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1.gif)
![资源得分’ title=](/images/score_05.gif)
《《数据结构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据结构B》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12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据结构B(Data Structures B)课程代码:06410036学分:3.5学时:64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48实验学时: 上机学时:16课程实践学时:) 先修课程:程序设计基础A、面向对象程序设计A、离散数学适用专业:信息安全教材:数据结构一C+实现,缪淮扣,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二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课程性质数据结构B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它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的基础, 而且是设计和实现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编译程序及其它系统程序和大型应用程序的重要基 础。本课程学习和讨论在不同应用需求之下各种数据的组织方式和处理方法,包括数据的逻辑 结构、存储结构以
2、及相关结构之下的各种操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处 理中数据特征的分析、组织、存储和操作的典型方法,具备根据实际应用需求选择合适的数据 结构和设计相应算法的能力。(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理解与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算法的描述方法和复杂度分析方法。课程目标2:理解各种典型数据结构的逻辑特性,掌握不同数据结构的存储表示与操作方法。 课程目标3:理解查找与排序的基本概念,掌握各种查找、排序方法及其性能分析方法。课程目标4:能够分析实际应用问题的需求,合理地组织与存储数据。课程目标5:能够为解决实际应用问题进行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目标6:能够运用程序开发语言实现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程
3、序。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实验2:栈和队列1.实验目标(1)理解与掌握栈和队列的表示与操作方法。(2)通过解决栈和队列的应用问题,训练学生解决实际编程问题的分析、设计等思维能力。2.实验要求(1)利用两个顺序栈共享一个存储空间的设计,完成入栈、出栈和判断栈空的函数。(2)设计利用两个栈si, s2模拟一个队列,实现入队、出队和判队列空的函数。(3)在循环队列中,以front和length分别表示循环队列中的队头位置和队列中所含元 素的个数。完成循环队列判断队空、判断队满、入队和出队函数。(4)二项式
4、(a+bF展开后,其系数构成杨辉三角形,利用队列实现打印杨辉三角形的前n 行的算法。实验3:树和森林1.实验目标(1)理解与掌握二叉树与树的表示与操作方法。(2)通过解决二叉树与树的应用问题,训练学生解决实际编程问题的分析、设计等思维能 力。2.实验要求(1)二叉树采用二叉链表存储,编写计算二叉树最大宽度的算法(二叉树的最大宽度是指 二叉树所有层中结点个数的最大值)。(2)树以孩子兄弟链表为存储结构,请设计算法求树的深度。(3)以二叉链表作存储结构,编写求二叉树中叶子结点数目的递归函数。(4)以孩子一兄弟表示法作为树的存储结构,编程求树的度。实验4:图.实验目标(1)理解与掌握图的表示与操作方
5、法。(2)通过解决图的应用问题,训练学生解决实际编程问题的分析、设计等思维能力。1 .实验要求(1)基于图的深度优先搜索策略写一个算法,判别以邻接表方式存储的有向图中是否存在 由顶点Vi到顶点Vj的路径(i!=j)。(2)基于图的广度优先搜索策略写一个算法,判别以邻接表方式存储的有向图中是否存在 由顶点Vi到顶点Vj的路径(i!=j)。(3)以邻接表为存储结构实现从源点到其余各顶点的最短路径的Dijkstra算法。实验5:查找.实验目标(1)理解与掌握二叉排序树的定义与操作。(2)通过解决二叉排序树的应用问题,训练学生解决实际编程问题的分析、设计等思维能 力。1 .实验要求采用二叉链表实现一个
6、二叉排序树的应用,完成如下功能,要求实现一个简单的字符界面, 根据用户选择完成相应处理,并输出处理结果。(1)建立一棵二叉排序树:对从键盘输入的顺序任意的若干个正整数建立一颗二叉排序树,以T作为结束,例如:输入39 11 68 46 75 23 71 8 86 34 -1(2)中序遍历,输出遍历结果。(3)查找:输入一个关键字,进行查找。(4)插入:输入一个关键字,进行插入。(5)删除:输入一个关键字,进行删除。(6)编写递归算法,从大到小输出二叉排序树中所有关键字不小于x的数据元素。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注:1.课程实践学时按相关专业培养计划列入表格;章教学形式及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
7、程目标课堂 教学实 验上机课程 实践小 计第一章33讲授、研究1第三章7411讲授、演示、研究2、 4、 5、 6第四章426讲授、演示、研究2、 4、 5、 6第五章44讲授、演示2、 4、 5、 6第六章12416讲授、演示、研究2、 4、 5、 6第七章8412讲授、演示、研究2、 4、 5、 6第八章527讲授、演示、研究3、 4、 5、 6第九章55讲授、演示、研究3、 4、 5、 6合计4816642 .主要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讨论法、演示法、研究型教学方法(基于问题、项目、案例 等教学方法)等。五、课程考核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平时作业作业次数不少于5次,主要考核学 生对课
8、堂讲授的知识点的复习、理 解和掌握程度10%取作业平均值实验五次实验,主要考核学生的应用、 设计与开发能力20%取实验平均值,评 分细则见附录1期末考试闭卷70%注:1,分学期设置和考核的课程应按学期分别填写上表。3 .考核形式主要包括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大作业、小 论文、项目设计和作品等。4 .考核要求包括作业次数、考试方式(开卷、闭卷)、项目设计要求等。5 .考核权重指该考核方式或途径在总成绩中所占比重。六 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数据结构(C语言版),严蔚敏,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1版。1 .数据结构(用面向对象方法与C+语言描述),殷人昆,清华大学出版社
9、,2007年第2版。2 .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C+语言描述,美Sartaj. Sahni著,王立柱 等译,机械工 业出版社,2015年第2版。七、大纲说明.本课程采用多媒体教学。1 .根据各章节的具体情况,课后可布置适当的书面作业或思考题,以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 的理解和掌握。2 .本课程有16个学时的实验,具体实验内容任课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教学情况适当安排。2016年9月附录1实验报告内容与评分细则实验报告考查内容与评分比重参见下表:评分项 编号实验评价内容所占 比重要求对毕业要求指 标点支撑1问题分析和设计40%能够说清问题分析与设计3-12编程实现60%能够编程实现5-2实验报告评分细则(
10、按100分计算)项目100-9080-8970-7960-6960以下问题分析与 实现40%问题分析正问题分析正问题分析正问题分析基本问题分析存在确,解决步骤确,解决步骤确,解决步骤正确,解决步错误,解决步正确基本正确不完整骤不完整骤不完整编程实现60%程序正确并清 晰易读程序正确程序有少许错 误程序有一定量 的错误程序有较多错 误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2. 3-1和5-2o.毕业要求1-2: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1 .毕业要求3-1:掌握对计算机系统进行分析和总体设计的方法与过程。2 .毕业要求5-2:针对信息安全复杂工程问题,具备对所需工具进行分析及二次开发的能 力。程目
11、标毕业要输标&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5课程目标6毕业要求1-2毕业要求3-1毕业要求5-2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o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讲授+案例)1 .算法性能与复杂度。(讲授+案例)(二)教学要求本章支持课程目标1:理解与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算法的描述方法和复杂度分析方 法。1 .理解与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2 .掌握算法复杂度的分析方法。3 . 了解算法的描述方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1)数据、数据元素和数据项的概念与区别。(2)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的联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据结构B 数据结构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提示](https://www.taowenge.com/images/bang_tan.gif)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