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14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食品工程原理Unit Operations of Food Engineering课程代码:09410031学 分:4.5学 时:72 (其中:讲课学时:72实验学时:0上机学时:0)开课学期:第5学期先修课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或机械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物理化学适用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教 材:L食品工程原理,刘伟民,赵杰文,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 8 月第 1 版;2.Warren L.McCabe, Julian C.Smith, Peter Harriott,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eventh e
2、dition) / 伍钦,钟理,夏清,等.化学工程单元 操作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慕课网站 http: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食品工程原理(双语课程)是食品科学与工程4年制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承上启下 意义的工科技术基础课,它建立在数学、物理学、物理化学、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工程基 础、计算机技术、英语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以食品工程类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加工过程为 背景,借助纯数学模型法和半理论半经验的数学模型法以及采用量纲分析指导的实验研究法等方 法论,培养学生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决和处理工程实际问题的知识和能力,为具有性质的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的学习
3、打好关于食品工程知识和能力培养的坚实基础。(二)课程目标1 .知识方面1.1 掌握食品工程的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与分散、传热、冷冻、蒸 发、气体吸收、液液精偏、干燥等各个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操作过程原理、基本计算公式及其 推导、有关基本参数的求取、相关设备的结构和操作以及设计计算和选型、过程选择的计算。1.2 掌握主要单元操作如流体流动的阻力测定、离心泵性能测定、过滤、传热、吸收、干燥 等单元操作的实验设计原理。理解课程的方法论,理解量纲分析规划实验的实验方法以及半理论 半经验的数学模型法的基本原理和在各单元操作中的应用。1.3 系统掌握各单元操作中所应用到的物料衡算、能量
4、衡算、平衡关系的基本概念和计算方 法以及它们在各单元操作中的具体应用方法。掌握各单元操作的计算机辅助计算方法及应用。(2)浸取浸取的相关概念;浸取的平衡关系;浸取的计算;超临界流体浸取技术。(3)吸附吸附的基本概念;吸附分离理论;吸附计算。(4)离子交换离子交换的基本概念;离子交换理论;离子交换装置及交换区高度计算原则。(5)膜分离分离膜和膜分离在食品工业的应用;膜分离的类型;分离膜材料和及膜组件;膜分离过程的 数学模型及有关计算。2、基本要求学习运用归一主线类比掌握其他传质单元操作的研究和计算方法;了解萃取的基本概念、萃 取体系相平衡及操作原理;类比理解萃取过程的理论级概念和计算;了解浸出的
5、基本概念、浸出 过程与浸出理论;类比理解浸出速率及理论级数的求取方法;了解超临界萃取的基本原理与应用; 了解吸附平衡的基本原理;类比理解吸附理论级概念和计算;了解离子交换原理和过程;类比理 解离子交换平衡级计算;了解膜分离的原理和应用,理解其计算原理。阅读英文教材的相应内容。3、重点和难点(1)重点三角形相图;单级萃取计算;膜及膜分离的概念;膜分离过程的数学模型。(2)难点多级逆流萃取的图解计算;其它传质过程计算。第9章干燥1、教学内容(1)湿空气的性质及湿度图湿空气性质;湿度;相对湿度;湿比热;湿比容;湿焰;干球温度;湿球温度;露点温度等; 湿空气的湿度图及其应用。(2)干燥过程的物科和热量
6、衡算湿物料中含水量的表示方法;物料和热量衡算;干燥器出口空气状态的确定。(3)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物料中所含湿分的性质;干燥过程机理;干燥曲线和干燥速率曲线;恒定干燥条件下干燥时 间的计算。(4)干燥器简介(5)喷雾干燥液滴的雾化;液滴在干燥室内的传热与传质。(6)冷冻干燥冷冻干燥过程原理;冷冻干燥传热传质理论;冷冻干燥机。2、基本要求了解以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去除物料中水分的干燥过程、熟练掌握湿空气的性质、湿度图及其应用、了解干燥机理、掌握干燥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料、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的计算、了解各种干燥设备的性能和应用。理解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的原理和设备原理。阅读英文教材的相应内容。3、重点和难点
7、(1)重点湿空气状态参数及其求取;湿空气的焰湿图及应用;空气对流干燥的物料和热量衡算;干燥 速率和干燥时间;干燥设备的类型及结构;喷雾干燥和冷冻干燥的概念和特点。(2)难点湿空气性质参数之间的互相表达计算;干燥综合计算;喷雾干燥的计算;冷冻干燥的计算。三、课程学时分配章节讲课实验上机绪 论2第一章流体流动和输送机械22第二章基于动量传递的非均相物系的分 离与分散8第三章传热10第四章侧重传热的食品单元操作4第五章传质基础4第六章传质的理论级模型方法以精 储为例8第七章传质的微分填料高度模型方法以吸收为例4第八章其他侧重传质的食品单元操作2第九章热质同时传递以干燥为例8四、大纲说明(-)对学生能
8、力培养的要求1、本课程的实验要求见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大纲。2、本课程的课程设计见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设计教学大纲。3、采用多媒体教学,要求学生使用本校本每次课后布置12条作业,作业总量约为80题 计算题。可另行布置一些思考题供学生理解教学内容。4、第二、四、八章主要由学生自学掌握,教师课堂适当讲解辅导。5、为适应的要求,本大纲分别规定了中英文教材。(二)实验内容和基本要求1 .本课程的实验独立开课,时数为16学时;2 .实验内容和要求见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教学大纲。五 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1、冯晟,夏素兰,卢晓黎,等.食品工程原理.北京:中国轻工出版社.2009.2、化工原理(上、下),陈敏恒主编,化
9、学工业出版社,1999年10月第1版。3、化工原理(上、下)夏清主编,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4、许学勤译.食品工程导论.第 3 版./美R.Paul Singh, Dennis R.Heldman. Introduction to Food Engineering.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5、R.Paul Singh, Dennis R.Heldman. Introduction to Food Engineering.(原版教材)6、食品工程原理7、食品工程原理国家精品/spgcyl/new/index.asp)8、华东理工大学化工原理国家精品Able.ACC2.Web/Temp
10、late/View.aspx?action=view&courseType=0&courseId=26714&ZZWLOOKIN GFOR=G)9美国加利福利亚大学戴维斯分校食品工程原理计算网(2017年9月29日课程简介课程编码:09410031课程名称:食品工程原理英文名称:Unit Operations of Food Engineering学 分:4.5学 时:72 (其中:讲课学时:72实验学时:独立16上机学时:0)课程内容:食品工程原理课程是以食品类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理操作单元, 如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沉降、过滤、传热、蒸发、液体蒸储、 气体吸收、液液萃取、干燥、结晶、制冷
11、、膜分离、离子交换等为研 究内容,以实验研究法和数学模型法为研究方法,使学生能够进行过 程的计算及选择、设备的选型及设计和设备的操作。选课对象:食品科学与工程、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本科三年级学生先修课程:化工设备机械基础(或机械工程基础、机械设计基础)、物理化学 教 材:1、食品工程原理,刘伟民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1年8 月第1版;2 Warren L.McCabe, Julian C.Smith, Peter Harriott, Unit operations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eventh edition) /伍钦,钟理,夏清,等.化 学工程单元操
12、作学.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o1.4 掌握各单元操作的基本英文词汇,同时阅读与中文教材内容相近的全英文教材,了解国 际上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应用和发展趋势。1.5 了解各单元操作概括为动量传递、热量传递及质量传递最终概括为传递通量计算的归一 原理,了解本课程归纳和推理等创新思维的基本应用。2.能力与素质方面2.1 具有食品工程各单元操作如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与分散、传热、 冷冻、蒸发、气体吸收、液液精储、干燥等的过程计算、过程选择、设备选型和操作、设备的工 艺设计等能力。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辅助计算的能力,可以解决较为复杂问题的计算。2.2 具有熟练运用物料衡算、能量衡算
13、、平衡关系等课程的解决问题的基本手段的能力,解 决食品工程中出现的各类过程和设备的计算问题。2.3 具有熟练的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实验设计能力,具有理解所操作的设备的原理的能力, 具有解决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中出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2.4 具有阅读食品工程单元操作英文文献的能力,具有初步跟踪食品工程单元操作国际发展 趋势的能力。2.5 具有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创新的思维能力。具有解决食品工程问题的综合的素质。(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本课程支撑人才培养方案中毕业要求之1、2、3、11项。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食品工 程问题。毕业要求
14、2-问题分析: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的基本原理,识别、表达、并 通过文献研究分析复杂工程问题,以获得有效结论。毕业要求3-设计/开发解决方案:能够设计针对复杂食品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涉及满足特 定需求的系统、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考虑社会、健康、 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毕业要求11-项目管理:理解并掌握食品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 中应用。指标点12能针对一个系统或过程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并利用恰当的特定条件求解。(总 0.2,分配给理论课0.15)指标点2.3:能正确表达一个食品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运用基本原理,分析食
15、品加工过程 的影响因素,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获得有效结论。(总0.1,分配给理论课0.075)指标点3.1:能够针对产品确定技术路线、设计生产工艺、建模进行工艺计算、设备设计计 算。(总0.2,分配给理论课0.15)指标点11.1:能够将经济决策方法、管理原理应用于食品工程问题的表述中,分析食品工 程中质量控制、食品安全、环境污染等多学科问题。(总0.2,分配给理论课0.15)课程目标 毕业要求指标课程 目标 1.1课程 目标 1.2课程 目标 1.3课程 目标1.4课程 目标 1.5课程 目标 2.1课程 目标 2.2课程 目标 2.3课程 目标 2.4课程 目标 2.5指标点1.2:能针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食品工程原理 食品 工程 原理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