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离线作业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离线作业答案.docx(2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学前教育诊断与咨询离线作业答案浙江大学远程教育学院学前教育诊断及咨询课程作业答案第1次(第一、第二章)一、简答题:1.简述学前教育诊断的基本内涵及基本过程。 答:基本内涵:学前教育诊断是指学前教育专家对某个或某些学前教育机构当前的教育状态所作的判断及鉴定。基本过程:全面诊察,筛选补充,问题探索,症结判断。2.简述学前教育咨询的基本内涵及基本过程。 答:基本内涵:学前教育咨询是指咨询者通过语言、文字等媒介,对来访者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施加影响,从而帮助来访者解决学前教育工作中的具体问题,为学前教育机构或学前教育工作者提供专业的智力服务。基本过程:目标设定,方案探讨,方案实施,评估终止。3.简述学
2、前教育诊断及咨询的基本原则。答:学前教育诊断及咨询的基本原则有:咨访结合原则;综合原则;灵活原则;保密原则;尊重原则。4.简述学前课程方案诊断及咨询的基本步骤。 答:学前课程方案诊断及咨询的基本步骤:寻找学前课程方案的整体文本;研读学前课程方案;通过多种方式理解学前课程方案;参考一些及方案相关的文献。5.学前课程理念诊断及咨询应考虑哪些方面? 答:学前课程理念诊断及咨询应考虑:学前课程理念的有及无;学前课程理念的清晰及模糊;学前课程理念的一致及矛盾;学前课程理念的正确及错误;学前课程理念的下移及停滞;学前课程理念的体现及扭曲。6.学前课程目标诊断及咨询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答:学前课程目标诊断及咨
3、询需要考虑:学前课程目标的有无及全缺;学前课程目标的可能及不可能;学前课程目标的全指向及多指向;学前课程目标的必要及不必要;学前课程目标的增加及遗漏。7.学前课程内容诊断及咨询需要考虑哪些方面?答:学前课程内容诊断及咨询需要考虑:学前课程内容和目标的一致及不一致;学前课程内容的经验化及非经验化;学前课程内容的确定及不确定;学前课程内容的平衡及不平衡;学前课程内容的生活化及非生活化。8.简述日常生活活动的诊断及咨询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答:日常生活活动的诊断及咨询应考虑:对日常生活活动的重视及忽视;日常生活活动的有序及无序;日常生活活动的有效衔接及过多等待;日常生活活动中教育的渗透及隔离;日常生活
4、活动中教师及幼儿作用发挥得合理及不合理。二、论述题:如何对学前课程中系统教学活动进行诊断及咨询?1.如何对学前课程中系统教学活动进行诊断及咨询?答:系统教学活动是学前课程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系统教学不只是一个教师讲授的过程,也是一个师生互动并最大限度地引发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体验等获得发展的过程。系统教学活动的诊断及咨询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活动反映的理念的正确及错误。学前课程实施过程中的任何活动都应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的活动。判断理念正确及否的重要标准是看是否有利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活动中理念的正确及否不一定及学前课程方案有关,而及教师的认识、行为的诠释有很大关系。活动中教师及幼儿作用
5、发挥得合理及不合理。系统教学的过程实际上是在教师指导下或在师生共同创造的教育情景下,幼儿通过多种方式学习的过程。在师幼互动中,教师和幼儿作用的发挥应受互动内容和互动情景的制约,并非所有的互动中教师及幼儿都发挥同样的作用。活动中幼儿的投入及不投入。任何活动要取得良好的成效,都应尽可能让幼儿处于良好的状态,使幼儿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去,对活动充满兴趣。活动材料的适宜及非适宜。活动材料是学前课程的重要资源,也是幼儿活动的重要对象。从一定意义上看,材料的适宜性决定了活动的成效。判断活动材料是否适宜,从宏观的方面看,应考察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从微观的方面看,应考察材料是否及当前的活动要求相适
6、应;从更为现实的方面看,应考察材料能否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和进一步活动的愿望。活动策略的应变及刻板。系统教学活动的组织过程,也是多种教学活动策略运用的过程。活动策略的运用应是灵活的、变化的。活动策略的应变应依据活动的需要,依据现实的活动情景,应为达成活动目标服务。活动中目标的达成及未达成。活动目标的达成是衡量活动成效的最重要的标准。教育活动是一种指向特定目标的活动,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所做的一切努力都是为了达成活动的目标。第2次(第三、第四章)一、简答题:1.教师在指导游戏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哪几对关系? 答:教师在指导游戏活动时,要正确处理好学习及娱乐、规则及自由、现实及创造、自主及指导这几对关系
7、。2.简述学前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诊断及咨询的方法。 答:学前儿童游戏发展水平的诊断及咨询的方法有:观察法,包括一般观察法(追踪法、定点法、扫描法)和量表观察法(帕顿-皮亚杰游戏观察量表、豪威斯同伴游戏量表、史密兰斯基角色游戏评估量表);谈话法;作品分析法。二、论述题:1.试结合实际分析目前我国幼儿园游戏环境设置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答:目前我国幼儿园游戏环境的设置一般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第一,游戏环境的设置缺乏刺激性。比如有的幼儿园提供了开展某种游戏的地方,却没有相应的玩具材料,幼儿即使有兴趣也无法将游戏玩下去;有的虽然提供了玩具和材料,但这些玩具和材料不符合幼儿的实际经验水平。第二,游戏环
8、境的设置缺乏层次性。有不少幼儿园游戏环境的设置千篇一律、没有个性。比如每个班提供的玩具在数量和种类上是相同的;成型玩具及未成型玩具在比例上也是相同的;幼儿玩游戏的主题类型和区域的数量也是相同的等等。这种体现不出幼儿年龄特点层次性的游戏环境,是不符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需要的。第三,游戏环境的设置缺乏合理性。教师在设置幼儿园环境时,主要凭借自己的主观经验,在不考虑幼儿已有的经验及对游戏的愿望和要求的前提下,为幼儿布置好游戏的区域。这种游戏环境的布置往往只考虑了对空间的利用,有的甚至连如何利用空间都未加关注,缺乏合理的布局。这种缺乏合理性的布局影响了幼儿游戏的正常开展。第四,游戏环境的设置缺乏计划性
9、。教师在为幼儿提供游戏主题和材料时,没有考虑“为什么”、“怎么样”提供既符合幼儿经验又能促进其向着“最近发展区”发展的环境。比如盲目地模仿别人的经验或者依据自己随心所欲的主观经验,有时也有部分来自于幼儿的需要,但却不能有计划地给幼儿一个完整的过程体验和获得相关经验的机会,使得幼儿园游戏主题和情节的发展总是停滞不前。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有利于促进幼儿的发展。为幼儿开展游戏设置符合教育要求的合理的环境,一般可从以下方面考虑:第一,为幼儿开展游戏设置丰富的游戏环境。所谓丰富的游戏环境,一方面是指有足够的游戏空间和场地,有多样性的可变化的游戏材料,有充足的游戏时间以及多样性的游戏同伴;另一方面是
10、指游戏环境要具有刺激性,不光在数量上能满足幼儿的需要,在质量上也要满足幼儿不断变化的需求。第二,为幼儿开展游戏设置有计划的环境。要让游戏发挥其应有的教育作用,游戏环境的设置就要体现计划性。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年龄层次的计划性两个方面。一方面,幼儿园游戏环境的设置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将教育意图有计划地渗透到游戏环境的创设上。另一方面,不同年龄班幼儿的经验和发展水平是有差异的,为他们玩游戏提供的环境,应该体现出年龄要求的层次性。第三,为幼儿开展游戏设置合理的游戏环境。游戏环境的合理性表现在游戏环境是开放的、互动的、参及的、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开放的、互动的游戏环境,是指游戏的时间及
11、空间对幼儿来说都是可以自由支配的,游戏的玩具材料对幼儿来说是可以随意取放的,是共享的,游戏中的人际关系是平等的、互动的、和谐的。参及的游戏环境,是指游戏的环境布置是等待幼儿来探索、发现和操作的,让幼儿有事可做的环境。符合幼儿年龄特征的游戏环境是既能满足幼儿需要的、幼儿可以自主地及之发生互动,又能促进幼儿发展的环境。2.联系实际说明学前教育机构游戏活动的指导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答:学前教育机构游戏活动的指导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对幼儿的游戏活动缺乏真正的观察。具体表现为不观察、不会观察、观察了却不会记录、观察记录了却不会分析利用观察的结果。对游戏缺乏观察,有些是属于观念层面的,有些是属于技术
12、层面的。第二,对幼儿是游戏的主人缺乏足够的尊重。有的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很少用心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总是以教师的身份把现成的知识答案告诉幼儿,要求幼儿达到某种水平,存在不尊重、不平等、不对话的现象,轻易打断幼儿游戏的氛围,使幼儿游戏的权利在不同程度上遭受剥夺。第三,对幼儿游戏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教师对幼儿游戏的实质缺乏充分认识,不懂得游戏时一种快乐的、满足幼儿需要和愿望的、自发的活动,他们更注重游戏过程体验,而且不同年龄段、同一年龄段的幼儿游戏有差异。由于对幼儿游戏的特点缺乏充分的认识,面对幼儿的游戏,教师往往会出现几个典型的“轻重失调”:重知识的掌握轻情感及社会性的发展,重游戏的预成结果
13、轻幼儿的实际能力水平的提高,重游戏的逼真形式轻幼儿在游戏中的创造性的发挥,重游戏的结果轻游戏的过程体验等。学前教育机构游戏活动的指导对策有:第一,有效观察是指导幼儿游戏的前提。观察游戏不仅能帮助教师正确制定教育教学计划,同时也能使教师更加深入地了解幼儿游戏的兴趣和需要,达到有的放矢地指导幼儿游戏的目的。第二,让幼儿真正成为游戏的主人。游戏时幼儿自觉自愿的自主性活动,幼儿有权决定游戏中的一切。因此,游戏活动应该让幼儿成为游戏的主人,让幼儿主动控制活动进程,自主决定活动的方式、方法。教师在指导游戏时,要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包办代替或导演幼儿游戏的现象。要把握好指导的“度”,幼儿自发的、主动的以及
14、教师参及的游戏时促进游戏发展的重要因素,应该从全方位的角度来看待。第三,根据游戏的特点指导游戏。针对不同的年龄特征指导游戏,如“平行游戏法”适用于小班,中、大班幼儿则可以用“交叉游戏法”、“游戏经验分享法”进行指导;针对不同的游戏主题指导游戏,如角色游戏中可能主要在人际交往、材料提供方面给予指导,结构游戏则可能主要在技能或辅助材料提供方面进行指导;针对不同的情节发展指导游戏,如在游戏的产生阶段,教师应根据幼儿在游戏中的主要兴趣及他们的需要,适时提供环境和材料,并引起幼儿的关注,促进情节的发展;在游戏中,观察幼儿的情况,根据每次观察幼儿的进展,即时地增减玩具材料;随着游戏情节的发展,教师要预期。
15、3.试分析学前教育机构物质环境设置的常见问题及一般成因,并提出解决策略。 答:常见问题有:非参及性安全隐患多成人化豪华及缺乏一般成因:教育观念陈旧,不考虑幼儿特点及利益缺乏经济保障模仿心理 解决策略:保障供给 幼儿园要从培养下一代的角度出发,因地制宜办园体制的改革,采用投资主体多元化的方式,多方筹措资金,加强投资力度,加快投入速度,保证资金到位,以保证幼儿园有基本的设施设备。同时幼儿园可以发动社区、教师、家长、幼儿等,自力更生,收集各类操作材料。更新教育观念,为幼儿发展创设环境 加强对幼儿园教师和相关人员对正确的教育观念的认同及理解,懂得幼儿的发展是及周围环境积极主动地相互作用的结果。“环境是
16、重要的教育资源,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幼儿园的空间、设施、活动材料等应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的游戏和各种探索活动,有利于引发、支持幼儿及周围环境之间积极的相互作用。”实事求是,因地制宜 幼儿教育不是贵族教育,要在有限的条件下把自己用在刀刃上,一切从幼儿出发,从当地现状出发,从现有条件出发,力求最佳效益。 要充分利用当地社区的自然材料、周围场所、人力资源及文化资源,这不仅可以节省经费,而且可以使孩子们从小学会利用身边有限的资源改善最佳的生活和学习环境,这对幼儿终身的学习和生活都具有重要意义。4.试述学前教育机构心理环境构建中常见问题、成因及解决策略。 答:常见问题有:
17、整体心理环境的不平等,表现为园长不能公平地对待教师,教师不能公平地对待幼儿。在具体的教育活动中,教师及幼儿之间的关系具体表现为: 一是教育活动以教师为中心,教师对幼儿高控制、高约束。二是教师对幼儿放任,幼儿处于无约束状态。教师及家长间的关系功利化。一般成因:缺乏现代化的教育观念 儿童观上:没有树立科学的儿童观,认识不到幼儿具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和尊严。教育观上:存在两级分化,或者认为幼儿园既然是教育机构,对幼儿就应该严格管理;或者认为幼儿教育应该是开放的教育,管得太严就会束缚儿童的创造性。教师观上:传统的师道尊严的角色观念和等级制度观念仍在影响着幼儿园内宽松、民主、平等的心理环境的创设。家园合作问
18、题上:教师认为自己是专业人员,能力比家长强,凌驾于家长之上,家长处于被动地位。不恰当的管理模式 目前我国大多数幼儿园采用的是自上而下的目标管理模式,其管理主要依据书面的标准、规则、程序、计划、时间表等,通过由上而下的垂直沟通渠道对教师进行控制及监督。园长等管理人员扮演着视导者及评价者的角色,教师始终处于被视导、被评价地位,缺乏主动思考及创造的自由。缺乏适宜的教育能力及教育技巧 缺乏对幼儿的了解,对幼儿发展的需要缺乏敏感性和警觉性,因此不能对幼儿做出恰当的教育反应和有效的教育指导。幼儿在心理环境上呈现上述两极分化状态。办园体制不规范造成园长及教师的心理压力大 随着整个社会经济、政治体制的改革,一
19、些幼儿园也处于转型时期,经济和业务是园长和教师必须考虑的两大因素,一些幼儿园把办园等同于办企业,以经济利益为唯一的追求。于是出现以多收孩子为手段来达到提高经济利益的目的,有的幼儿园班级人数大大超标而教师工资很低,造成园长和教师的心理压力都很大。没有经济上的保障,就谈不上业务上的钻研,没有业务上的钻研就没有创造,也就体验不到职业的乐趣,更谈不上自我实现。解决策略:满足个体需要 对幼儿,满足他们对于安全感、爱及归属、认知及探究等多方面的需要。教师要敏感地觉察幼儿的需要,通过自己的言行让幼儿体验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理解、鼓励及支持,让幼儿能轻松、和谐、愉快地生活在集体中。 对教师,满足他们的职业安全
20、感,让他们在职业生活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体验到职业创造的乐趣,具有成就感。 对家长,孩子通过幼儿园教育能健康成长是他们最大的需要,幼儿园要把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作为唯一目标。建立恰当的角色期待、合理的规章制度及评价模式 就管理者而言,应对教育者当前的实际能力和理想的角色期待之间的距离有正确的认识,建立恰当的角色期待。幼儿园要建立以人为本的自下而上的管理模式,赋予教师宽松的教育空间,最大限度地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教师及幼儿的评价要注重发展性、多元化。 在家园关系上,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角色意识,即教师是家园合作活动的发起者、组织者和参及者。幼儿园应加强及家长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
21、,了解家长的需要,树立服务意识,尊重家长的权利,取得家长的信任,激发家长的参及兴趣及热情。具备现代化的教育理念 园长应由管理者转变为教师、教学的服务者及支持者,他们及教师之间是合作的伙伴关系,共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服务。 幼儿是活生生的人,教师应尊重幼儿作为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的社会成员的尊严和权利,同时也要清楚自己肩负的教育幼儿的责任,在具体教育活动中,教师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这、合作者和引导者。 教师及家长合作双方要有平等的态度。教师应把自己看成是及家长一样的幼儿教育主体,相互之间是合作伙伴关系,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幼儿的发展;家长要意识到自己有责任及教师共同培养孩子。鉴于在合作中的领导地位,教师有责任
22、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积极参及的态度。提高教育能力,营造和谐的班级集体心理氛围 教师要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了解他们对安全、归属于爱的需要。要针对幼儿的需要,以平等、理解、激励的交往态度来对待幼儿。三、案例分析题:1.下图为某幼儿园小班游戏的环境布局,请分析该幼儿园游戏环境设置的缺陷,并提出修改建议。答:缺陷:第一,空间的利用不充分,有的地方闲置,而有的地方又过于密集。如“A”、“B”、“C”、“D”四个地方都是空地,而在通道两侧的“娃娃家”、“结构区”却十分狭小,油泥和菜场处显得拥挤。第二,场地的结构布局不合理。区域及区域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把毫不相干的主题放置在一起,如“娃娃家H”没有及
23、其他“娃娃家”设在一起,却和“串珠”、“结构区”放置在一起。这样不利于幼儿游戏中的相互模仿和学习,尤其是处于平行游戏阶段的小班幼儿,有要求和别人玩相同游戏的特点,因此更需要把同类的区域放在一起。第三,边界和线路的标示不清晰。没有考虑明晰的通行要道,使往来频率较高的地方即通行要道人满为患,如在“通道”的前方设置“桌面结构区”,“油泥”不仅设置在“菜场”的旁边,而且还正好在门口,都可能会使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碰撞,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事故。第四,游戏的年龄特征体现不够。处于12月份的小班幼儿,已经玩了三个月的游戏,游戏中出现独自游戏、闲逛和旁观的频率应该很小了,但事实及之相反,其原因或许是教师在材料提
24、供方面存在问题。首先是玩具的陈设位置。教师将自带玩具放在幼儿视线最容易接触的柜子里,而幼儿从家里带的玩具大多是不统一的,每个人又特别喜欢自己的玩具,这可能是导致幼儿独自游戏的原因。其次是幼儿玩的游戏主题问题。教师一共为幼儿设置了九个区域,按正常的幼儿园班级人数,应该足够了,出现闲逛和旁观行为的原因可能是游戏材料的提供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需要,缺乏刺激性而不利于幼儿的游戏发展。第五,场地的布置缺乏安全性。“油泥”的桌面是三角形的,且位于门和“菜场”这两个要道之间,容易使幼儿在奔跑的过程中发生碰撞而受到伤害;通道两侧的“娃娃家”、“结构区”十分狭小,也容易造成幼儿之间的相互摩擦;从幼儿保育的角度
25、来说,游戏在卧室中进行,不利于保持卧室的清洁和卫生。建议:第一,合理利用空间来布置场地。将“油泥”搬到“B”处,将“桌面结构”搬到“D”处,“娃娃家E”搬到“A”处,“结构区F”调到原“娃娃家E”处,原“结构区F”及“娃娃家G”合并为一个“娃娃家”,或者作为一个备用区,供幼儿自由安排,将“串珠”及“菜场”对调。这样,边界和路线标注明显,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四处流动,玩得安全、尽兴。像“娃娃家”、“菜场”、“餐厅”这样的喧闹区就和“串珠”、“结构”等安静区相对有了划分;幼儿之间减少了相互碰撞、摩擦的机会。第二,将“餐厅”调至“C”处,便于及“娃娃家”主题发生联系;将“桌面结构”移到原“餐厅”处。这样
26、,就可以给“自带玩具柜”留出一定的空间,以满足个别独自游戏幼儿的需要。第三,将安静的区域放置在卧室,将喧闹的区域放置在活动室。这样可以减少幼儿在卧室的流动,而且,还能使“自带玩具柜”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小班幼儿的主要经验就是以家为中心,来反映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因此,要依幼儿的人数适当增加“娃娃家”的数量,以满足幼儿游戏的愿望,减少旁观和无所事事的频率。可以在“餐厅”和“菜场”处提供“娃娃家”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需要。第五,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及时调换游戏材料。2.小李老师在组织某小班幼儿游戏时,总觉得他们玩得不好。入园已经三四个月了,可幼儿大多数还都自
27、己一个人玩,不愿意及别人玩,有些只是站在边上看别人玩,有些则东游西逛,好像没有事情一样。游戏中没有情节、没有交往,怎么指导也没用。而且,在“菜场”附近幼儿还常有矛盾和纠纷发生。请你根据下面的游戏环境布置示意图,为小李老师找出问题,并提出改进建议。答:答:缺陷:第一,空间的利用不充分,有的地方闲置,而有的地方又过于密集。如“A”、“B”、“C”、“D”四个地方都是空地,而在通道两侧的“娃娃家”、“结构区”却十分狭小,油泥和菜场处显得拥挤。第二,场地的结构布局不合理。区域及区域之间缺乏有机的联系,把毫不相干的主题放置在一起,如“娃娃家H”没有及其他“娃娃家”设在一起,却和“结构区”放置在一起。这样
28、不利于幼儿游戏中的相互模仿和学习,尤其是处于平行游戏阶段的小班幼儿,有要求和别人玩相同游戏的特点,因此更需要把同类的区域放在一起。第三,边界和线路的标示不清晰。没有考虑明晰的通行要道,使往来频率较高的地方即通行要道人满为患,如在“通道”的前方设置“桌面结构区”,“油泥”不仅设置在“菜场”的旁边,而且还正好在门口,都可能会使幼儿在游戏中发生碰撞,容易造成不必要的意外事故。第四,游戏的年龄特征体现不够。处于12月份的小班幼儿,已经玩了三个月的游戏,游戏中出现独自游戏、闲逛和旁观的频率应该很小了,但事实及之相反,其原因或许是教师在材料提供方面存在问题。首先是玩具的陈设位置。教师将自带玩具放在幼儿视线
29、最容易接触的柜子里,而幼儿从家里带的玩具大多是不统一的,每个人又特别喜欢自己的玩具,这可能是导致幼儿独自游戏的原因。其次是幼儿玩的游戏主题问题。教师一共为幼儿设置了九个区域,按正常的幼儿园班级人数,应该足够了,出现闲逛和旁观行为的原因可能是游戏材料的提供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征和需要,缺乏刺激性而不利于幼儿的游戏发展。第五,场地的布置缺乏安全性。“油泥”的桌面是三角形的,且位于门和“菜场”这两个要道之间,容易使幼儿在奔跑的过程中发生碰撞而受到伤害;通道两侧的“娃娃家”、“结构区”十分狭小,也容易造成幼儿之间的相互摩擦;从幼儿保育的角度来说,游戏在卧室中进行,不利于保持卧室的清洁和卫生。建议:第一,
30、合理利用空间来布置场地。将“油泥”搬到“B”处,将“桌面结构”搬到“D”处,将衣帽间“娃娃家”搬到“A”处,“结构区F”调到原衣帽间“娃娃家”处,原“结构区F”及“娃娃家G”合并为一个“娃娃家”,或者作为一个备用区,供幼儿自由安排,将“菜场”搬到“A”处靠墙。这样,边界和路线标注明显,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四处流动,玩得安全、尽兴。像“娃娃家”、“菜场”、“餐厅”这样的喧闹区就和“结构”等安静区相对有了划分;幼儿之间减少了相互碰撞、摩擦的机会。第二,将“餐厅”调至“C”处,便于及“娃娃家”主题发生联系;将“桌面结构”移到原“餐厅”处。这样,就可以给“自带玩具柜”留出一定的空间,以满足个别独自游戏幼儿
31、的需要。第三,或是将安静的区域放置在卧室,将喧闹的区域放置在活动室。这样可以减少幼儿在卧室的流动,而且,还能使“自带玩具柜”发挥更大的作用。第四,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促进幼儿游戏的发展。小班幼儿的主要经验就是以家为中心,来反映他们对生活的理解。因此,要依幼儿的人数适当增加“娃娃家”的数量,以满足幼儿游戏的愿望,减少旁观和无所事事的频率。可以在“餐厅”和“菜场”处提供“娃娃家”的材料,以满足幼儿的需要。第五,观察幼儿游戏的情况,及时调换游戏材料。第3次(第五、第六、第七章)一、简答题:1.简述学前教育教研和科研的异同。 答:教研及科研工作的共同实质:立足研究和解决学前教育实践中的实际问题,并在研
32、究的过程中不断改进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使幼儿及教师共同获得更好的发展。教研工作及科研工作的区别: 教研:更注重解决实际问题,方法上更灵活,不太在意是否严格控制条件,也不太在意验证结果的真理性。科研:注重寻找教育科学的客观规律、发展建设教育科学理论体系的目的。在研究程序及技术方面也需有更严谨的自我要求。2.简述幼儿教师科研课题的来源。 答:幼儿教师科研课题的来源有:从及自己平日工作关系最密切的问题、自己认为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入手从本行业的研究热点问题入手从满足各种不同需要的角度入手从研究的目的类型及方法类型的角度入手3.幼儿教师角色期待及实际水准差异的诊断及咨询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答:幼儿教师角色
33、期待及实际水准差异的诊断及咨询的基本要求是:掌握幼儿园教师角色期待的理论依据;掌握幼儿园教师角色期待的法的依据;掌握来访者的实际水平;能够正确分析差异成因;能够商定解决策略。4.导致幼儿教师教育观念及实际水准差异的一般原因是什么? 答:导致幼儿教师教育观念及实际水准差异的一般原因有:对幼儿教育任务的理解片面对幼儿教育应促进每一个幼儿的发展认识不足对环境的理解不够全面对幼儿园教育的性质及幼儿学习的特点认识不足对幼儿教育评价的意义认识模糊5.简述学前教师教学行为中角色行为及实际水准差异的一般成因。 答:学前教师教学行为中角色行为及实际水准差异的一般成因: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和教学经验欠缺教师关注的重
34、点是预设好的教学计划教师仍然习惯于横向地评价幼儿幼儿教育评价标准的科学性欠缺幼儿园课程改革对教学行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操作的难度加大。6.简述对行政沟通的诊断及咨询应考虑的几个方面。 答:对行政沟通的诊断及咨询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信息沟通的有效及无效;视导及汇报的制度化及非制度化;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行政机构之间的协作及对抗。7.对学前教育机构体制的诊断及咨询应考虑哪些方面? 答:对学前教育机构体制的诊断及咨询应考虑以下几方面:次级机构及人员的设置和配备;次级机构的权限;次级机构的职责;机构体制中的沟通。二、论述题:幼儿教师产生错误儿童观的原因是什么?一般解决策略是怎么样的? 答:幼儿教师
35、产生错误儿童观的原因是:不了解、不熟悉或不理解关于如何看待儿童的法律条文,导致对儿童的忽视;有选择地喜爱孩子,而非无条件地热爱儿童,导致对儿童的偏爱;对儿童的个体差异及发展部均衡的认识片面,导致对儿童的不公正评价;传统文化的消极影响,导致儿童观中的功利思想;不能正确地把握儿童心理、教育方法选择失误及片面的儿童观互为因果。一般解决策略:尽可能地认识幼儿的本质。准确把握幼儿的生理特点,充分认识幼儿的生长发育既体现出一致性、规律性的特征,也体现出差异性、复杂性的特征;准确把握幼儿的心理特点,充分认识幼儿的动作、言语、观察、思维、想像、创造能力的发展特征,尤其是幼儿独特的认识特点,如对事物的关注受直接
36、兴趣的趋势,对事物的认识往往停留在感性、具体、形象层面等。尽可能地理解幼儿的行为。学会从幼儿的角度看待幼儿,接纳幼儿的看法,理解幼儿因活泼好动而表现出的各种行为甚至一些“破坏性行为”。尽可能地呵护幼儿的身心。幼儿不同于成人,正处在身心发育阶段,具有独特的发展特点,即:生长发育十分迅速但远未完善,可塑性强但知识经验匮乏,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心灵稚嫩纯洁但特别容易遭到伤害,喜欢及同伴交往但缺乏社会学习。为此,只有在教师及其他成人的全心呵护下,幼儿的人格才能得到应有的尊重,幼儿的基本需要才能得到满足。三、案例分析题:1、下面是一位幼儿园的园长向一位咨询员的陈述,请你仔细阅读并请你把自己当
37、成咨询员的身份对该幼儿园在科研过程中对科研组织和科研管理的问题进行诊断及咨询。幼儿园园长:为了幼儿园的声誉,我千方百计地申报了好几项课题。其中有一项是国家级的,两项是省级的。应该说全园的教师都比较满意。可是课题组成员总是有限的,全园有80号人,为了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参及进来,我就实行轮流制。让学历偏低但经验丰富的老教师、学历高的年轻教师、身怀六甲的女教师,身兼要职的园领导班子等等都参及进来。我本来是为了调动全园的积极性,做到教师之间的平衡。可结果许多教师纷纷退出。能力强的教师认为他们的方案无法实施,能力弱的教师说无从下手。现在是怨声载道,一盘散沙。答:总体来说园长的工作热情是高的、人员结构是合理
38、的,但是存在的问题不少。 没有具体、稳定的管理组织结构,组织分工不明确。 轮流制管理方式不适合课题研究管理。课题研究缺乏连续性,没有结合教师专长和兴趣分工,影响教师参及的积极性。 忽视了身怀六甲的女教师实际投入的可能性。 园长未检查自身存在的问题。解决的策略: 建立具体的管理组织结构,对领导层进行合理分工。 将课题任务分解,结合不同类型教师的专长和兴趣分配任务,使每个参及者持续参及课题研究。 对身怀六甲的女教师给予关怀,根据其实际可投入的精力合理安排任务。 园长除了工作热情外,还应经常检查管理过程中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2、请仔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材料中提供的信息回答该幼儿园在教师专业化
39、发展中存在问题的主观原因并提出教师专业发展的解决策略。幼儿园,有教师60人,其中52人为青年教师,有48人获得本科文凭。园长制定了科研兴园的治园方针,鼓励全园教师积极科研,从而使大家的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可是教师们都觉得现在挺好,没有必要去做科研,只要把书教好就可以了。所以很少有教师去申报课题,也没有一位教师能在课题申报中获得通过,别说省级课题,就是县级课题也没有一个。园长感到压力很大,很想增强全园教师的专业水平。于是想聘请有关高校的理论专家来园指导,以便可以马上申报下省级课题。可是教师们却反对,认为自己的学历层次那么高,再花大量资金聘请专家很不合算。园长却坚持自己的意见,认为教师们不支持的话
40、,她也将不支持教师们在教学中的其他要求。双方的关系骤然紧张起来。答:从上述案例分析,该幼儿园教师不愿意在专业方面进一步发展的主观原因主要是绝大部分已获得本科文凭,而且目前能较好地胜任幼儿园工作,因而满足现状,不求进一步发展。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主要有:激发教师的内部动机。园长应引导教师辩证地认识自我,通过不断的自我认识掌握自我是人生规划的必要手段;通过及教师交谈、教师自我反省等形式,帮助教师认清自己从事幼儿园教师工作的目的,提高抱负水平和成就动机。通过多样化途径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园长和教师都应认识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途径是多样化的,除了申报课题,“反思性教学”也是一种很好的专业化发展的途径。园长
41、应避免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教师,及教师对立,应立足日常教育教学,根据教师的需要因势利导。3、幼儿教师小张最近发现了一个让她感到矛盾的现象:在师生关系融洽的班级,幼儿活泼,但往往缺乏耐心、浮躁,而师生关系一般的班级,孩子常规好、守规矩,但创造力略有欠缺。请你对这一现象进行分析,并给幼儿教师提出相应的注意事项。答:这一案例揭示了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常见现象,更说明了师生关系对幼儿个性、智力、日常行为等方面的显著影响。 应注意的事项: 1. 应当确信良好融洽的师生关系对幼儿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 热爱幼儿是幼儿教师的职业要求,但真正的爱是及严格要求紧密相连的。既不能一味迁就幼儿、冲淡教师的教育者身份,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不能为保持和提高教师的角色权威而凌驾于幼儿之上,使幼儿事事服从甚至压抑个性。 3. 幼儿表现出的缺乏耐心甚至浮躁,教师应作具体分析。教师应观察这一现象出现的时机、情境,分析这一现象及特定活动内容及教师的组织策略有无内在联系。 4. 良好的班级常规体现了班级管理的科学有序,但并不意味着幼儿害怕教师,幼儿常规好及创造力欠缺亦非因果关系,但若幼儿因为畏惧老师而“听话”,则不仅会妨碍幼儿创造力的发挥,而且将妨碍幼儿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26 / 26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