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代移动通信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下一代移动通信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下一代移动通信新技术》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6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下一代移动通信新技术(New Technology for Future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s)课程代码:06410201学分:1.5学时:24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4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概率统计、随机过程、通信原理、数字通信适用专业:通信工程教材:无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下一代移动通信新技术是通信工程专业教学计划中介绍前沿技术的专业选修课,本课 程讲授移动通信领域最新的技术原理、分析方法与应用场景。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熟悉、了解和掌 握当前移动通信新技术发展态势和研究热点。(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知识方面
2、下一代移动通信新技术主要讲述面向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新技术,包括:1.1 了解移动通信系统的发展历程,了解GSM系统、WCDMA系统以及LTE系统的基本原理。1.2 了解新的物理层传输技术,了解MIMO信道模型、信道容量与信号处理技术,了解大规模 MIMO技术的特点,了解毫米波通信技术特点、信道模型以及信号处理原理。1.3 了解新的波形设计方案与多址接入技术,了解新型OFDM技术的基本原理以及非正交多址接 入技术的基本原理。1.4 了解新的网络架构,了解异构网络融合、分布式天线系统、用户中心网络以及超密集组网 技术特点。课程目标2:能力与素质方面2.1 通过文献检索、团队讨论等方式调研移动通信
3、领域发展趋势以及研究热点的能力。2.2 将调研结果撰写为综述或报告的能力。(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持的毕业要求指标点如下:指标点10-3: 了解信息通信领域工程技术的国际发展趋势、研究热点课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毕业要求10.3VV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撰写)第一章绪论(-)课程内容1、移动通信发展过程。2、GSM系统的无线接口与组网方式。3、WCDMA系统的无线接口与组网方式。4、LTE系统的无线接口与组网方式。5、5G新技术概述(讲授)。(二)教学要求1、了解移动通信系
4、统的发展过程,了解每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历史背景、设计目的、物理层基 本技术和组网特点。2、了解GSM系统的无线接口的技术特征与组网方式。3、了解WCDMA系统的无线接口与组网方式。4、了解LTE系统的无线接口与组网方式。5、了解5G中新技术的使用情况。(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重点每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历史背景、设计目的和物理层基本技术与组网方式。1 .难点LTE系统的无线接口、5G中新技术的使用情况。第二章多天线技术(一)课程内容1 . MIMO技术基础。2 .大规模MIMO技术。3 .毫米波通信技术。(二)教学要求1 .了解MIMO衰落信道的统计模型,理解点对
5、点MIMO信道容量的概念以及注水功率分配算法, 理解MIMO信道容量随着天线数目和信噪比变化的规律。2 .理解大规模MIMO技术的基本原理、信道特征以及信号处理方法。3 .能够通过文献检索、阅读以及团队讨论等方式,了解大规模MIMO技术产生原因、技术特点、 优势、劣势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并撰写调研报告。4 .了解毫米波通信技术的基本原理、信道模型以及信号处理方法。(三)重点与难点(若不单独列出,需在教学要求中适当注明).重点点对点MIMO信道容量、注水功率分配、大规模MIMO系统的信道特征、毫米波通信系统 的信道特征。1 .难点点对点MIMO信道容量。第三章波形设计与多址接入技术(一)课程内容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一代移动通信新技术 下一代 移动 通信 新技术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