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Food Processing Machinery and Equipment课程编号:09410071学分:3.5学时:64 (其中:讲课教学学时:48实验学时:16上机学时:0)先修课程:工程图学、机械设计基础、电工电子学、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加工工艺 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教材:(1)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陈斌主编,北京:机械工程出版社,2012年 第2版。(2)食品机械与设备,马海乐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2012年第2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网站: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是食品类专业学生进行工程知识学习与训练的核心课
2、程之 一,也是食品本科专业特色课程和重点建设的课程。本课程为食品科学与工程本科专业 的必修课,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选修课。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讲授各类食品加工 机械与设备的原理,结构和性能,参数的确定与选择,自动控制的应用及设备选型、使 用等内容,并有重点地介绍典型食品厂生产线的配套、生产设备的安装、维护、检修技 术,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二) 课程目标1 .知识方面1.1 了解食品加工设备行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分类方法。1.2 掌握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工艺流程、主要部件结构、生产能力的 计算方法。1.3 掌握食品加工设备中的基本概
3、念,了解主要参数选择的依据和计算方法。1.4 根据食品加工工艺及食品卫生的要求,进行食品加工设备的选型和工程辅助设 计。2 .能力与素质方面2.1 掌握各类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和机构组成及其特点、作 用等基础知识,具备对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食品加工中的工程化素质。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注:1. “类型”填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等;编号实验项目名称学时类型要求支撑的课程目标1清选设备2综合必做1.2; 1.3; 1.4; 2. 1; 2.2; 2.32粉碎设备2综合必做1. 1; 1.2; 1.3; 1.4; 2. 1; 2.2; 2.3; 2.43均质设备2综
4、合必做1. 1; 1.2; 1.3; 1.4; 2. 1; 2.2; 2.3; 2.44混合设备2综合必做1. 1; 1.2; 1.3; 1.4; 2. 1; 2.2; 2.3; 2.45浓缩设备2综合必做1. 1; 1.2; 1.3; 1.4; 2. 1; 2.2; 2.3; 2.46喷雾干燥设备2综合必做1. 1; 1.2; 1. 3; 1.4; 2. 1; 2.2; 2.3; 2.47换热设备2综合必做1. 1; 1.2; 1.3; 1.4; 2. 1; 2.2; 2.3; 2.48包装设备2综合必做1. 1; 1.2; 1.4; 2. 1; 2.2; 2.32. “要求”填必做、选做。
5、实验L清选设备实验(支撑课程目标L2; 1.3; 1.4; 2.1; 2.2; 2.3)(1) 了解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常用的分选与分级方法。(2)掌握食品加工中原粮的清理、分选机械与设备的基本工作原理、工作特点。(3)掌握组合清选机的风选、筛选、除石和除铁的工作原理。实验2.粉碎设备实验(支撑课程目标1.1; 1.2; 1.3; 1.4; 2.1; 2.2; 2.3; 2.4)(1) 了解生产中常用典型粉碎设备的构造、原理。(2)掌握气流式粉碎机的基本原理、主要构件结构。(3)掌握气流式粉碎机的特点及应用对象。实验3均质设备实验(支撑课程目标L1; 1.2; 1.3; 1.4; 2.1; 2.
6、2; 2.3; 2.4)(1) 了解湿法粉碎设备如高压均质机、胶体磨等工作原理、结构特点。(2) 了解均质机的操作原理以及均质机的维护及安全技术。(3)掌握均质机的工作流程和特点。实验4.混合设备实验(支撑课程目标L1; 1.2; 1.3; 1.4; 2.1; 2.2; 2.3; 2.4)了解常用液体、固体混合机械的特点及工作原理。(1) 了解椎体式混合设备的操作原理以及它的维护及安全技术。(3)掌握椎体式混合设备的工作流程和适用对象。实验5.浓缩设备实验(支撑课程目标L1; 1.2; 1.3; 1.4; 2.1; 2.2; 2.3; 2.4)了解食品加工中常见的浓缩设备的工作原理。(1) 了
7、解真空浓缩装置工作流程。(3)掌握真空浓缩装置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实验6.喷雾干燥设备实验(支撑课程目标1.1; 1.2; 1.3; 1.4; 2.1; 2.2; 2.3; 2.4)了解常用喷雾干燥设备等工作原理、结构特点。(1) 了解喷雾干燥装置的操作和它的维护及安全技术。(3)掌握喷雾干燥装置的工作流程和适用对象。实验7.换热设备实验(支撑课程目标1.1; 1.2; 1.3; 1.4; 2.1; 2.2; 2.3; 2.4)了解食品加工厂常用加热、杀菌设备等工作原理、结构特点。(1) 了解板式换热器的操作和它的维护及安全技术。(3)掌握流板式换热器的结构及其使用过程中的主要事项。实验8包
8、装设备实验(支撑课程目标1.1; 1.2; 1.4; 2.1; 2.2; 2.3)了解食品加工厂常用液体包装、固体包装设备等工作原理、结构特点。(1) 了解液体包装机的操作原理以及它的维护及安全技术。(3)掌握液体包装设备的工作流程和适用对象。章(按序填写)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讲授实验上机课外小 计第一章绪论22讲授法1. 1; 2. 1第二章物料输送机械与设备6讲授法、演示法1.1; 1. 2; 1. 3; 2. 1 ; 2. 2;2.4第三章清理、清洗机械与设备42讲授法、演示法1. 2; 1. 3; 1.4; 2. 1; 2. 2;2.3第四章分选、分级 机械与设
9、备6讲授法、项目教 学方法1. 1 ; 1. 2; 1. 3; 2. 1 ; 2. 2;2.3; 2.4第五章分离机械与 设备4讲授法、演示法1. 1; 1. 2; 1. 3; 1. 4; 2. 1;2. 2; 2. 3; 2.4第六章粉碎机械与 设备42讲授法、演示法1. 1; 1.2; 1. 3; 1.4; 2. 1;2. 2; 2. 3; 2. 4第七章混合机械与42讲授法、演示法1. 1; 1,2; 1. 3; 1.4; 2. 1;U!、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设备2. 2; 2. 3; 2.4第八章浓缩和干燥机械与设备64讲授法、案例教 学方法1. 1; 1.2; 1. 3; 1.4; 2
10、. 1;2, 2; 2. 3; 2.4第九章杀菌机械与设备62讲授法、演示法1. 1; 1.2; 1. 3; 1.4; 2. 1;2. 2; 2. 3; 2.4第十一章包装机械与设备42讲授法、演示法1. 1; 1. 2; 1.4; 2. 1; 2. 2;2.3第十二章其他机械与设备22讲授法1.1; 1. 2; 2. 1 ; 2. 2; 2. 3;2.4合计481664注:1.课程实践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2.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研究型教学方法(基于问题、项目、案例等教学方法)等。五、课程考核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课堂表现出勤、回答问题、小型讲解5%课程作
11、业平时作业、大作业(工程创新能力)15%实验项目预习报告、实验操作、实验报告20%期末考试闭卷60%注:1.分学期设置和考核的课程应按学期分别填写上表。2 .考核形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大作业、小 论文、项目设计和作品等。3 .考核要求包括作业次数、考试方式(开卷、闭卷)、项目设计要求等。4 .考核权重指该考核方式或途径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六、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推荐教材:(1)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陈斌,机械工程出版社,2012年第2版。 (2)食品机械与设备,马海乐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年第2版参考书目: George Saravacos,
12、Athanasios E. Kostaropoulos. Handbook of Food Processing Equipment, Springer Press, Second Edition , 2016殷涌光主编.食品机械与设备.北京:化学工一业出版社,2007高福成主编.食品分离重组程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张裕中主编,食品加工技术装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高福成等主编.现代食品工程高新技术.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崔建云主编.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七、大纲说明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法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实验演示法、基于问题
13、和案例的研究 型教学方法以及学生作业和课后阅读的实践教学法。针对不同的食品加工原理及对应的 设备,首先要联系生产实际,多举实例,结合大量flash动画和生产实际视频讲解食品 物料不同工艺所涉及到的机械设备工作原理,加深学生的理解。主要教学内容和拓展内 容均公布于自建(1)本要求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课程的最低 要求,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加、安排课堂教学和实验项目。(2)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要求学生使用本校本(3)本课程的具体要求将课程 教学内容分二个档次,即掌握和了解,掌握是指对教学内容理解透彻、清楚,并具有应 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是指教学内容具有基本知识,拓宽知
14、识面,为今 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基础。(4)主要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课程采用课堂教学、开设实验、工厂生产线参观、课 外作业、自学相结合的教学方法。课堂教学采用计算机多媒体辅助教学,开设16个学 时实验。(5)考核方式:主要以考试方式进行考核。成绩总评由四部分构成,其中,上课出 勤率及课堂表现5%,工程创新能力大作业等15%,实验、实习及其报告20%,期末考 试 60%。(6)课外自学要求:第十章、第十二章第一节等部分章节主要由学生自学掌握,课 外自学部分采用课堂提问或上交自学作业进行检查。2017年9月20日5 .2具有食品物料输送、清理和清洗、分选与分级、分离、粉碎、混合、浓缩与干 燥、杀菌、包
15、装等单元操作的工作过程分析能力、计算能力、工艺流程和设备的设计能 力等。6 .3具有熟练的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的实践能力,可熟练掌握相关设备的操作流程, 并能解决食品加工过程的实际问题。7 .4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辅助计算的能力,可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 成果。具有对过程和设备的优化设计能力和一定程度的创新能力。(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之1、2、3项。(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毕业 要求2-问题分析;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目标毕业要求指标课程 目标 1.1课程 目标 1.2课程 目标 1.3课程 目标 1.4课程 目标 2.1
16、课程 目标2.2课程 目标2.3课程 目标2.4指标点1.3:能将工程和专业 知识用于判别食品加工过程 的过程设计、优化、和参数 控制。qqq指标点23能正确表达一个 食品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 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食品加 工过程的影响因素,证实解 决方案的合理性,获得有效 结论。qq指标点3.1:能够针对产品确 定技术路线、设计生产工艺、 建模进行工艺计算、设备设 计计算。V指标点3.3:能够集成单元过 程进行工艺流程设计,对设 计方案进行优化与改进,体 现创新意识,用图纸、报告 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成 果。q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支撑课程目标1.1; 2.1)(一)课程内容(1)
17、知识方面: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在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机械及其自动化 专业所有课程中的地位,以及学习该课程的意义;概述课程的主要内容,及学习该课程 的方法;食品加工工业、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食品机械与设备的特点和分类。(2)能力与素质方面: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二)教学要求(1)知识方面:了解学习该课程的意义,对食品工厂机械与设备产生兴趣, 掌握学习该课程的主要方法,了解食品加工工业、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掌握食品 机械与设备的分类方法。(2)能力与素质方面: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基本方法。(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食品加工工业的发展趋势,食品机械工业的发展现状,了解作为食品 专业学生在工
18、程实践方面需具备的能力,了解食品机械方向的发展及人才需求。(2)难点:掌握食品机械与设备的分类方法。第二章物料输送机械与设备(支撑课程目标1.1; 1.2; 1.3; 2.1; 2.2; 2.4)(一)课程内容(1)知识方面:物料输送机械与设备在食品工厂的作用,带式输送机、斗式提升 机、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生产率的计算方法;振动输送机、气力输送装置 等输送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各种类型的泵(如离心泵、螺杆泵、齿轮泵、滑片泵等) 的工作原理;流送槽、真空吸料装置等输送机械与设备工作过程及装置流程。(2)能力与素质方面:了解物料输送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组成,可以根 据物料的特性和设
19、备的结构特点进行选择,提高对物料输送设备的理解和认识,掌握物 料输送的工作过程。(二)教学要求(1)知识方面:了解物料输送机械与设备在食品工厂的作用。掌握带式输送机、 斗式提升机、螺旋输送机的工作原理、主要部件结构、生产率的计算方法。了解振动输 送机或气力输送装置等输送机械与设备的工作原理。理解各种类型的泵(如离心泵、螺 杆泵、齿轮泵、滑片泵等)的工作原理。掌握流送槽以及真空吸料装置等输送机械与设 备工作过程及装置流程。(2)能力与素质方面:理解固体物料和液体物料的不同输送方式,可对固体物料 的输送机械进行生产率的计算和估计,掌握各类型泵的特点和优点,学会根据液体物 料的特性和生产工艺的要求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 食品 加工 机械 设备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