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本外科学教案.docx
《临本外科学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本外科学教案.docx(2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韶关学院医学院课程教学设计 (2015 2016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外科学(下) 任课教师:王 齐教学内容(章/节): 第十七章 颅内压增高和脑疝(2学时)班 级:2012临床本科班 课型: 理论 实验 见习 授课时间: 2015 年 9 月 7日(第1周 星期 一 )5-6节教学目标与要求:(一般分掌握、熟悉、了解等) 1. 掌握:颅内压增高典型的临床表现与处理;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的临 床表现和处理。 2. 熟悉:颅内压增高的定义、病因; 3了解:颅高压的治疗原则;脑疝的临床处理。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重点: 1.颅内压增高典型的临床特点与处理 2.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
2、的临床表现和处理难点: 1.脑疝形成的解剖学基础 2.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的鉴别进展:颅内压增高手术治疗指征的进展。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问题讨论、归纳总结教学资源:教材、案例、教学视频、图片、课件教学手段:课件 挂图 模型 标本 录像 幻灯 投影 教材:陈孝平,汪建平主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参考资料:1.吴阶平主编,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2.王怀经主编,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2001年,第1版。3.黄莚庭主编,外科疑难病例会诊,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版。4.网络资源(如丁香园、爱爱医、好医生及其它医学
3、专业网站)5.赵继宗,周定标主编,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3版。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与学方式、辅助手段等)设计意图时间min一、新课导入 世界上最先进的神经外科手术室图片,介绍神经外科系统疾病的分科。二、新课教学 颅内压增高病例导入,设置问题?(一)学习目标展示1. 颅内压增高的定义、病因,典型的临床表现与处理 2.小脑幕切迹疝和枕骨大孔疝的 临床表现和处理。(二) 新课教学内容1. 概述 (1)颅内压的形成与正常值(2)颅内压的调节与代偿(3)颅内压增高的原因(4)颅内压增高的病理生理影响因素;颅内压增高后果:库欣反应(典型的“二慢一高”) 2.颅内压增高(1) 颅内压增高
4、的类型(2)引起颅内压增高的常见疾病(3)颅内压增高的典型表现头痛 最常见症状之一;呕吐;视神经乳头水肿 重要客观 体征之一。 (4)诊断: 典型症状与体征脑部CT脑部MRIDSAX线摄片腰穿 颅内压监测 (4)治疗原则: 一般处理:吸氧,密切观察神志、瞳孔、血压等生命指征,脱水降颅压,对症支持处理。病因治疗:首先考虑手术切除病变部位+去骨瓣减压药物治疗降低颅内压激素冬眠疗法脑室外引流巴比妥治疗对症支持治疗。3.脑疝(1)脑疝形成解剖学基础(2)病因及分类病因a. 外伤所致各种颅内血肿;b. 各类脑出血、大面积脑梗;c. 颅内肿瘤;d. 颅内脓肿;e. 医院性因素。病理学特点a. 小脑幕切迹疝
5、发生时,移位的脑组织在小脑幕切迹挤压脑干时产生动眼神经麻痹及顶叶皮层坏死;b. 枕骨大孔疝,压迫延髓,出现呼吸骤停。 临床表现 a.小脑幕切迹疝 颅内压增高;瞳孔变化(患侧瞳孔变小,随着病情发展患侧瞳孔散大,直接对光反射、间接对光反射均消失);运动障碍;意识改变;生命体征紊乱。 b.枕骨大孔疝 瞳孔忽大忽小 处理 a.侧脑室外引流术 b.脑脊液分流术 c.减压术4. 分析总结学科名人介绍:凌峰、赵继宗、王忠诚等人的成就。简单介绍历年执业医师考试在本章节命题频率和知识点分布!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知识讲授法图片演示(结合PPT动画),含模式图、铸型图、尸体图、CT、MRI、DSA。讲授法、列表对比
6、法图片演示PBL(临床图片有何异常,病变位置)讲授法,图片演示、临床典型病例介绍。手术病例介绍(结合视频播放)讲授法图片演示讲授法图片演示讲授法、病例讨论法讲授法、病例讨论法讲授法图片演示实用图表和曲线归纳总结颅内压增高和脑疝相关要求掌握的知识。通过领军人物故事简介,介绍国际和国内神经外科领域的发展现状,增加学习神经外科的兴趣。通过执业医师历年考试题目,引起学生重视,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析能力使用不同角度的图片,使学生获得较为立体的解剖学认识;从手术治疗的角度对解剖学知识进行复习,有的放矢,有利于理解手术思路。有助于学生理解手术减压的解剖学基础;能从CT上判读出颅内压增高占位性病变的实际位置,尽快
7、与临床诊断接轨。通过列表对比和临床案例,统计图表强化对颅高压、病理、临床表现和治疗的认识。强调颅内压病情发展迅速,短时间内会导致患者死亡,必须要快速诊断和做术前准备,增强学习的使命感。通过手术录像解释手术中的注意要点,药物治疗的优缺点,治疗时的注意事项。结合解剖学图片和手术图片分析脑疝形成的原理,介绍周围的解剖结构和功能区,分析产生的严重后果。贴近临床,增加学习趣味;通过真实手术病例图片,不仅可让学生理解手术方式(如脑室外引流、去骨瓣减压术),更重要的是应把握手术时机和掌握手术适应症,及时减压。322(3)(3)(3)(2)(11)40(5)(5)(10)(5)(15)20(2)(3)(5)(
8、5)(5)5课后思考题:1. 颅内压的病因,典型临床表现、治疗原则? 2. 简述小脑幕切迹疝、枕骨大孔疝的典型表现及处理原则?课后小结:(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良措施等) 韶关学院医学院课程教学设计 (2015 2016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外科学(下) 任课教师:王齐教学内容(章/节):第十八章 颅脑损伤(2学时)班 级:2012临床本科班 课型: 理论 实验 见习 授课时间: 2015年 9月 8 日(第 1 周星期二 ) 1-2 节教学目标与要求:(一般分掌握、熟悉、了解等)1. 掌握:掌握各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2. 熟悉:颅脑损伤的定义、分类和受伤机制
9、3. 了解: 火器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和治疗。 教学重点、难点与进展:重点:脑外伤的GCS计分法;颅内血肿的临床表现、诊断依据、治疗原则和手术适应证;难点:脑损伤的临床特点、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进展:脑外伤的手术指征:由原来的中线移位1cm,改为0.5cm;颅内压的动态连续监测。教学方法:组织教学、引入新课、重点难点讲授、问题讨论、归纳总结教学资源:教学手段:课件 挂图 模型 标本 录像 幻灯 投影 教材:陈孝平,汪建平主编,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8版。参考资料:1. 吴阶平主编,黄家驷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2
10、. 王怀经主编,局部解剖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6版,2001年,第1版。3. 黄莚庭主编,外科疑难病例会诊,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第1版。4. 郭光金,孙大成,余汇洋主编,外科应用解剖与手术学,2000年,第1版。5. 赵继宗,周定标主编,神经外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年,第3版。6. 网络资源(如丁香园、爱爱医、好医生及其它医学专业网站)。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与学方式、辅助手段等)设计意图时间min一、新课导入通过热点网络新闻和名人交通意外导入本章节的内容,提高大家的兴趣。颅内血肿病例导入,设置问题?二、新课教学(一)学习目标展示1.熟悉颅骨骨折的发生机制和分类、各种颅骨骨折的
11、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掌握各型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及处理原则。颅内血肿的临床特点、非手术治疗及手术治疗的适应症。(二)新课教学内容 1. 概述(1) 颅脑损伤方式直接损伤:a. 加速性损伤;b.减速性损伤; c.挤压型损伤间接损伤(2)分类 格拉斯哥昏迷计分 2. 头皮损伤(1) 头皮血肿 皮下血肿 帽状腱膜下血肿 骨膜下血肿(2)头皮裂伤 头皮的裂伤即使伤后达24小时,只要无明显感染,仍可彻底清创一期缝合。(3)头皮撕脱伤3.颅骨骨折 (1)颅盖骨折 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线形骨折一般不需要处理,凹陷性骨折根据手术指征考虑是否需要手术。(2)颅底骨折临床表现和诊断:颅前窝骨折、颅中窝骨折、颅后
12、窝骨折的诊断。a.耳、鼻出血或脑脊液漏b.脑神经损伤c.皮下或黏膜下瘀血斑治疗:颅底骨折如为闭合性,骨折本身无特殊处理。合并脑脊液漏时,须防颅内感染,注意给予抗生素,超过一个月仍未停止漏液,可考虑手术修补硬脑膜,已封闭瘘口。4. 脑损伤(1) 脑震荡发生机制和病理:至今尚存在争议。临床表现和诊断:a.伤后立即出现意识丧失,一般不超过30分钟;b.逆行性遗忘;c.CT检查多无异常。治疗:卧床休息一周,酌用镇静、镇痛药物;多在2周内恢复正常,预后良好。不需要特殊治疗。(2) 脑挫裂伤 病理 临床表现:a.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最突出的症状之一;b.头疼、恶心、呕吐;c.生命体征;d.局灶症状和体征。
13、诊断:CT扫描是目前最常用最有价值的的检查手段。 治疗和预后 a.严密观察病情; b.一般处理:意识清楚患者头高足低位,昏迷患者取侧卧位或者侧俯卧位;保持呼吸道通畅;营养支持;躁动和癫痫处理;高热处理;护脑、促醒和功能恢复治疗。 c.防止脑水肿和脑肿胀; d.手术治疗。 (3)弥漫性轴索损伤 病理 病理所见,分为三级。 临床表现:a.意识障碍;b.瞳孔和眼球运动改变。 诊断:目前较为公认的诊断标准:教材203页。 治疗和预后 预后较差,致死率和致残率极高。5. 颅内血肿:按症状出现的时间分为急性血肿(3日内)、亚急性血肿(3日以后到3周内)和慢性血肿(超过3周)。 (1)硬膜外血肿临床表现 a
14、.意识障碍 典型的中间清醒期;b.颅内压增高;c.瞳孔改变;d.神经系统体征。诊断:CT扫描可以确诊。治疗和预后 手术指征:见P204。(2) 硬脑膜下血肿 发生机制 临床表现:a.意识障碍是脑挫裂伤最突出的症状之一;b.头疼、恶心、呕吐;c.瞳孔变化;d.神经系统体征。 诊断:CT扫描可以确诊:急性或亚急性硬脑膜下血肿表现为脑表面新月形高密度、混杂密度或者等密度影。 治疗和预后:慢性血肿首选钻孔置管引流术。(3) 脑内血肿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和预后:选用开颅血肿清除或钻孔置管引流术。6. 开放性颅脑损伤(1) 非火器性开放性颅脑损伤致伤原因和机制;临床表现:a.意识障碍;b.脑局灶
15、症状和体征;c.生命体征改变;d.脑脊液、脑组织外溢。诊断和治疗:外伤病史+CT扫描。a.防治休克;b.插入颅腔的致伤物的处理;c.突出脑组织的保护;d.清创手术。(2) 火器性颅脑损伤分类:a.头皮软组织伤;b.非穿透伤;c.穿透伤;损伤机制和病理:a.管道性损伤;b.膨胀性损伤。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三) 小结简单介绍历年执业医师考试在本章节的考题和知识点分布!基于问题的启发式教学图片法、讲授法讲授法讲授法、图示法讲授法、图示法讲授法、图示法讲授法、图示法讲授法讲授法、图示法、PBL讲授法、图示法、PBL讲授法、CT图示法、PBL讲授法、CT图片,临床病历讲授法、图示法通过热点网络提问题,引起
16、学生的共鸣,增加学习神经外科的兴趣。通过执业医师历年考试题目,引起学生重视,提高学生的应试分析能力。通过力学原理解释脑组织损伤的原因,分析受伤的部位和受伤的程度。利用肢体语言介绍GCS评分,这样更生动形象,易于接受和记忆。根据解剖结构的组成分析血肿的范围及治疗。结合典型的临床图片,颅底不同部位骨折的特殊表现作为重点讲授,设置病例,让学生积极思考手术治疗的指征。归纳总结脑震荡的典型表现。结合典型的临床病例和CT扫描图片,让学生积极思考患者出现的临床表现,手术治疗的指征。手术注意事项,术后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防止对冲伤导致的对侧迟发性出血。简单归纳总结弥漫性轴索损伤的典型表现。通过简短的手术视屏,介
17、绍典型的临床病例和图片,设置问题?让学生积极思考手术指征和注意事项。硬膜外血肿CT片显示“梭形”;硬脑膜下血肿CT片显示“新月形”重点介绍解剖图片和CT图片有助于学生理解手术减压的解剖学基础;能从CT上判读出颅内血肿病变的实际位置,尽快与临床诊断接轨。简单总结非火器性开放性颅脑损伤和火器性颅脑损伤的临床表现特点和手术治疗的注意事项。 3 5(3)(2) 10(5)(3)(2) 10(3)(7)17(4)(10)课后思考题:1.如何鉴别各类头皮损伤,其各自的处理原则是什么?2.原发性脑损伤和继发性脑损伤分别有哪些?3.颅底骨骨折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4.硬膜外血肿的典型表现是什么?课后小结:(
18、教学的主要经验、效果、存在问题、改良措施等) 韶关学院医学院课程教学设计 (2015 2016学年第 1 学期 )课程名称:外科学(下) 任课教师:王齐教学内容(章/节): 第十九章 颅内和椎管内肿瘤(1学时) 第二十章 颅内和椎管内血管性疾病(1学时)班 级:2012临床本科班 课型: 理论 实验 见习 授课时间: 2015年 9月 17日(第1周 星期四 )1-2 节教学目标与要求:(一般分掌握、熟悉、了解等)1. 掌握:颅内肿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病因、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2. 熟悉:椎管内肿瘤的分类和病理、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颈动脉海绵窦瘘的临床表现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外科学 教案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