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逻辑及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
《《数字逻辑及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字逻辑及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docx(11页珍藏版)》请在淘文阁 - 分享文档赚钱的网站上搜索。
1、数字逻辑及计算机组成原理(Digital Logic and Principles of Computer Organization)课程代码:08410019学分:3.0学时:64 (其中:课堂教学学时:56实验学时:8上机学时:0 课程实践学时:0 )先修课程: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电工学适用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教材:数字逻辑电路设计,鲍可进,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年9月第3版;计算机组成原理, 唐朔飞,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1月第2版。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数字逻辑及计算机组成原理课程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及相近专业的专业必修基础课,是 学习了计算机基础、程序设计、
2、电工学基础之后的一门课程,在专业的课程体系中起着承上启下的 作用。本课程内容包括数字逻辑与计算机组成原理两大部分,两部分既有区别又紧密相关,前者可 以为后者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其间,要求学生能够掌握数字电路及数字逻辑的基本知识,能够分 析和设计基本的数字逻辑电路,能够掌握计算机各大部件的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各部件间的相互 联系以及各部件在整机中的作用等内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硬件系统 分析、设计和使用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继专业课程打下基础,也为其他课程的学习或从事科学研究 和工程技术工作准备必要的硬件方面的基础知识。(二)课程目标课程目标1:掌握基础知识如数制和编码、逻辑
3、代数、数据的机器表示、指令系统等,能掌 握运用逻辑代数设计逻辑电路的方法。课程目标2:掌握组合逻辑、时序逻辑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具有数字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 的基本能力。课程目标3:掌握CPU与存储器连接的分析和设计的方法以及计算机各子系统互相连接构成 整机系统的技术,具有初步的计算机硬件系统分析和使用的能力。(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1验证半加器和全加器2验证必做目标22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2验证必做目标23主存储器组织2验证必做目标34运算器数据通路2验证必做目标3实验1:验证半加器和全加器1、实验目的(1)掌握用TTL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组成逻辑电路的方法。(2)进一步加深
4、对半加器、全加器的逻辑功能的理解。2、实验主要内容(1)根据半加器、全加器的真值表,求出输出函数。(2)根据给出的74LS00芯片,将输出函数化成两输入的与非一与非形式。(3)在数字系统基本实验单元板上组成实验电路并验证逻辑功能。实验2:同步十进制加法计数器1、实验目的(1)加学对集成电路的功能模块的使用知识。(2)进一步掌握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方法。2、实验主要内容(1)根据74LS160芯片的引脚图和功能表(查阅附录)在数字系统基本单元板上组成实验线路。(2)验证逻辑功能。(3)考虑其他进制计数器如何实现如六进制,七进制等。实验3:主存储器组织1、实验目的掌握存储器的结构和存储器的字位扩展
5、方式。2、实验主要内容(1)存储器地址范围的计算。(2)片选信号生成的验证与分析。(3)存储器读操作与写操作的验证与分析。实验4:运算器数据通路1、实验目的(1)理解运算器数据通路的组成结构。(2)掌握运算器的工作原理和信息传递的控制过程。(3)掌握双倍字长加减运算的方法。2、实验主要内容(1) ALU控制编码的分析与讨论。(2)验证逻辑功能。(3)包含ALU,移位寄存器,通用寄存器组,三态总线等在内的数据通路信息传递控制过程的 验证与分析。四、学时分配及教学方法章教学形式及 学时分配主要教学方法支撑的课程目标课堂 教学实验小 计第一章数字系统与编码2讲授目标1第二章组合逻辑的分析与设计142
6、讲授、实验目标1、2第三章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102讲授、实验目标2第四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3讲授目标3第五章系统总线3讲授目标3第六章存储器102讲授、实验目标3第七章输入输出系统4讲授目标3第八章运算方法和运算器62讲授、实验目标1、3第九章指令系统4讲授目标1、3合计56864五、课程考核考核形式考核要求考核权重备注平时成绩平时作业:课后完成30-40道习 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每章知识点 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计算 全部作业的平均成绩再按10%计 入课程总成绩。10%点名及课堂提问:以随机的形 式,在每章内容进行中或结束 后,会随机提问,根据回答的正 确度给分,结合平时的点名(缺10%一次
7、扣一分),最后按10%计入 课程总成绩。实验成绩完成4个实验,主要考核学生利 用实验设备验证逻辑电路的能 力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的能 力,最后按10%计入课程总成绩。10%期末考试试卷题型包括判断题、选择题、 填空题、简答题和综合分析应用 题等,采用闭卷笔试并以卷面成 绩的70%计入课程总成绩。70%六、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侯建军,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3月第3版。2 .计算机组成原理,张基温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第6版。七 大纲说明1 .本课程全部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2 .每章结束后布置一些作业,主要是书中所附的习题与思考题。3 .课程总成绩二平时成绩
8、X 20%+实验成绩X 10%+期末考试成绩X 70%o2017年9月18日毕业要求1:系统地掌握经济管理科学、信息技术和信息管理的基本理论与政策、知识与技能。毕业要求2: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工程理论、方法与工具。毕业要求10:能承担信息中心的信息管理工作与培训机构的教育工作。程目标毕业要求指标课程目标1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毕业要求1LL毕业要求2LL毕业要求10LLL二、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数字系统与编码(一)课程内容.本课程的性质、目的、任务、学习方法、数字逻辑电路的特点。2,数制及数制之间的转换。3.十进制数的编码及可靠性编码。(二)教学要求.理解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特点;1 .理解数
9、字电路的特点与应用;.掌握常用进制(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的表示方法及其相互转换;2 .掌握BCD码、格雷码的特点,它们与二进制数之间的转换关系以及奇偶校验码的特点。(三)重点与难点.重点二进制与十进制之间的关系。1 .难点无。第二章组合逻辑的分析与设计(一)课程内容.数字信号基础。2 .基本逻辑门电路。3 .逻辑代数基础。4 .逻辑函数的化简。5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6 .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及其举例。7 .常用中规模通用集成电路设计逻辑电路的方法。(二)教学要求.理解逻辑电平、正负逻辑的概念,掌握基本逻辑门及复合逻辑门符号的含义。1 .掌握三种基本逻辑运算(与、或、非)的表达式
10、、真值表表示方法。2 .掌握逻辑代数的公理、定理,对偶关系以及在逻辑代数化简时的作用。3 .掌握逻辑函数的表示方法(真值表、积之和与和之积标准型、逻辑电路图、卡诺图、波 形图)及其相互之间的转换;掌握逻辑函数的公式化简法和卡诺图化简法。4 .理解最小项、最大项、约束项的概念,并掌握它们在逻辑函数化简中的应用。5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6 .掌握组合逻辑电路的设计方法。7 .理解利用基本的逻辑门完成规定的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数 值比较器、全加器)的基本概念、工作原理,掌握利用这些已有的中规模集成电路(MSI)逻辑器件 作为设计的基本元素完成更为复杂的组合逻辑电路设
11、计的方法(即:熟练掌握芯片的扩展设计)。(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与或非门的表示及复合门的表示,逻辑函数的化简,集成电路设计逻辑电路的方法。2,难点逻辑函数的化简和表达式形式变换,运用现有的集成电路设计逻辑电路。第三章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一)课程内容1 .双稳态触发器的工作原理。2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分析。3 .常用同步时序逻辑电路。4 .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5 .时序电路设计举例。(二)教学要求1 .理解触发器的定义以及基本RS触发器、同步RS触发器、主从触发器、边沿触发器的电 路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触发器的逻辑功能、特征方程表达式。2 .掌握时序逻辑电路的定义,深刻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
12、时序逻辑电路的区别。3 .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模型图,状态机类型及其基本分析方法和步骤,理解状态转换 表、状态转换图及时序图在分析时序电路中的重要作用。4 .掌握同步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过程:状态转换过程的建立,状态表的化简与编码赋值、 输出函数和激励函数的求解方法。(三)重点与难点.重点双稳态触发器的状态表、状态图、次态方程、激励表,时序电路的分析与设计。1 .难点RS、JK触发器的逻辑特性,时序电路的设计。第四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一)课程内容本章从基本概念入手,讨论计算机的基本组成与工作原理,让学生对于计算机系统先有一个简 单的整体概念,为今后深入讨论各个部件打下基础。1 .计算机系统简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数字逻辑及计算机组成原理 数字 逻辑 计算机 组成 原理 课程 教学大纲 本科
限制150内