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热学D》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传热学D》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传热学D》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传热学D(Heat Transfer D)课程编号:02410019学 分:2学 时:32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26实验学时:6上机学时:0课程实践学时:0 )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适用专业:车辆工程教 材:传热学,杨世铭、陶文桂,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8月第4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需说明课程对人才培养方面的贡献)传热学是研究热量传递规律及其应用的工程技术学科。是能源与动力工程、新能源科学与工程、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车辆工程等相关专业的核心课程,是一门必修的学科专业基础课程,在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通过学习传热学
2、课程,学生能够获得有关热量传递规律的理论知识和传热问题的分析解决能力, 为今后从事能源与动力工程及相关方面的研究、教学、开发、制造、企业经营管理等工作做好专业 知识的储备。通过对传热学知识的掌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工程素质和提高获取应用知识能力,使 学生能分析解决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领域的工程传热实际问题,能深入了解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领 域的技术发展动态及研究现状,为学生分析工程中的能源合理有效利用、热力设备效率的提高、热 力设备节能降耗等提供有力工具。传热学课程还有利于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和创新能力的提高,为 在本专业或其它相关专业继续深造打下必要的基础。(二)课程目标(根据课程特点和对毕业要求的
3、贡献,确定课程目标。应包括知识目标和能力 目标。)知识目标:课程目标1:导热部分(第24章)掌握导热的基本定律,能对无内热源的简单几何形状的物体在常物性条件下的稳态导热进行 熟练计算。深刻了解物体在加热或冷却条件下的温度场及热流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会用诺谟图计 算简单几何形状物体的加热和冷却过程,掌握导热问题的数值解法的基本原理。课程目标2:对流传热部分(第57章)深刻理解各种因素对对流传热的影响,正确认识常见的各种对流传热的过程的特征,并能熟 练地应用典型实验关联式进行对流传热计算。课程目标3:热辐射及辐射传热部分(第89章)掌握辐射的基本定律和确定角系数的方法。会进行两个以及三个物体表面间
4、的辐射传热的分 析和计算。能力目标:课程目标4:具备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传热规律、各类传热机理及影响因素,熟悉 增强传热或削弱传热的方法和对传热现象进行实验研究的方法。课程目标5:具备相当的计算与初步设计能力。掌握导热、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的基本公式, 可进行各种传热情况下的温度和传热量的计算,了解换热器的设计计算。课程目标6:具备传热工程实践能力。通过实验,初步掌握温度、热流量、导热系数、传热 系数测量的基本方法和技能,有一定的测量仪表选用、处理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分析等实践能力。课程目标7: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和创新意识能力。通过对传热学的学习,获取能源与动 力工程相关专业领域的知识,对
5、能源有效利用、热力设备效率的提高、节能降耗技术等问题,从传 热学的角度进行分析,提出自己的见解,具备换热器设计、开发研究等方面的工作能力。注:工程类专业通识课程的课程目标应覆盖相应的工程教育认证毕业要求通用标准;(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认证专业专业必修课程填写)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1-12毕业要求1:具有运用工程工作所需的相关数学、自然科学以及经济和管理知识的能力;毕业要求2: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宽广的、必需的技术理论基础;毕业要求3:掌握本专业领域方向所必需的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学科前沿及发展趋 势,并对其它相关专业方向的知识有一定了解;毕业要求4:
6、具有设计和实施工程实验的能力,并能够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毕业要求5:具有本专业必需的制图、计算、测试、基本工艺、操作、运行等技能;毕业要求6:具有追求创新的态度和意识,具有较强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掌握新能源动 力方面的基本创新方法,具有将交叉学科知识运用到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毕业要求7:掌握文献与资料检索及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获取有用信息的方法和手段;毕业要求8:能够基于工程相关背景知识进行合理分析,评价能源与动力工程实践和相关 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毕业要求9:能正确认识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具备较强的自学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课:毕业要求 指标点 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
7、程目标3课程目标4课程目标5课程目标6课程目标7毕业要求1/毕业要求2/毕业要求3/毕业要求4/Z毕业要求5/毕业要求6/Z毕业要求7Z毕业要求8/毕业要求9注: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接的单元格中可输入“/”,也可标注“H、M、L”。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按章撰写)第一章绪论(一)课程内容(1)传热学的研究内容及其在科学技术和工程中的应用;(2)热能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3)传热过程和传热系数;(二)教学要求掌握热量传递的基本方式: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的概念和所传递热流量的计算公式;会分析热 量传递过程存在哪些环节,同一环节中有哪些热量方式起作用,为后面依次讨论导热、对流换热和 辐射换热提
8、供整体概念;初步认识热阻概念,理解热阻在分析传热问题中的重要地位。(三)重点与难点1 .重点热量传递的三种基本方式,热阻的引入,传热过程与传热系数。2 .难点通过热电类比,理解热阻的概念,并在热流量的计算中利用热阻简化分析和计算。第二章稳态热传导(-)课程内容(1)导热基本定律傅里叶定律(2)导热问题的数学描写;(3)典型一维稳态导热问题的分析解;(4)通过肋片的导热;(5)具有内热源的一维导热问题;(二)教学要求掌握傅立叶定律,了解影响物质导热系数的主要因素及常用工程材料与介质的导热系数;针对 简单几何形状的物体的导热问题,会建立相应的数学描写。能由导热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求解常物性、无内热源
9、的和有均匀内热源的一维稳态导热物体内 温度场及热流量;掌握平壁和圆筒壁导热量以及多层壁界面温度的计算。能够用肋片导热量计算式和效率曲线计算等截面直肋和圆环肋的导热问题;理解有内热源的一 维导热问题的分析计算;了解多维稳态导热问题的求解。(三)重点与难点L重点(1)应用傅里叶定律进行分析与计算,会写出具体导热问题的导热微分方程及其单值性条件;(2)理解推导各向同性材料、具有内热源的导热微分方程的理论依据和思路,能够依据直角坐 标系下导热微分方程和导热过程单值性条件对常物性、无内热源、简单几何形状的物体的一维稳态 导热问题进行分析计算。2 .难点傅里叶导热定律的应用,导热通用微分方程的推导,求解简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传热学D 传热学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限制150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