产生足够的可燃蒸气,遇火能产生一闪即灭的燃烧现象称为 。 (A)闪点 (B)闪燃 (C)燃点 (D)爆燃 6、可燃物质在空气中与火源接触,达到
15、某一温度时,开始产生有火焰的燃烧,并在火源移去后仍能持续并不断扩大的燃烧现象称为 。 (A)燃点 (B)闪燃 (C)着火 (D)爆燃 7、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混合物,遇火源能够产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称为 。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8、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 。 (A)自燃点 (B)闪点 (C)自燃 (D)燃点 9、生产和储存火灾危险性为甲类的液体,其闪点 。 (A)28 (B)28 (B)60 (C)60 (D)28 11、某些固体可燃物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或含水分较高时就会
16、发生 。 (A)闪燃 (B)阴燃 (C)分解燃烧 (D)表面燃烧 12、以电磁波形式传递热量的现象,叫做 。 (A)热传播 (B)热对流 (C)热传导 (D)热辐射 13、由于物质本身发生化学反应,产生大量气体并使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称为 。 (A)物理爆炸 (B)化学爆炸 (C)粉尘爆炸 (D)核爆炸 14、阴燃是 的燃烧特点。 (A)固体 (B)液体 (C)气体 (D)固体、液体、气体 15、用水冷却灭火,其原理就是将着火物质的温度降低到 以下。 (A)燃点 (B)闪点 (C)自燃点 (D)0 16、窒息灭火其主要灭火机理是 。 (A)减少可燃物 (B)降低温度 (C)
17、降低氧浓度(D)降低燃点 17、 是衡量可燃固体物质燃烧难易程度的主要参数。(A)燃点 (B)自燃点 (C)闪点 (D)氧指数 18、可燃物质在无外界引火源条件下,由于其自身所发生的 而产生热量并积蓄,使温度不断上升,自行燃烧起来的现象称为自燃。 (A)物理、化学 (B)化学、生物 (C)物理、生物 (D)生物、物理、化学 19、热辐射是以 形式传递热量的。 (A)光波 (B)电磁波 (C)介质流动 (D)物体接触 20、固体;液体和气体物质都有热传导的性能。它们的强弱顺序为 。 (A)固体物质最强,液体物质次之,气体物质较弱。 (B)气体物质最强,液体物质次之,固体物质较弱。 (c)液体物质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中级 建构 消防员 理论 考试 习题集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